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大夏文聖》第190章 大夏天命侯顧錦年,前來借求雨符!
  第190章 大夏天命侯顧錦年,前來借求雨符!【月中求月票】

  永盛十三年。

  七月四。

  一連三日,江中郡十九府各地開始大豐收。

  第一批種下的大夏龍米,也正式得到回報。

  江中郡府城內。

  周滿拿著一份名冊,聲音洪亮如鍾。

  “懷平縣,麥收三萬八千五百石。”

  “永修縣,麥收四萬九千二百石。”

  “春雲縣,麥收三萬九千八百五十石。”

  隨著一道道聲音響起,周圍聚集的百姓,已經是樂開花了。

  雖然這是其他府縣的糧食,可不管如何,這就意味著這次江中郡糧食危機已經徹底解決了。

  所有人都認為,至少要三個月才能收割麥子,卻沒有想到,這才一個月,就能得到豐收。

  如何不讓他們喜悅?

  最終,將各地糧食豐收情況說完後,周滿翻到最後一頁,緩緩開口道。

  “此次江中郡秋收,共計收獲三萬萬又四千八百六十五萬,三千二百五十五石糧食。”

  “去年郡內總糧產,三萬萬又兩千四百萬石糧食。”

  周滿開口,他將去年一整年的糧產收入和今年一個月收入進行總對比。

  本來大家聽著還沒有太大感覺,可現在這麽一聽,感覺不就來了嗎?
  “一個月比一年糧收還高,這還是咱們沒有完全種上去,要是全部種了,那咱們江中郡一個月,豈不是能種出十幾萬萬石糧食?”

  “那可不,侯爺不是說了嗎,以後大夏王朝人人都要吃咱們種的糧食。”

  “人人都吃?那以後這糧價格不得賣便宜?怎麽可能賣到五十兩銀子一石啊?”

  人們議論紛紛,大部分是喜悅的,但也有少部分人追逐利益,物以稀為貴,這道理普通百姓都知道。

  所以聽到以後數量會很誇張的時候,自然而然還是會有些失望。

  “你可真是夠意思的啊,咱們江中郡出了這麽大的事情,舉國上下,各郡各府來幫咱們,咱們種出這麽多糧食,賣大家低價又能如何?”

  “是啊,現在產量已經翻倍,賺也賺了不少,難不成非要大賺特賺?”

  大部分百姓還是很有良知,其實對顧錦年之前說的,這糧食可以賣五十兩銀子一石,一開始大家是很開心的,可後面百姓們也明白。

  糧食這東西,其實也賣不到什麽天價,現在畝產已經翻倍了,外加上一年能收割好幾次,只要比正常的糧米賣的高一點。

  十兩銀子一石,大家已經很賺了,何必要賺那麽多?
  外加上各地的援助,也讓江中郡百姓看在眼裡,都是一家人,又何必如此?

  的確,這些話一說,風向瞬間變了,而這些逐利之人,也瞬間不敢多語,生怕被眾人討伐。

  “諸位鄉親父老。”

  “不要急。”

  “本官跟大家說幾句。”

  聽著大家議論,周滿立刻開口,也怕大家的確產生誤會。

  “諸位鄉親父老。”

  “侯爺說過了,會讓咱們江中郡成為大夏王朝最富饒的郡城。”

  “這大夏龍米,往後價格的確會壓下來,可最起碼第一批富的還是咱們,當然了,咱們也不要忘記各郡捐助。”

  “侯爺的意思,咱們前面就是認認真真種地,頭兩年朝廷會以一個均價收咱們手頭上的米,幫咱們打造江中龍米的招牌出來。”

  “等以後各地種下龍米,咱們江中龍米絕對不會跌價,而且還能名揚四海,到時候這米就賣給其他王朝。”

  “侯爺說了,那個時候就不是賣五十兩那麽簡單,少說得一百兩一石。”

  “首選就是咱們江中龍米,而且隻賣這種差的,大家夥種出來的好米,自己吃。”

  周滿出聲,也算是給大家指出一條明路,外加上給予一些希望。

  一聽到這話,百姓們紛紛拍手叫好,賣給自己人,價格高其實打心底還是不舒服,都是老百姓的,誰不知道誰啊?
  可賣給其他王朝的人,管他死活,愛吃就吃,不吃拉倒,又不缺人買。

  所以這個思路一說,江中郡百姓的確開懷大笑。

  “說的好,賣給匈奴國的人,兩百兩一石。”

  “都說大金王朝的米好,鄉親們,咱們以後認認真真種糧食,好好研究研究,到時候跟大金王朝的米比一比,看看誰的米最好。”

  “是,跟大金王朝比一比,我就不信了,咱們大夏王朝種出來的米,還比不過他們?”

  百姓們笑著開口,對未來充滿著憧憬。

  “鄉親們,你們有這樣的想法,侯爺很開心。”

  “不過,有幾件事情跟鄉親們說下。”

  “第一,這一次收割的糧食,大家夥自己留三個月的,其余全部賣給官府,一部分官府儲存,一部分分給一些沒田的窮戶人家。”

  “價格呢,按五兩銀子一石,先把這第一道難關渡過再說,這是侯爺的意思,大家也多多理解。”

  “而且這次收割,不繳稅,鄉親們是多少就是多少。”

  “這第二件事情,就是侯爺希望大家能繼續努力,四個月後,也到了下半年收取糧稅的時候,這糧食還是由官府直接全收,但這個時候要交稅了,新政告示已經貼在城門內,大家夥自己可以去看。”

  “侯爺的意思是說,八個月後,咱們屯了兩批糧食,就可以赴京了,一來是打響咱們江中龍米這塊金字招牌,二來是給咱們江中郡好好爭一爭臉皮。”

  “一鳴驚人,讓朝堂文武百官震驚,也要讓天下人震驚,這就是侯爺的意思。”

  “所以,大家夥得憋一口氣,咱們憋好了這口氣,八個月後,別說大夏了,這東荒諸國那個不要被咱們江中郡震驚?”

  “這第三件事情,就是侯爺已經劃了一塊地出來,這塊地一個月收割一次,收割的龍米適合孩童老人,還有身懷六甲的婦女進食,其余地方,不到四個月,絕不準提前收割。”

  “這是鐵律,各位鄉親父老萬不可因為一時之快,提前割麥,鄉親們清楚了沒?”

  周滿宣告這三件事情。

  這都是顧錦年的安排。

  第一次不收稅,完全是讓江中郡百姓有安全感,大部分都有余糧,也就不害怕後面的事情了。

  只不過也要照顧一些窮戶。

  這一點,百姓們非常理解,畢竟遭過難,同情心很足。

  而這第二件事情,才是江中郡百姓上心的事情。

  新政納稅,如今在所有族老的傳遞下,大家夥都明白了,知道這是好事,按田地交稅,也沒有什麽不妥的,地多多交,地少少交,對很多老百姓都極其友好。

  大家夥也都支持,壓根就不難受。

  眼下隨著周滿這麽一說,眾人還真是期待滿滿啊。

  想想看啊,如果真等到八個月後,江中郡的存糧得有多少?
  這要是交稅上去,舉國都要沸騰啊。

  以後誰見到他們江中郡百姓不得高呼一聲威武?
  納稅這玩意,只要不重,百姓都是樂意的,畢竟也是強大國力,如果交完糧稅後,還能裝一波,那更爽啊。

  想到這裡,百姓們都不由傻笑起來了,真想看看滿朝文武聽到江中郡一口氣交納幾萬萬石糧食的表情。

  一定特別豐富。

  至於最後一件事情,百姓們更加不抵觸,四個月一割已經很不錯了,以往是五個月一割,半個月農作,半個月重新插秧。

  現在四個月一折騰,相當不錯,大家夥也知道,四個月真正成熟後,這龍米才能延年益壽,最重要的是,成熟後的稻谷,能壯陽啊。

  這才是核心中的核心。

  所以對於這三個要求,百姓們都是很樂意,直接同意下來了。

  “這都是小事,種田這事,咱們在行。”

  “是啊,小事,小事。”

  “我看啊,別說八個月後了,周大人,你把給咱們江中郡贈糧的郡府都記下來,等八月後,咱們一人再拿出一部分出來,還給這些郡府。”

  “還雙倍,不然別人還真以為咱們江中郡窮的很。”

  有人笑著開口,提議等八個月後,再一人拿一部分糧食,還給這些兄弟郡。

  自個發達了,也不忘窮兄弟。

  這個提議一說,得到一致認可,大部分百姓都很淳樸,自己吃的多了,都會掛記著別人,沒有那麽多歪心思,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這個好。”

  “等回頭本官好好記下來,到時候咱們抽些人,一府一府的送,這滴水之恩,應當湧泉相報,大家說是不是?”

  周滿聽到這話,頓時感覺特別不錯,顯擺一下是小,最主要的是還了恩情,也讓大夏百姓知道,他們江中人一個個有骨氣,也記恩。

  誰幫了咱們,咱們幫回去。

  不過,就在此時,有人忽然開口。

  “周大人,侯爺為什麽不來啊?”

  隨著一人開口,一時之間,很多道聲音都響起,詢問顧錦年為何不來?

  聽到這話,周滿苦笑一聲道。

  “侯爺清晨就走了。”

  周滿出聲,如此解釋道。

  可這話一說,百姓們瞬間安靜下來了。

  不過很快,一些聲音響起。

  “侯爺走了?”

  “侯爺怎麽突然不辭而別啊?”

  “是啊,周大人,您怎麽不勸勸啊,咱們江中百姓還沒有好好感謝感謝侯爺,怎麽就讓侯爺走了啊?”

  “哎呀,糊塗啊,周大人,您怎麽能讓侯爺走?咱們都沒正兒八經謝過侯爺,怎麽就走了啊?”

  聲音紛紛響起,諸多百姓有些難受,顧錦年如今在江中百姓心中,簡直就是神一般的存在,說是當代聖人都不足為過。

  得知顧錦年不辭而別,眾人心情還是十分低落的。

  畢竟他們真的很想好好感謝顧錦年一番。

  看著百姓們眼中的失落。

  周滿的聲音不由響起。

  “諸位鄉親。”

  “侯爺並非常人,他不同於其他官員,他有一顆為民之心。”

  “江中郡之難,侯爺解決了,可還有更多的事情,需要侯爺去解決,他並非是不辭而別,而是留下了這大夏龍穗。”

  “東林郡火災,死傷無數百姓,整個大夏諸多地方都需要侯爺。”

  “方才本官聽聞有人說,還未來得及好好感謝侯爺。”

  “本官有幾句肺腑之言,諸位可能會覺得,本官虛情假意。”

  “可這些話的確是本官之意,若我江中百姓,能夠好好耕種,養活整個大夏王朝所有百姓,解決大夏王朝的根本問題。”

  “這就是給予侯爺最大的回報,也是最大的感謝。”

  “諸位!”

  這些話,周滿的確是發自肺腑,發自內心。

  他徹徹底底被顧錦年這番精神給折服了,實際上大夏天災這麽多,並不是一個人可以解決的。

  顧錦年解決了江中郡之難,按理說換做任何官員都會選擇留在這裡,這潑天的功勞,誰不想獨佔?
  不說別人會不會來搶,只要伱走了,一切都有可能。

  然而顧錦年沒有半點猶豫,他走的很乾脆,即便是自己也是後知後覺。

  他不在乎任何名聲,只要百姓過好了,一切都不是問題。

  江中郡之難。

  沒有轟轟烈烈,也沒有想象中的矛盾衝突。

  顧錦年所做的每一件事情,圍繞的都是根本。

  他在江中郡最動蕩的時候出現,在無數人都不好看的情況下挺身而出,而今他穩定局勢,沒有任何聲張,也沒有任何渲染。

  說走就走,實實在在將聖人風范彰顯出來。

  想到這裡,周滿深吸一口氣,他望著所有百姓,攥緊拳頭道。

  “好好耕地!”

  “八個月後,給大夏一場奇跡,給侯爺一場奇跡,這一次,我們不僅僅要為自己爭氣,也要為侯爺爭氣。”

  “讓天下人都知道,沒有侯爺,江中之難定不下來,也要讓侯爺知道,我們沒有讓他失望。”

  周滿出聲,他賦予最強烈的情感,說出這樣的話。

  這番言論,不煽情,也沒有什麽情緒渲染,而是一種態度。

  一時之間,在場所有百姓也紛紛攥緊拳頭。

  是啊。

  八個月後。

  給大夏王朝一場奇跡。

  給侯爺一場奇跡。

  讓天下人看到,這萬萬江中兒郎。

  沒有人會想到,顧錦年這場不辭而別,會給大夏王朝帶來怎樣的驚喜,誰也無法預料結果是什麽,但一定能知道的是,萬眾之志,可以移山。

  而此時,汜水縣內。

  一座平墳面前。

  幾道身影出現在此。

  是顧錦年,李基,還有方敬成三人的身影。

  這是王巍的墳前。

  顧錦年親自上了三炷香,他沒有說什麽,因為無論說任何,都無法表達自己對王巍之愧疚。

  這件事情,無論如何都是顧寧涯做的,自己的六叔,而且若不是因為自己,王巍也不會死,對於此事,顧錦年記在心中。

  “王兄。”

  “若我成聖,會親自為你撰寫功德碑,讓後世之人都知曉此事,江中郡徹底定下,顧某會讓吏部為你塑功德身。”

  顧錦年出聲,對於王巍他無法回報,只能通過這種方式,也算是沒有讓王巍白白犧牲。

  “王兄,江中郡百姓再也不會擔心吃不飽飯了。”

  “你的心願已了,往後每年我會來這裡看你,免得你寂寞,你全家老小,侯爺已經讓人妥善照料,你的後人,以後便是我方某的後人,待他懂事一些,我會接來好好教導。”

  方敬成也開口,說完此話,他端起一碗酒,灑在地上。

  而一旁的李基,卻靜靜地看著這一切,沉默不語。

  待半個時辰後,顧錦年帶著二人離開此地。

  他要去東林郡了。

  秦王這幾天連發九封軍報,凸顯東林郡之急。

  如若不是江中郡後事還沒有徹底安排妥善,顧錦年也已經去了。

  玉輦當中,這次顧錦年沒有帶太多人,就帶了兩百近衛軍。

  人少速度要快一些,兩百輕騎兵一路疾馳,趕往東林郡。

  江中郡距離東林郡,大約三千四百裡路,若是不分晝夜,以這個速度,翌日便可抵達。

  而玉輦內。

  方敬成也在認真觀看一些軍機情報,這是顧錦年交給他看的。

  也好幫自己分析分析局勢,不然依靠一個人的智慧,難免會有很多疏漏。

  王巍的教訓,顧錦年吃一吃就好,他絕對不想吃第二次。

  一直到深夜。

  待看完這段時間所有的軍機情報後,方敬成長長吐了口氣。

  “侯爺。”

  “大夏之災,遠比想象中要麻煩太多了。”

  方敬成開口,神色顯得十分凝重。

  “江中郡已經被錦年叔給定下來了,還有什麽災?”

  “隴西郡我父親也算是穩定下來,正在處理災後之事,有序而行,這東林郡山火雖然至今沒有撲滅,可退一萬步來說,就算東林郡大火蔓延。”

  “無非是損失一些山林樹木,影響不到朝廷,至於南越郡,至少部分百姓成功疏散,怎麽你給我的感覺,好像麻煩更大似的?”

  李基出聲,倒不是別的意思,顧錦年辛辛苦苦把江中郡穩定下來了,按理說大夏天災已經平定一半了。

  可這方敬成,卻還在這裡唱反調,這如何讓人接受?

  “太孫殿下,並非是我有意唱反調,只是這種種事情,並不是表面看起來這麽簡單。”

  方敬成溫和道。

  “先生有話直說吧。”

  顧錦年看向方敬成,讓其解答。

  “侯爺。”

  “這隴西郡,東林郡,南越郡,再加上一個江中郡,四處受災,看似毫無關聯,可現在看來,是有關聯的。”

  “先說隴西郡吧,隴西郡地動,房屋倒塌並不是大事,真正麻煩是主路被封,隴西郡有一條官道,是直聯東林郡還有南越郡,包括江中郡。”

  “隴西郡一但出了問題,後勤難以保障,即便全國募捐,運輸糧食物資,第一批也得給予隴西郡百姓,分到其他地方百姓手中少之又少。”

  “最影響的便是江中郡,好在的是,陛下動用龍舟寶船,也算是解決了燃眉之急。”

  “可方某認為,隴西郡之所以地動,應當是有人想逼迫大夏王朝動用靈晶,這東西用了就真沒了。”

  “當然,這只是卑職的猜測,畢竟到底是天災還是人禍,卑職不敢妄加猜測。”

  方敬成出聲,說清楚隴西郡的影響。

  “先生繼續。”

  顧錦年點了點頭,這一點他之前也想到過,如今方敬成提出來,也符合自己的想法。

  “東林郡大火,看似影響的是東林郡百姓,可實際上影響是南越郡以及江中郡。”

  “大火燃燒,樹木化灰,這些灰塵漂在天穹之上,若有東南強風,不出意外的話,會全部吹到南越郡以及江中郡。”

  “東林郡的樹木,動輒百年千年之樹木,這種樹木化作的灰,聚集熱度,若是全部散落在南越郡,太孫,侯爺,應當知道會有什麽後果吧?”

  方敬成說到這裡也就沒有往下說了。

  而兩人幾乎是一瞬間就明白什麽意思。

  這灰塵如若有聚熱,落在南越郡,可就是彌天大禍啊,南越郡突然冰封千裡。

  看似是最小的影響,可實際上卻是最大的影響,一但冰川融化,洪水泛濫,那就是天大的事情。

  火災,至少燒著燒著就沒了。

  而水災恐怖無比,毀壞莊稼,水淹百姓,麻煩的很。

  “那若是撲滅這場大火呢?”

  李基皺眉,如此詢問道。

  “撲滅大火,那自然要好不少,只是如若這天災當真是人為而之,南越郡可是有上百座火山。”

  “火山若是噴發,依舊會造成洪災。”

  “只不過這個可能性並不是很大,畢竟能讓這火山噴湧,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但倘若南越郡當真引發洪災,受影響的一定是江中郡。”

  方敬成認真道。

  這回李基當真聽不明白了。

  “南越郡若是發生洪災,這水好像也不是流向江中郡吧?”

  “方先生,你這不能強行扯問題啊?”

  李基稍稍還是有點腦子,直接指出問題。

  只是這回不等方敬成回答,顧錦年的聲音響起了。

  “李基。”

  “南越郡若有洪災,影響兩江之水,到時候一路泄洪,即便到最後穩定下災情,這兩江之水受到影響,來年必然水流稀缺。”

  “江中郡以南的稻田,七成都是依靠這兩江之水,你難道還想不明白嗎?”

  顧錦年出聲,淡淡開口道。

  “這”

  李基沉默了。

  四大郡地,突然發生災情,所有人下意識都覺得這災情互不相乾,如今一看,可謂是連環控啊。

  一切的目的,都是為了讓江中郡無法孕育出糧食,又是地動,又是火災,又是洪災。

  一環扣一環,錯了一環都不行。

  “不過好在的是,侯爺已經穩定江中郡之難,隴西郡有太子在,的確穩定許多,眼下就是這東林郡與南越郡。”

  “處理妥當,算是功德圓滿,若是處理不妥當,卻無法動搖大夏根本了,這是萬幸的。”

  方敬成出聲,他點明了四大郡地的問題,一切的一切,都是圍繞江中郡。

  不過萬幸,顧錦年以誰都不知道的手段,穩定了江中郡災情,對方的如意算盤也徹底落空。

  撐死不過就是讓大夏遭到點打擊。

  然而,面對方敬成這般萬幸,顧錦年卻搖了搖頭。

  “方先生,你方才之言,本侯完全認可,只是有些東西你忽略了。”

  “隴西郡地動,不管是否影響到江中郡,隴西郡房屋倒塌,百姓沒有住所,想要重建,需舉國之力,至少三年才能幫助隴西郡百姓重建家園。”

  “東林郡火災,更加可怕,一來東林郡百姓本身便是靠山吃山,樹木盡毀,即便百姓活下來了,只怕往後生存無比艱難,依舊需要大夏王朝扶持。”

  “而且秦王來信,佛門的身影又出現了,佛門出現,就意味著東林郡有怨魂所在,這個問題若不解決,凡火燒之地,都將成為孤魂野鬼聚集之地,陰氣極重,徹底淪為廢墟之地。”

  “南越郡洪災發生,兩江百姓苦不堪言,但最可怕的還是後續影響,良田被毀,百姓即便重新耕種,來年水源缺少,又如何解決?”

  “換句話來說,這四處地方挑的極好,一定是深思熟慮過的,既可連成一條線,針對江中郡,又逐個擊破,每一處地方,都可拖延大夏王朝數年發展。”

  說到這裡,顧錦年神色愈發嚴肅。

  “這場天災,如若不出意外,應當是針對大夏國運,任何一地出了問題,都會拖延大夏步伐,這國運之爭已經開始。”

  “我大夏不說一定能獲取國運龍珠,但至少有機會去爭。”

  “可現在,就是有人想要拖住我大夏後腿。”

  顧錦年洞悉明白,道出自己的理解。

  “侯爺所言不錯。”

  方敬成點了點頭,但也只是點了點頭,因為他沒有任何辦法去解決。

  想要解決這幾個問題,已經不是靠智慧就能解決的。

  “錦年叔,那怎麽辦啊?”

  這回李基是真的有點慌了,好說歹說自己未來可是大夏的皇帝,這要是搞不定的話,自然影響自己。

  “既來之,則安之。”

  “東林郡最大的麻煩,眼下還是火災,我與仙門關系還算可以,親自去借求雨符,或許有一定轉機。”

  “再者,佛門既然可以出手,就證明佛門有辦法解決,如今佛門一鬥氣運在我身上,佛門有辦法解決,我為何沒有?”

  “真正讓我頭疼的,是南越郡。”

  對於東林郡,顧錦年還真不是沒有一點辦法。

  東林郡目前最大的問題就是求雨符,仙門之所以不幫忙,顧錦年也明白,不就是想要隔岸觀火,看準時機出手?

  若是大夏王朝挺過一重重難關,仙門必然會出手,他們也不想與大夏王朝結仇。

  可若是大夏王朝當真不行了,仙門也會毫不猶豫支持另外一批人,他們躲在仙門之中,難不成還真是與世隔絕?

  一切都是利益為主。

  “的確,侯爺既然這麽說的話,東林郡的確不成太大問題。”

  “這南越郡確實是最大的隱患。”

  “若是能解決南越郡,此次天災,將徹底結束,侯爺功德無量。”

  “大夏王朝也必然會因此,而獲得天地氣運加持。”

  方敬成認真的點了點頭。

  “先不說了,算下時辰,差不多還有幾個時辰左右,就能抵達東林郡。”

  “等到了東林郡再說吧。”

  “基兒,回頭見到你二叔,嘴巴要甜點,你二叔最近心煩意亂,保不準找你撒氣。”

  顧錦年提醒李基一聲,說完也就閉目休神了。

  而聽到二叔這個稱呼,李基還是有些畏懼。

  如此三個半時辰過去。

  顧錦年的玉輦,也的確抵達東林郡。

  實際上還沒有抵達東林郡的時候,幾人便差不多有了感覺,一來是溫度明顯有所提高,二來是天色暗紅。

  越往東林郡走,這天色就愈發血紅。

  直至入了東林郡,城內百姓也沒剩多少,全部被遷移到五百裡外,留下來的大部分都是一些工匠能人,需要他們協助,共同滅火。

  而入了東林郡首府,天穹血紅,低沉可怕,抬頭望去,許多灰燼如同蝙蝠一般,在天穹劃過,朝著四面八方飛去。

  這些灰塵其實更加可怕。

  在空中解體,會沒入空氣之中,百姓吸了這種氣,肺裡全是髒東西,輕則咳嗽不止,重則頭暈眼花,甚至會染上一些肺病,而且是終生的。

  故而城內百姓臉上都會蒙著面紗,阻絕這樣的灰塵,長久待在這裡還是會出問題,只能說應急之法。

  望著這般場景,顧錦年心中明白,依靠將士砍伐隔火帶是沒有用的,火勢當真滅了,這灰塵的問題解決不了,方圓一千五百裡,還是住不了人。

  只能說不會繼續惡化下去。

  “錦年。”

  “你總算是來了。”

  而就在顧錦年入城沒多久,一道聲音自外響起。

  是秦王李遂。

  “兄長。”

  聽到李遂的聲音,顧錦年立刻從玉輦內起身,他顯得很熱情。

  “不用出來,就在玉輦裡談。”

  下一刻,李遂直接跳到玉輦上,拉著顧錦年入內。

  只是當進了玉輦後,入眼的便是方敬成與李基,對於李基,李遂沒什麽好臉色,而對於方敬成,李遂卻不由看向顧錦年。

  “這是我的幕僚,兄長有事可直說。”

  顧錦年點了點頭,免得李遂多想。

  “好。”

  “錦年,哥哥我就不囉嗦了。”

  “這回你無論如何都要幫我。”

  “五處火勢,我已經滅了兩處,剩下三處怎麽都滅不了,現在東南各有一處山火,相隔已經不到三十裡,現在還沒刮什麽大風,可就算不刮風,最多三天。”

  “三天之後,這兩處山火必然會碰撞在一起,到時候火勢再強,就真的沒轍了。”

  秦王出聲,他真的很急,說的都是實話,沒有防備方敬成。

  也不在乎李基在內。

  “兩處山火若是碰撞,並不是壞事。”

  顧錦年出聲,兩團山火遭遇在一起,還真不一定是壞事,至少燒的東西都沒了。

  “不。”

  秦王搖了搖頭,他臉色難看,望著顧錦年道。

  “這山火起初還沒什麽,可後面愈發古怪,火焰熱度就算是人龍境的武者,都無法承受一刻鍾。”

  “是怨魂!東林郡內有無數精怪,而且樹木有靈,這些精怪樹木被大火燒死,產生怨氣,加持在山火當中。”

  “若是尋常山火,那裡會這樣,也不需要錦年你來了。”

  “這兩團山火碰撞在一起,很有可能會衍生出更可怕的火焰,到時候就真的有大麻煩了。”

  “真在這東林郡燒,那就讓它燒,大不了真就不要東林郡了,可怕就怕這火勢朝著南越郡燒去,一但燒了過去,冰石融化,化為洪水,那就是無妄之災啊。”

  秦王出聲,道出東林郡山火的秘密。

  “人龍境都抵擋不住?”

  這回顧錦年有些皺眉了。

  山火的熱度,可以達到一千度,但人龍境強者,真氣護體之下,應當是可以抵擋。

  抵擋不住,那這火焰溫度就恐怖的很了。

  “擋不住。”

  “眼下我認為想要真正解決,就必須要借助大量的求雨符,先使得兩團山火不能融合,然後再逐一擊破。”

  “我算過,一百張求雨符,足夠滅火。”

  秦王道出自己的計劃,以及自己的需求品。

  “一百張求雨符?”

  “只怕有難度。”

  顧錦年眉頭更加緊鎖。

  “別說一百張了。”

  “一張仙門都不給。”

  “我算是看透這群仙門修士了,不過你來了就好,你是仙靈根,又是儒道後世之聖,不同於我,我就是大夏一個尋常王爺,他們瞧不得我倒也正常。”

  “可你,他們不敢怠慢,錦年,我這裡有一艘龍舟,你現在抓緊時間,去找仙門索要一些,至少現在壓製一下,鬼知道接下來會不會有強風。”

  秦王顯得有些焦急。

  他讓顧錦年過來,其目的就是希望借助顧錦年一些特殊身份,去借來求雨符。

  其他沒有別的。

  “好。”

  “我待會就去。”

  “不過兄長,佛門是什麽情況?”

  顧錦年點了點頭,求雨符他自然會去借。

  只不過想問問佛門的事情。

  “有個佛門高僧來找我,說可以解決這火災,他說這山火當中蘊藏著怨魂,求雨符的效果不會太大。”

  “唯獨佛門功德金雨,才能徹底解決這火勢。”

  “我也不知道他說的是真是假,不過他應該不會騙我。”

  秦王出聲,告知顧錦年佛門的情況。

  “功德金雨?”

  顧錦年皺了皺眉,他還真不知道這種東西。

  “你答應了沒?”

  顧錦年出聲問道。

  “肯定沒有。”

  “他們想讓佛門入駐大夏,之前你費盡千辛萬苦,拒絕佛門入駐大夏,我怎麽可能答應?”

  “佛門是什麽性子,我也知曉一二,讓他們做事,必然要付出更大代價,除非萬不得已,不然我不會答應。”

  “你若是再晚來三天,那估計真就懸了。”

  秦王搖了搖頭。

  “恩。”

  “如今是什麽情況了?”

  顧錦年繼續詢問道。

  “情況很不好。”

  “光是救火。”

  “已經有九千多將士死於山火之中,還有一萬多弟兄傷勢各一,朝廷的龍舟,主要去了江中郡和南越郡,援助這裡的數量不多。”

  “花重金買了一些燒傷油和藥材,勉強撐著,其他只能看命了。”

  提到這個,秦王神色並不是特別好看。

  接近一萬兄弟死於山火。

  還有一萬多的兄弟,更是傷勢不一,這還僅僅只是現在,如果接下來處理不好的話,麻煩更大。

  “我明白了。”

  “兄長莫急,我去一趟仙門吧。”

  既然得不到什麽消息,顧錦年也不想坐以待斃。

  他打算前往仙門,借求雨符,

  “好。”

  “好老弟,東林郡火勢若能鎮壓下來,等回京後,我一定設宴。”

  秦王大喜道。

  只不過,顧錦年沒有回答。

  直接從玉輦走出,運轉法力,直接飛行,刹那間,天穹之上,仙王玉輦出現,綻放無數光彩,帶著顧錦年直接消失在天際之中。

  仙王玉輦的速度,不比龍舟差,甚至比龍舟還要快上一些。

  望著離開的顧錦年,秦王也長長吐了口氣。

  但很快,秦王收回目光,看著玉輦內的李基和方敬成,方敬成他沒什麽好說的。

  李基就有說法了。

  感受到秦王的目光,李基脖子一縮,隨後訕笑道。

  “二叔。”

  他呲牙一笑。

  然而秦王一把抓著李基的脖子。

  “你小子,過來,後勤傷員缺人手,滾過去給人包扎。”

  “想不乾活撈功,別做夢。”

  說完這話,他直接拎著李基,前往軍營之處,讓他去幹活,給傷員包扎。

  而這一切,都被方敬成看在眼裡。

  雖說這是累活。

  可他也瞬間看得出來,說到底還是一家人,哪裡真會互相算計什麽?
  不過,眼下就是要看顧錦年能不能借到求雨符了。

  如此。

  五個時辰後。

  太玄仙宗。

  青山瀑布之外。

  虹橋四起。

  仙鶴飛舞。

  與東林郡之慘狀對比,這裡宛若人間仙境。

  然而,就在這時,一道聲音,打破了太玄仙宗的安寧。

  “大夏天命侯顧錦年,前來借求雨符!”

  隨著這道聲音響起,無數目光不由在第一時間,望向外面。
——
  求月票感謝大家支持!
  本章更新時間:2020/8/17/5/19分,正版閱讀請下載起點讀書APP/QQ閱讀!

   月中了!!!

    熬夜寫!!!
    一大堆事情!

    求月票!!!
    真的誠意滿滿,就是狀態不太好,媳婦懷孕,望體諒!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