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糜漢》第246章 左將軍暘 夜論孫權
  第246章 左將軍暘 夜論孫權
  當宦官宣讀完對關羽的封賞之後,他便接著繼續宣讀劉備對其他大將的封賞。

  “拜左將軍馬超為驃騎將軍,領涼州牧,進封斄鄉侯,享食邑千五百戶。”

  “拜右將軍張飛為車騎將軍、領司隸校尉、進封西鄉侯,享食邑千五百戶。”

  劉備對於張飛與馬超的封賞,亦在群臣的猜測之中。

  在原本的四方將軍中,後將軍黃忠已經於上個月去世。

  而如今身為四方將軍之首的前將軍關羽成為大將軍,那麽相應的作為當初身份地位稍遜關羽一籌的張飛與馬超的官職,肯定也不會太多低。

  在兩漢傳統的重號將軍中,大將軍品秩最高,在大將軍之下按照品秩分別為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將軍、四方將軍。

  衛將軍已經是於禁,所以按照常理驃騎將軍與車騎將軍只會在馬超與張飛二人中產生。

  而相比於張飛的車騎將軍,無疑馬超的驃騎將軍品秩更高。

  這也很容易理解。

  馬超在投奔劉備前本就是一方諸侯,他的身份在劉備的一眾臣子中,是特殊且敏感的。

  這層身份讓馬超在劉備的臣子中,地位會更加超然一點,所以劉備將馬超任命為驃騎將軍,軍職在張飛之上。

  但是這並不代表馬超手中的職權會超過張飛。

  因為驃騎將軍與車騎將軍雖然是身份地位很高的將軍,但是這兩個軍職不像大將軍一般有天然的開府之權。

  沒有開府之權的將軍,若是手中再沒有節權的話,那麽他的權力是不大的。

  所以說馬超與張飛手中掌握的權力有多大,完全來源於劉備對他們的信任有多大。

  雖然馬超的軍職比張飛稍高一籌,但是馬超的另一個職務是涼州牧,而張飛兼領的職務是司隸校尉。

  司隸校尉始置於漢武帝征和四年。

  司隸校尉初設時的職權有很多,但武帝初設司隸校尉最大目的是使其“持節,從中都官徒千二百人,捕巫蠱,督大奸猾。”

  《北堂書鈔·設官部》記載:“司隸校尉,武帝初置,後諸王貴戚不服,乃以中都官徒奴千二百人屬。”

  “糾皇太子、三公以下及旁郡國,無所不統。”

  從以上的記載可知,司隸校尉手中握有節權,督察權,逮捕權、懲治權等。

  這就是加強版的漢代錦衣衛指揮使。

  到了東漢時,漢光武帝劉秀省去丞相司直,使司隸校尉獲得更大的權勢。

  司隸校尉朝會時和尚書令、禦史中丞一起都有專席,有“三獨坐”之稱。

  東漢時的司隸校尉就連三公等高官都敢彈劾,故為百僚所畏憚。

  在東漢殘酷的外戚與宦官的鬥爭中,雙方常借重司隸校尉的力量挫敗對方,由此可見司隸校尉的職權都多重。

  從此,司隸校尉成為政權中樞裡舉足輕重的角色,所以董卓稱之為“雄職”。

  李傕專政時自領司隸校尉。曹操在奪取大權後,也領司隸校尉以自重。

  當然如今司隸並不在劉備的手中,所以按照慣例,張飛司隸校尉的職權范圍便是轉變為帝都所在的益州。

  擔任司隸校尉的張飛,以他的職權他甚至能直接逮捕三公九卿以下的所有官員,並且在證據足夠的情況下,直接將所逮捕的官員定罪。

  而相比於張飛的司隸校尉,馬超的涼州牧一職雖然從品秩上略高,但現在涼州並不在劉備的治下,所以馬超的涼州牧只是一個遙領而已。

  從這裡就可以看出兩者之間的差距。

  在宣讀完馬超與張飛的封賞之後,宦官又陸續念了許多在外統兵大將的封賞結果。

  如進封翊軍將軍趙雲為征南將軍、中護軍,封爵為永昌亭侯。

  進封鎮遠將軍魏延為鎮北將軍。

  還有吳懿,李嚴,吳班等等。

  但是群臣卻遲遲聽不到關於一個人的封賞。

  那個人便是糜暘。

  群臣的心中不禁起了些許疑慮,這不應該呀。

  無論是公安之戰還是西城之戰,糜暘都立下了大功。

  那兩場大功都足以名垂青史不說,甚至糜暘的西城之勝有著促成劉備登基稱帝的功效。

  而且劉備對糜暘的信任與鍾愛,現在成都中哪幾個人不知道?

  因為信愛,劉備可以果斷的將漢中的兵權交予糜暘暫時指揮。

  劉備與糜暘之間的關系,簡直就是當世的孝武帝與冠軍侯的翻版。

  在這樣的情況下,劉備怎麽會忘記了糜暘的封賞呢?

  就在群臣心中狐疑的時候,祭壇上的宦官已經將手中的封賞名單快要念完。

  但是就在他看到最後一個人的名字之後,他的眼神突然一凝。

  這個人的名聲最近在成都中幾乎是無人不知。

  而他更是在義子黃皓的講述下,對這個名字感到如雷貫耳。

  因為心中的敬畏,這名宦官在念到對這個人的封賞時,他提起他最大的中氣,將劉備的封賞給朗讀了出來。

  “茲有漢將軍暘,數立功勳。坐鎮公安,敗殺呂蒙;出衛西城,吞魏六軍。

  天造草昧,君子經綸。篤生我暘,為漢勳臣。正值嘉會,威震益北。此等良將,孰繼後塵?

  蓋古者任賢而序位,量能以授官,勞大者厥祿厚,德盛者獲爵尊。故武功以顯重,而文德以行褒。”

  “今朕追錄前後功勳,拜偏將軍糜暘為左將軍、封冠軍侯,假節都督益北諸軍事!”

  當這名宦官念完劉備對糜暘的封賞之後,他緩緩收起了劉備的封賞詔書。

  他的這番舉動代表著,糜暘是劉備最後一個親自封賞的大將。

  而當劉備的封賞傳遍武擔山上下之後,聽到糜暘獲得這番封賞的群臣們,他們都不自覺的開始騷動起來。

  群臣紛紛抬起頭,用驚訝的目光看向劉備。

  群臣看到劉備的臉上流露著掩飾不住的笑意。

  他們本來還以為劉備是忘記對糜暘封賞了,原來劉備是將對糜暘的封賞放在了這裡!

  群臣之所以會在聽到劉備對糜暘的封賞後產生騷動,乃是他們萬萬沒料到劉備對糜暘的封賞會是這個。

  早在之前在大殿之中時,群臣就對糜暘的封賞有著激烈的討論。

  在當時的討論之下,雖然糜暘的官職並未得到統一的結果,但是關於糜暘的爵位大家都有著一個共識,那便是糜暘此戰過後當為列侯。

  漢代的侯爵制度演變至今日,在列侯中就通常劃分有三個等級,分別是亭侯、鄉侯、縣侯。

  例如剛才於禁所獲得的義鄉侯,馬超獲得的斄鄉侯、張飛獲得的西鄉侯雖然食邑都很多,但其實都是鄉侯而已。

  唯有關羽獲封的襄陽侯,乃是實打實的縣侯。

  如今在劉備封賞糜暘的詔書中,並沒有點明糜暘冠軍侯的食邑,說明劉備對糜暘的爵位封賞乃是遙領虛封的形式。

  但是冠軍侯這個名號只要是讀過史書的士子,都知道這個侯爵乃是縣侯!
  冠軍侯,是孝武帝為霍大司馬特創的一個爵位封號,取“功冠全軍”之意。

  甚至孝武帝為了讓霍大司馬的冠軍侯實至名歸,還特地割穰縣的“盧陽鄉”和宛縣的“臨駣聚”合起來建立冠軍縣作為霍大司馬的食邑。

  如今冠軍縣依然還存在南陽郡中,就離武當縣不遠。

  冠軍侯的第一任主人是霍去病,因為他帶給大漢人民驕傲,所以他讓冠軍侯這種稱號成為一種榮譽。

  現在劉備不僅封給糜暘比馬超與張飛等級更高的縣侯,更是將這種帶有特殊意義的爵號封給糜暘,怎麽不讓群臣的心中感到震撼。

  陛下是真把糜暘當做他的冠軍侯了呀!

  只是群臣在驚訝之後,卻不得不在心裡承認,糜暘獲封這個冠軍侯的名號,乃是實至名歸。

  “功冠諸軍”,糜暘現在不就是嗎?

  在兩漢四百年的歷史中,共有三人因戰功獲封過冠軍侯。

  分別是霍大司馬、賈複、竇憲。

  現在糜暘的戰功與霍大司馬與竇憲相比可能還有所不如,但是糜暘還很年輕。

  當初孝武帝封賜霍大司馬為冠軍侯,不也是因為當時的霍大司馬年輕,漢武帝心中對他充滿了期許嗎?

  當年大漢遭受匈奴騷擾,社稷不安。

  孝武帝遂在霍大司馬初展露頭角之際,封他為冠軍侯,希望他能再接再厲為大漢擊敗匈奴,守護住大漢社稷的安寧。

  現在大漢分崩離析,北方六州為逆賊所佔據,宗廟偏居西南,大漢的社稷亦到了危急的時候。

  劉備特地在重續漢統這日封賜糜暘為冠軍侯,也正是希望糜暘能如當年的霍大司馬一般,為大漢殲滅一切賊子。

  而讓群臣感到驚訝的,除了糜暘獲封為冠軍侯之外,還因為劉備給糜暘的官職。

  左將軍雖只是四方將軍之一,品秩上不如驃騎將軍與車騎將軍尊貴,但是它畢竟是重號將軍。

  糜暘今年才多大?不過二十一而已。

  二十一歲的重號將軍,實在令人驚歎。

  之前群臣所猜測劉備會給糜暘封賞的官職,無非是征北、鎮北這一類的名號將軍而已。

  而且最重要的是,世人都知道大漢左將軍官職的擁有者原來是劉備。

  雖然於禁與馬超曾經亦擔任過左將軍,但他們本質上分別是魏王國與漢中王王國中的左將軍,與大漢的左將軍不是一個概念。

  現在劉備將他稱王之前跟隨他十數年的左將軍官爵賜予糜暘,這其中肯定有著特殊的含義。

  不然為何劉備不拜糜暘為前將軍,而單單拜他為左將軍呢?

  而這層特殊含義,想來是劉備希望糜暘能繼承他複興漢室的志向吧。

  陛下,是真寵愛冠軍侯呀!

  而作為劉備給糜暘的最後一個賞賜:假節都督益北諸軍事。

  益北指的是漢中郡與漢興郡。

  雖然從表面上來看,劉備的這個封賞最為豐厚。

  但當劉備拜糜暘為左將軍,封冠軍侯後,這個賞賜只是水到渠成的而已。

  本來都督漢中軍事的是魏延,而糜暘是漢興太守。

  所以這個封賞本質上,只是讓糜暘多了一層都督漢中郡軍事的權力。

  魏延只是鎮北將軍,而且現在的魏延論戰功,根本就遠遠比不上糜暘。

  糜暘被劉備遷為左將軍後,身為益北兩郡中官職、爵位最高的他,順便都督漢中郡軍事,乃是應有之義。

  至於假節麽,也是情理之中。

  畢竟之前的關羽、張飛等人擔任四方將軍時,都有著假節的權力。

  劉備給糜暘的三個封賞,雖然每個都讓人感到驚訝意外。

  但是劉備是先將糜暘的戰功說在前頭,在這種情況下,劉備給糜暘的封賞卻又給人一種理所應當的感覺。

  以糜暘立下的戰功及他大勝後所帶來的的影響來說,他如今獲得這份殊榮與權力,乃是實至名歸。

  剛才群臣還在擔心劉備將對糜暘的封賞給遺忘了,現在看來他們完全是多慮了。

  章武皇帝不僅沒有忘記對糜暘的封賞,還特地將他的封賞放在最後當做壓軸激勵人心。

  關羽與糜暘有翁婿之親,現在他們的封賞又頭尾呼應,這就是劉備精心準備的封賞詔書。

  劉備高站在祭壇上,他看著下方的群臣臉上先浮現詫異之色,然後又快速的恢復常色,他的眼中閃過幾絲笑意。

  其實眾臣不知道的是,劉備的本意是打算如孝武帝一般,自創一個重號將軍的稱號給糜暘的。

  但劉備考慮到現在他初登帝位,現在的他根基未穩,貿然去改變大漢官製是不合適的。

  所以劉備將他的這種想法暫時壓在了心中。

  但是來日一旦時機成熟,他一定會將他的這個想法實現!
  在武擔山上封賞群臣後,劉備便乘坐著天子車駕回到了成都中的皇宮中。

  不久前有大臣建議劉備,應當對皇宮進行擴建修繕。

  畢竟目前劉備的皇宮,乃是原來的益州牧府經過稍加擴建而來。

  皇宮無論是格局還是壯麗程度,都不適合作為天子的居所。

  但是大臣們的這個提議被劉備斷然否決。

  劉備不想勞民傷財。

  況且若覺得成都的皇宮不夠富麗堂皇,與其大興土木進行擴建,還不如厲兵秣馬早日還於舊都。

  長安城中的宮殿,才是大漢天子真正的居所。

  在返回皇宮中的當夜,劉備便召集幾位心腹重臣,開始商討一件事。

  那便是在他稱帝後,對於與孫權之間的關系,他該如何拿捏。

  這件事若是處理不好,會給今日剛剛建立的這個新興的帝國,帶來不小的隱患。

   前文關於關羽的爵位,已經做了修改。

    歷史上關於張飛的西鄉是縣侯還是鄉侯,有著很大的爭議。

    我在查閱大量資料後,得出的看法是應該是鄉侯。

    當然我不能保證我的一定是對的,因為史料殘缺太多,但是我寫的肯定是有資料作為支撐的。

    還有趙雲為何不在成都,這是一個伏筆,不是錯誤。

    各位晚安。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