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糜漢》第507章 親征關中 二吐鮮血
  在劉備念完獻給先祖們的北伐檄文後,太廟中陷入了一片寧靜中。

  劍外忽傳收梁州,初聞涕淚滿衣裳。

  這便是劉備剛剛的狀態——喜極而泣。

  但在喜極而泣後,劉備臉上的眼淚卻漸漸消失,特別是讀完北伐檄文中的內容之後。

  喜極而泣是他這個不肖子孫,舐犢長輩應該有的表現,但卻不應該是一個帝王的表現。

  “來人!”

  劉備口中發出一聲清喝。

  聽到劉備呼喚的內侍當即弓著腰從廟外來到劉備的身旁。

  內侍本以為劉備會有什麽吩咐,可是在他到來後,劉備卻並未馬上有所言語。

  察覺到內侍站在身後的劉備,望著被煙霧環繞的諸位先祖靈牌,他的思緒好似回到了初平元年。

  那一年,董卓亂政,劉備的恩師盧植得罪董卓被罷官回鄉,途經平原。

  劉備特地親自出城迎接盧植。

  那一年,漢室陵遲幾乎是天下人的共識。

  在宴席上,酒醉的盧植曾問劉備道:“漢室蒙塵,君作何為?”

  劉備答道:“願以身拭塵。”

  盧植複問道:“若漢室分崩呢?”

  面對這個更為嚴重的後果,那時尚年輕的劉備明顯有了遲疑。

  但很快劉備就給出了答案:
  “願步步,補青天。”

  那一年的劉備,語氣很是堅定。

  想起往事的劉備,重重的吐出了一口濁氣。

  他是不會變的。

  劉備將手中的北伐檄文交至身後的內侍手中,口中朗聲言道:“命人將此篇北伐檄文謄抄多份,明發各大州郡,務使眾所周知。”

  內侍在聽到這篇檄文是關乎北伐的大事後,便絲毫不敢怠慢。

  他恭敬地接過劉備手中的北伐檄文就要離去,但劉備接下來的一句話,讓內侍不由得愣在了原地。

  “令尚書令擬詔傳告四海,朕要親征北伐!”

  在聽到劉備的這句話後,內侍臉露驚詫之情,擔心劉備身體的他趕忙勸道:

  “陛下,戰事自有大將軍,戰場凶險,路途艱苦,何必以身冒之。”

  內侍作為一直在劉備身旁的老人,他可是知道劉備的身體一點都不樂觀。

  當下雖是漢軍最佳的北伐時機,但千裡遠征,劉備的身體肯定是吃不消的。

  勸諫之中,內侍的話語中隱隱帶有哽咽。

  可面對內侍的勸諫,劉備只是淡淡的回了一句道:

  “朕是大漢的天子!

  君無戲言。”

  在劉備說完這句話後,內侍的眼眶中已經蓄滿淚水,但他知道這件事已無回轉余地了。

  於是他最後忍著淚水,手拿北伐檄文朝外走去。

  當內侍走出太廟之後,劉備將目光看向了身前六座牌位中的太祖與世祖排位。

  他不敢與二位先祖比能,但二位先祖當年都不怕的事,他劉備亦不會怕。

  劉備深深地對著身前的排位一拜:
  若天命在他,至少,至少讓他能夠親奉諸位先祖靈牌,歸於長安祖廟之中吧。

  在劉備下拜的時候,太廟內突地飄起了一陣微風,微風拂過廟內的編鍾之際,發出了一陣陣悅耳的聲響。

  這陣陣悅耳的聲響,好似漢代先祖們的低吟:
  “且去。

  且去。”

  不管成敗如何,有這樣的子孫,足以讓每一位祖宗感到自豪。

  這才配姓劉!
  漢章武四年八月,成都中爆發出兩個驚人的消息。

  第一個消息是,漢大將軍糜暘借滔天漢水,覆滅十余萬魏軍,一戰解除了梁州之危。

  可就在成都內的百姓還未從這震撼中清醒過來的時候,尚書台又遵循皇命發出了一道更令人震撼的消息。

  天子要親征北伐!
  當這個消息在成都內大街小巷中流傳的時候,成都內的百姓一下子又被帶到了一個新的高潮點。

  國土淪喪敵手,堂堂天下正朔卻只能偏安南方,這一直是所有漢民心中的痛,乃至於恥辱。

  恥辱在當世往往會引發深切的仇恨。

  對當世的漢民來說,跟他們講什麽國家戰略他們大概是不懂得,可告訴他們接下來要雪恥了,那是會引發極大熱情的。

  這是自孝武帝時代開始,便刻在每位漢民心中的榮辱感。

  特別是天子親征這四個字,聽起來更是蕩氣回腸。

  如斯盛事,又豈會不在成都內引起巨大的轟動呢?
  而就在這個消息在成都城內快速流傳的時候,糜暘所寫的那篇大氣磅礴,熱血澎湃的北伐檄文,也以極快的速度開始流傳開。

  一時間成都城內的百姓凡是識字者,都爭相謄抄那篇北伐檄文的內容。

  在百姓的熱烈之下,竟引得成都一時紙貴。

  而成都城的這股高漲浪潮,又以極快的速度朝著外方傳播而去。

  布告天下,鹹使聞知!
  相比於祁山以南的沸騰歡呼,祁山以北的陳倉卻顯得一片死寂。

  作為距離前線最近的重鎮,不久前就有陸陸續續的殘兵從前線逃到陳倉城內。

  但由於斜谷道與駱谷道的阻攔,加上之前雨季導致兩條山道泥濘難行,所以這樣的殘兵極少。

  人數一少,縱使他們說的消息再多麽驚駭,郝昭也是不會信的。

  由於曹魏軍法嚴厲,故而軍中時常會有逃兵發生,而逃兵在被捕獲後,為了免罪什麽理由扯不出來?
  這樣的事,郝昭見得太多了。

  於是一開始,郝昭甚至都沒派人前往前線探查消息。

  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逃至陳倉城內的潰兵越來越多,甚至都有不少的將校。

  最可怕的是,在審查他們的身份之後,郝昭發現大部分潰兵都是斜谷與駱谷的守軍。

  這兩處地方的守軍潰逃至陳倉這意味著什麽?
  想到斜谷與駱谷重要性的郝昭,不免不寒而栗。

  事情發展到這一步,郝昭也馬上派出了斥候前往前線探查消息。

  但派出去的斥候,始終都沒有人回來過。

  這讓郝昭心中越來越害怕的同時,不免還保留著一絲希望。

  或許,事情並沒有那麽糟!
  這時候郝昭是相信前線打了敗仗的,但對敗的程度還有著不確定。

  可是不久後逃到陳倉的一人,卻打破了郝昭的這種幻想。

  後將軍朱靈!
  朱靈在逃到陳倉後,幾乎就像一乞丐一般。

  在狼吞虎咽了吃了許多食物補充身體中的能量之後,朱靈才對郝昭說出了那說猶如晴天霹靂的消息。

  “大水,漫天的大水!
  我軍全軍覆沒了呀!”

  朱靈一臉驚恐,又一臉哭泣地對郝昭傳達了這個情報。

  聽到這個情報後,郝昭直接嚇得跌在了地上。

  他拚命的搖晃著朱靈,問他曹真或其他魏將的情況,但朱靈對這一點也是一無所知。

  大水到來之前,諸位魏將爭相尋找救命的船隻,而大水的猛烈衝灌,早就將各位魏將所在的船隻都衝散了,還哪裡去找什麽大將軍?

  這一刻,郝昭方才意識到,為何前線一直都未有敗報傳來。

  最大的原因不在於山道阻攔,也不在於曹真有意隱瞞,而是,而是整支魏軍的建制,整支魏軍的指揮系統都被糜暘打崩了!

  在這種情況下,讓誰發出敗報?
  而後面回來的斥候,更是給郝昭帶來了另一個驚人的消息。

  劉備即將親征關中!

  與這個消息同時到達的,還有糜暘的那封北伐檄文。

  在看完北伐檄文中的內容之後,郝昭整個人都被嚇到無法言語。

  若是在未收到前線全軍覆沒的消息之前,這篇北伐檄文的威力還不可能這麽大。

  可是!可是!

  最令郝昭畏懼的是,他該怎麽將這兩則消息,上報到洛陽呀!

  哪怕再不想將兩則壞消息上報到洛陽,但欺君之罪郝昭是擔當不起的。

  況且若是不上報到洛陽,那關中又如何能得到援軍?

  最後權衡利弊之下,郝昭還是咬咬牙將兩則消息寫成一封奏報,命人六百裡加急報送到洛陽。

  而當這騎信使到達洛陽的尚書台之後,整個洛陽瞬間炸了。

  整個洛陽的大魏臣民們,第一次體會到什麽叫做天崩地裂的感覺。

  在緊急召開的聚集諸位重臣的議會之上,曹丕一臉鐵青地看著手中長長的奏報。

  剛看到曹真全軍覆沒,並且他本人也下落不明的消息之後,曹丕不禁捂住了胸口。

  痛心,氣憤,後悔,這種種情緒前面都要加上極度二字。

  水淹己方十余萬大軍帶來的震撼是極大的。

  特別是知道那葬送了十余萬己方大軍的堤堰,還是己方大軍親手建造的後,那種憤怒與羞恥感就像兩雙大手一般,不斷在抽打著曹丕的臉龐。

  但可能是近幾年來,曹丕收到的敗報太多了,內心得到鍛煉的他,最後硬生生地忍住了將一口老血噴出來的舉動。

  只是在看到糜暘那囂張至極的北伐檄文後,曹丕終究是沒能再忍住,將積壓在胸口的那口老血給直接噴在了手中的奏報上。

  不是曹丕的內心不夠強大,實在是糜暘的這封北伐檄文殺傷力太大。

  開頭辱罵曹氏數代人也就罷了,很多人都這麽乾過。

  但在檄文的主要內容中,糜暘以極度囂張的語氣,不斷嘲諷著他的無能,魏軍的無能。

  最可惡的是,他還運用了對比的方式!
  當糜暘囂張無比的嘲諷配合上他令人驚駭的戰績之後,那帶來的衝擊力直接猶如化作實質的鋼刀,一把把在往曹丕的內心中插。

  而那一把把鋼刀在將曹丕的內心捅的鮮血淋漓的同時,無疑也將曹魏一直以來宣傳的政治口號“天命在魏”給在世人面前砍得支離破碎。

  “天威不可當,而悖逆之罪重也。”

  這句話無疑對曹魏的政治法統,造成了極大的傷害。

  而從這後果來說,那句“恐彼之罵言未絕於口,而梁州之刃已陷其胸也”更不是一句誇言。

  這一刻曹丕便感到他的胸口,正火辣辣地疼。

  看到天子竟因為手中的奏報,而突然口吐鮮血,滿殿的大臣本就慌亂不已,這時更是驚慌失措,滿臉恐懼。

  更是有許多大臣想急著衝上來探查曹丕情況,但卻被殿內的禁軍所阻擋,只能急著在下方不斷跳腳。

  幸好齊王曹叡並未被禁軍阻攔,來到了曹丕的身前焦急的探查起他的身體。

  見到曹叡前來,曹丕一把抓住了曹叡的手。

  由於內心中的悲憤,曹丕的手青筋暴起,這種力道讓曹叡不免有些吃痛,但曹叡卻終究未將手抽開。

  最後曹丕好似意識到不對,慢慢地將手放開,並讓曹叡回到原位上。

  待曹叡用擔憂的眼神回到原位上後,殿內的大臣見曹丕似乎沒有大礙,於是一個個開始七嘴八舌地進言道:
  “我十余萬大軍全軍覆沒,賊軍再無掣肘,以糜賊之能,驃騎將軍與征蜀將軍危矣。”

  說這句話的是司空王朗,說這話時,王大司空憤恨無比。

  而在王朗說完這句話後,一旁的司徒華歆直接接話道:
  “何言二位將軍所部?諸位不見賊軍目標在長安乎?若長安一丟,則半壁江山,盡落敵手也!”

  說這句話時,華歆擊芴歎息,引得他頭上的冠冕搖搖欲墜。

  而當兩位身份最高的三公說完自己的看法後,很快殿內就爆發了爭吵。

  有說要調集援軍援救郭淮與曹洪的,有說要調集援軍守備關中,可是諸位“賢才”就是不說援軍從何處來。

  這樣的進言,更多的只是諸位大魏賢良,為排解心中的恐慌而下意識的口嗨而已。

  從曹丕的目光朝著下方望去,只見往日中他所倚重的諸位賢良,往日中天下中人人敬仰的大名士,這一刻都猶如泰山即將崩塌時處於山腳的蠢驢一般,急的胡亂嘶鳴,急的腳步亂竄。

  哪還有半分莊重與睿智?

  看到這一幕,曹丕隻覺得胸口越發疼痛。

  疼到曹丕的思緒都變得開始模糊起來。

  這一刻曹丕反而又回憶起那篇北伐檄文的內容。

  他的腦海中突然冒出一個想法:大魏一向以別國為魚肉,現在輪到大魏為案上魚肉了嗎?
  在意識到這一點後,曹丕直接又吐出了一大口鮮血,這一次他再也沒能撐住,直接朝著一旁的禦座倒去。

  在曹丕完全昏迷之前,他看到了禁軍再也阻擋不住的奔向他的群臣,也看見了曹叡。

  然後他便徹底暈了過去。

  第二章。

  月票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