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文娛之我只是個演員》第26章 離組
  第26章 離組
  拍攝過程中,大部分時間都很順利,但也也有不大順當的時候。

  麻煩有大有小,一些小事兒,比如場記板丟了,當時半個組的人撅著屁股找的是頭眼昏花,恨不得能把場記給殺了。

  一直持續困擾劇組的大問題是化妝,因為長期熬夜,休息時間少的可憐,不少演員臉色蠟黃,長了不少閉口、痘痘,光打在臉上簡直就是災難現場,徐容雖然年輕,但是也沒能免過。

  最嚴重的是演海瑞的黃志中,他是易胖體質,為了維持身材,每天晚上隻吃一個蘋果,但是拍攝時追求的是完美的妝效,皮膚不能有太大的瑕疵,不然扛不住特寫,長期的營養不足,導致他的臉根本帶不住妝、卡粉,這種事兒幾乎每個人身上都有發生,畢竟誰也不能把妝面焊在臉上。

  作為一個演員,這次的經歷讓徐容深刻地明白了一個道理,有一個好的皮膚跟演技一樣重要。

  還有一次,有一條戲,徐容感覺自己簡直發揮出了百分之百的水平,幾乎可以說是他出道以來的表達巔峰。

  拍完了,他準備看一看回放,觀察一下和平時有什麽不同,自我學習一下,結果掌機尷尬的告訴他:“忘忘開機了。”。

  當時哪怕一向和和氣氣的黎叔臉也黑了。

  黎叔的嘴是開過光的,也是經得起驗證的,比如他喜歡說“加把勁,拍完這一條就放飯。”,一旦這麽說了,那麽那條鐵定一時半會兒是過不了的,飯一時半刻也肯定是吃不上的。

  時間久了,大家都會勸他盡量少說些預測類的話。

  之後凡是遇到不可抗力因素,大家便習慣找黎叔,說兩句和期待相反的,求個心安。

  有天拍外景,下了雨,沒法拍,製片人和製片主任眼巴巴地跑到了黎叔跟前:“導演,你不是會點兒嗎?要不您起個壇,把雨停嘍?不然這經費撐不住啊。”

  黎叔最終還是沒有起壇作法,而是呵呵笑了兩聲之後,任由雨下了一天。

  黎叔到底會不會點兒,徐容也不得而知,在劇組呆了一個月,臨到二月底,徐容正式離組,之後看情況,有需要他還會過來。

  簽是簽的全程跟組,但是經費經不起這麽燒,從一些細節上徐容能看的出來。

  中間的時候經費預算已經開始超出,大家多少能感覺到一點,因為組裡的夥食標準突然下來了。

  見大家都有些擔心,既是編劇,又擔著製片人擔子的劉合平老師煙也不抽了,茶也不喝了,說道:“大家別著急,今晚我約了金主,晚上去赴局,只要酒喝的好,不出意外,明天大家還能吃肉。”

  喝的如何,徐容也不得而知,但是劇組的經費情況確實明顯改善了。

  林林總總的,發生了許多大事兒小事兒,但他仍跟往常一般,安安靜靜地當一個小透明,認認真真的拍好自己的每一場戲。

  戲份殺青後,他跟組裡的人告了別,年紀大的,拍拍他的肩膀,說句:好好乾,年紀小些的,會錘一把他的胸口。

  雖然平日交流不多,但是每個人給他的印象都太過深刻,大家白日裡在片場暗自較勁兒,但卻沒有生出嫌隙,頗有種相互之間的欽佩。

  臨走之前,他再次調出了系統。

  演技訓練系統
  姓名:徐容

  表情:C
  台詞:C
  肢體:C
  眼神:B
  節奏:B
  綜合評價:C+
  經驗值:98/100
  榮耀值:5/100
  特質:無
  在《大明王朝》拍攝期間,他沒去琢磨別人的戲,既沒那個時間,也沒那個精力。

  而是一門心思的鑽進了沈一石這個角色裡,一個動作、一個眼神,他得琢磨半天,這麽演、那麽演,黎叔和劉合平老師很有耐心,每次都認真的看完,然後提出改進的意見。

  不這麽做不行,不然很容易被壓過去,這是他如今不能忍受的,可以演的沒那麽好,但是不能同一場戲裡被人給碾壓的給渣都不剩。

  超出他的預估的是,一個月的時間,經驗值增加了172點,差不多每天將近6點,這比他當初研究組裡每個人的戲增長的還要快。

  他仔細思考了下原因,最終得出一個道理,每個角色都有想法、都要了解,不如下功夫把一個角色吃透。

  這和他過去的經驗相反,大概是業務能力的提升導致,因為眼界不同了,能看到的風景也再是原來的那一隅山海。

  在學習其他演員時,他也變得謹慎,每個人的表演方式、節奏、風格都是不一樣的,可以借鑒,但是不能完全模仿,像倪大虹的那種,是不能學的,他的眼睛表達能力太強,學不來精髓不說,還容易學出問題來。

  亮劍的熱度一直持續,榮耀值在離組前的第三天再次增加到了100點。

  雖然當初信誓旦旦,可是看著轉盤上的“過目不忘”、“恆定巔峰”、“風華絕代”、“八極宗師”的字樣。

  徐容當即決定,要給夢想一個機會。

  結果夢想再次玩弄了他,又特麽1點經驗值。

  這次他沒再把話說死,因為轉了兩次後,他發現這個大轉盤著實有點上頭。

  哪怕六分之一的概率,也讓人忍不住搏一搏。

  不過好歹還有1點經驗值,這波整體算下來,不虧。

  他只能這麽安慰自己,雖然當時氣的把酒店的玻璃杯摔的稀碎。

  在離組之前,他沒忘了一件重要的事兒,偷摸用系統挨個兒查了一下組裡演員的評價。

  看完之後,他的心態差點當場失衡。

  虧得先前還以為就差一點,十幾號主創人員裡,他的評價倒數第二,評價B-之上的一大群。

  當最終看到陳保國的評價時,他反而淡然了,區區S-而已。

  哪怕系統備注了“綜合評價S為最高評級”。

  他真的一點都不酸。

  他敢斷定,陳保國如果知道系統的評價,肯定是會羨慕自己的,畢竟他連個C都沒有,人對於自己得不到的,肯定是有一定的奢望的,陳保國也是人,想來大概也會有這種心理的。

  而且他從系統評價上估摸著陳保國也沒多少上升空間了,人生最絕望的,莫過於如此,進無可進,當真可悲。

  特麽的就離譜好嘛?!
  一百多場戲,愣是一場對手戲都沒有!
  根本就不給他當面感受一下S-的機會。

  縱然心中遺憾,可是他也不得不離開了。

  學校如今已經開學,他還得去上學,大學三年半的課程,他還有很多落著。

  可是上半年已經確定沒法如願安心學習,回學校休整一個周後,他要趕去新劇組參加拍攝。

  小張同學先前在劇組呆了五天便離開了,她似乎對電視劇沒太大的興趣。

  徐容清楚怎麽回事,一門心思的想著拍電影呢。

  這也是他們那幫同學的通病,剛進校門的時候,根本不想拍電視劇,電影才是演員的追求。

  演員也是分三六九等的,並非演技導致,而是資方的重視程度不同。

  十部大火的電視劇,跟一個大賣的電影,哪個賺的多,資方心裡門清,再加上政策,如稅率方面的支持,時間久了,也就導致了演員的地位差別。

  是的,並非一比一,而是十部電視劇和一部電影的對比,因為電視劇再熱再爆,跟製作方沒半毛錢關系,那是電視台賺的,如去年的大製作《京華煙雲》,投資三千萬,賣了三千五百萬,資方實際最終賺了不到五百萬,比《神話》DVD賣的錢還要多一點。

  當然,大頭被電視台落了,一個多億。

  在目前的電視劇市場上,一部戲,製作方利潤能夠上一千萬,簡直就是奇跡。

  同樣的,導演也是類似,電影導演要是改拍電視劇,會被同行說是“不務正業”。

  徐容沒想那麽大,他如今雖然是北電的學生,可是卻是群演出身,不管電視劇還是電影,只要有錢掙,有戲拍,那就成了。

  但是如果有機會,他也會去嘗試一下電影,看看和電視劇表演到底有什麽不同。

  而且老師總是說電影製作更精細,要求更高,具體怎麽個高法,他也不太清楚。

  另外,電影演員的一些腕兒是真的賺錢,簡直跟買彩票天天中獎似的。

  回到了學校,他才發現小張同學沒在,打了電話一問,小張同學竟然回老家了,說是一個表姐結婚,回去當伴娘。

  同時他也見到先前沒見過幾次的班裡最紅的同學,楊蜜。

  上學期聽說在拍《王昭君》,幾乎沒見過幾回人影。

  很社會的一個女孩兒,就跟他在組裡碰到的女演員差不多,雖然跟他年齡相仿,但是對方的成熟程度完全不像一個學生。

  偶爾碰面了說過幾句話,便沒了其他的接觸,就像小張同學說的,她太聰明了,跟她說話,老跟隔著一層紙似的。

  學生間的友誼就是如此,感覺能玩到一塊,就一塊玩,說不到一起,就不玩。

  而且他本身也挺忙的。

  接下來要演的角色畢竟是男二,不僅角色複雜,戲份也相當多,他之前一門心思的撲在了《大明王朝》上,根本沒仔細研究。

  看新劇本的時候,他突然有點懷念小張同學了,他還沒能完全從沈一石的角色裡走出來,現在又要嘗試進入另一個角色,總感覺這麽下去會很容易導致精神問題。

  如果有小張同學在,拋掉沈一石的影子,想著應該廢不了太多功夫。

  那張嘴現在看來也並非完全無用嘛。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