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糜漢》第513章 願為卿怒 膝行赴會
  馬超算漢臣嗎?

  若單單從身份上來說,身為大漢驃騎將軍,並官拜涼州牧,受封斄鄉侯的馬超,當然是不折不扣的漢臣。

  可很多事並非表面上那麽簡單。

  馬超雖在大漢身居高位,但他手中一直沒有實權。

  除去沒有實權之外,整個大漢的官員對馬超,都猶如見到蛇蠍一般,避之唯恐不及。

  在這種情況下,馬超之前幾年只能獨自呆在沔陽閉門不出。

  這既是劉備對馬超的防備,亦是他對馬超的一種保護。

  要是不讓馬超盡量淡出人的視線,糜暘敢保證,大漢中彈劾馬超的奏文,能將劉備案頭堆滿。

  可以說整個大漢上下,都未曾有人將馬超當做他們的同伴。

  而在這種被孤立的實際情況下,馬超能算的上漢臣嗎?
  有名無實也。

  馬超問的這句話看似可笑,但實則是在隱晦的問糜暘,他在如此浴血奮戰後,能夠真正被大漢上下接受嗎?

  正因為懂得馬超的深意,故而糜暘才沉吟不語。

  馬超之所以被大漢上下有意的孤立,他以前是一方諸侯的身份並不是最重要的原因。

  因為這最多導致他手中很難有實權,但卻不會讓他被所有人厭棄。

  馬超之所以會被所有人厭棄,是他害死父親,族人的行為。

  在真正歷史上,馬騰當年在張既的勸說下入朝為官,被曹操任為衛尉。

  當然馬騰對曹操並不是沒有戒心,故而他雖帶兩位兒子馬休、馬鐵離開西涼後,但還是留下馬超在涼州統領他的部隊。

  這一點也證明著,馬騰當年是真心想投效曹操的,不然他不會將包括自己在內的馬氏族人都遷至鄴城。

  只是馬騰想為自己留下一個保障。

  馬超手中的兵馬,就是保護馬氏族人上下最重要的保障。

  而馬騰敢這麽做,不就是認為馬超不會害他嗎?

  可是後來發生的事,卻將這約定撕的粉碎。

  那便是馬超懷疑曹操意欲行使假道滅虢之計,故而直接悍然率軍造反,完全不顧父弟族人在鄴城的安危。

  “如今,馬超棄父,以韓將軍為父。韓將軍亦當棄子,以馬超為子。”

  馬超的這句令世人驚掉三觀的話,更是直接證明了他當年是怎麽想的。

  要知道那時候馬騰還未死,故而馬超實質上只是負責為馬騰統率軍隊而已,他不算涼州馬家軍的主人。

  可馬超不僅不顧約定悍然反叛,甚至還用馬騰自己的兵馬,將馬騰親自送入死路。

  當馬超反叛的消息傳到鄴城後,就連曹操也是不可置信。

  馬超建安十六年反叛,曹操直到建安十七年才派兵捉拿馬騰及一眾馬氏族人。

  這證明在這一年內,曹操還抱有希望認為馬超可能會回心轉意。

  但並沒有。

  於是馬騰及上下馬氏族人數百口,皆被曹操於鄴城處斬。

  違背約定是為不信,違背主帥命令反叛是為不忠,害死父親族人是為不孝不仁。

  世人最難接受的四大惡行,馬超全都佔了,這讓世人怎麽會不對馬超痛罵不已。

  憑馬超以往做的這些事,得虧是劉備最後收留了馬超,不然馬超能活到今日嗎?
  而大漢上下皆對馬超厭棄,又怎麽能說的上是錯呢?
  可立下大功的馬超想真正成為漢臣,自然也算不上錯。

  在兩者都未錯的情況下,現在最為難的反而是糜暘。

  他要是回答馬超不是,那麽他做的會得到天下人的理解,只是讓馬超一人失望而已。

  可要是回答馬超是,那麽他後續就要為他的這個回答做出努力,那麽他可能得到的就是馬超一人的感謝,卻引來天下人的非議。

  孰輕孰重,好似看起來很容易選擇。

  馬超在問出那句話後,就一直盯著糜暘。

  一開始他或許還會報有希望,可見糜暘沉吟許久,馬超眼中的希望漸漸消失。

  他當初為何會答應糜暘死守陰平?

  他為的不是建立功勳,因為他知道無論自己立下多大的功勳,他這一輩子都無法再握有太多的權力。

  他為的是幫糜暘打贏這場仗,好讓糜暘能夠以他的地位,在戰後為他向世人發聲——他馬超知錯了!他馬超有在改正!
  可現在看來,糜暘好似並不想承擔這個風險。

  只是馬超雖感到失望寒心,但他也是理解糜暘的。

  天下中,又有幾人願意為他承擔這副風險呢?
  可就在馬超感到絕望的時候,一句溫潤的話語傳入他的耳中:

  “聽聞驃騎將軍乃是故伏波將軍的後人。

  當年故伏波將軍為先漢的統一征戰至死,戰功赫赫,可謂是暘最為佩服的幾位先漢忠臣之一。

  今驃騎將軍,儼有祖風呀!”

  糜暘的話猶如春風拂過堅冰一般,讓馬超已經冰冷的心開始漸漸恢復溫度。

  馬超用不可置信的目光看著糜暘,他的目光中還蘊含著濃濃的感動。

  先祖馬援,一直是每位涼州馬氏子弟心中的驕傲。

  而馬援盡管是半路投降漢世祖的,但整體觀他一生所為,他的確稱得上漢室元勳四個字。

  現在糜暘將馬超比作先祖馬援,一者是在高度讚揚馬超的功勳,二者更是在正面回答馬超的疑問。

  “卿一直都是。”

  糜暘的回答,讓馬超激動地想要起身參拜。

  但卻被糜暘所阻止。

  阻止馬超想要起身的舉動之後,糜暘不妨將話說的更明白了些:
  “卿要好好養傷,陛下不日就會到達梁州。

  到那時候,我會面見陛下,保證卿這一戰立下的功勳,得到公正的對待。

  將來昭昭青史之上,卿與我,必同享這一戰的無限榮耀。”

  糜暘在說這句話雖語氣和緩,但卻不難聽出其中堅定的意味。

  當世士人一諾,重若九鼎。

  至於糜暘能不能做到這一點,那是毋庸置疑的。

  因為所謂昭昭青史,將來不過是糜暘的一本回憶錄而已。

  在聽完糜暘的承諾後,馬超心中宛若晴空萬裡,積壓數年的陰霾瞬間被一掃而空。

  向他做這番承諾的是剛剛挽救大漢的大將軍,馬超相信糜暘能做到這一點。

  做完承諾後,糜暘想要馬超好好歇息,便起身朝著房外走去。

  可還未走出幾步,糜暘便被馬超的一句問話叫住了腳步。

  “為什麽?”

  這是馬超目前心中最大的疑惑。

  為什麽肯擔著被天下非議的後果,願意幫助他?

  為什麽要在本該獨自享受萬丈榮耀的時候,為自己徒增麻煩?
  馬超不信糜暘不知道他做出這番承諾後,會承擔什麽樣的因果。

  面對馬超的疑問,糜暘轉身看向他,緩緩答道:

  “功就是功,過就是過。

  你以往犯下的過錯,我不會為你遮掩,也無法為你遮掩。

  但你聽從我的調令,為我,為大漢立下大功,那我也勢必不會讓你受到不公平的對待。

  你往日所為,自有相應的惡果要承擔。

  但你今日之付出,亦自當得到公正的回報。

  這理由,不夠嗎?”

  糜暘的最後一句反問,他那理所當然的態度,讓馬超不禁愣住。

  但在須臾之後,一陣爽朗的大笑從馬超的口中發出。

  夠!夠!
  在馬超的大笑聲中,糜暘走出了馬超的房門。

  馬岱一直在房外值守著,他當然知道馬超在見到糜暘後,會向他請求什麽。

  故而他一直未曾離去,為的就是想第一時間知道後果。

  從馬超那陣陣大笑聲中,馬岱已然知道了答案。

  因此他看向走出房門的糜暘,眼睛中充滿了感激與敬重。

  這是天下間,目前第一個不以偏見看待他與馬超的人。

  糜暘見馬岱還在,他也沒意外,他順勢一招,就將馬岱招到身前。

  在馬岱來到身前後,糜暘問他道:“你方才說,驃騎將軍尚還有個仇人在世?”

  糜暘的詢問,令馬岱一愣。

  方才在帶糜暘來見馬超的路上,馬岱是隱晦地跟糜暘提過這件事,他提這件事無非也是為了馬超。

  以馬超當下的身體狀況,他是肯定無法親自報仇的了。

  那麽馬岱就想著借助糜暘的力量。

  可是剛剛在他提及這件事時,糜暘就像沒聽見一般,這讓他不敢深入談及此事。

  沒想到這一刻糜暘卻又陡然問起這件事。

  馬岱恭敬的向糜暘稟報了馬超仇人的來歷。

  那人正是當年下辯之戰時,背叛馬超致使漢軍大敗的仇人強端。

  當年強端的背叛,不僅讓漢軍損失慘重,還讓馬超差點被扣上通敵的罪名,馬超不恨死他才怪了。

  聽到強端的來歷之後,糜暘微微點了點頭,他對著馬岱囑咐道:
  “傳令出去,就說我現在在陰平,讓陰平、武都二郡中的羌氐首領都來見我。”

  及至今日,整場梁州大戰都進入收尾的階段。

  在這個階段,是時候為大漢收回陰平、武都二郡了。

  而要想收復陰平、武都二郡,就一定要收服二郡中的羌氐眾首領。

  不過嘛,以糜暘現在的威望,想做到這一點,已經不需要出兵討伐了。

  異族向來畏威不懷德。

  而要論威,放眼整個天下,目前誰能比的上糜暘?
  一言召之,正宜時也。

  不出糜暘的預料,當馬岱將糜暘身在陰平的消息傳出去後,不提陰平郡內的反應,就是稍遠一些的武都郡,也好似頃刻間引發了一場大地震。

  陰平距武都郡不遠,而那人在陰平的意圖,不是很明顯了嗎?
  一時間整個武都郡的羌氐首領都人心惶惶。

  那特麽是剛剛擊敗數十萬魏軍的漢大將軍,這是人能乾出來的事?

  許多羌氐首領心中,都暗自將糜暘與歷史上的諸位名將作比較,發現好似未有哪位名將,能在糜暘這個年紀立下如此刺眼的功勞的。

  在想到這一點後,許多羌氐首領更加瑟瑟發抖了。

  數十萬魏軍都被糜暘擊敗,要是糜暘率軍進入武都,他們能打得過糜暘嗎?

  先不要說這點可能性,又有哪位“大王”敢與糜暘為敵呢?

  當這種想法不約而同地在一眾羌氐首領心中產生後,他們頃刻就做出了一個決定。

  必須要去陰平,去陰平不知道死不死,但不去將來一定死。

  很快許多羌氐首領便在糜暘的召令下,將部族兵馬交給族人,然後自身隻帶了一小隊親衛朝著陰平快速趕來。

  以往這些羌氐首領俱是在一方稱王稱霸的人物,但在面對糜暘的檄令之時,卻嚇得連護衛的兵馬都不敢多帶。

  就怕引起糜暘的絲毫懷疑,從而出兵將他們整個部族鏟除。

  善騎的羌氐首領們,沒用多久時間就趕到了陰平城外。

  而他們在到達陰平城外後,差點被眼前所看到的一幕嚇的跪下。

  一座座高大的由魏軍屍體組成的屍堆,正靜靜地矗立在陰平城外,好似一隻隻碩大的猛獸一般,用著冰冷的眼睛盯著他們。

  這類似京觀的一幕,只要是個正常人都受不了,何況心中本就對糜暘畏懼甚深的羌氐首領們?
  許多羌氐首領可是見過魏軍的驍勇的,魏軍雖近來內戰不行,但外戰可是從未輸過。

  而能將那麽強大的魏軍,築成京觀的漢軍,又是多麽的神勇?

  不敢想,簡直是不敢想。

  在得知大部分羌氐首領都抵達陰平城後,糜暘不久後就在陰平城外的軍營中,召開了一次會見諸位羌氐首領的大會。

  得到通知後,眾多羌氐首領為表示恭敬,皆提早到達大營的轅門外。

  可眾多羌氐首領在得知糜暘已在轅門內等候的時候,卻嚇得無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視立於高台上的那位年輕人。

  彼等性命此刻皆在糜暘一念之間,這一刻不裝孫子,又什麽時候裝?

  而糜暘看著膝行入內的一眾羌氐首領,嘴角卻露出幾分冷笑。

  早幹嘛去了?
  待一眾羌氐首領膝行至離糜暘不遠的空地上後,高台上飄來的一句問話,直接將一眾羌氐首領嚇得快哭出來了。

  “當初孤曾讓驃騎將軍招引諸位帶兵共同守衛梁州,可諸位又有幾人率軍相助?

  這件事,讓孤很不開心。”

  糜暘話音剛落,轅門周圍就立刻湧出無數的漢軍,將跪倒在地的一眾羌氐首領給團團包圍了起來。

  看著周圍那明晃晃的刀刃,一眾羌氐首領再也忍不住,直接哭了出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