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大夏文聖》第161章 冊封大典,佛門之計,東荒魔窟【正
  第161章 冊封大典,佛門之計,東荒魔窟【正文結束!】

  大夏皇宮。

  已是深夜。

  永盛大帝聽聞工部尚書王啟新求見,心裡大概是明白了些事。

  當王啟新出現後,永盛大帝心中滿是期待。

  “陛下!”

  “臣有驚天喜事匯報。”

  王啟新激動萬分道。

  “宣。”

  永盛大帝起身,看著王啟新,讓其道出喜事。

  王啟新也沒有囉嗦,直接將這次大夏龍舟和大夏寶船以及大夏龍炮的實驗結果告知永盛大帝。

  當數據說明後,養心殿內,永盛大帝也忍不住攥緊拳頭,眼神當中有藏不住的喜悅。

  他之前就預料到了部分,但一切的結果,還是要看顧錦年這聚靈古陣到底有沒有作用。

  眼下結果出現,永盛大帝如何不喜?又如何不激動?
  “好。”

  “當真是好的很啊。”

  “錦年又為大夏王朝,建下不朽之功。”

  永盛大帝開口,顯得興奮不已。

  龍舟,寶船,大炮的提升,能給王朝帶來什麽,他心裡有數的很。

  貿易問題,並不是永盛大帝最關心的,軍事戰爭才是永盛大帝最為在乎的東西。

  打仗的核心是什麽?
  後勤供應。

  只要後勤保障沒有任何問題的話,那對於大規模戰爭來說,就是巨大的先機,將士們能夠吃飽飯,就勝過一切,鼓舞士氣。

  外加上國內的一些賑災送糧,這等等的問題,都可以有效解決。

  永盛大帝肯定不同顧錦年,能想到更多方面的東西。

  軍需送達,賑災送糧,能滿足這兩點他就很滿足了。

  “陛下。”

  “可不止如此,侯爺的聚靈陣若是行得通,工部有很多器物,利國利民,陛下還記得耕地器嗎?”

  王啟新興高采烈,他腦海當中有太多想法和計劃了。

  “朕記得。”

  “不過此物暫時不能大肆宣傳,目前階段,還是主攻龍舟與寶船,維持大夏境內貿易運輸。”

  “王愛卿,此事你要慎言,除朕與顧錦年之外,朕不希望有第四個人知道聚靈古陣。”

  “若外面有任何傳聞,發現一點,你應當知道這是什麽罪。”

  永盛大帝瞬間明白王啟新是什麽意思,但他更加明白的是,好東西要藏起啦,等到關鍵時刻才有用。

  “臣明白,請陛下放心,臣一定死守秘密,倘若有任何風言風語,請陛下賜罪。”

  王啟新認真說道,他何嘗不明白此物有多重要?

  所以他主動開口,表達心意給永盛大帝聽。

  “恩。”

  “王愛卿忠心為國,朕一直都明白,朕記得王愛卿長子,如今也已有二十一,過些日子入京吧,吏部缺個員外郎,剛好適合。”

  永盛大帝淡淡出聲,一句話沒什麽痕跡,但卻讓王啟新滿是驚喜。

  他兒子今年二十一歲,雖父親是工部尚書,可才華一般,正常來說想要入京當官,至少要等到三十歲,如今也算是提拔一二。

  而且簡在帝心。

  尚書的可能性不大,畢竟能力有限,但未來混個左右侍郎應當是妥當的。

  主要是,這件事情若是王啟新做好了,那就真不好說了。

  這就是帝王的手段,恩威並施。

  王啟新滿是激動,朝著永盛大帝深深一拜。

  “臣,多謝陛下。”

  王啟新激動出聲。

  而同一時刻。

  大夏書院。

  早已經是熱鬧無比。

  顧錦年回來,書院學生自然要好生慶祝一二。

  這段時間,書院也走了不少人,一部分是被淘汰,但更多的一部分都是回去準備科舉。

  仔細算起來,在大夏書院也待了有個半年了。

  大夏書院學滿的話是一年整,只不過科舉在即,大多數人還是選擇回家備考。

  等大家熱鬧完畢後。

  王富貴和江葉舟與顧錦年聊了大半天。

  不過兩人也要準備參加科舉,顧錦年就沒有太耽誤時間,與兩人告別後,直接去找了蘇文景。

  這趟出去,有些事情還是要問問蘇文景。

  就好比天命之說。

  院長書房內,蘇文景依舊在研究棋局,看來這個勝負欲很強。

  “文景先生,學生回來了。”

  書房外,顧錦年的聲音響起。

  “進。”

  隨著文景先生的聲音響起,顧錦年也走進書房當中。

  “見過文景先生。”

  見到蘇文景,顧錦年朝著對方一拜,彰顯禮儀。

  “錦年。”

  “這趟大夏議和,你可是出盡風頭了啊。”

  蘇文景面露笑容,誇讚著顧錦年。

  “還好。”

  “能為朝廷出力,是為官的本分。”

  顧錦年謙虛一番。

  “這趟議和,伱召喚天外火石,應當是天命印記的功勞。”

  “只不過,這天命印記,你也不能多用,畢竟要付出巨大代價。”

  蘇文景知曉這天外火石是怎麽來的,故而提醒顧錦年一聲,讓他多多注意一些。

  “學生明白。”

  “文景先生,學生體內有數道天命印記,但不清楚這天命印記到底具備怎樣的神通之力,敢問先生如何查明?”

  顧錦年好奇道。

  他現在體內有五道天命印記,一道可以召喚火石,一道可以回溯過去,其余三道就不清楚了。

  “境界問題。”

  “錦年,你現在才不過是知聖立言,還沒有達到大儒境,等你成了大儒,你便能一清二楚。”

  蘇文景給予解答,讓顧錦年明悟了。

  “明白了。”

  “先生,還有一個事得問問您,這天命之爭,到底是什麽東西啊?”

  顧錦年點了點頭,他之前也是這般猜想的。

  “天命之爭,意義很大,現在各大王朝,諸般勢力都在搜查。”

  “老夫也不清楚這天命之爭到底是什麽。”

  “唯一知曉的便是,這天命之爭,影響很極大,未來若是誰能在天命之爭中,獨佔鼇頭,將可成為天命之人。”

  蘇文景淡淡開口。

  說實在一點,他也不清楚這個天命之爭是什麽,只知道與眾不同。

  有點玄乎。

  “不過,要不了多久,快則一年,慢則三年,天命之爭就要開始了。”

  “老夫推演過天機,這天地之間,無主的天命印記沒有多少了,稷下學宮意義很大。”

  “誰若是能得到稷下學宮的天命,將可拉開天命之爭的序幕。”

  蘇文景神色篤定道。

  “稷下學宮,天命之爭的序幕?”

  “這是為何?”

  一聽這話,顧錦年忍不住好奇了。

  “稷下學宮蘊藏兩道天命,孔聖當初封印了兩道天命,誰能開創新學,誰可獲之。”

  “這一次的稷下學宮,只怕是龍爭虎鬥,必然有人覬覦孔聖封印的兩道天命印記。”

  “老夫就知道,竹山七賢已經動身了,要不了多久便會前往稷下學宮。”

  “這七個人,都是當代大儒,學問極高,聚集在一起二三十年,立下大志,要完成不朽新學之論,光是這七個人,就讓人望塵莫及,談到經綸,老夫都比不過他。”

  蘇文景出聲,隨便道出一個名字,便讓人感到壓力。

  “竹山七賢?”

  顧錦年聽聞過這個勢力,七個志同道合的大儒,聚集在一起,每日就是一同談論儒道經綸,亦或者分析天下大勢等等。

  經義這東西,互相探討會比一個人閉門造車好太多。

  “先生,這次稷下學宮,有多少人會來啊?”

  “還有,這天下的勢力,到底分那些?”

  顧錦年有些好奇。

  一直都在說,天下大勢天下大勢,可顧錦年還真沒有接觸過什麽大勢。

  大夏王朝,匈奴國,扶羅王朝,大金王朝,中洲王朝。

  這是顧錦年目前知道的幾個大勢力,但問題是這些大勢力,給顧錦年的感覺,好像也就那樣吧。

  可能相隔太遠,不在一個體系內,所以很難察覺對方的實力有多強。

  聽到顧錦年所言。

  “很難說清,老一輩的人也就那幾個,其實古今往來,都不缺強者,只是有的人淡泊明志,有的人藏起來,也有的人喜歡露面。”

  “這個世界太大了,想要藏起來還是很容易的。”

  “而且,錦年,老夫問你,什麽叫做強者?是武道強?還是儒道經義?”

  蘇文景出聲。

  顧錦年問的問題,無非就是誰是真正的強者。

  但這個很難解釋,因為真正的強者會藏,就好比他蘇文景,孔府之前,天下人都認為他是準半聖,實際上他早就成了半聖。

  所以不好去說。

  再加上,如何評判誰是強者?
  “明白了。”

  “那行,先生,學生就先回去了,晚點還要入宮,明日還有冊封大典。”

  顧錦年出聲道。

  “恩。”

  “冊封大典之後,科舉差不多就快了,今年參加科舉的讀書人,或多或少都來了,如果沒事的話,你暗中去看看,觀摩觀摩。”

  蘇文景點了點頭。

  當下,顧錦年離開此地。

  回到住處,也沒什麽待的。

  蘇懷玉和瑤池仙子還有清淺仙子都不在。

  不過按理說蘇懷玉不在合情合理,瑤池仙子和清淺仙子不在,就有些問題,畢竟她們二人只是去一趟貴陽郡,調查一下佛門的事情。

  兩人不在,的的確確有些古怪啊。

  但仔細想想,這兩人都不是等閑之輩,而且後台極大,應當不會出什麽問題。

  顧錦年內心安慰自己。

  不過最終,他還是讓人去打聽一二。

  如此,顧錦年一心撲到大夏不夜城這個項目上去了。

  冊封典禮結束後,大夏不夜城就能動工,顧錦年的想法也很簡單。

  先把基礎建築搞好,最起碼一個整體形象搞好,然後再封鎖,慢慢動工都不急。

  眼下最重要的還是大夏百貨和大夏酒樓,這兩個地方很重要。

  預算下來,人工費由朝廷支出的話,基本材料包括其他等等,差不多要花費七八萬兩黃金。

  而且這只是顧錦年的預算,正兒八經動工起來,絕對沒這麽簡單。

  接近三個時辰,顧錦年把大夏百貨城給設計好來,整體九層,寶塔形。

  第一層至少要有百畝地,然後層層削減,畢竟第一層主打的是平民化消費。

  顧錦年的設計也很簡單粗暴。

  第一層柴米油鹽醬油醋,供應百姓基本貨物需求。

  第二層就是綢緞衣服布匹,這些東西。

  第三層則是一些瓷器,鍋碗瓢盆都要搞點出來。

  所以前面三層貨物需求量極大,倉庫存儲也不能少,賣空就上新貨。

  第四層第五層還有第六層,就屬於精品一類,可以理解為上等茶葉,瓷器,衣服,以及各地一些稀奇古怪的產品,就好比之前說的白玉果,現在龍舟是有了,完完全全可以在一兩天內運輸至大夏京都,滿足多元化需求。

  但想要上去就必須要會員制度,不是會員不能上去買。

  第七層到第九層,那就是高檔貨物了,譬如說品質好的真龍寶米,就可以在最上面販賣,說直白一點,品牌貨,都是好東西。

  大夏百貨城主要的目的,是為了客流量,只要有了客流量,就可以開展後面的東西。

  薄利多銷。

  大夏酒樓就可以趁這個機會崛起,老百姓的銀子,顧錦年不想賺什麽,至少對於自己國家的百姓,顧錦年寧可少賺。

  有句話說的很好。

  一個王朝的強盛,是由軍隊來決定。

  一個盛世的評判,是由百姓來決定。

  想要讓大夏王朝真正成為盛世,看的不是國家有多強大,而是老百姓生活如何,百姓過的越好,幸福指數高,那才是真正的盛世。

  就好比前世的元朝,版圖面積的確大,甚至是大無邊,可百姓過的如何?
  可以稱之為強國,但不能稱之為盛世。

  顧錦年自然是希望,國家又強又盛世,所以也在砥礪前行。

  不過賺富人銀子,顧錦年就不打算心慈手軟了。

  大夏酒樓這一塊,顧錦年營造的是吃住行一體,也是九層,但面積完全不一樣。

  一二層用來吃飯的地方,一樓大眾化一點,二樓就是精致雅間,再折騰幾個大雅間,要排面有排面,價格當然也是往高走,畢竟對於有錢人來說,吃的不是飯,是面子。

  三層用來內部人員吃住,包括雜物間和一些住宿需求,四五六層就是客房了,全部都按貴的來,怎麽奢華怎麽來。

  七層八層就搞娛樂,按摩桑拿一條龍,保證讓你舒舒服服待在這裡。

  有吃有喝的前提下,還有的玩。

  至於賭場這種東西,顧錦年堅決抵製,這玩意害人不淺,雖然顧錦年明白,喜歡賭的人,不來自己這裡賭,也會去別的地方賭。

  但顧錦年還是不考慮這個,他不想害人,哪怕是富人銀子多,他也不想搞這套。

  與賭毒不共戴天。

  而擺在面前的問題就是,基本建設沒大問題,人員培訓很重要。

  小二這種不缺,隨便一招就是一批人,集中訓練,差不多三個月後就有成效。

  真正缺的還是妹子啊。

  總不可能讓大老爺們給客人按摩吧?這玩意,顧錦年都頂不住。

  “等蘇懷玉回來了,跟他一同物色吧。”

  顧錦年心中暗道。

  把瑣事解決完了,顧錦年直接起身,朝著大夏皇宮走去。

  明日就是上元節,也是冊封大典,要去皇宮準備一二。

  一來是流程問題,二來是身份問題。

  如果換做是其他人封侯,不需要去皇宮,提前在禮部準備就好,但顧錦年體內可是有皇室血脈,自然而然要按照皇室的禮儀去做。

  半個時辰後。

  顧錦年來到皇宮。

  禮部的官員早在皇宮內準備,宮裡太監宮女也忙前忙後。

  魏閑第一時間趕來,直接拿出玉冊,開始向顧錦年介紹封侯儀式。

  整套流程也極度誇張。

  一共一百二十七項,大大小小,什麽擊鼓幾下,什麽敬拜天地。

  “侯爺,按照時辰規劃,您現在應當去沐浴,待沐浴後,前往祖祠焚香,亥時一過,冊封大典就要開始了。”

  魏閑出聲,諂笑著說道。

  “好。”

  顧錦年也不囉嗦,流程還是要走,畢竟是封侯。

  來到沐浴之處,前前後後一百零八位侍女伺候著。

  從沐浴到擦身穿衣都有人伺候著。

  萬惡的權貴生活啊。

  只是還不等顧錦年說什麽,一道聲音不由淡淡響起。

  “讓這些侍女全部出去。”

  聲音響起。

  很熟悉。

  是蘇懷玉的聲音。

  殿內。

  都已經準備好脫衣服的顧錦年,不由愣住。

  他將目光看去,只見正殿之外,蘇懷玉的身影出現,一臉平靜。

  “見過蘇大人。”

  看到蘇懷玉的出現,魏閑立刻上前,畢竟這人身份也不一般,得天命印記,而且進過宮好幾次,陛下也比較看重他。

  魏閑自然不敢得罪。

  “魏公公客氣。”

  “讓這些侍女退下吧,我有密事找世子殿下。”

  蘇懷玉開口,他依舊稱呼世子殿下。

  “奴婢遵命。”

  魏閑點了點頭,蘇懷玉能入宮,肯定是去找過陛下的,既然有要事商談,他也不好說什麽。

  當下,所有侍女帶著失望的眼神離開。

  而顧錦年也有些沒好氣,他脫掉外袍,留著內衫,直接走進浴池之中。

  相比較之下,這古代的浴池就是拉跨,先不說浴池很小,基本上就是一個人泡,而且也沒有什麽東西,純粹就是一桶桶熱水倒進來,冷了就加點滾燙的開水,熱了就加點冷水。

  也就是權貴才能享受一二,根本沒啥意思。

  “蘇兄,你怎麽在這裡?”

  浸泡在浴池內,顧錦年有些好奇,望著蘇懷玉。

  “陛下找我有事,所以入宮,聽聞世子殿下也進了宮,所以過來找您一趟。”

  蘇懷玉出聲,語氣平靜。

  “什麽事?”

  顧錦年略顯好奇。

  “機密。”

  蘇懷玉淡淡開口,顯然是不想提。

  “南謂郡的事情,調查如何?”

  既然蘇懷玉不想提,那顧錦年也不囉嗦,直接詢問南謂郡的事情。

  “回世子殿下,差不多調查清楚了。”

  “不過屬下辦事不能,徐建被殺了。”

  蘇懷玉出聲,也告知顧錦年徐建被殺了。

  徐建,就是為陳溝村百姓打抱不平的人。

  “被誰殺了?”

  “你都保不住他?”

  池中,顧錦年皺緊眉頭,他望著蘇懷玉。

  “回世子殿下。”

  “行凶之人,乃是寧王大世子的手下。”

  “並非是屬下保不住,而是事件調查完後,屬下回京,中途知曉此事,屬下又折返回去。”

  “聽聞李冷秋已被世子所斬,故此屬下沒有輕舉妄動,而是厚葬徐建,安置好了他的家人。”

  蘇懷玉給予回答,這事他沒辦法,畢竟他不可能十二時辰日日夜夜守在徐建身旁。

  得到這個回答後。

  顧錦年歎了口氣。

  他有些沉默。

  “世子殿下也無需自責,您已經為他報了仇,徐建諫言,其實也做好了身亡的準備,去的路上,徐建也向屬下說過,他早已經將生死置之身外。”

  “只需要世子殿下能夠還陳溝村百姓一個公道,讓冤死之人,能夠平息怒火,他死得其所。”

  蘇懷玉出聲,告知顧錦年這件事情。

  聽到這話,顧錦年的內心沒有多好受。

  過了一會,顧錦年開口。

  “他有兒女嗎?”

  顧錦年問道。

  “有兩個子嗣,一個二十二歲,一個十三歲。”

  蘇懷玉回答。

  “著禮部,以忠烈之臣追封,按照四品官員厚葬,賜黃金五百兩。”

  “其長子若為讀書人,讓吏部安排個縣令職位,其幼子再長兩歲後,入大夏書院,跟文景先生提一句。”

  “再去一趟國公府,支五百兩黃金給他們,再為他們孤兒寡女,置辦五百畝田,確保他們後世無憂。”

  顧錦年緩緩開口,這是他唯一能補償的了。

  “遵命。”

  蘇懷玉點了點頭。

  緊接著又繼續開口。

  “世子殿下,南謂郡殺民充匪之事恐怕不少,屬下一路調查,發現有許多廢村,無法完全計算,但絕對比想象中要多。”

  “不過此事屬下已經告知陛下,想來陛下會嚴厲處置,而且聽聞寧王的請罪折也送入宮內。”

  蘇懷玉告知顧錦年這些事情。

  “請罪折?”

  “哼,他應該把自己的腦袋送過來,這才叫做請罪。”

  顧錦年冷哼一聲。

  殺民充匪,這是何等的罪孽?送來一份請罪折就當沒事了?
  “寧王終究不是等閑之輩。”

  “世子殿下,這件事情顧老爺子估計已經知道了,陛下心裡清楚的很,想來這兩位聯手,應當能有效解決。”

  蘇懷玉開口道。

  當然他話裡有話,無非是告訴顧錦年,先不要摻和進來。

  “我明白。”

  顧錦年出聲。

  緊接著,顧錦年的聲音不由再度響起。

  “對了。”

  “坊間有傳聞,有人冒充我,去青樓胡作為非,打著我的名號,不給銀子。”

  “蘇兄,這個人你知道嗎?”

  顧錦年想到了另外一件事情,他看向蘇懷玉。

  然而,蘇懷玉沒有任何一點波動。

  “世子殿下應當是知道我的,我蘇某不好女色,即便真去勾欄,也絕對不會不給銀子,我這人最討厭的就是白嫖。”

  蘇懷玉一本正經道。

  雖然這話有問題,但對方眼神很篤定,不像說假話。

  “當真?”

  顧錦年皺眉。

  “我這段時間一直在外面,即便是想打著世子殿下的名號,也無法分身啊。”

  蘇懷玉略感委屈。

  “不是你,那是誰?”

  浴池中,顧錦年皺緊眉頭,他還真想不到是那個小機靈鬼。

  想了一會,實在是想不到,顧錦年也就不囉嗦什麽。

  “蘇兄,有個事還是需要你跑一趟,有時間沒?”

  顧錦年出聲問道。

  “世子殿下您說。”

  後者開口。

  “瑤池仙子和清淺仙子,去了一趟貴陽郡,到現在還沒有回來,我擔心遇到什麽麻煩。”

  “你幫我跑一趟,去看看發生了什麽,如果有問題的話,立刻通知我。”

  這件事情一直懸在顧錦年心中,如今蘇懷玉回來了,正好可以跑一趟。

  “好。”

  “等上元節過後,立刻調查。”

  蘇懷玉點了點頭。

  “行,勞煩蘇兄了。”

  這話說完,顧錦年也就不說什麽了,安安心心浸泡在浴池之中。

  大約兩刻鍾過去。

  顧錦年從浴池內起身走了出來,蘇懷玉也起身,來到大殿外,嚴密把守,生怕有侍女闖進來。

  說實話,顧錦年真的懷疑這家夥腦子是不是有問題,這方面封鎖的乾乾淨淨。

  上輩子是審仙?

  略感鬱悶後,顧錦年擦拭身子,殿內擺放著很多衣服。

  一個玉盤裝著一件。

  黑蟒王袍,赤水腰帶,麒麟玉佩,金絲流雲靴,還有玉冠等等。

  原本有侍女幫忙,倒也挺快的,就因為蘇懷玉的原因,顧錦年穿上這套衣服,前前後後折騰了接近半個時辰。

  等全部搞定,站在銅鏡面前,刹那間一個絕世容顏男子出現。

  銅鏡面前。

  顧錦年,劍眉星目,玉樹臨風,身高七尺半,面容俊美無比,儒家氣息更是環繞周圍,給人一種謙謙公子,溫潤如玉般。

  但這王袍加身,卻不失威嚴,光是這個賣相,實話實說,的確沒什麽人可及。

  不得不說的是一點。

  因為太過於優秀,導致顧錦年的顏值被嚴重低估。

  沐浴結束後,便是焚香。

  顧錦年前往祖祠,洗滌內心,待子時一到,宮內便會響起戰鼓之聲,冊封大典也就開始了。

  整個大夏京都,也顯得無比熱鬧,上元節的到來,解除宵禁,酒樓燈火通明,百姓歡聲笑語。

  如此。

  一直到子時。

  一道聲音響起,是戰鼓的聲音。

  咚!
  隨著這道聲音響起,大夏京都也安靜下來了。

  咚咚!

  下一刻,大夏京都四面八方都響起了鼓聲,這是一種回應。

  鼓聲足足響了九下。

  一道洪亮無比的聲音響起。

  “冊封大典,啟。”

  伴隨著這道聲音響起,整個京都上空,煙火衝天,在天穹之上璀璨亮麗。

  而與此同時。

  寧王府內。

  寧王立在書房當中,神色漠然。

  而書房當中,則站著兩道身影,一道是他的軍師侯君,另外一道,這是一個僧人的。

  “王爺,請罪折已經送往宮中,但到現在都沒有任何消息回來,想來陛下也在猶豫如何抉擇。”

  侯君的聲音響起。

  他看著寧王,道出自己的想法。

  “猶豫?”

  “呵他早就做好了抉擇,請罪折送入宮中,他沒有第一時間發難,這更加危險。”

  “看來我等的計劃,必須要提前了,否則等他率先發難,那就麻煩了。”

  寧王出聲,他似乎預料到永盛大帝為何不責罰自己。

  察覺到了危機。

  “那王爺打算,什麽時候動手?”

  侯君開口,有些好奇。

  “半年。”

  “最多再等半年,半年內必須要出手。”

  “先下手為強。”

  寧王淡淡開口,這是他的想法,半年內出兵造反。

  可此言一出,侯君的臉色不由一變。

  “王爺。”

  “半年時間,太過於匆忙,如今大夏王朝國運昌盛,再者兵強馬壯,若我等出兵,不太有利。”

  侯君出聲,他是軍師,自然知曉具體情況,能不能打的過,他心裡有數。

  只是寧王沒有理會侯君,而是看向旁邊的僧人。

  “半年內出兵,三大寺是如何想的?”

  寧王詢問他,語氣平靜。

  “回王爺。”

  “顧錦年殺我上行密宗高僧,已觸犯我佛底線,王爺若是出兵,佛門必然竭盡全力。”

  “只是,有件事情希望王爺能出手幫助。”

  後者出聲,堅定無比的支持寧王,但有條件。

  “請說。”

  寧王給予回答。

  “我等上行密宗,夜觀星象,推演數日,察覺大夏境內,將會有一場驚天大災。”

  “到時必然會有無數百姓死傷,我等僧侶,人言甚微,眼下只能為這些百姓祈福,倘若當真有如此天災發生,我等想入大夏,超度這些亡魂。”

  “只是,大夏世子顧錦年,對我僧侶執有偏見,故此還希望寧王能向陛下開口,讓我等僧人,救苦救難。”

  他出聲道。

  說出一則辛秘。

  一瞬間,侯君臉色不由一變,心中更是震撼無比。

  驚天大災?

  “有多大?”

  寧王看著對方,他一聽就知道,佛門要搞事了。

  “是江寧郡十倍有余。”

  後者淡淡出聲,如此回答道。

  當下,就連寧王都忍不住皺眉了。

  江寧郡之難,死傷可不少,至少幾十萬百姓葬身於此,好在的是沒有繼續惡化下去,不然就真的慘了。

  可如若再發生這樣的事情,而且還是江寧郡十倍有余,只怕要出天大的事情。

  這一刻,寧王沉默了。

  他希望大夏內亂,但他不希望大夏出現太大面積的傷亡,這樣的話,對自己來說,也不是一件好事。

  皇權的爭鬥,若是牽扯無辜百姓,這可不是一件好事啊。

  看著寧王沉默。

  高僧看了一眼侯君,後者頓時明白他是什麽意思,不由出聲道。

  “王爺。”

  “屬下覺得,此事可行。”

  “發生天災之後,可以讓人在暗中抨擊皇帝,重用小人,還可以將這件事情,推到顧錦年身上。”

  “匈奴國三十萬將士被屠,招來天意之罰,王爺到時候將佛門引入大夏境內,也可獲得美名,雖有些犧牲,但大局為重啊。”

  “王爺,若真發生這樣的事情,我等起兵造反,十拿九穩。”

  侯君出聲,他分析這件事情的利弊。

  “王爺。”

  “侯君所言極是,這天災極有可能是顧錦年造成的,畢竟三十萬將士亡魂,古今往來雖有廝殺,可如此大的殺孽,十分罕見。”

  “此乃天災人禍,並非是王爺之過錯,我等也於心不忍,可如若當真發生,我等也會想盡辦法,去拯救蒼生,就希望王爺能出面,說上幾句。”

  高僧也跟著開口,怕寧王內心搖動。

  “成大事者不拘於小節。”

  “如若當真發生這種事情,本王會出面的,大師做好入駐大夏的準備即可。”

  寧王出聲,他答應下來了。

  當然,他心裡明白,這佛門打的是什麽如意算盤。

  佛門的想法,無非就是想要借此機會,入駐大夏王朝罷了。

  至於這天災人禍,說是說顧錦年的問題,但到底是誰的問題,他心裡豈能沒數?

  只不過,他也的確需要一場天災,來壓一壓大夏王朝。

  不然的話,憑借自己手中的將士,真要造反,的確很難。

  “貧僧在此,為天下萬民,多謝王爺。”

  “王爺慈悲心腸。”

  後者大喜,朝著寧王一拜。

  過了一會,他便緩緩離開。

  寅時。

  西境佛門。

  無量佛寺。

  這是上行密宗三大寺之一。

  今日。

  佛寺內顯得格外嚴肅。

  三萬六千僧人雙手合十,低頭誦念經文。

  中心地帶,一個巨大的黑色佛像出現。

  這佛像三頭六臂,通體黝黑,手中捏著蛟龍圓輪,一面凶惡,一面冷冽,一面慈悲。

  十二位身披袈裟的僧人,端著十二碗黑血,圍著佛像周邊灌澆。

  正在舉行什麽詭異的祭祀。

  而在大殿當中,幾道身影也緩緩出現。

  “阿彌陀佛。”

  “主持,寧王已經答應讓佛門入駐之事。”

  隨著一道身影出現,正是方才出現在寧王府的高僧。

  他出現,告知最新情況。

  一瞬間,大殿內的四位僧人,皆然露出喜色。

  “好。”

  “寧王若答應下來,我佛門入駐大夏就算是十拿九穩了。”

  有僧人開口,他五十歲出頭,披著袈裟,濃眉大眼,卻沒有半點佛門慈悲模樣,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凶狠。

  這四人,乃是上行密宗四大神僧。

  分別為慈悲、普度、惡性、八怨。

  這滿臉凶惡之人,這是惡性神僧。

  佛門當中,有三大寺,上行密宗,大音寺,小緣寺,但真正統治佛門的,乃是上行密宗。

  故而,上行密宗有一真佛,兩佛陀,三尊者,四神僧,五羅漢,六護法,七金剛,八行者,九上師。

  等級森嚴,不可逾越。

  羅澤乃是上行密宗上師之一,未來至少也是四大神僧級的存在。

  只不過被天魔老人所斬。

  “這一次,賭上我佛門氣運,若能成功,佛門入駐大夏,一統東荒,到時候上行真佛也與中洲完成交易,佛門入駐中洲,真正的將佛法傳於天下,完成不朽之業。”

  “等到了那個時候,天命之爭,我佛門必然獨佔鼇頭,可誕生真佛。”

  普度神僧跟著開口,眼神當中滿是狂熱。

  “恩。”

  “不過這陣法還需一段時間才能激活。”

  “眼下既然寧王答應了,我等入駐大夏應當不難,只不過說來說去,這個顧錦年是我佛門最大隱患,他斬殺羅澤,與我佛門結下生死大仇,這個要好好注意。”

  慈悲神僧開口,提到了顧錦年。

  “冤冤相報何時了。”

  “貧僧去一趟大夏京都,見一見顧錦年,主動化解恩怨。”

  八怨神僧出聲,想要前往大夏京都,化解恩怨。

  “化解恩怨?只怕有些難吧,這顧錦年對我佛門有偏見,若是去了,估計會被他百般羞辱。”

  惡性神僧皺眉,認為有些不妥。

  可八怨神僧微微搖了搖頭,面上帶著笑意。

  “這不是更好嗎?”

  “我以慈悲度人,他以惡性對我。”

  “世人一看,便知善惡。”

  八怨神僧平靜出聲,但這話眾人也明白是什麽意思了。

  “阿彌陀佛。”

  “大慈大悲。”

  三位神僧雙手合十,十分恭敬的朝著八怨神僧一拜。

  “過幾日,我也要出門一趟,仙門已經打算摧毀東荒魔窟。”

  普度神僧也跟著開口,提到了東荒魔窟之事。

  “東荒魔窟,雖是仙門領頭,但我佛門也能分享功德,大善。”

  幾人點了點頭,隨後就沒有說什麽。

  而與此同時。

  大夏京都。

  再完成一百多項禮儀之後。

  終於,到了最後一項。

  加冕。

  大夏皇宮內。

  顧錦年的冊封大典,可以說是史無前例,也是排場最大的加冕,永盛大帝立於皇宮主道,地上鋪著紅毯,太監宮女各五百在顧錦年左右撒花。

  震耳發聵的鼓聲,陣陣敲響。

  京都無數百姓將目光看去。

  因親眼矚目這場冊封大典而激動。

  走進皇宮。

  顧錦年不急不緩,等距離陛下十丈後,便停下來了。

  “大夏世子顧錦年,為民伸冤,拯救百姓於水火之中,前行一丈。”

  魏閑的聲音響起。

  這是最後的一項,數功。

  但凡封王拜相者,必須要有功勞,為江山社稷做出過貢獻。

  顧錦年停在十丈外。

  每提起一件事情,就可以上前一丈。

  待來到永盛大帝面前時。

  永盛大帝拿起玉冠,望著顧錦年緩緩開口。

  “錦年,今日冊封大典,也是及冠之日。”

  “你為大夏世子,卻擁有赤子之心,將百姓放在心中,為官清廉,又是儒道之俊,朕今日賜你守心二字。”

  “望你未來,守心而行,為民而行,為大夏之盛世而行。”

  永盛大帝賜字。

  雖然沒什麽文化,但也已經是永盛大帝的心意了。

  而隨著永盛大帝說完,一道道光芒沒入顧錦年體內,其中有國運也有民意,全部沒入眾生樹內。

  此時。

  永盛大帝的聲音繼續響起。

  “今日為上元節。”

  “朕,即興作詩一首。”

  賜字及冠結束後,永盛大帝開口。

  這是他最期待的環節。

  他已經做好了準備。

  “大風起兮雲飛揚。”

  “威加海內兮歸故鄉。”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洪亮之聲響起。

  傳遍京都上下。

  雖沒有異象,但無論是文武百官,還是將士們,亦或者是京都百姓,一個個都不由驚訝起來了。

  沒想到陛下居然還會作詩?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也就在此時。

  顧錦年的聲音響起。

  當下,浩浩蕩蕩的聲音也跟著響起。

  這聲音震耳發聵。

  皇宮內。

  永盛大帝不免深吸一口氣,內心爽的起飛。

  這算是他為數不多的高光時刻啊。

  爽啊。

  真爽。

  永盛大帝內心無比激動。

  就如此。

  冊封大典結束。

  隨著一簇簇煙花綻放於天穹之上,上元節徹底熱鬧起來。

  皇宮內喜慶一片,皇宮外也無比喜慶。

  這算是為數不多的吉日。

  如此。

  轉眼之間。

  到了翌日。

  正月初三。

  幾件事情,也傳到了京都內。

  其一,仙門要對東荒魔窟下手,一勞永逸。

  其二,佛門高僧羅澤被顧錦年所殺,古寺無一人生還,引起佛門大怒。

  其三,監天司來報,天象有變,恐有大事發生。

  其四,有民間傳聞,封侯大典,永盛大帝所作詩詞,乃是顧錦年所寫。

  其五,永盛大帝單方面斥責謠言,並表示將自證清白。

  其六,永盛大帝偶感風寒,在宮內休養。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