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糜漢》第432章 薑維去處 兵分三路
  第432章 薑維去處 兵分三路
  當郭淮聽到楊阜提出的條件之後,他的第一反應就是要答應楊阜口中的請求。

  哪怕楊阜還未具體說出他的請求是什麽。

  郭淮之所以會有這番反應,實在是楊阜的條件對他的誘惑力太大了。

  漢中連接關中的道路崎嶇難行,在這種情況下十萬大軍是不可能合兵一路進攻漢中的。

  當年曹操率十萬大軍進攻漢中時,采取的也是多路並進的策略。

  既然有這優秀的先例在,那麽曹真作為曹操一手培養出來的軍事上的接班人,他不可能會不分兵進攻漢中。

  一旦分兵,那麽除去曹真這一路親率的魏軍主力之外,其他幾路的主將人選就至關重要。

  而對於那些被選中的別軍主將來說,這也是他們建功立業的最佳機會。

  就拿當今曹魏宗室軍事上兩大巨頭之一的曹休來說,建安二十三年前,曹休雖為曹操看重的宗室二代,但他的名聲並不顯著。

  可自那一年之後,曹休的職位卻如火箭般的升遷,及至今日,曹休已經是曹魏的揚州都督,負責著守衛曹魏東面防線的重任。

  而如此大的變化,不單單是因為曹休有著宗室的身份,否則曹魏宗室那麽多,為何是他能到達如今的高位。

  造成這種強烈變化的關鍵在於在建安二十三年,曹休作為曹操南征漢中時委派的別軍主將,在下辨擊敗了張飛與馬超兩位名將。

  這給曹休帶來了巨大的聲望,這種聲望便轉化為曹休一步登天的政治資本。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有著曹休這樣的榜樣在,現在曹魏哪位心有大志的將領不想獲得擔任別軍主將的機會?
  郭淮的出身,郭淮的才乾,注定了他也是一位心懷大志的人。

  雖然曹真之前就有承諾,會讓他負責率軍攻打武都郡,可率軍攻打與直接成為一路別軍主將,這是不可比擬的。

  所以在聽到楊阜提出的條件之後,郭淮很自然的動心了。

  郭淮正色對楊阜言道:“義山若有困擾可盡言,淮能辦到的一定為義不容辭。”

  楊阜見郭淮問都不問就答應了,他臉上的笑意變得更深了些。

  當然楊阜也不會提出什麽過分的要求,否則他今日就不是來交好郭淮,而是來交惡的了。

  楊阜對著郭淮說道:“我有一故舊之子名薑維,在涼州儼有聲名被譽為“幼麟”。

  他雖有才乾,卻困於年歲尚輕未建立功勳,一直得不到大將軍的重用。

  我想的是等伯濟來日出征之際,能將此子帶在身邊調教,如此我也能無愧於往日故友所托。”

  當楊阜將自己的請求說出來後,郭淮不由得笑了出來。

  原來是這樣的事。

  雖然楊阜口中說的是讓郭淮好好調教薑維,但結合楊阜的前半句話郭淮不難猜出楊阜的真正意圖——他是想讓自己將薑維帶在身邊,為薑維積攢履歷戰功。

  對於郭淮這樣的世家子弟來說,與同等身份的人進行私下政治交易,或者互相提攜彼此的故舊,乃是一件很平常的事。

  而這件事以他當今的權勢來說並不難做到。

  既然簡單且對自身有利,那麽郭淮完全沒有理由拒絕楊阜的請求。

  郭淮對楊阜應允道:“義山放心,既是涼州英才,那自然應該受到大力提攜。”

  郭淮的回答讓楊阜知道了,郭淮已經明白他的意思,這讓楊阜放下心來。

  楊阜今日之所以會特意求請郭淮為薑維謀利,除去薑維與他的關系不淺之外,還因為他知道南征之策的提出者,實際上是薑維。

  近來南征之策為楊阜帶來了不小的聲望,世家之間講究投桃報李細水長流,所以楊阜便想著為薑維謀得一個大大的前程。

  可能在郭淮看來,他的要求與他提出的條件並不對等,可楊阜自己卻知道,曹真早就有打算讓郭淮擔任別軍主將。

  否則他又如何如此焦急等著郭淮的到來。

  在楊阜心中,他只是提前拿出一個本該屬於郭淮的東西,來換取郭淮對他的幫助而已。

  反正不管怎麽說,這場交易這時在兩人看來都是一次互惠互利的交易,至於將來他們二人還會不會這麽想,那就又另當別論了。

  在談好這樁交易之後,楊阜與郭淮皆有默契的齊齊閉目養神起來。

  接下來便是曹真討論分兵具體方略的時候,在這種重要的議會上,兩人一會損耗的心神肯定都不會低。

  楊阜與郭淮二人並沒有閉目養神多久,他們在車輦的帶動下就已經來到了陳倉城中的大將軍府外。

  在車輦停下的那一刹,楊阜與郭淮皆下意識地睜開雙眼,抬頭看向接下來會影響他們下半生命運的大將軍府中。

  簡單沉默之後,楊阜與郭淮相互攙扶著走下車輦,大步朝著大將軍府內走去。

  作為曹真的親信重臣,他的府邸楊阜自然是熟悉的很。

  在楊阜的帶領之下,郭淮繞過多處回廊,終於來到了一處壯闊的議事殿外。

  等郭淮解下腰間的佩劍後,楊阜便繼續帶著郭淮朝著大殿走去。

  當郭淮站在大殿門外的那一刹那,眼前的一幕讓他的呼吸都有些急促起來。

  只見在這一刻,寬敞的大殿內坐席已經滿座。

  座上的人或翩翩袍服打扮,或身穿鎧甲,可盡管眾人的穿著都不統一,但郭淮卻知道今日能聚集在這座大殿內的,都是關中三州中掌握實權的人。

  將如此多在關中身居要職的官員召來,由此可見曹真對這次南征的看重。

  就在郭淮微微詫異的時候,高坐在大殿主座上的曹真已經看到了郭淮的身影。

  方才他就在楊阜屬吏的稟報下得知了郭淮到來的消息。

  不然他也不會及時召集起如此大的一場議會。

  可在曹真看到郭淮的那一刻,他的臉上還是不由自主的浮現出笑意。

  為了展現他禮賢下士的一面,曹真親自從座上站起,然後快速來到大殿之外握住郭淮的手,將郭淮給接引進大殿之中。

  曹真的這副表現,展現了他對郭淮的看重,也讓殿內的諸多魏臣重新審視起郭淮這個人。

  郭淮當今還未取得歷史上對漢作戰的諸般佳績,他的威名只是更多的局限在異族當中,所以以往殿內諸臣對郭淮的了解並不深。

  郭淮被曹真親自接引進大殿之內,這無疑是讓他感到受寵若驚的。

  哪怕郭淮現在貴為雍州刺史,可他與曹真之間的地位差距還是十分大的。

  當郭淮反應過來之後,他已經被曹真接引到屬於他的位子之上,而他的位子距離曹真十分接近。

  在讓郭淮坐下之後,曹真見楊阜也已經入座,他便大步回到自己的主座上,然後用著一雙虎眼掃視了一圈殿內的人。

  片刻後屬於曹真的雄厚的聲音在大殿內響起:
  “蒙陛下信任,孤不日將進行南征。”

  當曹真的這句話在大殿內回蕩之時,大殿中的許多魏臣臉上都浮現了些許震驚之色。

  之前大殿內的大部分人,都對曹真不斷調集軍力糧草來陳倉的意圖有所猜測。

  可猜測始終是猜測,當猜測被證實的那一刻,許多魏臣心中還是感到震撼。

  南征代表著他們即將要與糜暘對戰,人的名樹的影,糜暘的威名值得在場的任何一人重視。

  就連手握十萬雄兵的曹真也不例外。

  所以在說完這句話後,曹真的臉上流露沉重的神色,他接著說道:

  “漢中易守難攻,糜賊又頗為善戰,故而我軍南征勢必不可大意,今孤召集諸位,為的便是共同探討南征之方略。”

  等曹真的這句話落下之後,若說方才諸多魏臣還只是臉色有所變化,可現在他們卻變得竊竊私語起來。

  頃刻之後,整座大殿便被嘈雜的議論聲所包裹。

  殿內的人都知道,曹真雖說他要發起的是南征之戰,但出動十萬大軍,如此多的兵力,足以證明曹真的野心絕不僅僅是拿下漢中。

  曹真想的很可能是,若攻取漢中順利的話,他將趁著大勝之威進一步攻取益州。

  曹真想打的實際上是一場滅國之戰!
  既然是滅國之戰,那麽南征方略勢必不可馬虎,否則別說到時候能不能順利擊敗糜暘,要是萬一有所不測的話,關中勢必會發生一場大動蕩。

  曹真就這麽坐在主座上,看著下方的許多魏臣交頭接耳的在商談著。

  觀察下方魏臣進度的同時,曹真的眼神還經常朝著他下方坐的離他最近的兩人看去。

  這二人的坐席能排在楊阜與郭淮之前,代表著他二人的身份不同一般。

  這二人中,一人是大魏侍中劉曄,他是在不久前特地被曹丕派到前線來輔助曹真的。

  曹丕也知道劉曄軍略非凡,以往他之所以不重用劉曄,無非是忌憚劉曄的出身而已。

  可若是讓劉曄擔任一個參謀的角色,那麽無疑是很合適的。

  以劉曄的計謀加上曹真的善戰,這次魏軍南征的勝算不經意間又多上了幾分。

  至於另一人的身份,就更加不同凡響了。

  他乃是當今大魏的驃騎將軍曹洪。

  曹洪是曹操的從弟,他在初平元年曹操起兵討伐董卓時就已經跟隨在曹操的身邊。

  可以說,曹洪在魏軍中的資歷,那是十分深厚的,更別說曹洪對曹操還曾經有過救命之恩了。

  當然曹洪能成為大魏衛將軍,靠的不僅僅是他與曹操之間的關系,還因為就算在最早的一眾曹魏元勳中,曹洪的功績也是頗為耀眼的。

  征徐州,平呂布,討劉表,在這場場改變天下局勢的大戰中,曹洪的表現都十分不俗。

  而真正讓曹洪名聲大噪的,卻是官渡之戰時他的亮眼表現。

  官渡之戰時,曹操接受許攸的計策,率領精兵偷襲烏巢,留下曹洪與荀攸守營。

  袁紹在得知官渡有難後,他派張郃、高覽率領袁軍主力猛攻曹軍大營。

  張郃與高覽皆是名將,袁軍的戰鬥力也是十分強悍的,更別說那時袁軍的人數數倍於曹軍。

  可就是在多方面不利的情況下,曹洪愣是將曹營守的固若金湯,讓張郃在多番猛攻之下感覺不到一絲希望,從而動了投降的念頭。

  可以說,當年官渡之戰曹操最後能取得勝利,曹洪在其中的功勞絕對不低,從這件事也能看出曹洪是一位具有軍略的宿將。

  由於曹洪往年立下的功勳,在黃初元年曹丕剛剛稱帝之後,便立馬拜曹洪為衛將軍,後來又轉為驃騎將軍。

  魏承漢製,驃騎將軍乃是位份僅在大將軍之下的軍職,可謂是位高權重。

  但可惜的是,由於曹洪往年與曹丕有過節,所以曹丕在繼位後,對曹洪一直采取的是冷藏的處理。

  若不是如此的話,在去年的襄樊大戰中,魏軍的主將不會是張遼。

  今日曹洪能出現在此,是因為曹真向曹丕一力舉薦曹洪,否則以曹丕的性格,他是斷然不會讓曹洪有重掌兵權的機會。

  曹真目光在看到曹洪的時候多停留了一會。

  其實不止曹丕與曹洪關系不好,就連曹真與曹洪的關系也頗為緊張。

  可曹真能被曹操看重,並被曹操認為是曹魏將來的頂梁柱,那麽他的心胸是不狹隘的。

  在曹真看來,個人恩怨怎能牽扯國家大事?

  如今曹氏宗親中,與他齊名的曹休正在東面防備江東,沒辦法來幫助他。

  而老一輩的曹氏名將又死的差不多了,在這種情況下,重新起用曹洪是曹真認為很有必要的一件事。

  大魏的軍權,還是要盡量掌握在宗親手中比較好。

  注視了曹洪一會之後,曹真便將目光移開看向楊阜。

  在曹真的目光投來之後,楊阜立馬會意,他於嘈雜的殿內站起來到大殿之中。

  他的這副作態,證明他是有建言要對曹真說。

  而當楊阜走到大殿之中後,大殿內的議論聲正快速的平息下來。

  眾人皆知楊阜是曹真的心腹,他現在出來進言,很可能便是曹真的授意。

  等大殿內重新恢復安靜之後,楊阜看著坐在上首的曹真,將他心中早有腹稿的南征方略給說了出來:

  “臣以為,我軍當兵分三路,以無匹之軍力將漢中分割為三段,並逐一擊破。”

  當楊阜的這句話說出來後,劉曄不自覺地摸了摸鼻子。

  這是他想出來的計策。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