《戰士》的拍攝駕輕就熟很順利。
駕輕就熟也不能一路狂奔,該休息時得休息,不然也違法相關法律。
入秋前的戲份大部分在江浙,修整時楊樹就回江南鎮他的江南的家。
經過一年多設計修建,江南鎮的園林年後就完工了。
故宮那麽大規模才建了十四年,一個佔地幾十畝的私人園林建一年已經是精益求精,畢竟沒有高樓,最高的建築才三層,其他以中式平房為主。
請的是名家設計,複古但也兼顧現代審美。
雖然是園林,卻突出居家舒適性,所有亭台樓閣都有實際功用,沒有那種刻板為了造型的東西。
植物的選擇也很講究,楊樹強調自然,過度修剪植物是挺惡心的事。
他不喜歡日式的枯山水,很大原因是因為矯揉造作中扭曲的審美,充滿殘忍。
楊樹並沒有為園林起名字,就隨口叫江南的家,門口沒有任何牌子,奢華中努力低調一些。
只要他回江南的家,劉漫和江詩語基本都會來陪著。
而濤姐在拍《軍師聯盟》,就在隔壁市,休息時也偶爾來。
楊樹和兩個女孩之間的花樣當然瞞不過她的眼睛,但也敢怒不敢言,畢竟一旦反躬自省,首先裁員的反而可能是她。
解決不了問題,解決提出問題的人比較容易。
楊樹在江南家裡的生活很愜意,許多時間都用在聊劇情上,尤其是《花木蘭》。
雖然大家都不太勸阻,其實心裡對這個題材並不很感興趣。
從創作者角度來看,這個故事硬傷太多,可發揮的余地不大,很容易陷入胡編亂造。
所以聊起來經常說的一句話是:“《木蘭辭》可是大多數人都背過的詩,故事太熟悉了,都有自己的理解,很容易拍得吃力不討好。”
這就像最考驗廚師水平的不是那種名貴罕見的菜肴,而是蛋炒飯、家常菜,因為大家都吃過。
其實說來說去就一個問題,一個女孩與一群軍漢一起吃喝拉撒,而且睡大通鋪十二年卻沒被發現,這事絕對是悲劇。
要麽花木蘭太醜,真沒被發覺。
要麽她撒謊了,發生過很刺激的事,但大家對外都裝不知道。
一開始楊樹也有一堆問號,但深入查詢資料後已經有了自己的答案。
“這是南北朝的詩歌,既然大家都背過這首詩,那應該還記得,征兵那句詩說的是‘可汗大點兵’,可汗可不是漢人對君主的稱謂。”
劉漫明白這一點,但不明白他想說什麽:“我記得是北魏征兵,鮮卑政權,所以花木蘭不一定是漢人,可能是南北朝時的草原民族?”
“據考證詩歌寫的應該是北朝的河南河北一帶,而花這個姓氏是唐朝後才在漢人中出現,所以花木蘭是什麽民族已經不可考,甚至原本可能不姓花,木蘭辭裡可沒有花木蘭的字樣。
總之都是中華兒女,實際上要理解這個故事,得首先理解古代的征兵制度,而後許多問題就迎刃而解。
根據記載,我國從周朝起就實行兵戶政策,這是很重要的制度,自古有些家族世代相傳當兵,一直延續到明清。
比如歷史上有名的所謂楊家將、呼家將等等,其實都是兵戶、府兵。
這些兵戶平時什麽也不乾,作用就是戰時上戰場,而且沒得商量,所謂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在古代大多養的是兵戶。”
“所以花木蘭家是兵戶?”
“沒錯,是兵戶,而且還不是一般的兵戶。
你們回想一下木蘭辭,征兵的那句是怎麽說的?”
沒想到江詩語倒是背得挺溜:“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
“沒錯,上下句語義很清楚,可汗點兵發了十二卷軍書,都有花木蘭父親的名字。
這十二卷軍書難道是同一個內容複印十二份?恐怕不是。
或者是語文老師說的那樣,十二只是個虛數,代表一定數量?”
“如果是代表一定數量,那有可能更多份。”
“所以她爹是個很重要的人,才會一再被提及。”
“什麽人很重要?當然是軍官,沒道理一個平頭百姓被征用,還能一而再地上了可汗的軍書,又不是鄉政府下的文件。
對於兵戶制度還應該了解一點,它是世襲的,嘉獎可以一代代傳承下去。
所以征兵到了花家,她家只要出人就行,出誰都可以,人數夠就沒問題。”
“所以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
“迪士尼動畫處理成花木蘭偷偷替父從軍從家裡跑出來,這是不對的,因為詩歌寫得很明白‘旦辭爺娘去’,也就是說她是征得父母同意替父從軍的,走的時候正式道了別。
何況東市西市大肆采購裝備,也不可能偷偷摸摸地成功瞞過父母家人。
但有一點迪士尼沒有胡扯,花木蘭家並不是一般人家,動畫片裡也看得出家庭富裕,有自家的祠堂。”
劉漫越聽越覺得有道理:“她家的確不一般,祖宗很厲害,竟然還能派出一條龍保護花木蘭。”
“實際上早在隋唐就有人開始考證這個故事,據說有真人原型,女孩因為家住木蘭山下而被稱作木蘭,父親是兵戶千夫長。”
“千夫長是多大的官?”
“我特地查了,千夫長從西周就有了,一直延續到明清,大概也就是統領千人的軍官,如果按人數算,差不多就是個團長。
不過千夫長很重要,尤其是草原民族,可不能僅僅按人頭算。
比如成吉思汗橫掃歐亞大陸,行軍打仗真正指揮的是千夫長,一名千夫長通常指揮一千鐵騎。
但要注意,一名鐵騎可不是一人一馬,實際上是一個人帶著一批馬。
這些馬除了這名騎兵輪換使用的戰馬外,還有馱牛羊肉等食物的馬匹,所以一個人出征時,基本帶著半個甚至全部家當。”
“這麽說一名鐵騎就相當於一戶人家?”
“沒錯,所以千夫長同時也都是千戶,還是比較有權威的。”
前兩年《繡春刀》挺火,楊樹拿來舉例。
“《繡春刀》裡的大哥一心想要提拔光宗耀祖,而他目標職務也不過是錦衣衛的百戶長而已。”
“這樣一來就說得通了,怪不得古人沒有質疑故事的荒謬,因為他們了解當時的兵役制度,知道花木蘭一開始參軍就不是和大頭兵混在一起睡。”
“應該是這樣,反而是現代人一看征兵就以為從基層做起,大家一起擠在營房裡同吃同住,實際上千戶是世襲祖蔭,花木蘭一參軍就是軍官。”
“你雖然查了資料,但畢竟是猜測。”
“這可不是我的猜測,從唐朝這個故事就大受歡迎,開始被搬上舞台,花木蘭一直就出身不一般,混的是軍官圈子,很好地避開了男女授受不親的問題。
反而是建國以後的豫劇把她改成了出身基層的巾幗英雄,變得不那麽合情合理了。”
“所以你要拍一個更貼近歷史事實、真實的花木蘭?”
“故事合理才能打動人心,我期望能拍出與眾不同的花木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