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白龍魚服 (4000+)
“孩子他娘,鐵柱,二柱,都快出來,皇帝老爺派人送來過冬的糧食了!”
“糧食?真送糧食過來了?那些當官還真發下來了?”
破舊茅屋內,一中年婦女還有幾名穿著破爛厚襖邋遢男子匆匆走出,看著那村口滿載麻袋的牛車,滿臉置信。
“別亂說,這次的縣太爺,聽說可是跟著皇帝南征北戰過的將軍,也是咱苦人家出生,哪裡會坑咱們這些平頭百姓。”
老漢頓時板著臉呵斥,但很快,隨著縣衙小吏的一聲呼喝,老漢滿是皺紋的老臉,便立馬陰轉晴天。
“都過來,每家每戶掌事的,都過來!”
“官爺,來了!”
老漢立馬屁顛屁顛的跑上前。
“都聽好了,當今陛下神威蓋世,掃平了建奴韃子,將你們從建奴韃子的手中解救出來,又給你們分田地,發種子工具,你們啊,是享大福了!”
小吏搖頭晃腦的說著長篇大論,若在以往,百姓們定是嗤之以鼻,畢竟,說得再好聽,沒有實際,也都是扯淡。
但現如今,這大恆天子到來,確確實實徹底改變了他們的悲慘生活。
先是將那些把他們不當人的建奴韃子宰了個乾淨,
又是分地,又是發種子工具,又是給租給他們耕牛,還給他們發口糧,這每一件事,放在以往,可都是他們想都不敢想的!
如此,這些長篇大論,他們甚至恨不得多講一些!
“這不,冬天快到了,陛下啊,考慮到伱們今年才剛分田,田裡的吃的啊,都還沒成熟,家裡啊,也都沒余糧,這不,旨意一下,這糧食啊,又給你們送過來了。”
“都過來,按之前分的那樣,分的田裡有種東西的,站這邊,分的田裡沒種東西的,來這邊……”
一通折騰,整頓好秩序後,小吏滿足的拍了拍手:“還是老規矩,這糧食,是按陛下規定的發,但這從城裡運過來,弟兄們人吃馬嚼,路上肯定有損耗,損耗也不多,只有三成。”
說到這,小吏笑呵呵的神色驟然嚴肅,陰狠的目光掃過一眾百姓:
“你們,可得把嘴把嚴實了,有人來抽查的話,可別瞎嚷嚷什麽我們貪汙了!”
“不然的話,下一次有好事,可就輪不到你們了!”
“老爺您放心,俺們嘴巴嚴實得很,不會亂說的。”
“老爺您放心,俺們保證不會多說一個字字的。”
一眾百姓立馬出聲,幾乎都是拍著胸脯保證著。
見到這場景,小吏臉色頓時陰轉晴天,恢復笑呵呵的模樣:“來來來,都按順序來領糧食,陛下可是大方啊,這些糧食,讓你們每天吃上一頓乾的都有多!”
“吃三頓稀的,多放點水,那還能剩下不少糧食,你們啊,都得記得陛下的皇恩啊。”
“這般好日子落到你們頭上,恐怕是祖墳都得冒青煙了!”
“那是當然,這好日子啊,老漢這一輩子,還是頭回呢!”
“老漢家早就立好了長生牌,老漢一家,可是早晚都給皇帝陛下祈福啊!”
“牛老漢你家還只是早晚,咱家啊,可是一天三次!”
“這麽好的皇帝,可要長命百歲啊,這好日子,難得啊!”
一眾百姓,你一言,我一語,皆是嚷嚷個不停。
至於官老爺說的損耗……
有損耗不是正常的嘛?
糧食經官老爺的手,不層層貪點,那還叫官老爺嘛?
這至少還發下來了,勉勉強強,還能飽腹。
以前這麽多年,這麽多天災,什麽時候發下來半粒米過,更別說在建奴韃子手下做牛做馬,任打人殺了。
這生活,他們,已經很滿足了。
此時,村口,卻是悄無聲息的駛來一隊人馬。
“陛,老爺,這裡是遼河縣小河村,按照最新統計的戶籍黃冊,小河村有三十一戶,一百八十九人,青壯有一百一十一人!”
李修點了點頭,他倒也沒有去質疑為何青壯有這麽多,畢竟,連年戰亂,再加之又是處在後金治下為奴為婢,老弱早就死得差不多了,剩下的,大都是青壯,不足為奇。
這也是他為何鼓勵遼東漢民迎娶朝鮮女子的最重要原因。
就如朝鮮,被後金摁在地上摩擦兩次,又被遼鎮狠狠修理一次,青壯男子,亦是死傷不知道多少,反倒是女子,留下不少。
如此,剛好可與遼東漢民互補,既可增加遼東百姓數量,加快人口繁衍,同時還可通過這通婚,讓朝鮮愈發穩定,愈發緊密的徹底融入這個文化圈內。
如此,通婚,自然是一舉數得之大好事。
思緒一閃而逝,當看到村裡停著的那些滿載糧草的牛車後,李修也不禁一笑:“來得早,不如來得巧,走,隨老爺我去看看。”
說完,李修策馬而動,一眾喬裝打扮的禦前營將士,亦是立馬緊隨其後,跟隨而去。
“你們,是幹什麽的?”
見眾騎飛奔而來,小吏神色微變,使了個眼色,便立馬有一名巡防營士卒走上前,將李修一乾人攔住。
“朝廷發糧重地,速速下馬!”
王五正要呵斥,卻被李修抬手製止,翻身下馬,李修笑道:“咱是關內的商行的,這次過來,是過來看一下市場的,路過此地,想口水喝。”
說完,李修看向這正一鬥鬥分發的糧食,略顯詫異道:“這是在分糧嘛?”
“商隊啊……”
小吏眼前一亮:“你們是做什麽買賣的?”
李修一笑:
“你們這裡需要什麽,我們就回關內弄什麽來賣!”
“那挺好!”
小吏點了點頭:“現在咱這遼東地界,可是要交商稅的,山海關那邊,還有城裡都張貼了告示的,你們看了沒?”
“自是看了。”
李修點了點頭。
“新朝初立,改改規矩,自然是正常。”
“正是!”
小吏滿眼讚同:“新朝新規矩,當然是天經地義,要是人人都像掌櫃的你這般明事理就好了。”
李修眉頭一挑,好奇問道:
“怎麽,難道有很多人不願意交稅?”
“那是當然!”
小吏點了點頭:“如今陛下收復遼東,這不是什麽都缺嘛,很多關內的商人都跑過來,還以為是以前那樣隨他們弄,收他們一點稅,磨磨唧唧,有的還想盡辦法逃稅,前幾天巡防營還抓了幾個逃稅的商隊,貨物直接沒收,領頭的幾個商行管事,都直接丟進了大牢……”
說到這,小吏也是搖了搖頭:“你說他們傻不傻,現在當今皇上,可是就在沈陽城坐著,親自盯著這改革,他們還敢頂風作案,真的是找死!”
“哈哈哈,確實,頂風作案,肯定會從嚴處置了。”
李修開懷一笑。
“那是,縣太爺都說了,城外水利簡陋,牢裡的這些犯人,就拿去挖溝修渠……”
“也算是物盡其用了。”
李修輕笑搖頭,這遼東各地官員,每一個,都是他親自挑選任命,他自然記得清楚。
這遼河縣知縣陳鴻,自然也是軍中出生,曾經專門駐守秦公府衛隊之中的一個總旗。
得益於當初秦公府優越的環境,還有他專門讓派人教親衛讀書識字,數百人的親衛隊,幾乎人人都識字,書也都讀了不少。
而這支親衛隊,在他登基後,大部分人也成為了現在禦前營的骨乾,極小部分他覺得有牧民能力的,則送到了武院民科培養。
而這個遼河知縣陳鴻,自然也是其中一員。
入學不到一年,便趕鴨子上架,來了這遼河任知縣。
而現如今遼東各府縣官員,幾乎都是武院民科趕鴨子上架的存在。
李修也不指望他們有多能乾,只要能夠貫徹改革大策,然後,做好基本的職責便可。
就如這縣令,在武院民科,一教法與理,二教節氣農時作物,三教算數,四教公文往來。
只要將這幾點掌握得差不多,履行一個縣令的基本職責,也差不多,若說在文官體系之中,這種牧民之官,自然是不合格的。
但在這遼東,從巡撫,到知府,縣令,皆是軍中將領轉為牧民之官,整個遼東的牧民統治體系,就跟一個大號的衛所一般,政策下達,貫徹落實,如此,倒也是另類的高效且精乾。
而在大恆天下,這種另類的高效精乾,還有很多,京城三邊,陝西三邊等等北方諸多重地,幾乎都是套用了這套統治模式,再加上依舊遍布北方的各個衛所,便構成了他對這個天下獨特的統治體系。
這也是他敢提起刀就毫不猶豫砍在傳宗士紳地主階級上的最大原因。
文官士紳,對他,對大恆的存在,影響是很大,甚至足以輕易動搖國運,但也不是脫開了文官士紳,他的統治,就轉不下去了!
“掌櫃的你先忙,咱這邊,糧食都還沒分完了,這可是大事,耽誤不得。”
小吏笑呵呵的招呼幾句,便行至百姓面色,再次人五人六的吆喝著,一袋袋糧食,亦是隨之分發。
“行,你忙去吧。”
李修擺了擺手,隨即轉身,亦是四處打量著,如村中央大樹下牛棚重要喂養的耕牛,如每家每戶的房屋……
當最終,目光定格在分發的糧食之上時,李修之神色,卻是驟然陰沉下來。
他可不是什麽何不食肉糜的人!
南征北戰這麽多年,除了殺人作戰,剩下的,就是與錢糧打交道了!
遼東撥糧之策,可是他親自制定的!
如廣寧錦州,寧遠沈陽這些因戰火受創的城池,則大都是以工代賑,召集百姓修繕城防民居,再滿足百姓基本口糧。
而城外的小城小鎮,乃至這種村莊,所分之田有作物的,與沒有種植作物,或者種植毀於戰火的,雖說最終分發糧食數量不同。
但每個人的糧食,可都是他嚴格規定的。
成年人按一天消耗半斤糧食算,雖說少是少了點,但至少也能讓人勉強果腹。
一天半斤糧食,一個月,就大概是一鬥糧食。
這鬥,既是重量單位,事實上,也是容器單位。
一鬥,滿沒滿,則意味著,這一鬥,有沒有缺斤少兩!
而現在,這分糧的每一鬥,幾乎都少了兩三成。
這少的糧,去哪裡了?
顯而易見。
李修之神色,在這一瞬間,已然是陰沉到了極點。
這些糧,可是他從牙縫裡一點一點擠出來的!
為的,就是遼東的穩定。
一個成年人,每天半斤米,本來就少了,這再被各級官員刮一層……
但很快,李修便強壓下心中殺意,深呼一口氣,神色亦是回歸正常。
貪了不可怕,怕的,就是貪了還不辦事。
至少這遼河縣,貪了,事情,還是給他辦妥了。
改革大策落實下來,百姓,有飯吃,哪怕少吃不少,但勉勉強強能夠果腹,餓不死,他想要遼東穩定的目的,便達到了。
至於中間的過程……
這個當官幾乎全靠自覺的時代,他想要所有官員不貪,顯然是不可能的事,縱使是他培養出的這些將領,同樣也是如此。
他們也是人,是人,就有人性。
適當的貪,只要認真的辦事,他,也不是不能接受。
而且,現如今,一切都得為改革讓路,反腐反貪,也不是時候。
“去查一下,誰貪的,貪了多少,秘密進行,查清楚了不要聲張。”
李修擺了擺手,隨行的一名錦衣衛,便立馬領命,轉身而去。
“走,隨老爺我在村裡轉轉。”
李修神色如常,笑呵呵的與這小吏寒暄幾句,便施施然的在這小村莊裡轉悠起來。
回京在即,這改革的情況,不親自至最底層看一看,隻憑借下面人匯報的話,他終究難以安心。
兩天時間,從沈陽城,到各地縣城,再到村鎮,小半個沈陽,天子白龍魚服之下,幾乎轉悠了個遍。
細致的觀察著財稅,土地,這兩個改革最根本的東西推行落實情況。
慶幸的是,在上下一體,由上至下施壓的政策之下,事情,還是老老實實在辦,縱使種種弊病存在,但至少,他想要的目的,還是達成了。
改革的大策,經這百廢待興之下數月的強壓貫徹,已然在這片土地上扎根落實,剩下的的,就是日複一日,潛移默化之下的堅持貫徹了。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