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明:哥,和尚沒前途,咱造反吧》第393章 效率低那就招標吧
  第393章 效率低那就招標吧
  “劉申弘,你先安排學生們安頓下來。”

  雖然這些人都已經畢業,可在朱瀚的眼裡,這些人永遠都是他的學生。

  有的時候他甚至都感覺。

  這些孩子,依舊是以前那些毛躁的小子。

  “是,王爺!”

  劉申弘下去安排學生們。

  朱瀚顧不得旅途勞累,帶上幾個侍衛,直奔燕京城而去。

  這一路之所以走的這麽慢,除了鍛煉這些學生之外,還有另外一個目的。

  趁著他們還沒到燕京,他想先查清楚燕京的狀況。

  畢竟有些東西。

  如果他以王爺的身份去看,那是絕對看不到的。

  李善長暫時坐鎮應天府,進行前期的統籌工作。燕京這邊,現在主要是劉基在負責。

  他的能力絕對是有,只不過劉基畢竟只有一個人。他能管得了自己,卻未必能製衡得了燕京的文官集團。

  錦衣衛匯報給朱瀚的結果,他其實非常不滿意。

  他也不會相信錦衣衛的一面之詞。現在,朱瀚就要親自看看,錦衣衛匯報上來的東西,究竟是真是假。

  剛剛進入燕京,朱瀚的眉頭就皺了起來。

  對於燕京的建設,不論是朱元璋還是朱瀚,都有一個相當宏大的規劃。

  按照他們的想法,是要把整個燕京推倒重建的。

  原本現在整個燕京城,幾乎都會變成一個巨大的工地。

  可是現在……

  燕京城固然是繁華熱鬧,街道上行人車馬穿梭如織,街道邊也能看到許多的小商販。

  可朱瀚從這些人的臉上,卻看不到絲毫的希望。

  這些人給他的感覺,就像是他拉著自家大哥造反之前,麻木的生活在蒙元統治下的普通百姓。

  最近幾年,大明一直在極速擴張。

  百姓的日子雖然越來越好,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因為疆域太過廣闊,有些地方難免照顧不到。

  這一點,朱瀚也不是不能理解,不論什麽事,都要一步一步做嘛。

  但是這種情況發生在燕京,那就比較嚴重了。

  現在整個朝廷都在支援燕京的建設,大把大把的銀子,不計其數的物資,都在往燕京送。

  許許多多的工程,都正在籌備著準備開工。

  這些工程能帶來的工作,至少能養活上百萬人。

  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現在的燕京城,應該是一個遍地是機會,到處都能賺錢的黃金之城。

  絕對不會像現在這樣,一潭死水。

  朱瀚隨便挑了個小攤,拿起一個做工比較粗糙的瓷瓶:“這個瓷瓶多少錢?”

  雖然是微服私訪,不過朱瀚這一身穿著,一看就不是普通人家。

  小販雙眼放光,立刻賣力的推銷起來:“這位老爺您一看就是有眼光的人,小人這裡的瓷器,可都是景德鎮的上品。”

  朱瀚聽的是哭笑不得,他手裡這個瓷瓶,如果真是景德鎮出來的,他們的牌子就該砸了。

  “你就直接說多少錢吧。”

  “五……”小販一邊說,一邊觀察朱瀚的神色。見他一挑眉,立刻改口道:“四百一十文,您看怎麽樣,這個價格絕對優惠。”

  “行吧。”朱瀚忍俊不禁。

  這個價格別說景德鎮的瓷器,就連景德鎮的瓷器的碎片都買不來。

  老板找盒子包瓷瓶的時候,朱瀚假裝選購其它商品,有一搭沒一搭的跟小販閑聊。

  “老板貴姓?”

  “可不敢當,笑的免貴姓趙。”

  “原來是趙老板,您今年貴庚啊。”

  “小的四十有六了。”

  “方便打聽一下,你這樣一個小攤一個月收入幾何?”

  提起這個,攤販就長長歎了一口氣:“也不瞞您說,我這一年到頭下來,也就勉強混個溫飽罷了。”

  “老爺您還別不相信,就說我這些貨吧。從德化縣那邊進貨的價格……”

  小販突然意識到自己說漏嘴,慌忙捂住嘴巴。

  朱瀚哈哈一笑:“無妨,老板你接著說,就當我花錢買你的消息。”

  見這位貴氣的老爺,似乎真沒有追究的意思,攤販老板也徹底放開:“我這些瓷器進回來,首先要交入城稅,然後就是商稅,到這裡擺攤還要交地稅。總之,幾乎一大半的收入,全都要交稅。”

  “就這,還是因為咱們大明立國之後,減免了不少的苛捐雜稅呢。要是換蒙元那個時候,咱們這種普通老百姓,就別想著能做生意養活自己了。”

  朱瀚裝作意外的道:“以前的確是挺難的,不過老板你以後肯定能發大財。當今的聖上,不是已經準備遷都燕京嘛。”

  “我聽說不只是皇宮,很多地方都要拆除重建。到了那個時候,朝廷肯定要雇傭很多人,人多了你們的生意也就好做了。”

  “話是這麽說。”小販對朱瀚的話不以為然:“那些國家大事,跟我們這些小人物可沒有什麽關系。”

  “最近一個月,燕京的人到是多了不少。可是生意……”歎了一口氣,小販將包好的瓷瓶遞給朱瀚:“老爺您收好,還有什麽中意的沒?”

  朱瀚逛了一路,也買了一路的東西。

  同時,也在這些小商販的口中,把自己想要的消息,大堂的差不多了。

  整體來說,跟錦衣衛匯報的情況大差不差。

  之後,又去了幾個已經開始建設的工程那邊,看了一下。為了不打草驚蛇,朱瀚也只是在遠處看了幾眼。

  哪怕距離很遠,他也能清楚的看到,那些工人根本就是在磨洋工。

  比如搬運水泥。

  其中一個工人,把水泥從馬車上搬下來,放到地上,之後就站在這裡等著。

  這邊兩個人,其中一個幫忙,將水泥抗到另外一個人肩上,再慢慢走到正在建造的屋子門口放下,裡面再出來一個人,將水泥扛進屋子。

  如果這是進行流水線作業,朱瀚也就不說什麽了。

  正在關鍵的是,這一整套流程之中。只要有一個人在動,剩下的人就會全部停下來,四個人最多隻幹了一個人的活。

  不!
  哪怕是一個人,效率都要比他們四個人高。

  如果所有的工程全部都是這個效率,恐怕就是花上一百年,燕京這個首都都建設不好。

  “劉基這個家夥,究竟在幹什麽!”

  朱瀚這下真是徹底怒了,朝廷為了支援燕京的建設,幾乎掏出了大半個家底。

  結果,他們這些混蛋,就是這麽給朝廷乾活的?

  這一刻,朱瀚忽然有點理解自家大哥了。

  他現在都想跟朱元璋一樣,把負責這些工程的官員們,全都給砍了。

  不過……

  朱瀚的怒火,在見到劉基的時候,直接消散了一大半。

  這才多少日子沒見?

  劉基就好像直接換了個人。

  眼窩深陷,帶著濃濃的黑眼圈,整個人都瘦脫相了。哪怕是熟人,如果不仔細看的話,恐怕都認不出他來。

  “下官劉基,見過英王殿下。”

  看著仿佛一下子老了十幾歲的劉基,朱瀚也有點於心不忍,語氣生硬的道:“起來吧。”

  等劉基站起來,朱瀚沉著臉問:“說說吧,究竟是怎麽回事?為什麽燕京的建設進度如此緩慢?”

  劉基垂下頭:“回英王殿下,是下官能力有限。沒想到,建設燕京的事物竟然如此繁複。”

  “自從來到燕京以來,下官每日三更才睡,五更便早早起床處理公務。可燕京的建造進度,依舊緩慢。”

  “下官無能,還請王爺責罰。”

  “你啊,真是太讓本王失望了。”朱瀚恨鐵不成鋼。

  劉基對於建設燕京的事,的確是非常用心。

  根據錦衣衛的奏報,他說自己三更睡五更起,那都是謙虛的說法。很多時候,劉基都是差不多四更一刻才睡,每天不到三更就起床。

  他已經連續半個多月,每天隻睡兩個時辰。

  要是朱瀚他們,再在路上拖延半個月。等他們抵達燕京,劉基說不定能減肥到,只剩下十來斤。

  之所以變成這樣,其實也算是劉基自找的。

  劉基他們這些人,畢竟是傳統的士大夫出身。他們雖然也忠誠於大明。

  但是對於自己那層士大夫的身份,同樣看重。

  所以大部分的時候,他們還是會以士大夫的方式來做事。

  就比如這次建設燕京城。

  先由由財部撥款,工部再用這些銀子去雇傭民夫。

  雖然有了鐵路之後,雇傭民夫去其它地方乾活,已經不是什麽困難的事。不過為了節省銀子,他們當然還是更加傾向於,在本地雇傭民夫。

  而這,也就給了本地官僚們,上下其手的機會。

  哪怕朱元璋殺起貪官來從不手軟,可是一旦利益大到一定程度,總會有人冒險的。

  銀子過一個衙門,就被扒一層皮。幾經轉手之後,省下的銀子,能有十之一二到民夫工匠的手裡就不錯了。

  這種情況下,工匠們的效率能夠快的起來,那才叫有鬼。

  工匠拿不到太多的錢,自然也就不會在當地消費。

  沒有消費那些心來的人口,非但不能給燕京帶來活力,反而會成為燕京的負擔。

  “劉基,你給本王聽好了。”

  “請王爺吩咐。”劉基趕緊豎起耳朵。

  這樣的朱瀚,劉基曾經見過好幾次。每一次,朱瀚提出的方案,都能讓整個大明,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從現在開始,順天所有的撥款,全部暫停!”

  朱瀚的第一句話,就讓劉基如遭雷擊。

  “王爺,萬萬不可啊!為了建設燕京,工部雇傭的第二批工匠馬上就要到了。如果現在停止撥款,讓他們原路返回,說不定會引起民變啊!”

  朱瀚惡狠狠的瞪了劉基一眼:“你以為這都是誰的錯?”

  “所有征集而來的民夫,補發他們一個月的餉銀。同時告訴他們,讓他們耐心等待就好,最多半個月,就會有人繼續雇傭他們乾活。”

  想了想又補充了一句:“就跟工匠還有民夫們說,這是本王親自說的。”

  英王在民間的聲望,可不是一般的高。

  甚至說句犯忌諱的。

  全天下的大明百姓,可能有不知道朱元璋姓名的,但是絕對沒有不知道英王的。

  朱瀚搞出來的每一件東西,都對大明天下有著無比深遠的影響。

  “下官明白了。”劉基松了一口氣之後又問:“那王爺,朝廷撥發的物資。”

  “這些東西先放著,本王另有他用。”

  “下面跟你說第二件事。除了皇宮之外,其它所有工程,全部面相華夏疆域內的大明商人招標。”

  “招標?這是什麽東西?”劉基迷茫的看著朱瀚。

  明明就只有兩個字組成的詞,拆開來每個字都認識,可組合在一起,就完全聽不懂了呢。

  “我們把每一個需要建設的工程,用途規模大小,以及需要完成的時間等等,公告天下。”

  “由有能力的人競價,把個項目轉交給報價低的。”

  “至於他們如何建造,我們統統不管,只要他們能夠按照時間交工,並且完成我們的驗收就行。”朱瀚耐心的解釋道。

  劉基畢竟也是宰輔之才,一下子就明白了朱瀚的意思。

  “王爺這個主意實在是太妙了。這樣一來,我們只要盯著那些商人就行。至於怎麽征集民夫,如何安排工期之類的問題,完全可以讓那些商人自己解決,不需要朝廷再費心費力。”

  最初的興奮過後,劉基又苦惱的道:“可是王爺,這樣也有問題。即便我們給出了要求,我們又怎麽能保證,商人的工匠,能夠完全按照我們的標準來建設呢?”

  朱瀚既然提出這個方法,自然早有準備:“當然不能任由他們自己隨便去做。在他們施工的時候,我們需要派人全程盯著他們。”

  “一旦出現了什麽問題,立刻及時糾正,避免出現更大的損失。”

  “可是王爺,我們同樣也找不出這麽多,能夠監督商人們施工的工匠啊。”

  朱瀚哈哈一笑:“這個問題,本王給你解決。”

  他從順天府,帶來了那麽多學生。

  這些人一直以來,接受的都是新式教育。

  他們雖然比不了那些經驗豐富的匠人,但是他們都能夠看得懂圖紙。

  直接讓他們按照圖紙建設,這有點為難人。但是按照建築圖紙挑毛病,絕對沒有問題。

  在他們真正獨立去做事之前,這也未嘗不是個很好的磨煉機會。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