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明:哥,和尚沒前途,咱造反吧》第467章 火速賑災
  第467章 火速賑災

  “徐大哥,這件事你怎麽看?”

  雖然還沒有正式的認命,不過所有人都清楚。

  現在這個時候,徐達就是燕京城總管軍事的一把手。

  而劉崧,則是主管內政的一把手。

  別看劉崧現在真正的位置,並不怎麽高。

  到是不要忘了,這幾天他可是一直在主持公審大會啊。

  被他親自宣判砍了腦袋的官員,數量可是相當可觀的。

  就算那些沒犯事的官員,現在看到劉崧也覺得心裡哆嗦。

  雖說,平生不做虧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門。

  這個時代,能夠潔身自好的官員還真不少,也不至於真的就怕了劉崧。

  可無形之中,劉崧在燕京的聲望,已經有點如日中天,舍我其誰的味道了。

  劉崧跟徐達一文一武,再加上朱瀚這個錢袋子,已經徹底地掌控住了燕京城。

  “那還有什麽好說的?”徐達沒有半點地遲疑:“趕緊想辦法救災啊。”

  劉崧卻是皺著眉頭道:“救災下官自然是同意的。只是,我們拿什麽去救呢?”

  “燕京這邊衙門地銀兩用度,都是應天朝廷撥款過來。”

  “所有銀兩,都是又去出的。如果隨意挪用,恐怕會出現問題。”

  徐達眉頭一豎:“劉崧,你這是什麽意思?區區一些銀,難道比百姓們的命還重要?”

  徐達可是百戰老將,發起怒來自然有一股能恩鐵馬的煞氣。

  就連朱瀚,站在此時的徐達面前,都感覺到一陣心驚肉跳的。

  劉崧卻是半點不懼,甚至眼皮子都沒抬一下。

  “徐大將軍,本官可從來沒有說過不能救災。”

  “只是,這救災也要講究,方法方式。”

  “總不能大同的百姓救了,反而影響到我們燕京的百姓吧?”

  朱瀚很是感慨,劉崧進入狀態的速度挺快嘛。

  這才來燕京多久啊,說話的時候就開始以我們自居了。

  還真的是很有父母官的精神啊。

  徐達怒氣衝衝的職責道:“燕京的百姓再怎麽樣,他們至少還能活得下去。”

  “可是大同的百姓,如果朝廷不管他們,他們真的就要活不下去了。”

  “誰輕誰重,難道你劉崧分不出來?”

  劉崧毫不示弱:“本官可從來沒說過,燕京的百姓,就比大同的百姓重要。”

  “但是徐將軍,燕京的百姓,也同樣是我大明的百姓。”

  “如果不能安排好燕京這邊的事,一旦弄出什麽亂子,也同樣會引起亂子的。”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發生,在救災之前,一定要處理好燕京這邊的事。”

  “免得兩邊俗稱出現麻煩,兩邊又全都處理不好。反而讓朝廷陷入被動之中。”

  聽劉崧這麽解釋,徐達這才意識到,是自己考慮不周了。

  光想著怎麽第一時間去救災,卻沒考慮到燕京這邊的狀況。

  現在的燕京,表面上看起來一片祥和。

  然而實際上,也是蘊藏著不少危機的。

  這次公審大會之後,光是直接砍了的官員,就有近百之多。

  其中不乏六部尚書那樣的高官。

  被直接牽連的,更是多達數千人。

  而朱瀚為了減少殺戮,並沒有在這次公審之中,株連那些貪官汙吏的家人。

  只要沒有直接參與進他們那些事的,最多也就是罰沒非法所得而已。

  這也就導致了,燕京官場空虛之余,原本的一些宗族勢力,對於燕京,還能造成不少的影響。

  徐達之所以在這裡,為的就是鎮壓這些人私下裡的小心思。

  現在如果開始全面賑災,黑騎軍肯定會有所調動。

  到時候,如果有心人趁機作亂……

  肯定會造成巨大的災難。

  明白了這裡面的關鍵之後,徐達的老臉也不由得就是一紅。

  “就算你說的有道理,可現在大同那邊十萬緊急。我們得動作慢一點,都不知道有多少百姓被餓死。”

  看徐達這模樣就知道,其實他已經被劉崧說服了,只不過是面子上過不去,不想直接承認罷了。

  劉崧也不是在針對徐達。

  說明了問題的關鍵之後,馬上朝朱瀚一抱拳道:“請王爺放心,下官現在就輕點燕京朝廷所有衙門的結余銀兩。”

  “除了維持衙門運轉的必要銀子之外,全部都拿出來賑災。”

  想了想劉崧又道:“王爺,如果可以的話……下官想,能不能先動用一下,應天府撥給燕京,用來建造新都的銀兩去賑災?”

  朱瀚笑眯眯的看著劉崧:“劉大人覺得,這筆銀兩可以輕易動用?”

  對於朱瀚的質問,劉崧只是淡然的搖了搖頭:“建設國都,關系到我大明的國本,這筆銀子,當然不能輕易挪作他用。”

  “可是,這次受災地區的百姓,同樣也是我大明的國本。”

  “如果不能讓自己的百姓吃飽穿暖,在關鍵的時刻能夠得到救助。”

  “那麽,我大明的都城,建立的再富麗堂皇又有什麽用?”

  “很好!”朱瀚讚許的點點頭:“就按照劉大人說的辦。這筆銀子,本王批準你用了,而且想用多少就用多少,事後也不用還。”

  朱瀚大手一揮,大方的說道。

  他現在最不缺的就是銀子。

  石見銀山那是真真正正的銀山。隨便挖一鎬頭下去,都能挖出來大把大把的銀子。

  反正短時間內,他們是完全不用擔心,銀子不夠用點。

  朱瀚只是很感慨,劉崧不愧是連朱元璋都敢罵的人,什麽辦法都敢說啊。

  這家夥難道就不怕,自己這個英王事後收拾他?
  要知道,建設燕京對於朱瀚來說,可是非常重要的政績。

  至少在旁人的眼中看來,絕對是如此。

  否則的話,朱瀚也不至於如此上心啊。

  不僅親自來燕京監工,又是弄什麽招標大會,又是弄什麽公審大會的。

  現在好不容易穩定下來了,劉崧竟然能因為其它地方的事,就提議動用建造都城的銀兩?

  這就好比後世一個公司的董事長,好不容易從各種地方坑蒙拐騙了幾百萬,想要投資一個大項目。

  可公司的經理,卻跟董事長說,公司的某某部門因為一些原因發不出工資了。

  先把這個大項目的錢拿出來,給員工們發工資吧。

  但凡董事長沒有當場炒了這個經理,都算他跟董事長沾親帶故。

  而劉崧卻完全不考慮這些。

  朱瀚的想法是發麽,從來不在他的考慮范圍之內。

  他唯一想的只有一件事,怎麽把救災這件事做好。

  新都成沒有建造完畢之前。

  朱瀚,徐達,劉崧三人,就是燕京唯一能夠做主的人。

  在他們的目標達成一致之後。

  整個燕京都迅速的運轉起來。

  這個時候,劉崧也突然發現了,把工程給那些商人去做的好處。

  那就是,朝廷幾乎不需要在投入人力物力,去管理這些工程了。

  只要留下監督人員,按照標準驗收就行了。

  這要是換成以前,這些工程說不定都要停一停了。

  朝廷大肆收購糧食,這也導致了糧食的價格一天三漲。

  早上一石糧食還不到一兩銀子,到了晚上已經漲到一兩二錢了。

  雖然大同大旱的消息,還沒有完全傳開。

  但是,很多鼻子靈敏的商人,已經從朝廷的動作之中,嗅到了不一樣的味道。

  劉氏糧行,大掌櫃劉平安正在記帳。

  旁邊一個衣著華貴的年輕人,有些但有的問道:“三叔,咱們現在漲價真的沒有問題麽?朝廷大肆收購糧食?我們為什麽不乾脆降一點價,這樣也能處理一批陳糧啊?”

  劉平安笑眯眯的瞪了劉葉一眼:“你小子懂什麽?”

  “就是因為朝廷大規模收入糧食,所以這情況才不對勁呢。”

  劉葉不解:“三叔,收糧食而已,朝廷每年都收糧食,這有什麽不對勁的?”

  “笨!”劉平安也不生氣。自己這個侄子什麽都好,就是為人太過老實了一點。

  不過這樣也沒什麽不好的。

  經驗這種事可以慢慢教,時間長了也就回了。

  可脾氣性格,卻是輕易無法改變的。

  老實人,用起來才更加放心啊。

  “你好好想想,朝廷一般什麽時候收糧食?”

  劉葉皺著眉頭想著:“一般都是秋收之後,用來補充官倉,或者大軍出征什麽的吧?”

  劉平安點了點頭:“這就是問題所在了。”

  “現在既不是秋收時節,我們也沒聽說,朝廷在北方有什麽兵力調動,朝廷為什麽突然之間要收糧食?”

  “這個……”劉葉遲疑了一下,試探著問道:“三叔,您的意思是,有的地方遭災了,朝廷正在收購糧食準備賑災?”

  劉平安一臉欣慰,自家侄子總算是沒傻到家。

  雖然現在還沒有任何消息穿出來。

  不過朝廷收購糧食這種事,根本就瞞不過人。

  通過朝廷的動作,分析出朝廷的目的,有的時候其實並沒有那麽難。

  劉葉聞言卻是心中有點不舒服:“三叔,咱們這豈不是……”

  總算他還有點理智,沒有當面把趁火打劫那幾個字說出來。

  劉平安自然明白自家侄子的想法,這沒什麽好奇怪的。

  年輕人嘛,總是有一種莫名其妙的正義心腸。

  想當年他剛剛接手生意的時候,也跟劉葉差不多。

  也覺得有些生意不太仁義,打心底裡就有些抵觸。

  不過只要做的久了,漸漸的也就習慣了。

  不是什麽麻煩的事。

  “叔叔明白,你小子覺得賺災區百姓的錢不好。”

  “可是這錢,咱們不賺有的是人賺。”

  “咱們是商人,大部分時候隻想著自己賺錢不賺錢就行了。可有的時候,也要小心不能犯了眾怒。”

  “如果所有人都漲價,只有咱們家不漲價。別人嘴上也許不說什麽。”

  “可心裡,卻會給咱們狠狠的記上一筆帳。”

  “以後明裡暗裡的,少不得要針對咱們。”

  劉葉頓時有些不服氣:“可是三叔,做生意不都是各憑本事麽?咱們不想賺錢低價賣了,跟他們有什麽關系?”

  劉平安無奈的歎了一口氣:“如果真這麽簡單,那就好嘍。”

  “你小子想想,咱們價錢便宜,朝廷在咱們這裡采購了一些。結果到他們那邊的時候,發現他們漲價了。”

  “那麽,朝廷的人是甘願做這個冤大頭,還是要壓價呢?”

  “原本能多賺兩錢銀子,現在少賺了一錢銀子……”

  “這筆帳他們不會算在朝廷的頭上,只會算在我們得身上。”

  “因為是我們沒有漲價,導致他們被朝廷壓了,你說他們心裡能舒服麽。”

  道理劉葉都懂,可他就是覺得不舒服,憤憤不平的道:“這些人,怎麽這麽不講道理?”

  劉平安苦笑著搖了搖頭:“生意場上,哪裡有什麽道理好講?”

  之後劉葉又想到了什麽,有些緊張的問道:“可是三叔,咱們突然漲價,朝廷追究起來怎麽辦?”

  劉平安微微一笑道:“追究就追究吧,如果朝廷真的出了什麽公告,讓我抑平糧價,我們再把價格降下來就是了。”

  “你記住,咱們劉家絕對不當那個出頭鳥。”

  “別人漲價咱們就跟著漲價。”

  “但是切記,漲價我們絕對不當漲價最快的那一個,也絕對不當價格最高的那一個。”

  “總之,就是不高不低不成不就。這樣的話,朝廷就算追究下來,也有那些高個子頂著,跟咱們沒有任何關系。”

  劉平安正在口若懸河的,給自家的侄子上課。

  突然一個下人敲響了房門。

  “進來吧。”劉平安有些意猶未盡的停了下來。

  下人進來的時候,神情還有些慌張。

  “姥爺,不好了,錦衣衛的人有請。”

  “什麽?”聽到下人的話,劉平安雙腿一軟,差點沒給在地上。

  也幸虧他侄子劉葉就在旁邊,及時扶住了他。

  劉平安整個人都有點傻眼了,死死抓著劉葉的手,咽了咽口水艱難的問道:“錦衣衛的人來……來幹什麽?”

  在燕京這邊,錦衣衛現在一樣凶名赫赫。

  畢竟,不久之前被砍掉腦袋的那些貪官汙吏的罪證,可都是錦衣衛搜集的。

  普通老百姓不怕,可商人們對錦衣衛卻是忌憚萬分。

  這個時代的商人,真的很難有幾個敢說,自己是完全乾淨的。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