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糜漢》第76章 糜公大明 (求追讀,求票)
  第76章 糜公大明 (求追讀,求票)
  孫氏一族世居吳郡富春,他們自稱自己乃是春秋兵法大家孫武的後人。

  因此數百年來,孫氏一族中的族人,尚武風氣都很濃厚。

  而當數十年前,孫氏一族中出了個孫堅之後,這種尚武的風氣更是達到頂峰。

  每位孫氏男兒在自懂事之日起,無一不立志想成為如族中先輩孫堅、孫策那般的天下名將。

  在這種風氣之中成長起來的孫桓,自然從小便熟讀兵書。

  但在面對著己方兵敗如山倒的形勢面前,平日裡熟讀兵書,常將吳侯孫策奉為自身榜樣的孫桓,這時他的腦子,卻突然陷入了一片空白之中。

  孫桓不解:明明方才戰場中的形勢,還是他佔據著有利的主導地位。

  明明在他親自率千余精兵加入戰場的情況下,糜暘已經節節敗退。

  明明就差一步他就可以擒下糜暘,奪得公安。

  可到了最後,為什麽會是他這一方兵敗如山倒?
  以往他對自己有多麽自視甚高,以往孫權對他期望有多麽高,這時孫桓的心中就有多亂。

  其實在一開始,受到糜暘伏兵影響開始潰逃的,只是方才追擊在最前面的千余山越兵而已。

  但恐懼是會影響的。

  正如雪崩一般,可能最開始只是千余山越兵,因為心中恐懼而向後退卻。

  但在他們的裹帶之下,在他們後方的許多不明所以的孫軍士卒,也漸漸地都加入了潰散的大隊伍當中。

  呂蒙給孫桓配了個好副將。

  周睿雖不以謀略擅長,但他勝在沉穩有度。

  從軍近二十年的他經驗也頗為豐富。

  在面對著荊州伏兵殺來,而己方這邊潰不成卒的情況之下,周睿指揮身邊的親兵不停砍殺著前方不斷潰敗的士卒,希望想以此來震懾己方士卒不要後退。

  在砍殺的同時,周睿還在不斷的命令在場的士卒保持冷靜,重新列陣。

  但此時在數千人的戰場之上,周睿及其身邊的這數十親兵,就猶如海中面對著驚濤駭浪的一舟小船一般。

  無論彼等如何努力,如何想組織己方士卒重新列陣,在面對無可逆轉的滔滔大勢之下,最後亦是徒勞而已。

  甚至在己方數千士卒的衝擊之下,周睿不慎被撞的落下馬。

  幸虧有親衛誓死守衛,否則在這亂軍之中,與眾人對面而視的他有可能飲恨當場。

  甚至於因為周睿的砍殺,讓正在潰逃的孫軍想起了方才孫桓的背射之舉。

  這讓他們心中再無一絲顧慮,全都為了保命各自逃散。

  什麽因種什麽果。

  糜暘以情義對士卒,士卒自然是真正願意為其效死。

  所以方才在面對孫桓如疾風暴雨般的攻勢下,無論情勢多麽危急,糜暘的士卒心中總還是提著一口氣,為糜暘抵擋著敵人。

  敗而不崩,終有勝機。

  而孫桓信奉以利益籠絡誘惑底下士卒,甚至他往日中,對他麾下的士卒的性命都漠不關心。

  他與他的士卒之間,並沒有穩如堅石的效死關系。

  一旦在面對情勢不對時,孫桓又沒有足夠的威望可以震懾住場面。

  所以他的大軍哪怕依舊是那麽多的人數,但還是毅然決然的選擇了潰逃。

  古往今來,兵心皆如此。

  而在不遠處的糜暘看到這一幕,激動的在原地大笑起來。

  吳狗,叫你犯吾疆土。

  糜暘知道,一旦敵方大軍潰敗之勢形成,那麽敵方的敗局,就是哪怕孫桓老祖宗孫武複生都難救了。

  到了這時,糜暘舉起手中的佩劍,對著剛經歷過一場惡戰的千余荊州士卒喊道,

  “諸位,還能戰否!”

  糜暘早已盡收在場士卒之心,因此在糜暘的召喚下,余下的千余荊州士卒,瞬息就用自己最高昂的聲音回應著糜暘。

  “能!能!能!”

  連續三聲的高呼,令糜暘看到了這千余士卒的士氣。

  剛才幾乎就要落敗之時,他們都不曾放棄過。

  如今痛打落水狗的機會已經到來,這千余士卒的戰意隻增不減。

  在得到了千聲充滿士氣的回答之後,糜暘隨便從戰場上牽來一匹戰馬。

  而後他跨上戰馬,對著身後的千余兒郎喊道,
  “那吾等便戰!”

  大喊過後,糜暘就當先跨馬而出,朝著前方正在不斷潰散的孫軍衝去。

  在糜暘衝出之後,他身後的千余士卒也猛然間提氣,跟在他身後,朝著前方入侵他們家園的敵軍殺去。

  這時隨著戰場中雙方形勢的大逆轉,天空中的天氣也發生了變化。

  方才似乎被荊楚戰卒聲浪所懾,躲藏在烏雲之後的朝陽,這時見荊州戰卒已然在追亡逐東。

  似乎它也高興的露出了自己的身軀,不再隱藏在陰霾之中。

  當太陽熾熱的光芒重新浮現在這一片血紅的大地上時,沉浸在陽光沐浴中的糜暘,猶如熠熠生輝的天將一般。

  他領著身後的天兵,朝著膽敢入侵他們家園的敵人殺去。

  後世史書記載這日:見日之光,糜公大明!

  孫桓的數千兵馬在四處逃散之下,如今還尚在戰場中的不足七成之數。

  余下的有些還想抵抗的孫軍,在糜暘領兵的來回衝擊之下,沒有擺成隊列,沒有將校指揮的他們根本就不足為懼。

  在糜暘的指揮下,荊州士卒將他們盡皆擊殺。

  糜暘及其身後千余士卒如同殺神般的戰鬥力,頓時又嚇壞了在場還未來的及逃走的孫軍們。

  許多人為了保命甚至都放下了手中的兵器。

  已經逃散的那些孫軍,大多遁入了附近的山林之中。

  原本就是山越出身的他們,對如何在山林中逃散乃是輕車熟路。

  面對著這種的情況,糜暘也不想派兵去追擊那已經逃散的孫軍。

  他主要將目光放在,尚在戰場中的數千孫軍戰卒上。

  這數千余孫軍還留在戰場中,不是他們還想抵抗。

  只是他們還沒來得及逃掉而已。

  此時他們為了逃命,手中大多都已經扔掉了武器甲胄。

  若是糜暘這時命令麾下部眾放開手腳殺戮,那麽目前戰場中剩下的,還在不停四處逃散的數千孫軍,無疑就是待宰的羔羊而已。

  但糜暘不想妄造殺戮,在看到己方獲勝已經成為事實之後,他馬上命麾下步卒大喊“棄械不殺”這四個字。

  而當千余聲棄械不殺在平地上如驚雷般響起時,早就已經不想再戰鬥的孫軍士卒們,都紛紛放下了手中的兵器。

  有過一次投降經驗的他們,還不等糜暘命令,就齊齊跪倒在地,擺出一副任意糜暘處置的樣子來。

  見狀,在於禁的建議下,糜暘馬上命令手下士卒將地上的降卒原地分塊所隔離開,並每塊都派了士卒看守。

  糜暘的這個舉動,這些已經投降的孫軍也配合的緊。

  此時在他們心中,只要能保命,那麽做什麽舉動都是願意的。

  就在安排好一切後不久,只見不遠處有百余荊州精兵正押著兩人朝著糜暘走來。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