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糜漢》第479章 漢水之誓 主動出擊
  第479章 漢水之誓 主動出擊
  糜暘現在過得好嗎?

  好個錘子。

  雖然不久前他剛剛取得一場大勝,但這場大勝並未對魏軍的主力大軍進行毀滅性的打擊。

  陽平關大勝是狠狠挫敗了魏軍的銳氣,但同時由於曹真受了難以啟齒的傷,那場大勝也被曹真視為人生中的奇恥大辱。

  當曹真在大軍的護送下返回興勢之後,曹真一方面在大營中好好養傷,一方面則是嚴令魏軍繼續對漢中各城進行攻擊。

  既然曹真不打算退兵,那麽不管於公於私,曹真接下來的作戰方略便只有這一條。

  魏軍的士氣是受到了頗大的影響不錯,但漢魏兩軍之間的實力差距並沒有改變。

  在巨大的實力差距下,再加上曹真那近乎不近人情的催促攻城,在過去的兩個月之間,還是有著越來越多的城陷落了。

  而最令糜暘感到憤恨的則是,曹真在攻下成固後,為了威懾漢中郡內的百姓,對成固進行了為期三天的大屠殺!

  當糜暘得知這個消息時,他氣的直接將身前的桌案掀翻。

  屠城是魏軍一向慣用的手段,糜暘的故鄉徐州曾經便是深受其害者。

  “凡殺男女數十萬人,雞犬無余,泗水為之不流,自是五縣城保,無複行跡。”

  這是史書對魏軍屠城手段的明確記載。

  從這個記載就可以看出魏軍的手段有多麽的天怒人怨。

  不然當年曹操南征時,為何會有數十萬百姓嚇得要與劉備一同南下江陵?
  而據糜暘得到的情報可知,成固縣在不久前也面臨了“雞犬無余,無複形跡”的慘劇。

  軍隊屠城在當世,或者說在華夏的歷史上,並不只有魏軍做過。

  歷史上的軍隊屠城,一方面是為了震懾敵人的百姓,讓他們不敢再生對抗之心,另一方面則是為了提振己方的士氣。

  畢竟在屠城期間,一切軍紀都是無效的,軍隊可以肆意在城中燒殺搶掠,這可以極大滿足軍隊的獸性。

  由於歷史上不止一家軍隊曾做過這種事,所以魏軍屠城的手段,在當世並非沒有支持者。

  縱算是後世,也有一些黑了心的學者,認為魏軍的屠城乃是無奈之舉。

  但糜暘是穿越者,無論是他在後世接受的教育,還是當世身為季漢人的操守,他心中都對魏軍的屠城之舉,有著極端的憤慨!
  三家為心中各自理想而戰,這不算錯,慈不掌兵,戰爭中有多大的傷亡也都可以理解,但手無寸鐵的百姓何辜?
  況且魏軍還同樣是華夏子民,他們竟然將屠刀揮向本族人民,這更為喪心病狂!

  當得知魏軍在成固進行屠城之舉後,由於心中的憤慨,糜暘在法邈等人面前咬牙切齒地說出了一個誓言:

  “孤今以漢水起誓,若孤今生不能以血還血,令曹氏斷絕香火,則孤死後不入糜氏宗廟。”

  當聽到糜暘的這個誓言後,法邈等臣子臉上都流露出驚訝之色。

  當世以某條著名的河流起誓,是有著神聖性的。

  一旦某人這樣做了,那他終生就不能違背這個誓言,否則他會世世代代會陷入人的口誅筆伐中。

  這一點哪怕是天子也不能幸免。

  特別是糜暘以“死不能入宗廟”為條件起誓,這在家族觀念濃厚的當世,這樣的誓言更是讓糜暘無絲毫轉圜余地。

  沒有人能夠接受,死後牌位不入宗廟這樣的嚴重後果。

  而最重要的是,當世還有個重要的觀念,那便是存亡斷續。

  也就是說哪怕最後大漢能擊敗曹魏重新奪回天下,那麽按照存亡斷續的觀念,漢家天子也要為曹氏宗親留下一絲血脈承繼香火。

  但糜暘的誓言很明顯違背了這個當世人心中默認的潛規則,這無疑是一種對當世人價值觀的挑戰,將來更會令糜暘受到不少士林的清議。

  哪怕在後世中,也肯定會有一些學者懷抱著聖人心態,對糜暘的行為進行抨擊。

  但糜暘不在乎。

  八尺男兒立於當世,必須要有心中的是非觀,若因為忌憚些許輿論抨擊而枉顧內心中的是非觀,這樣的懦夫行為,糜暘不屑為之。

  有本事的話曹魏可以將他擊殺,否則一旦來日讓他成事,曹魏宗親勢必會為他們過往所作的惡事,付出應得的代價。

  存亡斷續不是不可以,但這應該隻屬於人類之間的溫情,那些衣冠禽獸憑什麽享受這種政治特權?
  法邈等人從糜暘的誓言中,看出了糜暘的內心有多堅決,於是他們倒是也沒勸阻糜暘。

  誓言都已經發出了,還怎麽勸阻?

  他們身為糜暘的心腹,當糜暘發出這般的誓言後,他們能做的也只有與糜暘一同為他心中的目標共同努力了。

  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當他們成為糜暘政治派系中的一員之後,這便是他們與糜暘之間關系最好的寫照。

  當然糜暘的誓言還有著一個問題,那便是哪怕將來大漢能擊敗曹魏重奪山河,那麽關於曹魏宗親的處置問題,好像也不是他這個臣子可以決斷的事。

  這在之前可能是個問題,但在不久前劉備的一道諭旨到來之後,這個問題便不足以讓人困擾。

  那道諭旨正是劉備表拜糜暘為行大將軍的詔令。

  當這道詔令送到陽平關之後,最興奮的卻是糜暘的一眾部下。

  哪怕現在只是行大將軍,但劉備的用意又豈能瞞得住法邈這些俊傑呢?
  只要糜暘能打贏這場仗,那麽他就會成為今漢的第二任大將軍。

  這可是大將軍呀!

  何為攀龍附鳳,光宗耀祖,這不就是嗎?
  法邈等糜暘嫡系部下,覺得他們的未來越來越有奔頭了。

  而不止法邈等人有這種想法,當劉備的詔令傳遍整個梁州之後,與他們有一樣想法的人,肯定不在少數。

  一個左將軍的位分,不足以為糜暘的誓言增加可信性,但大將軍的位分,那是完全足夠的。

  畢竟世人都知道,劉備年事已高,還能繼續執掌大漢幾年?
  一旦來日幼主臨朝,大將軍身份所代表的政治意義,那可是足夠令人振奮不已的。

  哪怕將來劉備會任命張飛為大司馬牽製糜暘,再加上諸葛亮的存在,糜暘也沒辦法完全發揮大將軍的權力。

  但糜暘有個巨大的優勢,是張飛與諸葛亮所不能比擬的——他今年才二十余歲。

  這一點優勢,還不足夠嗎?
  很多事,無須點破。

  只是誓言歸誓言,當下漢中戰局的惡化,並不僅僅體現在成固一城上。

  盡管魏軍屠城的方式令人深惡痛絕,但不得不說屠城的方式是有效果的。

  曹真並不僅僅是為了發泄內心的憤怒,才做出屠城的舉動。

  當成固經歷的慘劇在漢中傳遍後,有人憤慨,自然就會有人畏懼。

  在心中的畏懼之下,許多漢中的城池為了避免重蹈覆轍,便直接投降了魏軍。

  哪怕是對漢軍來說極為重要的樂城,也在這些城池之列。

  樂城的丟失,直接讓漢中的戰局急轉直下。

  樂城是拱衛興勢的一座重鎮,當樂城丟失之後,代表魏軍合圍興勢只是時間問題。

  一旦興勢丟失,那麽南鄭也將即將面臨魏軍的圍攻。

  而不止漢中的戰局變得越來越險惡,隨著王洪的匯報,糜暘得知了越來越多的壞消息。

  隨著魏軍攻勢的不斷加強,武都郡內的馬超由於遲遲得不到支援,也只能無奈地帶領著漢軍退出武都郡,返回陰平固守。

  馬超之前之所以會領兵入武都郡阻擋魏軍,本質上就是想盡可能地拖延魏軍進入陰平的時間。

  畢竟憑借三千兵馬,是不足以擊敗郭淮的數萬大軍的。

  從這個戰術目標來說,馬超做得一直很好。

  但郭淮也不是一般的將領。

  他之前見正面猛攻難以擊敗馬超所部,便派出常雕繞道武都境內勾連眾多羌氐首領,不得不說這是一招妙棋。

  盡管由於呂乂的提醒,馬超並未放松對後方的警惕。

  但他手中的兵士太少了,在這種情況下他不可能讓己方的有生力量,陷入被兩面夾擊的境地中。

  也幸虧有呂乂的提醒,馬超才能及時領兵安然退出武都郡。

  在郭淮的計策之下,可以說馬超率軍退出武都郡,是一種必然之舉。

  而隨著馬超率軍的撤離,武都郡不久後便被魏軍佔據。

  在奪得武都郡後,郭淮並沒有耽誤時間,他率數萬大軍一路南下進逼陰平。

  從最新送來的情報可知,陰平陷入被魏軍圍攻的境地,也就是這幾日的事情了。

  除去西面有著不好的消息以外,曹魏的中路軍也有著不同凡響的舉動。

  在石苞的堅守之下,祁山倒是沒有被曹洪率軍拿下。

  但曹洪見長時間猛攻祁山不下,他便當即轉變戰術,他留下部分大軍繼續圍困祁山,然後他便率領著剩余的大部魏軍,朝著劍閣進發。

  很明顯,曹洪突然有這番戰術的轉變,肯定有著曹真的授意。

  在曹魏的三路大軍中,東路軍與西路軍都在之前的戰役中,有著一定數量的兵力損失。

  唯有曹洪統率的中路軍,建制與兵力保持的最完整,這讓曹洪有著分兵的底氣。

  之所以曹魏的中路軍會突然分兵,最大的目的在於配合郭淮西路軍的舉動。

  郭淮的大軍對陰平的合圍只是時間問題,當下對魏軍來說最重要的便是,要截斷陰平得到援軍的任何途徑。

  而這原本也是曹洪中路軍一開始的戰略目標。

  一旦曹洪率大軍到達劍閣之外,憑借著他手中的優勢兵力,不說能不能拿下劍閣,但他可以輕易的封鎖劍閣外的通道。

  到那時候不要說陰平得不到援軍,就算諸葛亮鎮壓南中叛亂後領軍北上馳援,他的軍隊也很可能會被魏軍阻隔在劍閣之內,沒辦法進入漢中郡中。

  聽著王洪匯報的那種種壞消息,糜暘感覺到好似一時之間,漢軍就陷入了絕境之中一般。

  糜暘知道,魏軍三路大軍的舉動,可能短時間內不會對漢軍造成致命的打擊。

  可隨著時間的慢慢推移,後勤、兵力皆處於劣勢的漢軍,就會陷入萬劫不複的境地中。

  因為漢軍拖不起。

  最多半年。

  一旦半年內糜暘不能擊潰魏軍的三路大軍,那麽他最後可能真的要殉國了。

  三路合圍,是魏軍憑借著他們強大的國力,想出的一種陽謀。

  糜暘可以看清魏軍的所有企圖,但他手中卻沒有反製的手段。

  這場大戰一開始時,糜暘手中的牌就太少了。

  現在的糜暘好像感受到了歷史上諸葛亮北伐時的心情——有心討賊,但力有不逮!
  糜暘聽完一系列情報後的沉默,讓帳內的法邈等人心中變得忐忑起來。

  連糜暘都感覺到棘手的局勢,他們又會有什麽辦法呢?

  甚至他們一開始,就將所有的希望壓在了糜暘的身上,正如當下整個大漢中的其他人一般。

  這場仗本來就難打,否則曹真不會挑這個時機攻打漢中,否則劉備不會拿出大將軍的巨大獎勵來激勵人心。

  但這場仗若是糜暘打不了,若是連他都束手無策的話,整個大漢中還有誰能力挽狂瀾呢?

  在良久的沉默之後,糜暘抬頭看見了法邈等人臉上的不安與驚慌。

  看到這,糜暘卻陡然間笑了出來。

  是呀,在當今險惡的局勢下,任何人都可以沉默與躊躇,但只有他不可以。

  因為劉備已經將大漢的國運都壓在了他的身上,整個天下中忠於漢室的人也將他們的希望都壓在了他的身上,在這種情況下,他怎麽可以遲疑呢?
  反正最壞的情況,無非是一死而已。

  為心中的理想而死,糜暘不後悔。

  就在法邈等人心中的希望逐漸消失的時候,糜暘陡然站起身來。

  “傳令下去,明日我軍開拔,前往南鄭。”

  當聽到糜暘的這個命令之後,法邈等人猛地抬起頭來看向糜暘。

  法邈、呂乂、魏延、吳懿.
  他們都是在梁州中位高權重的存在,但他們現在無疑都將糜暘當做他們心中的指路明燈。

  迎著眾人疑惑的目光,糜暘如釋重負般笑道:
  “孤現在是大漢的大將軍。”

  只有這堅定的一句話,卻讓法邈等人重新認識到糜暘心中的鬥志。

  既是大將軍,又怎麽能退縮呢?

  而若是糜暘不退縮,那麽身為臣子的他們,無非死戰而已。

  法邈等人的臉上也紛紛流露笑容,對著他們的大將軍傾心一拜。

  再不好打的仗,也沒有不打的道理!
   今日一章,明日2章。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