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貧道應個劫》第47章 感應
  第47章 感應
  這門道術,分幾種威力,最低的便是靈光,只能變化凡物,雖多但無用。

  中等的,便是靈將,能變化大的,神力更廣,雖然厲害,但只有十個可用。

  若是這般祭煉,把五髒六腑隻化作十個靈將,在劉樵看來,著實粗糙了,而且浪費。

  所以劉樵創新的《黃庭內景道術》還有更高兩乘,乃是靈神,靈聖一類。

  把靈將歸為四萬八千雜穴,三百六十經穴,則為各路靈神。

  五髒為五帝,六腑為六禦,這般就是靈聖。

  只是這樣一來,就有幾個難處。

  一個難點是各竅穴神炁,對應那一種神聖還尚無章法,總不能把心火煉成水神去存思吧?何況三百六十五處經穴各有屬性。

  二來,這類變化周天,講究個形神俱妙,但沒有各神聖的名稱,服色,光炁,形長,該如何去存想呢?

  連真的都沒見到,當然無法形神俱妙。

  所以劉樵這次靜修,便是想法解決這兩個難題,就算無法解決,也得想個思路。

  ……

  轉眼半月即過,常龍練成這上下二章,每天到處閑逛,或入城池,瞧些利害威猛的軍將,攝其神氣。

  或入深山,尋些虎狼熊羆,模擬其氣息,見天都演練變化道術。

  不過他法力深厚,倒也不怕道術消耗的那點兒。

  劉樵一直沒尋到解決的辦法,只是把肺中府竅、肝太衝竅、心神門竅等五髒六腑各用一竅,養煉那十將。

  經過與常龍的道術對比,以五髒養煉的靈將威力稍大,竅穴養煉的威能稍小,但卻更為靈巧。

  這本也正常,五髒六腑運轉精微之炁更廣,竅穴窄小,能有多少精炁?
  靜室中,劉樵坐於一方案幾後面,正在執筆記述。

  時而皺眉,時而沉思,自悟道之後,這隨時記述感悟的習慣卻是保存下來了。

  畢竟他雖是煉氣士,但道行尚淺,也無個過目不忘的本事,靈光一閃就能時刻記憶的天賦。

  既然無這般記憶天賦,隻好努力來補了,時時常記述,勿使惹塵埃。

  “雲門竅,屬太陰經,氣氤氳,升騰之息,在人主為雲門穴,主身正氣,平咳嗽,氣喘;在天當為玉堂星,為太陰群宿麾下,主天地忠正之氣,扶正驅穢…”

  “關衝竅,屬少陽三焦,氣渺渺,潤濕下沉,在人主清火氣,調津液,平火邪;在天當為箕水豹,掌宇內潤濕之氣,調和經緯…”

  細細一看,原來案上一遝錦帛,一卷竹簡。

  竹簡記十二正經,奇經八脈,共計經穴名稱三百六十五個,包含二十四骨節,為節氣神,水德七政,二十八宿。

  每頁錦帛都記載一個天上星宿,人體經竅,以及竅穴特性,與甚星鬥對應等等。

  寫著寫著,劉樵忽而一愣,心中徒然升起一絲明悟。

  盤古開天辟地,身化萬物,其形態便是人形。

  人頭頂天,腳履地,生來九竅八孔,二十四節脊柱,即是有二十四符節打神鞭,亦是撐天不周山,三百六十竅穴,個個與天上星鬥對應。

  十二正經,上下十二重樓,直上祖竅,如通雲頂天宮,正是封神榜,奇經八脈,走穴轉氣,個個煉通,便是封神台。

  “原來如此,若論根腳,這天地玄黃,何物能比得過人?”

  前世看洪荒小說,總說先天靈根,天外氣息化形,根腳如何如何高,但再高能比盤古身根骨更高?
  而人體,便是盤古之身,才是當之無愧根骨第一。

  是以劉樵丹成九轉,龍虎交匯,隻用兩年。

  若真是天地靈根,異物道氣,恐怕光開靈就得幾十萬年。

  如那石磯一般,生於混沌未開,但數十萬年才修成人體。

  這修行速度,簡直滾芥磨針,或許資質還不如薑尚,全憑異類壽數悠長熬出來的,實際道行法力,不足千年。

  “只是人食五谷,清濁之氣混媣於竅,是以竅穴雖天生通透,卻不得天生神通,無數身神,最終清炁萎靡,便是壽盡之時…”

  “若以此類推,這天地豈不也是這般,所以需要封禪諸天神聖,執掌天地清濁,梳理經緯,若不封神,天地亦要壽盡寂滅?”

  劉樵一時思緒紛湧,無數念頭閃過,好似胡思亂想,但細細推敲,卻又不無道理。

  只是他始終道行地位太低,不能接觸上聖高真,也不知這般猜測對是不對。

  但僅修行這些年來的漸漸感悟,越發覺得這封神不是那麽簡單,涉及太多東西,方方面面。

  已知的就有:諸前古神人,覺得自己神通與地位不符合,欲討封號,遂都轉劫下界,顯聖威靈於凡塵,忠如聞仲,奸如費仲、尤渾、皆妄圖留芳萬世。

  一千七百年神仙殺劫,凡間王朝氣數更迭。

  現在還得加上一個猜測,就是天亦有劫,急須轉劫諸聖回歸,梳理天地清濁。

  “不過這與我乾系不大,神仙殺劫,是我最大的機緣…”眼中閃過明悟之色。

  撫摸案上竅穴帛書,以及那一張張空白的星鬥圖錄,心下愈發恍然。

  “欲修成黃庭,必須得諸天神聖應位歸真,他們入劫身死之日,便是我身內諸神修成之時…”

  這些日子一直未修成黃庭道術,便是因為天地無對應諸神,人體如何模擬其名稱,光氣,服色?
  所以始終諸竅內只是精炁一團,任劉樵如何觀想,都無進展。

  哪怕虛構一位神聖圖形,再去觀想,也始終有形而無神,不能與外界周天星鬥相感應,等於是個無用功。

  “原來如此!原來如此啊!”劉樵喃呢一句,忽然眼睛一亮,提筆在錦帛上飛速書寫。

  天殺星,真籙:姓卞名吉,字元貞
  身長一丈二,面色朱赤,眉如火電,錦衣繡甲,獅夔玉帶,左手斜摑畫戟,右掌上立一素幡,足下氤氳分三彩,霞光瑞氣騰騰。

  畫完圖錄,劉樵忙閉目存思,按圖中觀想,回憶一年前見過卞吉的樣貌神態。

  尤其是當時令他記憶猶新的那道星煞之氣,如今默念其真名,一邊叩齒存思神圖,更是刻意細細感應。

  少頃,室中異象徒然顯現,一絲絲幽青之炁,自劉樵口鼻飛出,環繞一圈,又吸入腹中。

  “呼呼…”

  外界風雲突變,雲卷霧散,明明晴天白日,天外卻有一星辰閃爍,霎時大放光彩,似乎意與大日比肩,如同皓月一般明亮。

  “怎的天變了,這般真好看,奇觀!奇觀啊!…”

  一時間,不僅無數百姓停駐,望天上指指點點討論。

  “是天殺星,今日何故放光?”

  “莫非還有劫數不成?”

  三山五嶽,無數煉氣士,妖魔,仙家,皆是驚訝、疑惑此異象。

  臨潼關,正在城上巡防的卞吉忽而一頓,神色驀的變幻,眼中精光迸射,喃喃道:“怎麽好像有人在竊取我的力量?還有一個意識,似乎在另一片天地…”

  其神色陰沉至極,渾身殺氣暴漲,刹那間好似神魔一般,只是看一眼,就嚇得身後親兵紛紛跌倒在地。

  這時若有修行人再此,以法眼觀之,便能瞧見一股衝天煞氣,自其身上冒出,接連天上星鬥,好似遠古魔神。

  好在只是轉瞬間,天空一切異象收斂,卞吉也恢復木呐神色,看了看周圍,愕然道:“你們怎麽都倒在地上幹嘛?”

  ……

  鄜州城外莊邸,靜室之中,劉樵雙目開闔,也是若有所思。

   還是老話,求追讀,求票票,還有票票的書友,盡管把你們手上的票票往我頭上砸吧,用票砸死我…嗚嗚…淹死我這個卑微的單機作者…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