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對倭海戰1
其余二位藩主聞言也是兩眼放光,心中激動不已。
如果能生擒大明的皇子朱棣,那絕對是天大的戰功。
以前數百年,倭國隻敢派遣海盜小規模的騷擾中原,大戰從來不敢打。就像蒼蠅一樣,繞來繞去的叮咬,專挑東南沿海村莊。
因為他們知道真正的大戰,根本就打不贏,也不可能打贏。此外實際上一些海盜還不是當權的幕府指使,而是‘諸國’擅自行動,與幕府無關。
實際上,他們骨子裡對中原王朝還是畏懼的。
所以生擒中原王朝的皇子,對他們來說就相當於倭國的封狼居胥。
是倭國歷史上,從未有過的功勞。
其主帥必定會名垂青史,被吹個幾百年上千年。
朱棣搶到征倭將軍的位置想要名垂青史,他們有同樣的想法。
不得不說,朱棣這個誘餌,的確非常誘人。
……
“二位藩主,請你們率領各自的船隊,和本將一起傾巢而出,生擒朱棣。”有馬弘義激動的下命令。
“大人且慢!”然而此時高橋紹三叫住了他,“我怎麽越來越覺得,此事透著蹊蹺呢?”
“如何蹊蹺了?”有馬弘義問道。
“其一,朱元璋既然派出大軍征伐我們,就絕對不會派一個什麽戰術都不懂的廢材當主帥。”高橋紹三道,“既然任命了他的皇子做主帥,那就證明這個皇子必定有過人之處。而朱棣現在用的戰法,又顯得太低級,完全不像有過人之處的樣子。”
“不錯。”弓月元欽也點頭說道,“聽聞中原王朝的朱元璋有識人之明,否則他也不可能開創大明王朝。像他那樣的皇帝,絕不會犯這種低級錯誤。”
“俗話說一將無能累死三軍,把五萬精銳交給一個無能的將領,就等於是讓他們的士兵白白送死。由此可見,朱棣此舉,絕非表面看起來那麽簡單。”
“其二,我擔心這是朱棣的誘敵深入之計。他是在以他自己做誘餌,就是想誘我們去擒殺他。假如我們傾巢而出,其他海岸就空虛了。”高橋紹三道。
“我三人身負家國重任,守護倭國海岸,絕不容有失,因此還得處處小心才好。”弓月元欽道。
“假如我們冒然出擊,中了朱棣的計謀,在海面上恐怕再也無法和明軍抗衡。”高橋紹三道,“因此,還請藩主大人慎重。”
“不錯。”弓月元欽道,“我們必須要慎重決斷,否則我等就是倭國的千古罪人。”
“你們二位說的都是書生之見。”然而有馬弘義卻道,“你們覺得朱元璋英明睿智,不可能派出一個什麽都不會的將軍征戰?那伱們就想錯了。當年的蜀國丞相諸葛亮是何等的智謀?他還不是犯下了天大的錯誤,派一個只會紙上談兵的馬謖守街亭。”
“朱元璋,總不可能比諸葛亮聰明吧?天下就不可能有,一次錯都不會犯的人。”
“此外諸葛亮派馬謖守街亭,是因為諸葛亮把馬謖當親兒子看,想要栽培他。而現在朱棣就是朱元璋的親兒子,朱元璋也是任人唯親,把機會留給自己的兒子。”
倭國人自己沒什麽文化底蘊,但他們卻十分仰慕中原文化並且虛心學習。《三國志》很早就傳到了倭國,而倭國人也十分推崇三國,因此他們對三國的事跡耳熟能詳。
二位藩主聞言沉默下來。
的確,天底下就沒有不會犯錯的人,朱皇帝就算再英明他也是個人。如果一個人一生一次錯誤都不犯,那就不是人是神了。
漢武帝的文韜武略是何其上乘,還不是錯用了貳師將軍李廣利?
諸葛亮也錯用了馬謖。
如今大明皇帝重用他那從未征戰過的皇子,情況就和諸葛亮差不多。
“而且本主聽說朱棣小時候就表現的非常勇武,五六歲年紀就敢千裡奔赴戰地,朱元璋恐怕也是看中了他這一點,才敢讓他領軍為帥的吧。”有馬弘義道,“然而,馬謖此前又何嘗不是表現的才華出眾?平南蠻的計策,就是他給諸葛亮獻上的。”
“在本主看來,朱棣和馬謖一模一樣。領兵之前表現出眾,卻從未有過任何實戰經驗。一旦領兵就會剛愎自用,最終導致失敗。”
“也就是說,朱棣就是下一個馬謖。”
“有理!”弓月元欽道。
“不錯。”高橋紹三道,“當初司馬懿看到馬謖屯兵山上,還有些不敢相信。如今我們看到朱棣使用如此拙劣戰法不敢相信,就和當年的司馬懿差不多。”
“此外,你們懷疑這是朱棣誘敵深入之計?”有馬弘義笑了,“這完全就是沒理由的懷疑。”
“朱棣有多少戰船,我們探聽的一清二楚。他根本沒有足夠的戰船,分兵襲擊我們的薄弱之處。”有馬弘義道,“海戰不比陸戰,陸地上有高山深谷可以藏兵,而海面視野廣闊,根本沒地方可以藏兵。”
“況且就算他不考慮後勤補給,把剩余的一百艘戰船全部出動,襲擊我方薄弱海港,我們迅速回援完全來得及,要知道我們可是順風。對方的船員對海情的熟悉程度也比不上我方,一百艘戰船冒然進攻其他海港,就會被我們前後夾擊,甕中捉鱉。”
“不錯,不錯。”二人紛紛點頭。
“其三,如果我們不合兵一處,對方兩百艘戰船全力進攻我對馬島,對馬島很可能就被他攻下來了。如果因為你們的瞻前顧後,被這個莽夫一舉攻下對馬島,那我們可真就成笑話了。”
“其四,如果我們錯過了這次千載難逢的擒殺大明皇子的機會,把他給放跑了,事後恐怕會後悔的想要切腹。此事被後世人得知,恐怕會笑話我們百年。”
“有馬大人說的有理!”高橋紹三道。
“有馬大人就下令吧,我們幹了。”弓月元欽道。
“好!”有馬弘義站起身來,道,“你們二位藩主立刻率領本部船隊,和本藩主的戰船一起,馬上開出港口。一刻也不要停留,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迅速衝上去,將明軍戰船包圍起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