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錯版幣》第153章 始皇說
  第153章 始皇說

  離開校園的前一晚,小樓裡,歐舟和江陽師兄弟二人遊目四顧,不禁感慨萬千。

  “師兄,明天就要離開了,我們在這個房間裡一住四年,反倒有一種戀戀不舍的滋味呢!”歐舟感歎道。

  “是啊,這個房間,畢竟是我們的第二個家呢,經歷了一千多個日夜,陪伴我們走過一路風景。此一去,不知何年,再回首,歲月滄桑,真個是見面時難別亦難啊!”江陽摩挲著床頭,又拂了拂桌子,“一幕幕,一件件,皆是別離,秋季來,夏季去,不忍拋棄。”

  “師兄,既然我們對這個房間感情如此深厚,不如把它買下來,以後有空了,再來住一住,也可撫慰一下我們的寂寥之情了。”

  “這是出租房,專門為學生們準備的,人家會賣嗎?”

  “我想,只要價錢給到位,他們一定會賣的。畢竟,有誰會和錢過不去呢?”

  “話說回來,這也就是我們不差錢。要是人人都像我們這樣想,這房子,只怕早就成為別人的領地了。”

  歐舟點點頭,笑道:“師兄,你一方面大發留戀之情,一方面又不想買下這間房,這思想,有點怪啊!”

  “我是不想讓後來者失去一間令人流連忘返的小屋罷了。”

  “師兄,保險櫃怎麽辦?”

  “你說怎麽辦呢?”

  “我有個主意,若是我們不退租,留著以後再來的話,就可以住一住了,保險櫃便不用想辦法了。”

  “師弟,保險櫃送給院裡吧?”

  “也好,哪我們明天早晨打好行禮,雇個車一起弄過去,然後就去機場。”

  “好,就這麽辦。”

  “師兄,不如我們今晚再做一件有意義的事情吧,權當是告別之作吧?”

  江陽笑道:“哪你想做什麽?”

  “夜遊神送給我們的信香才用去了一半,不如我們今夜和古聖賢在聯絡聯絡唄!”

  “哈哈,你的心目中,哪一位聖賢比較適合我們的告別之作呢?”

  “千古一帝,怎麽樣?”

  “好,千古一帝做我們的告別儀式,自然意義非凡。”

  師兄弟二人說乾就乾,當即起身,打開保險櫃,拿出宣德爐和信香,點燃,插入香爐中,兩人躬身拜了三拜,默默禱告三遍。

  爾後盤膝於床,閉目凝神。

  守得一縷神魂,納注元神出竅。

  恍惚間,一位頭戴平天冠,身穿皂色蟒袍,鷹鼻深目墨髯之人,緩緩而至,厲聲問道:“大膽小童,何故燃信喚朕?”

  歐舟和江陽師兄弟躬身拜了三拜,齊聲答曰:“我們乃道祖所遺玄濟經六世傳人,貿然請始皇帝到此,是為了一件造福蒼生大計?”

  “當今天下太平,黎民家業安康,何談造福蒼生之語?”

  “陛下容秉,太平表象之下,總有妄動乾戈之輩,盛世繁華影中,暗藏利欲熏心之人。有人為了一己之私,不惜挑起事端,禍害他國,致使黎民流離失所,百姓有家難歸。陛下以為,這等人當以何策應之?”

  “何人如此大膽,敢冒犯我天朝神威?”

  “陛下,屢屢挑起事端者,乃化外番幫。數十年來,遭其禍害者,人口過億,邦國數十,致使國破家亡,人如螻蟻,命似紙賤。以陛下之見,這等人物,該以何罪論處?”

  “殺無赦。”始皇帝大手一揮。

  “陛下,化外番邦武力強大,一己之私者大權在手,如何殺無赦呢?”

  “這個嗎,”始皇帝一撕胡須,沉吟道:“對於這等人,只有一個辦法可用?”

  “陛下請說?”

  “想當年,朕富有四海,帶甲百萬,內有良丞輔弼,外有名將揮軍。天下諸國,聞朕之名,莫不戰戰兢兢。一些宵小之輩,明鬥不過,便施暗算。目今之計,唯有派遣死士,效荊軻行刺一途。”

  “陛下,當年荊軻行刺大王,被大王當場斬殺,此法古時行不通,今世更不好使。”

  “似此,朕也無良策應之。”

  歐舟和江陽師兄弟對望一眼,齊聲問道:“陛下以為,這等人確實該殺嗎?”

  “禍害蒼生,自然該殺。”始皇帝斷然說道。

  “我們也認為該殺,然而世間萬物,並不不以人的意志發展。誰的拳頭硬,誰就有道理;誰的軍力強大,誰就是天下王者。恰如陛下當年那樣,想殺陛下之人,何止千萬,但有人做到了嗎?”

  “哈哈哈,此言確有道理。天下者,乃強者之天下,此為亙古不變之理。但倒行逆施,為一己之私無故禍害蒼生者,著實可惡,此等奸惡之輩,不除不快。”

  “想當年,天下人看陛下,是否也如陛下所言,是為一己之私而禍害蒼生者呢?”

  始皇帝大手一揮,說道:“朕當年所行者,乃是順天應民之舉。盡管天下人不理解,但天下大事者,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王室八百年江山,到朕繼位時已是風燭殘年,致使群雄逐鹿,諸侯爭霸,禍亂天下,黎民百姓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煎熬百年。若非朕兵臨天下,掃盡妖氛,滅六國而平天下,一統江山。百姓方才脫離戰亂,黎民盡歸家園。普天之下,功至大至偉者,非朕莫屬也。”

  “陛下雄才偉略,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然兵凶戰危,兵連禍結,從來都是黎民受苦。陛下坑殺三十萬趙軍之時,可曾想過他們的父母妻兒,僅此一舉,便有百萬之眾泣血悲啼。陛下心之堅韌,手之狠辣,也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啊!”

  “二位小童差矣,”始皇帝擺擺手,“當年,三十萬趙軍若是不殺,放他回去,便是縱虎歸山,戰事一起,至少還得再打十年。而十年戰事之後,軍民百姓死亡者何止三十萬。與其如此,不如快刀斬亂麻,盡數屠之,戰事早結束,百姓早受益,天下早安定,黎民早幸福。”

  “可是,陛下掃六合平天下之後,並沒有大力扶持民生,造福黎民,而是廣築長城,大修阿房宮,重徭役,苛捐稅,變本加厲,盤剝百姓。此舉陛下何解?”

  “天下初定,百廢待興。內有六國余孽作亂,外有胡人鐵騎騷擾邊境。為使江山永固,朕不得不以非常之舉,用雷霆手段。長城不修,江山便無寧日,內亂不除,便如附骨之蛆,早晚傷及國本。”

  “長城該修,內亂該除。然則陛下焚書坑儒之舉,又為哪般?”

  “春秋文化,繁榮鼎盛,你方唱罷我登場,但百家爭鳴之後,天下大亂,諸國爭霸,群雄並起。孔孟之道非但沒有教化世人,反倒使文人荼毒,教派林立,皆打著教化之道,行禍亂之舉。讀書者不遵禮法,著述者立意險惡。似此,不除之,天下何時安定。”

  歐舟和江陽師兄弟二人對望一眼,齊聲再問:

  “陛下平定天下,剿滅群雄,閱人無數,何故不能閱一宦官,竟致使江山二代而亡?”

  “此朕之過也,真是不堪回首。若是能回到過去,必將趙高挫骨揚灰,滅他九族。”嬴政咬牙切齒道。

  “陛下癡迷長生,致使趙高投其所好,漸掌大權。若非陛下偏聽偏信,喜好言惡直言,善小人遠賢臣,何至於盛年而夭亡乎?”

  “兩千年以來,朕因殺孽太重,欲念過甚,被禁於幽冥地府,懺悔前生,已有所悟,求長生而早夭,信讒言而喪國,此誠為朕之兩大憾事也!”

  “陛下啟用百萬民夫,歷三十年而修阿房宮,可曾想過,此一舉致使多少家庭流離失所,多少百姓枉送性命?”

  “天下者,朕之天下,百姓者,朕之子民。以子民贍養君王者,乃天經地義之道,即使因此丟了性命,也是為朕盡忠。子民為君王效命,修建陵寢,朕以為乃是他們的榮幸。”

  “後代有君王曾言,君為舟,百姓為水,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陛下對此有何感言?”

  “此言大謬。沒有君王,天下便無法治,百姓任有宰割,誰替他們做主?”

  “但如陛下視百姓生命如草芥者,百姓還不如不要這樣的君王呢!”

  “百姓者,如草原之羚,君王者,如獸中雄獅,天生具有生殺欲奪大權。若非如此,人口泛濫,有欲之徒混跡其間,爭權奪利者無處不在,豈不貽害無窮。”

  “陛下為了求得長生,不惜遣徐福帶三千童男童女遠赴蓬萊。耗費國庫,供養丹士,致使英年早逝,國家易手。假如有來生,您還願做這樣的帝王嗎?”

  “帝王者,乃朕畢生之所求,假如有來生,我一定做一個百姓愛戴的好君王。”

  “假如有來生,陛下還會求取長生嗎?”

  “一定不會。”

  “為什麽?”

  “朕被囚禁於地宮兩千年,早已勘破生死,天界神仙之說,皆屬虛妄。”

  “陛下的陵寢,已成千古之謎,方才陛下所言,被囚禁於幽冥地府,難道陛下不住陵寢,而在地府懺悔?”

  “地府者,亡故之人所居之所,朕雖擁有龐大的陵寢,卻是孤家寡人,整日間幽居在此,不得踏足塵世,深居簡出,不是地府勝似地府。”

  歐舟和江陽師兄弟二人對望一眼,不禁笑道:“陛下原來是這樣想法。哪今日何以聽聞信香召喚,順遂而來?”

  “此信香乃道祖所製,我等幽居地府之鬼,蒙信香召喚,乃莫大榮幸,敢不前來。”

  “不瞞陛下說,我們師兄弟二人,已經先後燃香召喚過多位前世聖賢,君王之中,僅有陛下和則天女皇。”

  “哦,還有何人?”

  “劉基,三豐祖師,達摩祖師,佛祖如來。”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