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唐:開局把李世民當親爹》第224章 路漫漫而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第224章 路漫漫而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李根微笑著,親手將李淳風扶起。

  雖然大唐除了盛大祭奠,沒有跪拜大禮。

  可是俯身則是基本要求。

  “愛卿一路遠道而來,辛苦了!”

  “本王已經備好了盛宴,為愛卿接風洗塵!”

  都督府裡。

  李根盛情款待李淳風。

  先沐浴後接風。

  李根府邸裡的日光取暖,熱水淋浴系統,讓李淳風沐浴著溫暖的熱水,在濃鬱的熱氣裡,久久沒有反應過來。

  天罡兄,若是你現在還活著,那該多好啊。

  李淳風,在心裡,忍不住的感慨道。

  酒宴過後,李根帶領李淳風,乘坐王駕,周遊輪台城。

  輪台城的富饒和美麗,讓李淳風坐在馬車上,目不暇接。

  “殿下,若非臣親眼所見,實在難以相信,這輪台城只是耗費了殿下十年心血,便超過了有千年底蘊的長安城的富足和美麗。”

  李根微笑著點點頭,對此,李根完全有足夠的理由,感到驕傲。

  和長安城相比,輪台城唯一欠缺的便是歷史的沉澱,那種古城牆給人,沉重莊嚴的肅穆之感。

  “殿下,可否帶臣,去城西的車站一觀?”

  “當然可以?”

  王駕抵達輪台城西站。

  李淳風,激動的跳下馬車。

  直奔建設好的西站而去。

  “殿下,為何有條鐵軌,直奔西北方向而去?”

  李淳風對此,非常不解。

  聽完李根的解釋以後,李淳風算是服氣了。

  “殿下聖明,用他國資源,造福我國百姓,此舉真乃是聖人之舉。”

  李淳風直接用聖明一詞,毫不避諱這是當今陛下的專用詞匯。

  “淳風啊,其實本王還有一個打算。”

  “那就是從大食出海,如此,可以節省許多時間。”

  “鐵軌修築到海岸線,即可控制住大食的命脈,也可以讓船隊直接出海,實在是一舉兩得之事。”

  李淳風聞言,點點頭,開口說道。

  “殿下,鋼鐵乃是極度匱乏的物質。”

  “鐵軌如此之長,臣擔心,一路上有人為的破壞啊。”

  李根聞言,微笑著點點頭,說道。

  “淳風所言甚是,本王也已經料到這一點,所以早就做好了布置和安排。”

  “眼下還不能實現飛者非鳥,潛者非魚,戰不在兵,造化遊戲。不過,本王有信心,此生可以讓其實現······”

  李根話音落地,李淳風徹底在原地呆住了。

  果然,如袁天罡所言。

  他和袁天罡所推測的事情,因為秦王殿下的出現,所有的事情都將會發生改變,歷史事件會改變,諸多不可思議的造化之術,將會提前問世。

  這也是李淳風執意前來輪台城的原因之一。

  許多事情,李淳風不僅僅想親眼見證,而且還想參與其中。

  不為別的,為了袁天罡的臨終遺言,李淳風也必須這麽做。

  “殿下,您都知道?”

  良久以後,李淳風顫抖著開口說道。

  “本王自然都知道,這是你和袁天罡所著的推背圖,本王閑來無事,就喜歡揣摩此書······”

  李淳風接過李根遞來的書籍。

  整個人感覺,心都快要跳出來來。

  原本到了李淳風這個層次和境界。

  一般事物,對他來說,早就是波瀾不驚。

  可是,跟隨秦王殿下,這才多長時間,李淳風已經多次失態了。

  李淳風顫抖著,將書籍打開而來。

  呼!
  只是看了一眼。

  李淳風臉上的表情,便精彩了起來。

  毫無疑問,這本書籍,正是自己和袁天罡合力推算出來的推背圖。

  可是,自己謹遵袁天罡的叮囑,生前絕不將此書外泄。

  因為這裡面的乾系太大,因果太多。

  僅僅是唐朝時期的諸多事情,一旦陛下得知。

  必定會掀起一場血流成河的腥風血雨。

  說不定,自己都性命難保。

  “淳風,無需擔心,此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絕無外人知道。”

  “不必擔心天機不可泄露,也要相信,本王是可以改變天機的。”

  聽聞李根的話,李淳風鄭重的點點頭。

  確實如此,秦王殿下,已經改變了諸多歷史的走向。

  一本推背圖,徹底讓李淳風心悅誠服。

  要問,李根的推背圖從何而來。

  因為鐵軌開始鋪設以後,系統給予了獎勵和升級,新開了圖書一欄。

  這也讓李根得以用括地志征服李泰,用推背圖徹底震撼住了李淳風。

  “殿下,淳風也想去那片神奇之地一趟,去親眼看一看那會流眼淚的神奇樹木,想必此物,對於殿下非常重要。”

  李根聞言,點點頭說道。

  “好,本王答應你的請求,有你跟隨青雀他們,本王也放心多了。”

  李淳風欣喜的將陛下的書信呈上。

  二人坐上王駕,直奔學院而去。

  李根看完父皇的書信,微笑著塞進袖筒裡。

  輪台城的學院,再次讓李淳風大開眼界。

  學院遠比國子監還要大。

  王駕抵達學院門口,李根便率先跳下馬車。

  李淳風從秦王口中得知,任何車輛,不得駛入學院之內,包括他秦王自己。

  對此,李淳風深表欽佩。

  在李根的帶領下,二人踏足學院之內。

  走進學院,滿滿的都是學習的氛圍,朗朗上口的讀書聲,聲聲入耳。

  仿佛口氣中,都充滿了知識的味道。

  “淳風,可願在學院兼任老師?”

  “專門講解天文和氣象之道?”

  聽聞李根的話,李淳風毫不猶豫的開口說道。

  “臣,謹遵殿下口諭。”

  李淳風自然知道,既然秦王殿下,已經答應讓自己穿越茫茫大海,去尋找那片神奇的土地,現在又要自己兼任學院老師,肯定是有原因的。

  果然,不出李淳風所料。

  秦王直接將李淳風帶進了,諸皇子所在的學堂之內。

  讓李淳風驚訝的是。

  秦王踏足學堂之內,整間學堂瞬間便鴉雀無聲。

  不管是魏王,晉王還是吳王,諸皇子,齊齊坐姿端正,腰杆挺的筆直。

  李泰,李治和李恪諸皇子,看到李淳風跟隨大哥踏足學堂。

  眾皇子也是紛紛疑惑不已。

  太史局的太史令。

  怎麽會來輪台城呢?

  一瞬間諸皇子,心中各有所惑。

  李根一開口,李淳風又是一愣。

  “諸位同學,想必很多同學,都認識老師今日帶來之人。”

  秦王竟然稱呼諸皇子為同學,這讓李淳風有點很不自然,如此說來,自己若是任教的話,豈不是也稱諸位殿下為同學?
  “大唐太史局的太史令,李淳風······”

  “大家歡迎······”

  李根率先鼓掌,學堂裡瞬間掌聲響了起來。

  李根雙手下壓,掌聲立即停了下來。

  “諸位同學,即日起,就由李老師擔任你們天文和氣象的教員。”

  “這是一門非常深奧的學問,需要考驗你們所有人的悟性。”

  “師長希望你們能夠好好學習,虛心向李老師請教。”

  李根話音落地,學堂響起整齊劃一的聲音。

  “學生謹遵師長口諭。”

  李淳風算是徹底服氣了。

  這可是諸皇子啊。

  在秦王的教導之下,人人都變成了乖學生。

  接下來的日子裡,李淳風開始了自己的教學之旅。

  因為李淳風所授知識,非同一般,因此也很受大家尊敬。

  尤其裴行儉和狄仁傑,更為好學,二人課下,也時常向李淳風討教學識。

  西域首次科舉考試,即將在輪台城舉行。

  西域之科舉,制度在原有科舉制度上,有了不小的改動。

  當然,這一切都是往好的方向改變。

  李根勢必要擺脫,那種古板的考試方式。

  慢慢向,後世先進而科學的全民教育普及而努力。

  雖然,這樣很難很難,不過,李根還是非常有信心做到的。

  如今,西域各地的掃盲班,正在各地如火如荼的展開。

  而且,作為當地官員,一項非常重要的考核標準。

  路漫漫而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西域的首次科舉考試,非常成功。

  而因為大量缺乏官員和教師,此次科舉考試,錄取比例非常之高。

  輪台城學院,所有參考考生,盡數金榜題名。

  而且前三甲,也都是出自於輪台城狀元學院。

  讓狀元學院的稱謂,實至名歸。

  而諸多烈士們的孩子,也都取得很好的成績。

  這讓李根非常的欣慰和高興。

  畢竟他們的父親,曾經為了這片土地,揮灑熱血,獻出了生命。

  對於新任官員的任命,李根除了交代,對烈士的孩子優待以外,其它的完全放手交給下屬,去放手考核和安排。

  若是事事都親歷親為的話,也實在是太累了。

  制定好規章制度,讓屬下去操作,這是眼下最好也最省心的辦法。

  除了重要官員以外,李根基本不插手過問。

  幾個月後,新任老師的到任,讓兼職任教的王玄策和席君買,徹底解放了出來。

  這一年,對於西域各地的學子們來說,是非常有重要意義的一年。

  孩子們通過首屆科舉考試,看到了讀書的未來和希望。

  所有上榜人員,都做到了人盡可用。

  一場考試,徹底改變了許多人的一生。

  也讓學堂裡的學子們,更加刻苦努力的學習。

  時光如梭。

  一轉眼,三年時間便過去了。

  還有一個月,便是正元節。

  長安城外,修築鐵路的工人們的身影出現在,百騎司暗探的視野裡。

  最近,李世民最為上心的,莫過於這條鐵路了。

  自從鐵軌修到了天門關外。

  李世民每日裡讓各地官員,呈報鐵軌修築進度。

  而且,命令各地官員,為工匠們,提供最好的食宿。

  得到李君羨的匯報,李世民激動啊。

  他太激動了,鐵路終於修到長安城外了。

  “陛下,屬下問過帶隊之人,還有半個月時間,便可修築到終點站。”

  聽了李君羨的話,李世民龍顏大悅的開口說道。

  “君羨,終點在何處?可有詢問清楚?”

  “回陛下的話,屬下問清楚了,終點站就在秦王殿下城南的莊園門口。”

  李世民聞言,表情瞬間精彩了起來。

  臭小子,就不能設在皇宮門口嗎?

  修築到朱雀門口,肯定要進入長安城內,需要打通長安城的城牆。

  可是,可以修到玄武門外啊。

  李世民算盤打的賊溜。

  奈何事實,已經難以改變。

  不過,李世民,自然不會放棄這唯有一次的機會。

  於是乎,李世民帶上長孫皇后,乘坐天子座駕,親臨長安城外。

  對於,自己父皇的心思,李根焉能不知。

  早就給帶隊的官員,交代好了如何回答。

  大唐帝王的到來,讓工匠們,不得不停下手中的工作,立即恭敬的齊齊施禮迎接。

  “讓你們的領隊之人過來,朕,有話問他。”

  李世民看著這已經鋪設到長安城外的鐵路,滿眼盡是火熱之色。

  李世民的語氣頗為和氣。

  畢竟,這些工匠,都是建設鐵路的有功之人。

  帶隊之人,立即恭敬的走到李世民面前。

  “這一路之上,你們耗時四年多的時間,方才將鐵路修築到長安城外。”

  “朕心甚慰,你們都辛苦了。”

  “朕,已經命長安城最好的酒樓,即日起,每日裡負責給你們送來上好的酒菜。”

  李世民話音落地,帶隊之人,立即恭敬的施禮說道。

  “多謝陛下聖恩,吾等奉秦王殿下之命五年之內,必須修築到長安城,這幾年時間,一日也不敢懈怠。”

  “各地官府,都為吾等提供了上好的膳食,想來都是陛下的授意,吾等蒙受聖恩,自然更加不敢懈怠。”

  李世民聞言,龍顏大悅的點點頭,開口說道。

  “善,大善······”

  “朕且問你,這鐵軌,為何不能修築到玄武門外?而要修到長安城南?”

  “回陛下的話,原本秦王殿下是將重點,設置在了玄武門外的。”

  聽到此話。李世民瞬間表情精彩起來。

  立即開口追問道。

  “為何,後來有改變了終點站?”

  “回陛下的話,秦王殿下坦言,為了整個大唐的建設,不得不將終點站改為城南之處。”

  李世民聞言,立即開口說道。

  “原因何在?說來給朕聽聽。”

  “回陛下的話,秦王殿下坦言,若是設在玄武門外,一是,有礙皇家威嚴。”

  “二是,不符合秦王殿下,未來將長安城,打造成四通八達的,鐵路運輸中心的最終規劃……”

  領隊的負責人,將早已準備好的圖紙呈上。

  “陛下,這是殿下未來大唐鐵路線的規劃圖,鐵路線覆蓋大唐十二省道……”

  李世民激動了,覆蓋大唐十二省道啊?

  以後自己豈不是想去哪兒,就去哪兒!

  李世民在他的解釋下,終於明白了,何為四通八達的鐵路運輸中心。

  也算是理解了,為何不將鐵路,直接修築到玄武門外。

  “善,大善……”

  李世民看著圖紙,心裡的喜悅難以掩飾。

  未來的長安城,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盡皆會鋪設鐵軌。

  以後自己想要去巡視的話,那可就方便快捷多了。

  “朕再問你,最後一個問題,這鐵軌修築到長安南後。”

  “朕,還要等多久,可以看到真正的火車?”

  李世民話音落地,長孫皇后一雙美目,也是光彩閃爍。

  做為母親,長孫皇后太思念自己的孩子們了。

  一旦火車可以通行,陛下已經答應,第一時間,便會帶上她,去輪台城看望青雀,稚奴和兕子他們。

  “回陛下的話,若無意外,今年除歲夜前,秦王殿下會帶著魏王殿下,晉王殿下,晉王公主等諸皇子殿下,乘坐火車,一起回到長安城過年……”

  “同行的,還會有太上皇等人……”

  呼!
  呼!
  李世民和長孫皇后深吸一口氣,齊齊激動的心砰砰砰直跳。

  鐵路剛剛修好,便可以通車了嗎?

  如此說來,那速度極快的交通工具火車,根兒他,早就準備好了不成。

  就等鐵路竣工,然後便直達長安城。

  對李世民和長孫皇后來說。

  這驚喜,簡直不要太大。

  “善,大善……”

  “如此朕便放心了!”

  就在這個時候,幾十輛馬車,滿載美酒佳肴,送到了修築鐵路的現場。

  李世民和長孫皇后,微笑著乘坐天子座駕離去。

  青雀,稚奴和兕子他們,馬上就要回來了。

  李世民和長孫皇后,喜悅之色難以言表。

  恨不能,立刻,馬上,便把鐵路,修築到城南莊園門口。

  “觀音婢,自從根兒離開長安城以後,朕還從未去莊園看一看。”

  “那裡,曾經留給朕,許多美好的回憶啊!”

  “要不,咱們現在去那裡走一趟!”

  聽了李世民的話,長孫皇后微笑著點點頭。

  天子座駕,一路直奔城南而去。

  抵達狀元莊園門口,李世民和長孫皇后,頓時唏噓不已。

  莊園還是那個莊園。

  門口上懸掛的,狀元莊園金匾,依然是熠熠生輝。

  一群極其可愛的狗狗,汪汪汪的跑了出來。

  看到李世民和長孫皇后,竟然歡喜的搖擺著尾巴。

  “小黃,小黑,小花,小白……”

  李世民下意識的脫口而出,恍若昨日!
  “二郎,難道您忘記了,小黃它們四個都跟隨根兒,去了輪台城,咱們最後一次離開輪台城的時候,它們都老了,但是還一直送到輪台城外!”

  “這些不知道是幾代孫了。”

  李世民和長孫皇后,攜手從天子座駕上走了下來,門口的護衛,已經被李世民撤走了。

  現在李世民決定,立即再把護衛給安排上。

  有光,有亮,有黑和有暗等人,看到陛下和皇后娘娘親臨莊園。

  立即恭敬的施禮拜見。

  李世民滿意的點點頭。

  這些年來,他們一直在莊園裡守護著,也算是忠心耿耿之人。

  李世民和長孫皇后,讓眾人不要太過緊張。

  二人攜手往客廳走去。

  這裡曾經是多年前,他們留下最為溫暖和溫馨的地方。

  房間內的擺設,和多年前一模一樣。

  地面打掃的非常乾淨,就連桌椅之上,也是一塵不染。

  有光和有亮,將茶水奉上。

  李世民淺飲一口,茶葉還是當年那個正宗地道的味道。

  坐了一會後,李世民和長孫皇后,手挽手往狀元學院而去。

  眼下其貌不揚的一間學堂,培養出了,現如今朝堂之上,近半數的官員。

  這不得不說,是一個曠古絕今的奇跡。

  返回皇宮以後,李世民立即傳詔了太子李承乾。

  仔細叮囑承乾,明日朝會,派兵部抽調兵力,去長安城外,幫忙鋪設鐵軌。

  李承乾聞言,立即一口便應允下來。

  待李承乾離開以後,李世民立即傳詔了李君羨,讓他將之前的八名百騎司暗探,重新派到莊園裡面,繼續守護好莊園。

  第二日,早朝。

  顯德殿裡,監國太子李承乾一開口。

  便讓文武百官們,齊齊激動了起來。

  盼望已久的鐵軌,終於鋪設到長安城外了。

  原本李承乾打算派一萬名士兵,前去幫忙的。

  奈何架不住群臣的紛紛勸諫。

  最後是十萬將士,齊奔長安城外。

  有了這些將士們的協助,最後一段鐵路,修築的非常之快。

  就在距離除歲夜,還有十天的時候。

  一隻信鴿,咕咕咕鳴叫著,落在了輪台城都督府內。

  李根取下綁在信鴿腿部的書信,抓一把糧食,犒賞千裡飛翔而來的飛鴿。

  最近,李根心情並不是很好。

  爺爺的身體,越發一日不如一日。

  盡管自己使出了渾身解數,也只能看著爺爺的身體,越來越虛弱下去。

  李淵自己也知道,這一次,自己恐怕是真要不行了。

  咳咳咳……咳咳咳……

  李淵的咳嗽聲,在李根耳邊響起。

  “夫君,草藥煎熬好了。”

  秦王妃魏芬芳,端著,紅袖和添香煎好的草藥,走出了房間。

  “交給我吧……”

  李根接過煎好的草藥,往爺爺李淵的房間走去。

   還是非常不舒服,只能勉強碼六千章節了,望大家見諒!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