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糜漢》第62章 校場比鬥(追讀呀,票票呀)
  第62章 校場比鬥(追讀呀,票票呀)

  巴郡,魚腹縣。

  當日,魚腹縣中天朗氣清、陽光明媚。

  而這時在魚腹縣中的軍營校場內,有一場比鬥正即將開始。

  校場中,有兩陣士卒分別站在自己的主將身後。

  在那兩陣士卒中,有一陣士卒上下皆身穿漆黑精甲,那陣士卒頭上兜鍪還插著白色的鳥羽獸毛。

  在今日明媚的陽光下,這些白羽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得光彩非凡,引人注目。

  若是有剛參加過漢中之戰的魏軍中之人在場,定然就會認出這支軍隊的身份。

  這支軍隊就是不久前在漢中大戰時,將他們打的不要不要的劉備親軍—白毦兵。

  而如今跨馬站在這支劉備精銳親軍身前的,被這些白毦兵士卒以崇拜目光所注視的那位將領,他的身份也不言而明。

  他正是被劉備委以重任,付以內事的翊軍將軍常山趙雲趙子龍是也。

  今漢大儒許慎撰寫的《說文解字》中,將“翊”字解釋為“飛貌”,即起飛的樣子;

  而“翊”又通“翼”,有輔佐的意思。如劉備曾誇讚趙雲為“翊讚季興”。

  因此劉備特意為趙雲起了翊軍這個名號,乃是將趙雲稱讚為,可以輔佐他三興漢室的飛將軍。

  今年劉備即位漢中王,為了激勵軍心,故而劉備將關羽、張飛、黃忠、馬超各自封為前後左右四大重號將軍,而趙雲卻不在此列。

  劉備之所以未將跟隨他多年,勞苦功高的趙雲,封為四大重號將軍之一,他更多的是考慮到平衡治下各方勢力的利益。

  今年劉備稱王后,曾派益州前部司馬、犍為人費詩去關羽駐地授予關羽官印。

  關羽在聞知黃忠地位和自己一樣時,曾憤怒地說:“大丈夫終不與老兵同列!”

  一開始不肯接受任命。

  當時關羽有那種反應,並非是他多不齒黃忠,他其實是在為趙雲鳴不平。

  要知道在漢中大戰時,黃忠的地位還只是受趙雲節製的眾多將領中的一位而已。

  但面對關羽為其的鳴不平,身為當事人的趙雲對此事卻從沒放在心上。

  他一直無怨無悔,對於劉備如往常一般忠心,對於自己的職責亦如往常一般謹慎盡心。

  只見此時在魚腹縣中的校場中,身長八尺,姿顏雄偉的趙雲正坐於馬上,一臉淡然的看著對面的那位將領。

  趙雲身穿銀白護心甲,背披一襖雪白戰袍,他手握一柄精鋼長槍,槍尖斜指地面。

  趙雲雖坐於高頭駿馬上尚未驅動他的身軀,但他就是那麽靜靜矗立著那裡,一股無形的威壓就在不斷釋放著。

  這給對面那員將領的心中造成了巨大的壓力。

  與趙雲對陣的將領乃是同為劉備麾下大將的陳到。

  陳到字叔至,豫州汝南人士。

  陳到是在建安元年時,劉備擔任豫州牧期間投奔他的。

  自投奔之後,陳到就對劉備忠心耿耿。

  因為陳到持重的性格,劉備曾常令陳到與趙雲一同執掌白毦兵,只是他名位一直在趙雲之下。

  陳到與趙雲同屬劉備的元從嫡系,且兩人曾同掌一軍過,故而兩人的關系一直很好。

  趙雲率領白毦兵到魚腹縣中已有些時日,今日身為魚腹長的陳到閑來無事,又見今日天氣甚好,因此他便特地約了趙雲來這城中的校場中比鬥。

  陳到雖在劉備麾下以善練士卒著稱,但相對於他的統率,他自身的武力也是不俗的。

  面對好友的這個邀請,趙雲自然沒拒絕的理由。

  陳到看向離他不遠的趙雲,趙雲此時雖然槍尖對著地面,一副不設防的樣子。

  但陳到與趙雲相處日久,自然知道趙雲明面上像是在不設防,但在陳到的眼中,這時的趙雲周身上下,一點破綻都沒。

  趙雲在靜靜等待著陳到的進攻,他這樣不是他騎術不佳,故而想著以防守為主。

  其實就是他騎術太好了,曾經身為白馬義從一員的他,騎術在劉備麾下諸將中,唯有關、張、馬三將可與其並驅。

  趙雲之所以不主動出手,乃是他擔憂憑借著他精湛的騎術,他一出手,陳到可能連反抗的機會都沒.
  在趙雲與陳到兩人對視許久後,最終還是陳到先沉不住了氣。

  陳到心中暗提了一口氣,而後他駕駛著胯下駿馬,快速朝著趙雲衝來。

  不一會兒,陳到就駕馬衝到了趙雲身前。

  在駕馬衝到趙雲身前後,陳到憑借著不俗的馬術,於奔馳的馬匹上暫時起身,而後他雙手舉著自己的大刀朝著趙雲狠狠劈去。

  與趙雲不同的是,陳到與關羽一般,使得是一柄大刀。

  相比於長槍這種看重技巧的武器,大刀更看重使用者的氣力。

  如今陳到駕駛著胯下駿馬急速朝著趙雲奔來,馬匹的高速奔馳下給陳到身軀施加了巨大的慣性。

  人借馬力,再加上陳到自身的氣力不俗,所以陳到的這一舉刀下劈之動作可謂是勢大力沉。

  一般武將面對這樣來勢凶猛的攻擊,都會暫時想著躲避。

  但趙雲可不是一般武將,只見面對著陳到的下劈之勢,趙雲不慌不忙,後發先至得舉起手中的長槍擋在了自己的身前。

  很快的屬於鐵器的碰撞聲就猶如一聲悶雷一般,在趙雲與陳到之間炸響。

  面對著陳到傾盡全力的一擊,趙雲只是輕描淡寫之間,就輕易接下了一招。

  這一幕,讓陳到心中暗暗稱讚。

  多年過去了,趙雲的驍勇一點都沒退步。

  陳到與趙雲相交日久,他當然知道自己這一擊擊不敗趙雲。

  因此在這一擊失敗之後,陳到當機立斷駕馬與趙雲擦身而過,在來到趙雲身後後,他又重新駕馬朝著趙雲殺來。

  這次陳到選擇了近戰。

  陳到乃是經年宿將,武力不俗。

  他揮舞著手中大刀,大刀舞動間形成的刀花在陳到的動作下顯得密密麻麻的。

  而當這密集的刀花落到趙雲身上之時,卻被趙雲一一用手中長槍擋下。

  在這樣高強度的進攻下進行了好一會後,年紀頗大的陳到已經漸漸感到有些力不從心。

  而趙雲似乎察覺到了這點。

  在陳到揮出一刀被趙雲格擋住後,趙雲趁陳到舊力已盡,新力未生之時,他右手翻動之間,他手中長槍的槍尖就猶如一條遊龍一般,順著陳到的刀身一路滑行向上,最後停在了陳到的喉間。

  而就當趙雲的槍尖指在陳到的喉間時,陳到方才後知後覺的察覺到這一切。

  兩人的比鬥進行到這一刻,勝負已然明了。

  趙雲身後的白毦兵見自己的主將不出意外的贏了,他們的臉上也都洋溢著勝利的喜悅。

  有這樣武力超凡的主將,也是他們的榮耀。

  在分出勝負之後,心細的陳到看到了校場中他與趙雲交戰的這場空地之上,都是他胯下駿馬踩出的馬蹄印。

  而反觀趙雲,自從兩人交戰一開始,趙雲與他的馬,就沒離開過自己原先的位置半步過。

  在看到這一幕後,陳到心下感慨萬千。

  他與趙雲皆是到了知天命之年,隨著年紀的增長,自己越發不如以前,而趙雲卻越發老當益壯。

  既然勝負已分,陳到當即扔下手中的大刀,他對趙雲懊惱著說道,

  “老了老了,當年在新野時,吾還能與你比鬥三十回合。

  現今卻是二十回合左右就已經落敗。”

  聽到陳到這麽說,趙雲收起長槍,臉上浮現和煦的笑容,對著陳到言道,
  “當年新野諸將中,叔至你並不以武力聞名,今日又何須因武力有所不濟而懊惱呢?”

  “相比於武力之長,叔至你更適合為方面之將,駐守一方。

  這點卻是吾不如伱。”

  趙雲的寬慰令陳到的懊惱情緒消退了不少。

  趙雲說的也確實是實話。

  魚腹縣雖是一個縣,但其地理位置特殊,乃是荊州進入益州的必經之路。

  對於這樣的一個險要之地,劉備能交給陳到鎮守,足可見其對陳到能力的信任。

   後世人都說三國演義這本書誇張了五虎將的個人武力。

    但在真正的歷史中,馬超、黃忠暫且不說,關羽、張飛、趙雲這三將,真的是武力值牛逼的人。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