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崇禎:朕就是盛世之君》第565章 召對閣臣(2)
  第565章 召對閣臣(2)

  “啟稟陛下,從都察院所提吏治新規,到陛下特設廉政公署,除直隸和山西兩地,還沒在其他地方,有效進行過相應的審查。”

  看著神情複雜的韓爌,徐光啟上前作揖道:“固然說朝廷有京察大計,以考核在京官員和地方官員,然很多事情並非一個京察大計,就能輕易決斷的。

  臣以為陛下所提審查地方火耗、歷年賑災,有利於國朝對各地情況,有著更為直觀的了解和掌控。

  就以臣所領倉場事而言,戶部所收各項奏疏和案牘極好,可謂一點問題都沒有,然實查京倉和通州倉時,卻出現各種虧空,甚至有重複入帳的問題。”

  “徐閣老,調查在京衙署,和審查地方是不一樣的。”

  韓爌眉頭緊皺,看向徐光啟說道:“現在對於國朝而言,最重要的就是穩定,如果說在審查期間,造成地方人心惶惶,繼而生出大的變動,這些影響誰來承受?

  當前國朝需要做的,就盡快解決平叛諸事,特別是陝西流賊叛亂,軍機處那邊所明發的軍報……”

  崇禎皇帝倚靠在龍椅上,聽著韓爌、徐光啟他們所言,心裡卻生出感慨,當大明的皇帝不容易,當大明首輔也不容易。

  最根本的問題,就在於大明官場的吏治,其實已徹底崩壞了,多數地方都是擺爛的,經受不起深查。

  查,可能查出各項貪贓枉法之事,然造成的地方混亂,卻可能是朝廷所承受不了的。

  不查,就任憑各種貪贓枉法之事,繼續在地方上橫行,繼而破壞著大明社稷的根脈。

  整頓吏治,不是說說那般簡單。

  何況在京的那幫文官群體,私底下有多少跟地方官員,是存在著相應聯系的,這是誰都說不好的。

  “其實這件事情,沒有韓元輔所想的那般複雜,朝廷只需擬好相應的名號,抽調好相應人手,是能妥善解決此事的。”

  “只怕不會那般簡單吧,過去的京察大計,存在問題的官員,都得到相應的懲處,現在卻這般大費周折的行此等事情,並不利於國朝的穩定,本官覺得韓元輔所講很對。”

  “難道朝廷連這等權威都沒有了嗎?如果說真是這樣的話,那還要朝廷……”

  正殿內吵成一團。

  崇禎皇帝面色平靜,看著眼前這幫閣臣廷臣,各抒己見的講著,有堅決支持的,有堅決反對的,有沉默不言的。

  透過這場大明的高層會議,崇禎皇帝也能看出一些問題。

  “夠了!!!”

  見群臣吵個不停,崇禎皇帝怒拍禦案,沉聲道:“朕召爾等進宮,不是看你們在這裡爭吵的,朕行召對,是決斷,不是商量。

  地方火耗和歷年來賑災事,這兩件事情必須徹查,考慮到當前的局勢,僅對北直隸、山東、河南、山西、陝西等地,展開相應的審查。

  地方火耗一事,著周延儒具體來辦,都察院和廉政公署,要抽調出相應的人手,在各省組建起一支支巡察隊伍。

  歷年賑災一事,著徐光啟具體來辦,戶部和都察院,要抽調出相應的人手,在各省組建起一支支巡察隊伍。

  明確諸事後,即刻向禦前呈遞奏疏,待朕允準後,就奉旨離京趕赴各地推動此事。

  內閣明發上諭,著命各地巡撫配合,朕要在半年內,將上述這些事宜,都逐一的審查清楚。”

  “臣遵旨。”

  “臣遵旨。”

  徐光啟、周延儒當即上前作揖道。

  崇禎皇帝算是夠克制的,僅僅調查地方火耗和歷年賑災,且圈定的范疇,僅限於大明北方諸省。

  錯非是擔心大明各地出現問題,造成像韓爌所言混亂,依著崇禎皇帝的性格,要就賦稅這一領域,進行分層級的審查,厘清各地的虧空,甚至要在大明全境明確。

  飯要一口一口的吃。

  貪心不足蛇吞象,就算想解決好這些弊政,並非朝夕能做好的,崇禎皇帝要通過這次的行動。

  徹底改變火耗的陋習,叫所定新製錢加快流通,與此同時,為在朝賑災公署造勢,以推動各地明確此製。

  “陛下,如果真要這樣做,恐都察院這邊的人手,將出現嚴重空缺。”韓爌走上前,想做最後的努力。

  他不是阻撓審查,他是擔心地方出問題。

  一旦地方出問題,那他這位大明首輔,恐位置就坐不穩了。

  “這件事情很好解決。”

  崇禎皇帝眼神堅定,看向韓爌說道:“從六科抽調一批,暫調到都察院協辦,與此同時,吏部遴選一批官員,增補到都察院和廉政公署,這件事情就這般定了。”

  為有序推動大明的謀改革新,有些事情必須要做下去,哪怕會出現一些問題,也必須要做下去。

  現在大明內外的局勢,算是有著較明顯的改善,京營這邊也在逐步擴編,真要是在調查期間,出現地方民亂的話,那叫毛承祿他們率部鎮壓就是。

  何況所涉及到的北直隸、山東、河南、山西、陝西等地,有盧象升這批官員在,還有周遇吉這些武將在,就算是真出事情了,他們第一時間就會出手解決。

  “行了,都退下吧。”

  看著眼前的群臣,崇禎皇帝擺手道:“徐光啟、周延儒留下,朕有些事情,要跟你們詳細講明。”

  “臣等遵旨。”

  推動大明的吏治整頓,並非是件小事情,這背後牽扯到很多層面,選擇徐光啟、周延儒二人,是崇禎皇帝考慮依舊的。

  特別是負責審查歷年賑災的徐光啟,除了要做好這些事情外,崇禎皇帝還打算叫徐光啟領著一些人,將紅薯、土豆、玉米等物,經過北方各地賑災行署,先小規模圈定試種田畝,種植這些高產作物。

  畢竟隨著規模化工坊的逐步擴張,那大明治下的脫產群體會累年增加,如果不設法增加糧食產量,豐富口糧種類,僅靠外需供應的糧食貿易,崇禎皇帝是睡不好覺的,一旦糧食貿易出現問題,那大明就會跟著出現問題。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