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大明:哥,和尚沒前途,咱造反吧》第366章 腳踩兩隻船的胡惟庸!
  朱瀚在穿越之前,對大明有著一定的了解,雖然無法和專業研究明史的人相提並論,但他也算是一個明史愛好者,對朱標還算是有一定了解的,朱標外柔內剛,但卻對文官有著自己的偏愛,馬秀英去世後,沒有人能管得住朱元璋,當朱元璋要大開殺戮的時候,朱標站在了朱元璋的對立面,說是為了保護大臣,其實就是意見相左,然而在百年之後,大明的內鬥證明了朱元璋曾經的決定是正確的,手段雖然殘暴,但卻是朱元璋為了照顧子孫不得不如此。

  朱元璋功大於過,那站在朱元璋對立面的朱標,就是過大過功。

  這一世有了朱瀚的加入,很多東西都變得不一樣,包括人的認知也大有不同,朱標也在和朱瀚的交往中,潛移默化的改變了自己固執的想法,再經過了空印案和糧稅案這兩起大案,朱標的想法已經和以前出現了不同,他對文官也不再是理想化的信任,更多的是從當權者的角度出發,他對其他人提出來的話,大多抱有一種懷疑的態度,他不再輕易的相信別人。

  更重要的是,朱標學會了思考,是屬於上位者的思考方式,就拿朱瀚和他說的即將進行的科舉來說,朱標能想到重策略就是很大的進步。

  在此之前,朱元璋在制定科舉的時候,也定下了重策略、輕經文的前提要素,朱標認為應該經文、策略並重,可聽朱標現在的意思,似乎策略比朱元璋在時定的調子還要高。

  這就有意思了。

  朱瀚沒有說自己的考慮,而是詢問朱標:“你打算怎麽辦?”

  “我認為,應該因地製宜,各地有各地的環境和條件,在選拔官吏時,應該考慮當地因素。”

  朱標把他的思路很清晰的說出來,對朱瀚道:“叔,除了大明現有的科舉制度,我認為在各個行省,也應該由布政使司在各個年度進行官吏的選拔,填充到鄉村、縣中,叔您把權力進行分散,所需的公職人員便會增多,我們要進行選拔,限定基層官吏人數的同時,給他們自主選擇的機會。”

  我靠!

  這不就是後世的考公嗎?
  朱標是怎麽想出來的?

  在這一刹那,朱瀚都有些懷疑,朱標也是穿越者。

  盯著朱標上下打量,朱瀚很是好奇的詢問道:“這是你自己想的?”

  “嗯。”

  朱標不好意思的點點頭,但還是如實說道:“叔,您之前和我爹一直在說,朝堂和各地的官員,不應該是南重北輕,而是應該用一種均衡的方式,我們不妨放開一定的權力,讓地方上的人掌控一定的官吏選拔,盡量達到一種均衡。”

  聽到朱標這麽說,朱瀚也意識到,這只是朱標的一種想法而已,還算不上成熟,他對朱標說道:“選拔一般的官吏,用你這種方法或許還可以,但達到一定的高度,就不能讓本地的官員繼續留在本地了,你也知道,我們流傳了幾千年的人情世故,很多時候是人不能抗拒的,或許一個清官會因為各種人情,讓他不得不做違背良心的事。”

  “嗯,這是個問題。”

  朱標托著下巴,思忖道:“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任何時候都不例外,我爹也是如此。”

  想到朱元璋給老鄉們的優惠朝策,朱標就理解了朱瀚的話:“叔,你這是在說我爹吧?他就是這樣的人。”

  朱瀚也笑了起來:“哈哈哈,割舍不掉的鄉土情懷,是扎根在我們血液中的東西。”

  哪怕是朱瀚,也不能免俗。

  朱標對朱瀚道:“我再好好想想,爭取拿出一個合法、合理的制度出來。”

  朱瀚見朱標沒什麽事,上下打量了一番朱標隨後道:“最近這大半年,身體鍛煉的不錯啊,來,跟我練練吧。”

  “啊?”

  朱標的臉拉了下來,黑著臉說道:“叔,我打不過你。”

  “怎麽能說打呢,我們相互鍛煉一下。”

  朱瀚不給朱標拒絕的機會,拉著朱標就去鍛煉,在朱瀚院子的,有一個小校場,平時朱瀚就在這兒鍛煉,府裡的家丁也會在校場上比鬥一番,現在朱標正好送上門,哪有不帶他鍛煉的道理?

  就一個字:練!

  半晌過後朱標直接累癱在校場,朱瀚脫下防護盔甲,看著躺在地上大口喘氣的朱標:“小子,你還差得遠呢,才這麽會就撐不了了嗎?”

  朱標沒有說話,他實在沒有說話的機會,他很不明白,為什麽朱瀚的體能還這麽好,不是說色是刮骨鋼刀嗎?為什麽他的身體素質還這麽好?
  朱瀚對朱標道:“以你現在的身體素質,可以是一名合格的士兵,但武藝要多練練,咱大明的皇帝,必須要文武雙全。”

  朱標重重的點點頭:“好,我一定再好好練。”

  朱瀚盤腿坐在校場上,對朱標詢問道:“還有心態,標兒,最近我哥不在應天,你處理公務有什麽心得?”

  朱瀚知道,另外一個世界的朱標早逝,一方面是因為學著朱元璋的樣子辦公到深夜,熬垮了身體,另外一方面是因為心態問題,他心思重,把所有的事埋在心裡,而且朱元璋脾氣不好,經常爆發,這種壓力下,朱標哪裡能撐得住?
  現在朱標的身體素質已然不錯,但心態尚且需要打磨。

  朱瀚這麽問,朱標就太有話說了,他盤腿坐在地上,對朱瀚倒起了苦水:“太多事情了,有些官員就是老油條,本來就是他的事情,可卻要推到我身上來,讓我拿主意,尤其是在查過這兩起大案後,那些官員就變得更加畏首畏尾了,內閣的幾人也同樣如此,如果不是有李先生頂著,我案上的奏折不知道得堆多高。”

  “看來,李善長還是懂你的。”

  朱瀚對朱標道,“這是正常現象,那你知道,如果這件事是我哥處理,他會怎麽處理?”

  朱標回答道:“把推脫責任的官員拉出去重責,要麽丟掉官帽,要麽被打二十大板繼續乾活。”

  “哈哈,你還是不了解他。”

  朱瀚笑了起來,對朱標道:“如果是他,他會把人先罵一頓,在奏折裡直接罵,讓他好生悔改,如果後面的工作還是這種態度,他就會把人直接從朝堂上扔出去,或者委派到地方,讓地方上的官員教他做事,標兒如今我大明讀書人足夠,但能為官者卻有些急缺,朝堂上的每一位官員,哪個不是經過長年累月的積累才提拔上來的?如果就因為他們推脫責任就免掉一位官員,著實不應該……當然,這位被流放出去的官員依舊不知悔改,那他和他的家人,都會跟著遭殃。”

  聽到朱瀚的話,朱標不由得皺起眉頭:“這麽做,是不是太狠了?沒必要如此吧?”

  “沒必要?標兒,你太小覷這些為官者的智慧了。”

  朱瀚搖搖頭,對朱標道:“在朝堂上的這些官員,哪個不知道朱元璋的脾氣?可如今你在監國,他們就恢復了原本的樣子?把所有責任退給你,這難道不是在欺君?”

  聽到朱瀚這麽說,朱標猛地恍然大悟。

  對啊,他們在欺負自己。

  朱元璋在的時候他們不敢這麽做,現在朱元璋去外面巡視天下,他來監國,那些官員就恢復了原來的樣子,這是為什麽?
  這不是欺負老實人嗎?

  朱標有些生氣:“這些人就是在欺君!”

  “所以,要有手腕,你要能駕馭住他們!記住標兒……你是皇帝,你能調集所有的力量為自己所用!”

  朱瀚攥起拳頭,“皇權與臣子,自古以來就是兩立的,他們忠君愛國也好,權傾朝堂也好,都是為了身前的利益。”

  天下熙熙皆為利嚷,這麽簡單的道理所有人都知道是什麽意思,但如何去處理其中的利益關系,卻是很多人都沒辦法掌握的。

  朱瀚道:“殺人,是最簡單的方法,但卻不是一開始就亮出來的武器,如果因為一件小事就殺人,那你就是昏君,我哥他也殺人,但他不會因為哪個官員怠政去殺人,明白麽?”

  “懂了,但沒完全懂。”

  朱標撓撓頭,真誠的對朱瀚詢問道:“叔,如果你碰到這種官員,你會怎麽辦?”

  “我?我沒有辦法,要不然我怎麽會當一個逍遙王爺呢?”

  朱瀚來了個戰術後仰,對朱標說道:“你已經長大了,要學會自己想辦法,而不是詢問別人應該怎麽辦。”

  “……”

  這不是和沒說一樣嗎?

  朱標無語,自己這位叔叔,哪哪都好,就是太不正經,沒事淨逗自己玩,至於朱瀚說的他沒有解決辦法,朱標是一百個不相信,他都把問題提出來了,難道還沒有解決的辦法嗎?
  回去以後,朱標一直思考著朱瀚給自己提出來的問題,他究竟應該怎麽做,才能掌控權柄,讓手底下的官員不再陽奉陰違,消極怠工。

  想了想,朱標想到了胡惟庸。

  別人沒有辦法,難道他胡惟庸也沒有辦法嗎?
  胡惟庸可是十足的小人,辦法很多,讓他想辦法去對付那些人,豈不是一舉多得?
  想到這兒,朱標明悟了朱瀚的意思,朱瀚說他沒有解決官員怠政的辦法,不是他沒有,而是這種事不需要他來做。

  而是,需要學會用人!
  胡惟庸作為朝堂內閣成員之一,他有監督朝臣、督促朝臣的權力,誰乾不好他能直接斥責,如果連胡惟庸的斥責都沒有用,那就是這個人有問題了,到時候難道處理起來還用擔心那麽多嗎?
  朱元璋告訴過朱標,朝堂上的臣子不是家仆,他們都是有私心的人,而作為皇帝需要做的事情,不是遏製他們的私心,而是因勢利導。

  皇帝能滿足他們的私心,但他們要拿出來‘誠意’,功勞就是誠意。

  想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後,朱標臉上露出笑容。

  馭下有術,這大概就是朱元璋和朱瀚都想看到的吧。

  “叔,爹,我明白了!”

  在這一刻,朱標的內心瞬間升華,就像龍場悟道一樣。

  第二天中午,胡惟庸就來找朱瀚了,告知朱瀚自己今天被朱標下達任務,要他整肅朝堂的懈怠風氣,聽到胡惟庸的話,朱瀚臉上露出笑容,他知道朱標這是明白他的意思了:“這小子,反應的倒挺快。”

  言語中,對朱標的做法非常滿意。

  但是在看向胡惟庸的時候,朱瀚臉上的笑容就消失了,而是很不耐煩的看向胡惟庸:“他是太子,是陛下欽命的監國,他交代你做的事情,你來找我幹什麽?倒苦水嗎?”

  “惟庸不敢。”

  胡惟庸跪在地上,五體投地的說道:“臣是被殿下您提攜才有了今日成就,臣生是殿下的人,死是殿下的鬼,如今別人要我做事,我自然要先來詢問殿下您的意見,您若是不許,惟庸就算死都不會答應。”

  這一席話說出來,那叫一個行雲流水,把自己包裝成了朱瀚忠誠的奴才,可朱瀚卻知道,這胡惟庸就是一個十足的小人,他現在對著你搖尾乞憐,可當他知道你地位不如他以後,他就會把你往死了踩。

  十足的小人,忠誠的奴才。

  但只有這種人,朱標用起來才更順手,到時候弄得天怒人怨,直接把他扔出去平息民憤也不是不可以。

  而且胡惟庸的作用,不止於此。

  胡惟庸也同樣是聰明人,他從朱瀚的話中可以聽出來,朱瀚對他給朱標做事並不反對,相反還很支持,這麽一個結果無疑是讓胡惟庸感到開心的。

  朱元璋和朱瀚,終歸是老一輩的人,朱標則代表著新生代,胡惟庸如果一直追隨朱瀚,那朱標當了皇帝,他肯定不會是心腹。

  可現在,朱瀚卻給了他給朱標效力的機會,以後朱標當了皇帝,能不談及這段香火情?

  所以,胡惟庸很開心,認為自己就算腳踏兩隻船,也能在大明朝堂混的風生水起,當然他也清楚,朱瀚之所以讓他給朱標乾活,是因為朱瀚無意朝堂。

  朱瀚無意朝堂,不得需要有一個在朝堂上有權利的人,為他保駕護航嗎?

  開始腳踩兩隻船的胡惟庸,認為自己去追隨朱標,是為朱瀚在朝堂上保駕護航,這是於雙方都有利益的事情……僅此而已。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