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糜漢》第440章 執意出兵 神威再臨
  第440章 執意出兵 神威再臨
  張嶷為何會臉色大變呢?

  原因很簡單,那便是他覺得馬超太冒失了。

  盡管目前陰平縣有著五千大軍,可糜暘想要的不是陰平縣一地的得失。

  他要梁軍封鎖魏軍奇襲江油關的要道。

  要做到這一點,五千梁軍勢必要分出一部分前去各路山道把守。

  畢竟魏軍人數眾多,若是郭淮借助人數優勢,來個對陰平的圍而不打,再另外率精兵奇襲陰平背後的要道的話,那麽糜暘交給他的任務那就算失敗了。

  當年孫權率十萬吳軍圍困公安時,陸遜就曾獻策由他率一支精兵繞過公安,奇襲荊州背後。

  可惜孫權沒有采納陸遜的計策,否則的話公安一戰誰勝誰負尚未可知。

  五千守軍用來守備陰平全境都尚嫌不足,何況現在馬超又要帶走三千精銳呢?
  縱算馬超能擊敗薑維率領的魏軍先鋒又如何?
  以郭淮手中的兵力,他可以隨時再派一支先鋒,可要是萬一馬超失敗了,那麽對陰平來說無疑是一場滅頂之災。

  在以言語勸阻馬超之後,張嶷盡量用尊敬的言語,向馬超說明了他心中的顧慮。

  而馬超在聽完張嶷的擔憂之後,他不由得大笑起來。

  他對著張嶷解釋道:“伯岐隻知其一,不知其二也。

  先鋒之屬,向來為大軍中精銳之師,先鋒軍既是為後部大軍開路,亦是後部大軍的膽氣所在。

  今逆魏率數萬大軍乾犯我梁州,因其兵力眾多,而致使彼等士氣旺盛。

  兵法有言:氣盛者,為不敗。

  若我軍就枯守陰平,任由賊軍蕩平武都,那麽賊軍的士氣無疑會更加旺盛,到那時我軍之守城勢必更加艱難。

  我軍勢弱,那就不能按部就班地打這場仗。

  我欲率軍進入武都,一為擇機擊敗敵軍先鋒,喪敵軍軍心,二為鼓動武都郡內羌氐之士反抗賊軍。

  無論我做到以上哪一點,都能讓賊軍行軍速度放緩,好讓我軍有更多的準備時間。

  先發製人,正是此理。”

  馬超知道張嶷是糜暘的愛將,所以馬超很耐心地跟張嶷解釋了他的意圖。

  但是張嶷在聽完馬超的解釋後,還是心有疑慮。

  雖說他也知道馬超一向在羌氐之士中儼有聲望,但現今距離馬超縱橫涼州已經過去了好幾年。

  在如此漫長的時間之下,馬超在羌氐之士中的威望還剩下幾分?
  要知道異族人可是以背信棄義而聞名的。

  只不過對於這點擔憂張嶷並未直說,他見自己說服不了馬超,便將糜暘抬了出來。

  “當初牧伯任命我駐守陰平時,曾囑咐我當守備陰平為要。

  今驃騎將軍若要分兵前往武都,不如遣一騎快速回轉南鄭,將此事稟告給牧伯,而後再聽他的決斷行事最好。”

  見張嶷將糜暘搬了出來,馬超倒是沒有任何不悅。

  對於經常被人辱罵的馬超來說,張嶷的態度已經算的上十分好了。

  可馬超卻不能同意張嶷的建議。

  馬超正色言道:“敵軍先鋒已至武都,武都中有不少羌氐首領心向逆魏。

  若我不及時領軍進入武都郡,則敵軍先鋒在當地部分羌氐首領的支持下,就很可能在短時間內控制住武都郡。

  兵貴神速,若一旦武都郡被敵軍控制住,那就算最後冠軍侯同意了我的方略又有何用?
  再者,冠軍侯既然用我,自當信我,何須去做這種無謂的事?”

  在說這句話時,馬超言語中流露出強大的自信。

  因為心中的訴求,因為佩服糜暘的為人,馬超不介意他接受糜暘的指揮。

  但既然他願意為糜暘所驅使,那麽糜暘自然也當信任他,若事事需奏報,事事要插手,馬超內心中的驕傲,將不允許這種事的發生。

  說完這句話後,馬超便直接對著張嶷宣布道:“你無需多言,冠軍侯有言,當我領軍至陰平之日起,陰平內外一切大軍皆由我節製。

  我手中有冠軍侯之手令,你若不信,自可查驗。”

  見馬超這麽說,張嶷瞬間就沒了反駁的言語。

  又何必檢查手令呢,早在馬超到達陰平之前,來自州府的手令就已經送到張嶷手中,張嶷自然知道馬超說的一切都是真的。

  看到張嶷不再勸阻他後,馬超邊轉身走下城牆邊說道:
  “半個時辰後,我要見到三千大軍在城外等我。

  世人皆言梁州軍乃天下精銳,想必做到這一點並不難。”

  馬超所率的兩千梁州軍剛剛抵達陰平,一路上長途跋涉的他們,定然不適合再度出征。

  所以馬超要率領的,就是原先張嶷帶來的那三千梁州軍。

  張嶷見馬超的態度如此果決,礙於軍令如山,他只能躬身領命。

  可是在讓人去安排大軍出征的事宜之後,張嶷為穩妥起見,還是派出了一騎信使快速朝著南鄭趕去。

  現在能阻止馬超的只有糜暘了。

  就算馬超不聽糜暘的,但只要糜暘的手令一到,完全忠於糜暘的梁州軍,自然會知道該站在哪一邊。

  當初糜暘在梁州進行的軍隊改革,早已經從根本上杜絕了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這一點。

  就在馬超領軍朝著武都郡進發的時候,身為郭淮先鋒大將的薑維,已經率領三千魏軍進入了武都郡中。

  由於楊阜之前的請托,郭淮對薑維還是挺重視的。

  在薑維劃入郭淮的大軍中後,郭淮當即上表曹真任命薑維為討寇校尉。

  雖說薑維之前在楊阜手下時,也是一校尉,但以當世的體制而言,凡是名號中帶有征討這類字眼的封號,那它定是它那一個位分等級中最頂層的存在。

  也就是說,年方二十的薑維還未立下什麽功勞,他便一直處在升遷的過程中。

  這就是當世身為世家子弟的好處。

  當然郭淮能任命薑維為他的先鋒大將,倒不僅僅是看重薑維背後的人際關系。

  在這半多個月的行軍過程中,郭淮曾特地考察過薑維幾次,他發現薑維是有真材實料的。

  世家子弟之間,總是互相有著愛才之心。

  在發現薑維不是徒有虛名之後,郭淮便力排眾議,讓薑維擔任了西路軍的先鋒。

  相比於對薑維校尉的任命,這個職務才是體現郭淮對薑維看重的地方。

  史書上的大戰惜字如金,但基本上都會記載先鋒大將的名字,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在古代戰爭中,先鋒大將對己方大軍的重要性。

  可以說在如今這場天下萬眾矚目的大戰中,身為魏軍西路軍先鋒大將的薑維,已經有了將名字記錄在史書上的資本。

  而將來史書會如何書寫他,看的就是他這個先鋒大將當的如何了。

  以薑維的聰慧,他又怎麽會不明白這一點呢?

  心懷大志的薑維,早就在心中暗暗發誓,要好好抓住這次名揚天下的機會。

  由於心中的野望,薑維在率領三千先鋒魏軍離開後部大軍後,一路上並沒有輕敵冒進。

  若是尋常先鋒大將,知道己方背後有數萬大軍撐腰,再知道敵人根本沒有多余兵力來防備武都郡,估計早就急不可耐的急行軍,想著建功立業了。

  但薑維沒有。

  自從進入武都郡後,每經過一道山脈,薑維勢必提前仔細派人探查是否有伏兵。

  薑維的這副謹慎的作態,在有些拖慢行軍速度的同時,還引得了軍內一些人的嘲笑。

  薑維手下的三千先鋒,是郭淮調派本部兵馬給他的。

  這三千先鋒軍會聽從薑維的命令,但要讓他們對這個空降來的年輕人心中有著尊敬,那也完全是扯淡。

  一些閑言碎語,很快就通過薑維養的那些死士口中傳到薑維的耳中。

  那些死士在對薑維稟報完這件事後,也曾勸過薑維沒必要太過小心,但薑維卻依然不為所動。

  糜暘兩個字,有必要值得他如此慎重。

  或許從常理上判斷,糜暘很大可能不會在這時候抽調大軍進入武都郡,但糜暘一向善用奇兵,誰也不能保證他到底會如何用兵。

  既然糜暘的舉動就像迷霧一般無法看清,那麽謹慎一些是絕對沒錯的。

  由於郭淮的大軍大多是由陳倉出發,所以他的大軍走的是由散關進入武都郡的路線。

  郭淮在率領大軍進入散關後,他便命薑維為先鋒先行一步為大軍探路。

  武都郡內群山遍布,地勢本就崎嶇難行,再加上薑維謹慎行軍的作風,所以薑維的大軍連續走了幾日,才堪堪走到距離下辨只有數十裡的河池縣。

  當薑維領軍到達河池縣後,他便下令全軍駐扎。

  倒不是說他發現了什麽險情,他是在等一支大軍。

  在薑維領軍駐扎在河池縣的第二日,從下辨的方向,就遠遠開拔來了一支大軍。

  那支大軍人數當在數千左右,雖然人數不少,但他們的陣型雜亂無章,身上穿的也不是鎧甲,而是一張張獸皮。

  最主要的是,那支大軍的士卒相貌與漢人有些不同,有些後世人混血的那種味道。

  當這樣的一支大軍出現在河池縣外後,只要是雍涼之地的人都能認得出來他們——這支大軍是由羌氐異族組成的!

  斥候很快就將這個情報匯報給了薑維。

  武都郡內,羌氐異族雜居無常,有些部落心向大魏,有些部落心向大漢。

  斥候無法判斷出來的這一支異族大軍,到底是屬於哪一種,所以他在稟報這件事時,臉上是有著擔憂之色。

  可薑維在得知這個消息後,他卻並沒有慌張。

  他從斥候的口中得知了這支大軍的首領是誰,正是陰平郡內有名的一位氐王強端。

  強端這人可能在天下籍籍無名,但在這凉益一帶名聲倒是不小。

  而他做得最出名的一件事,便是當年下辨之戰時,他臨時反水馬超,率軍偷襲漢軍。

  致使漢軍在下辨之戰中潰不成軍,吳蘭、雷銅等大將皆死於那場大戰中。

  可以說,強端已經將漢軍得罪死了。

  也正因為這個緣故,故而強端自那以後,便成為了堅定的擁魏勢力。

  這些都是薑維出發之前,郭淮告訴他的。

  郭淮還告訴薑維,他已經提前派人聯系過強端,雙方約定好在河池縣匯合。

  正是知道這一點,所以薑維才會領軍在河池縣外駐扎。

  可是盡管知道強端現在是己方盟友,但薑維對強端可謂是一絲好感皆無。

  原因很簡單,薑維的生父當年便是死在羌氐之亂中。

  這讓薑維能對強端有好感就怪了。

  不過薑維也知道,現在是以大局為重的時候。

  所以在得知強端到來之後,薑維還是起身出去迎接強端的到來。

  不久後魏軍的營門打開,薑維帶著十數名親隨駕馬躍出營門,來到營外的空地上等待著強端的到來。

  而不遠處的強端在看到魏軍大營中有人出來後,他也立即駕馬朝著薑維所在而來。

  只是在臨走之前,他帶上了比薑維多上一倍的親隨。

  害人者,常常懼怕別人也會害他。

  由於這時兩者之間的距離不太遠,所以強端很快就駕馬來到了薑維身前。

  強端驅使馬匹在薑維身前三步停下,這是對雙方來說都安全的距離。

  等馬匹停穩後,強端用別扭的漢語對薑維言道:“因陰平來此路途遙遠,本王耽誤了時日,還望上將軍誤怪。”

  強端在說這句話時,還學著華夏士人對薑維拜了一拜。

  薑維看著強端這番沐猴而冠的行為,心中忍不住發笑,但他表面上並沒有表現出來。

  他只是淡淡應了一聲,而後便直接問強端道:“你此番帶來了多少部眾?”

  面對薑維的詢問,強端的臉上浮現傲然之色,“有五千兒郎,足可助上將軍蕩平武都。”

  強端的自信倒也真讓薑維重視了他幾分。

  武都郡內幾乎是群雄割據的狀態,每個縣幾乎都是一部異族的領域,但這不代表每一部異族的實力都很強。

  從之前收集到的情報可知,目前武都郡內最強的異族勢力,兵力不過四千之眾。

  若他能集合強端這五千大軍,那麽他手中的兵力就將近一萬之眾。

  這股力量的確能夠橫掃武都郡內任何一方異族勢力。

  只是就在薑維思量著接下來該如何做的時候,一名氐人飛快從後方跑到強端的身邊,對他耳語了幾句。

  在聽完這幾句耳語之後,強端臉色大變。

  薑維見狀連忙問強端道:“發生何事了?”

  在薑維的詢問之下,強盾語氣凝重地說道:“他來了。”

  他來了?
  是誰來了能讓強端如此擔憂,總不可能是糜暘吧。

  不解得薑維繼續問道:“是何人。”

  迎著薑維探詢的目光,強端深吸一口氣言道:“神威天將軍,馬孟起!”

   一會還有一章!
    衝呀。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