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不想重走老路
出於對媳婦的迷之相信,黎修平知道那是好吃的。
不過還是很想知道:“媳婦,這是什麽?”
“我今天買到了一塊比較好的瘦肉,上面也沒什麽油,就想著能不能給你做點不一樣的吃食。
還真讓我給試出來了,這是把豬肉煮軟之後撕成肉絲再炒香,然後加入醬油白糖用植物油去翻炒。
就做成這個肉松了,可以當零嘴吃,到時候你也可以帶進考場的。”
聽著方青青熱情洋溢的介紹,特別是她看著自己時雙眸裡閃耀著亮光,黎修平也開始飄飄然起來。
看,這就是我的媳婦,媳婦聰明好看又善良。
是全世界最好的媳婦!
肉松吃起來滋味很不錯,鹹淡適宜卻又透著股股的香甜,肉炒得有一種焦香的味道。
那麽一大盤子,方青青給分成了兩份,黎修平和周健安都有份。
一半可以早上搭配著白粥饅頭,吃起來比較美味可口。
一半是日常當零嘴吃的,他們讀書辛苦的時候,還可以用來提神。
要是他們吃著覺得還好,會試之前方青青可以考慮再做一次。
而在黎修平試過了味道之後,周健安也聞香而來了。
“有糖的味道,有鹽的味道,這是——肉?”
他瞧著那金黃酥脆的肉絲,忍不住深吸一口氣,也學著黎修平的樣子用筷子夾了點放入口中。
一下子,周健安驚為天人,一整個吃飯的時間黎修平耳邊就只能聽到他喋喋不休的誇讚。
又是誇讚這個叫做肉松的東西是如何如何的好吃,又是羨慕黎修平有這麽好的媳婦。
“賢弟,大哥終於知道自己與你真正的差距在哪裡了。”
好吃到讓人想哭啊,自打與賢伉儷夫婦一同用餐之後,周健安感覺好幾天功夫自己整個人都胖了一圈。
要是讓人看了,還以為他每天都沒有用功讀書,在偷懶呢。
原本黎修平是不想搭理的,可是老有人在耳邊嗡嗡叫,實在是影響了吃飯的感覺。
於是他無可無不可的問道:“在哪裡?”
“我媳婦比不上你媳婦。”周健安說的十分悲催。
噗嗤一聲,方青青笑了。
她也是近日才知道,同樣是讀書人,可是這位周家大哥卻是個愛耍寶的性子。
“周大哥,這句話下次碰到了嫂子,我一定告訴她。”
“說就說,難道我還怕她不成?”周健安若無其事的回道。
心裡卻在算計著,最近這一年內,媳婦應該不會進京吧?
那就好,只要她跟黎家大娘子碰不了面,就不會知道這些了。
與這邊小院子裡的溫馨靜謐不同,內城的安王府今日可是熱鬧非凡,從一大早下人就喜慶的開門迎客了。
今天是安王爺的嫡女安樂郡主行及笄禮的日子,就連皇上都派人送來了賀禮,其他賓客當然也不會落後了。
安王畢竟是當今的親弟弟,而且是在皇帝陛下歷經風雨登基之後唯一存活的同父異母的兄弟,安樂郡主又是王爺唯一的嫡女。
其分量可想而知了,所以許多人來送禮,也是想要趁此機會與安王爺打好關系。
從一早上開始,安樂郡主眼皮就跳個不停,她都不知道是好還是壞。
及笄之後再過幾天,三年一次的春闈即將開始,那一個人是否已經進京?
這一次,他是否依然可以高中三元及第,成為皇伯父最為看重的天子門生?
上一輩子想盡辦法也沒能嫁給他,這一次,安樂郡主不想重走老路。
已經歷經生死甚至是連累了父王母妃的安樂芯子裡當然不是表面上看起來的十五六歲的小娘子了,她也不知道為什麽接到抄家聖旨之後她居然回到了十年前。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現在的她,還沒有犯下那一連串的錯誤不用面對父王的怒罵母妃的淚水。
而且,她還有機會,可以規避前世的風險。
哪怕她只是一名閨閣小娘子無法干涉朝政,但是最起碼,遠離那個惡魔是她可以做到的吧?
想到這裡,安樂郡主強壓下內心的激蕩,表現出一臉的坦然。
“替我更衣吧。”
與此同時,千裡之外的黎舉人老家安順縣的紅橋村,村民們都在為春耕忙碌著。
這一天黎老頭卻是回了鄉,卻是被黎氏一族的族長和紅橋村的村長請回去的,說是有重要的事情要和他商量。
的確是很重要的事情,因為也是現在,族長從別的地方知道了。
黎三郎中舉除了讓他們黎氏一族面子上更好看之外,還有一個天大的好事,一個真正造福他們族人的實際利益。
因為按照官府的規定,一個舉人可以免除五百畝田地的各種雜稅,而整個紅橋村村民的土地加起來也沒有超過五百畝。
這是不是意味著,只要這些田地都掛靠在黎三郎名下,就全部可以不交稅了?
種田不交稅,意味著田地裡的產出以後完全都是自己的了,那就代表著有更多的人可以吃飽飯了。
不過族長是一個謹慎的人,他不相信作為讀書人的黎三郎不知道這件事,可是三郎中舉之後哪怕村裡辦了流水席卻沒有提及這件事。
是不是,還有什麽他們不知道的需要規避的麻煩?
能夠免稅固然是好的,可是這麽多年他們黎氏一族也就出了三郎一個舉人,可千萬不要牽連到他的前程。
所以,族長在和村長商量之後,就不敢貿然行事先把黎老頭叫回來詢問過之後再說吧。
還真是巧了,關於這個問題,其實黎修平進京之前也跟他爹詳談協商過。
中舉之後可以幫族人掛靠田地,黎修平當然是清楚的。
一般的百姓都知道,各種雜稅加起來還是比較繁重的,像是農人靠天吃飯只要每天勤勤勉勉的下地乾活。
風調雨順的話,日子應該不難過,最起碼可以自己豐衣足食啊。
可這只是表面現象,實際上呢,農人一年到頭累死累活的田地裡的產出卻是多半要拿去交稅的。
如果再遇到盤剝的鄉紳,真正能夠剩下到自家的,並不多。
中舉之後黎修平也考慮過這個問題,如果把族人的土地都掛靠到他的名下,是不是就可以幫助到鄉親們?
但是在外求學這麽久,黎修平聽說的更多,還有許多仗勢欺人的權貴趁著農人掛靠的機會謀奪了別人的土地。
無權無勢的老百姓,又沒了地,這日子可真是要過不下去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