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心情美得飛起
方靜的話讓陳招娣皺緊了眉,後院雖然有二百多百米,但是真要建個一百二十平米的廠房,如果再算上其他輔助的房子,連種菜的地都沒了。
張支書顯然也想到了這一點,背著手在後院溜達了一圈,又去院子外走了一圈,回來坐在葡萄架下抽了兩口煙,這才看著陳招娣道:“建廠房的事暫時先緩一緩,等我與劉順商量一下再說,明天吧,明天聽我回音。”
說著站起來就往外走,把方靜和陳招娣搞得面面相覷,一時間不知道張支書葫蘆裡到底裝的什麽藥。
待第支書走遠,陳招娣和方靜十分默契地站起來,從後院逛到院外。
當兩人的目光定在緊鄰後院的池塘和菜地,不由再次相視一眼,心裡多少有了猜測。
機器是劉欣雨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甚至不惜厚顏托王司長幫忙從英國弄回來的,從劉欣雨的信裡可以感覺到劉欣雨對這幾台機器所寄的厚望,因此就算這是一個全新的領域,方靜打定注意要盡快讓機器轉變成生產率取得效益。
從劉家回到方家莊,方靜與方明細細商量了一番,決定雙管齊下。
方靜與陳招娣在安排好留芳被服廠生產的前提下,盡快完成製襪廠廠房的建房。
方明則帶著方青松前往甬城,采購被服廠需要的面料,順便尋找生產襪子的原料線。
姐弟倆商量好接下來的工作計劃,方靜把隨信送回來的機器安裝使用說明仔仔細細地研讀了一番,直到夜深了在方母再三催促下才上床休息。
第二天上午方靜安排好留芳被服廠的生產,就帶著方明來到劉家。
陳招娣與王三妹正準備鎖了門一起去方家莊,看到方家姐弟過來,婆娘二人還以為被服廠出了什麽事呢。
雖然昨天姐弟倆已經將接下來的工作進行了一番規劃,但是在實施之前,方靜與以往一樣先與陳招娣商量,得到陳招娣的認可才會推行。
畢竟劉欣雨才是留芳被服廠和製襪廠實際意義上的大老板。
劉欣雨不在國內,那麽陳招娣就是劉欣雨的代言人。
盡管劉欣雨給了方靜我十萬分的信任,但是方靜行事有她自己的原則和分寸,雖不至於事無巨細都賂陳招娣請示匯報,但是一切重大的決定必定要向陳招娣詢問請示。
雙方在院子裡坐下,方靜將昨天與方明研究商量以後的規劃細細做了分析,陳招娣不太明白的地方,更是耐心地加以說明。
“行,就這樣,我沒其他意見了!”陳招娣提了兩個小建議,都被方靜采納,心情美得飛起,回頭指使王三妹去地裡喊劉青松回來,“老二家的,趕緊去地裡把老二喊回來。我這就去幫老二準備行李。對了,得多給老二帶點錢在身上,出門在外可不能像在家裡這樣摳摳索索。”
王三妹應著就匆匆往地裡去喊人,陳招娣則嘮嘮叨叨地去給劉青松收拾行李。
院子裡就剩下方家姐弟二人。
方明對著方靜豎起了大拇指,陳招娣提的那兩個小建議,根本就是方靜故意留出來的給陳招娣補充的。
方靜瞪了方明一眼,示意他收斂一點,哄哄老人家讓老人家開心有什麽不對的?
方明卻對著方靜做了個鬼臉,明顯帶著戲謔,氣得方靜站起來要打他。
方明連連作揖討饒。
姐弟倆正鬧著,張支書與大隊長兼民勤包服廠廠長劉順一起過來了。
“咦,怎麽就你們姐弟二人?”張支書左右看了看,沒發現劉家的人,不由驚訝地問道。
方靜請兩位在葡萄架下落坐笑著解釋道:“二嬸去地裡喊二叔了,奶在屋裡幫二叔收拾行李。”
這時陳招娣已經聽到了院子裡說話的聲音,也不急著收拾行李了,比起劉青松出門要帶的行李,當然是製襪廠的廠房更重要。
陳招娣與方靜先給兩位領導泡了茶,然後也在葡萄架下落坐,兩人的目光齊齊落在兩位大隊幹部身上,希望從兩位嘴裡得到她們想要的消息。
就算張支書當了幾十年的大隊支書,這麽近距離地被一老一少兩位女性盯著,還是感到了一些不自在,端起茶碗喝了一口,放下茶碗輕咳一聲道:“昨天我與劉順還有隊裡其他幹部商量了一下,決定把你家這個院子與池塘之間的那塊地劃給你們建制襪廠。”
劉順點了點頭接過張支書的話道:“這塊地因為離池塘比較近,面積也不大,沒人願意在這塊地上建房。昨天支書與我商量,要給製襪廠找塊地建廠房,想來想去,覺得這塊地最合適。只要把這座院子的圍牆往池塘邊一擴,後院少說也能多出一倍的面積。只是有一點,得給楊家一點補償。”
陳招娣一邊聽一邊點頭,聽到要楊家補償,臉色微微沉了沉,不過很快就點頭道:“應該的應該的。”
方靜看了眼陳招娣,心裡有些驚訝今天陳招娣居然如此好說話,她還真的有些擔心陳招娣不願意出這個補償呢。
既然陳招娣沒意見,方靜當然也沒有意見,能將後院擴大一倍,就可以把這個製襪廠規劃得更加完善,於是含笑看著張支書和大隊長問道:“兩位領導覺得給多少補償比較合適?”
張支書和劉大隊長過來自然是有所準備的,昨天隊裡商量好以後,就與楊家進行過溝通。
這塊地原本是隊裡的宅基地,當初給劉青山批宅基地的時候,隊裡人口沒那麽多,空余的宅基地比較富裕,因此給劉青山劃宅基地的時候把劉青山和劉欣雨的自留地直接劃在院子裡。
院外留下的這塊地狹長的地,實在建不了房,除非把池塘給填了。
倒是有人看中了這塊地,提出填池塘的建議,卻被隊裡的老人們強烈反對,最後不了了之。
這塊地就這樣一年年地空著,直到隊裡分自留地,楊家因為老的老小的小病的病,為了方便就向隊裡要了這塊地當作種菜的自留地,一種就是十來年。
現在老的病的走了,小的長大了,倒是不在乎自留地近與遠,但是這十來年楊家花了不少功夫才慢慢地把這塊地養肥,給些補償自然無可厚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