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洪荒之逍遙小劍仙》第439章 438.飛龍騎臉怎麽輸?
  第439章 438.飛龍騎臉怎麽輸?
  大禹是從帝舜手中奪得的人皇之位,對此,帝舜自然不是那麽的心甘情願。

  只是,因為大禹在人族的聲望實在是太高,所以帝舜也只能隱忍下來,任由大禹將他軟禁。

  可惜的是,大禹死的實在是太早了。

  帝舜在大禹生前不敢有什麽動作, 現在大禹死了,他就沒那麽多顧忌了。在這種情況下,他肯定不願意看到人皇之位順利的落到啟的手中。

  不過,當初帝舜禪位給大禹,帝舜知道自己是被強迫的,但是別人可不知道,因此,從表面上看,就是帝舜把人皇之位禪讓給了更加賢能的大禹,因此,帝舜自己想要再出來爭這個人皇之位已經不可能了,他只能想辦法選擇一個人選,並且幫助他和啟爭奪人皇之位。

  雖然帝舜在人族的聲望和影響力都遠遠不如大禹,但是作為曾經的人皇,他在暗地裡還是掌控著一股不弱的力量的。

  他相信,知道找到一個合適的人選,再加上他的支持,就一定可以擊敗啟。

  誠然,這對於帝舜自己來說並沒有什麽好處,但是只要不讓人皇之位繼續落到大禹的後人手中,帝舜就心滿意足的。

  至於這個合適的人選,最後帝舜選擇了伯益。

  伯益是大禹的臣子。

  當初在大禹治水的時候,伯益就一直追隨著大禹,後來大禹成為了人皇, 伯益更是成為了大禹手下最得力的助手,在大禹忙於鑄造禹王九鼎, 構建九州結界的情況下, 人族絕大多數的政務都是伯益協助大禹處理的。

  在這種情況下,當大禹早亡的時候,很多人甚至都覺得大禹可能會把人皇之位禪讓給伯益。

  不過大禹最後還是選擇把人皇之位傳給了自己的兒子啟。

  對於這種結果,大多數人都表示能夠理解。

  畢竟,啟也是一個能力出眾的人。

  雖然啟沒有像伯益那樣資歷深厚,勞苦功高,但是其終歸是大禹的兒子。

  就算是大禹這般偉大的人,終歸還是會有些許的私心的。

  然而在帝舜看來,本來唾手可得的人皇之位就這麽失去了,伯益就算表面上不說,心裡肯定也會有所不滿的。

  在這種情況下,只要他在伯益耳邊稍微的煽動一下,伯益就極有可能會想要從啟手中奪回失去的人皇之位。

  所以帝舜就這麽做了。

  而事實上,伯益也確實被說動了。

  要知道,人族自古以來,禪讓賢能一直都是人皇之位傳承的主流。

  不管是伏羲禪位於神農,還是神農禪位於軒轅,又或者是後來的少昊禪位於顓頊,顓頊禪位於帝嚳,帝摯禪位於帝堯,乃至於最近的帝堯禪位於帝舜,帝舜禪位於大禹都是遵從著這個潛規則。

  在這漫長的人族歷史中,唯一出現例外的也就只有軒轅禪位於少昊,以及帝嚳禪位於帝摯這兩次算是父死子繼,但就算是這兩次,不管是少昊還是帝摯其實才能都很出眾,因此即使是父死子繼,也不能說不算禪讓賢能。

  因此,在伯益看來,大禹在死後也該傳位於賢能之人。

  而放眼人族,除了大禹這位人皇之外,能稱得上大賢的人,自然就是他伯益了。

  作為大禹身邊的老臣,伯益可以說是勞苦功高,而且又身居高位,不管從什麽角度來看都很合適。

  所以,當大禹的身體出現了問題,極有可能英年早逝的時候,伯益內心雖然悲傷於天妒英才,以至於大禹這樣一位雄主居然這麽早就要離開人世,但是同時也是隱隱有著幾分難以察覺的喜悅的。

  大禹早亡,人族當中沒有其他聲望能與他抗衡的人,而大禹的兒子啟也沒有足夠的資歷,這樣一看,只要大禹死了,人皇之位可以說妥妥的就是他的。

  但是,讓伯益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大禹在臨終之前居然真的就把人皇之位傳給了啟,甚至由於大禹長久以來的威望,人族上下都沒有一個人反對的!
  話說回來,到底是傳位給伯益,還是傳位給啟,這對大禹來說其實沒有一點選擇難度。

  因為早年先是忙於治水,後來又為了向堯舜復仇,大禹基本上沒有盡到身為一個丈夫和身為一個父親的責任,這讓他對女嬌和啟都是充滿了內疚。

  在這種情況下,只要啟不是那種昏庸無能之人,大禹就肯定會把人皇之位傳給他的。

  但這就讓伯益很是不滿了,只是出於對大禹長久以來的敬重,他才沒有表現出來罷了。

  現在,帝舜突然跑到伯益耳邊說他才是最適合成為人皇的人,說實話,伯益確實心動了。

  他敬重大禹,卻不怎麽看得起啟。

  在他看來,啟跟他相比一無是處,唯一值得稱道的就是大禹兒子的這個身份。

  這樣的啟,如何能帶領人族繼續走下去?
  因此,在帝舜的鼓動下,伯益說服了自己,他只是為了人族的未來,而不是為了自己的私欲。

  就這樣,伯益在帝舜的幫助下暗中串聯了一些人,並且聯合了有扈氏,起兵反啟。

  有扈氏是人族內部一個強大的部落,這個部落的思想極為的頑固,一直堅持著人族很多古老的傳統。

  當初在大禹從帝舜手中奪得了人皇之位的時候,有扈氏就反對過大禹,雙方甚至發生了戰爭。

  不過大禹治水的功績實在太大,再加上大禹在成為人皇之後的種種表現,有扈氏最後還是承認了大禹這位人皇。

  現在,大禹傳位給了啟,伯益也是很輕易的就說動了有扈氏站在他這一邊。

  就這樣,伯益和有扈氏同時起兵反啟,一時之間,因為伯益的聲望,人族各地也是應者雲集,聲勢浩大。

  在這種情況下,許多人都覺得啟大概是要失去人皇之位了。

  然而,所有人都小看了啟。

  或者說,他們小看了大禹。

  身為一位雄主,而且是經歷過各種苦難的人,大禹在傳位給啟的時候,又怎麽會考慮不到被他囚禁的帝舜以及他的左幫右臂伯益?
  他之所以留著帝舜和伯益,只是為了磨煉啟罷了。

  換而言之,帝舜和伯益就是大禹給啟留下的磨刀石。

  除此之外,對於伯益,大禹還是懷著幾分惜才的念頭。

  他覺得如果啟可以收服伯益,也不失為一大臂助。

  在這種情況下,大禹肯定是早已給啟留下了後手,留下了足以應對帝舜和伯益的力量。

  因此,當伯益聯合有扈氏發動叛亂,聲勢顯得十分浩大的時候,啟這邊也很快就有了應對。

  伯益和有扈氏雖然同時叛亂,但是有扈氏遠在天邊,而伯益就在眼前。

  所以,啟一開始根本就沒有管叛亂的有扈氏,而是集中了力量直接去攻打了眼前的伯益。

  伯益雖然在人族聲望很高,又有帝舜在背後支持,但是啟才是大禹指定的繼承者。

  如果伯益真的和有扈氏聯合在了一起,說不定還可以抵抗現在的啟,但事實卻是有扈氏的大軍還沒有到來。

  在這種情況下,面對啟所率領的大軍,伯益幾乎沒有組織起什麽有效的抵抗就落敗了。

  不過,啟在擊敗了伯益之後,並沒有像大禹所期望的那樣把伯益收為己用。

  他直接殺了伯益祭旗,然後誓師討伐有扈氏。

  伯益死了,有扈氏空有強大的實力,卻也失去了繼續與啟對抗的大義。

  最後,有扈氏也敗了。

  啟,這位年輕的人皇,用擊敗伯益和有扈氏證明了自己的能力,一時之間,天下間再無異議之聲。

  至於帝舜,作為曾經的人皇,啟雖然沒法像對付伯益那樣當中殺了他,但是一杯鴆酒,就讓這位暗中搞事的前輩結束了自己的一聲。

  在這之後,啟借著自己大勝有扈氏的威望,立夏。

  自此,也是正式宣告禪讓製的終結,人族也是迎來了第一個大一統的王朝——夏朝。

  嗯,沒錯,也就三清把弟子都召集起來開個會,講個道的功夫,人族就發生了這麽多的事情。

  當葉逍通過地府的途徑了解到這些東西之後,整個人都不好了。

  這節奏也太快了吧?

  如果按照這個節奏下去,封神豈不是就在眼前了?
  而且,這人族內部的人皇更替,情況跟他了解的也好像有點不一樣啊!

  這麽多爾虞我詐的嗎?
  不過你還別說,這樣一來也算終於有點後世那些繼承者為了皇位爭得你死我活的味道了。

  所以說嗎,並不是古人就比後人高尚,只是以前外部壓力太大,人族完全沒有內鬥的空間。

  畢竟,當時人族光是應對外部的威脅就已經很費力了,如果再搞點什麽內鬥,那不是找死嗎?

  現在人族外部的威脅基本上已經沒有了,這不,熱衷於內鬥的本質頓時就暴露出來了。

  當然了,也並不是說他們這麽做就一定是錯的。

  每個人都有追求自己想要的東西的權利,不管是權力還是什麽。

  而且,這樣的鬥爭,起碼可以保證成為人皇的那個人一定會有著足夠的能力與手段,所以,只要內鬥能夠解決的乾淨利落,別把整個人族都拖進內鬥的泥潭,這對於整個人族來說也未必是什麽壞事。

  不過這個九州結界
  說實話,關於九州結界,後世雖然也有關於這個方面的傳說,但其實葉逍都沒怎麽當回事。

  因為在他看來,這東西可能在其他世界觀下可能會出現,但是在洪荒,出現的幾率並不大。

  畢竟,在洪荒的世界觀下,人族雖然是天地主角,但其實更像是一個工具。

  真正的主角實際上是那些力量足以毀天滅地的大能。

  在這種情況下,你指望著人族搞出來一個能夠壓製境內所有修士的九州結界出來,說實話有點不現實。

  要知道,人族的疆域那麽大,得什麽級別的力量才能壓製這麽大一片范圍內的所有修士?
  可現在人族居然真把這東西搞出來了
  按照平心的說法,這個九州結界,還有作為根基的禹王九鼎,實際上是與人道氣運,以及新生的人道勾連在一起的。

  而這一點實際上是女媧告訴平心的,因為新生的人道一直都膩在女媧身邊呢。

  所以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女媧是被大禹給NTR了,因為在女媧毫不知情的情況下,大禹就用某種方法通過人道氣運對著新生的人道做了一些不可描述的事情,等到女媧察覺到不對的時候,大禹都已經做完了——鬼知道大禹是從哪裡搞到這麽高端的方法的!

  而人道作為和天道、六道同一個層次的存在,即使只是新生的人道,那力量也遠超一般人的想象。

  禹王九鼎跟九州結界既然是和人道勾連,那麽它們能夠擁有鎮壓人族境內一切修士的力量就不足為奇了。

  在搞清楚了這一切之後,葉逍就更迷糊了。

  九州結界的事情已經成為了定局,現在再考慮這麽多也沒用了。

  現在葉逍好奇的就是,在九州結界將整個人族都覆蓋在其中的情況下,封神大劫要怎麽進行?

  現在修為稍微弱一點的進入九州結界直接就跟一個普通人沒啥兩樣了。

  就算修為強一些的身處九州結界當中也會受到壓製。

  除非你能達到聖人那種層次,可以不受九州結界的影響。

  但是,總不能一開始就直接讓聖人親自下場去打封神之戰吧?

  最重要的是,作為封神之戰對抗的主力的闡教和截教,現在都已經和好了啊!

  莫非要讓西方教拉開人人馬跟闡截兩教打一架?
  然而真不是葉逍看不起西方教,就西方教現在那點人,放在闡截兩教面前真的是不夠看的。

  除非西方教能得到外援,否則現在的西方教,闡截兩教隨便拉出來一個都能亂殺。

  即使西方教那兩位聖人比較不要臉,喜歡親自下場,但是三清又豈是吃乾飯的?

  就這樣,葉逍苦思冥想了半天,也沒想明白在三教一心的情況下,封神大劫還能有什麽威脅。

  都飛龍騎臉了怎麽輸?
  而就在葉逍思索這些東西的時候,玉虛宮中,其余一眾弟子也是漸漸消化完了講道所得,紛紛清醒了過來。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