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3章 馴龍
總理處。
朱以海拿著河道總督楊文驄呈上來的最新山東黃河治理方案,看了又看,最後提起朱筆,在上面批複同意。
隨著皇帝朱批落下,朝廷針對黃河新河道的全面治理也將正式開始,一期工程總計劃投入三千萬塊銀元,為期五年完工。
之前各地也有修堤等,但也都是各自為政,沒有統一規劃部署,更別提什麽配套工程,許多地方甚至以鄰為壑,全都是在搞地方保護。
河堤修的也不夠合理,有些地段就過於筆直,明顯是經不住考驗的。
楊文驄上任河道總督後,也從陝州一直到大清河入海口,一路巡視走訪過來,整條黃河其實現在都有很大問題,但最迫切的還是山東段新河道。
現在山東段上千裡,連個真正的河堤都還沒有。
有些地段修了堤,可也未能很好的加高培厚,以至無歲不決,無歲不數決。楊文驄和河道總督衙門的官員們,認為修建一條完整且合理的河道大堤是河防根本要圖,必不可緩之工。
而且還要根據兩岸險情不同,修堤、加固方案也應有異,就是險要處就得重點加固,險工加項寬四丈五,平工頂寬三丈,底寬以十一丈至十五丈為率,高以一丈六尺至二丈為率,這樣險工得以有恃無恐,既平工段內,河灘漸漸淤高,尚有高出丈許之堤,可禦漫水,日久雨淋風揭,不致損壞。
除了要完備兩岸千裡大堤,還要加強對入海口的整治,尾閭不暢,那上遊修的再好也沒用,楊文驄還特意考察了幾處入海點,最後選定鐵門關入海。
鐵門關本就大清河故道,有八十余裡之河形,愈下愈見寬深,可直通海口。
從鐵門關故道入海,深挖引河,堅築兩岸大堤,則既可以束水攻沙,水勢流暢,免遭泥沙淤滯、洪水泛濫之災,還能使河海相連,海船通行,百貨雲集。
到時從鐵門關海口,直接利用黃河航運到濟南甚至開封,千裡航運黃金水道。
楊文驄的奏折裡關於治河,還有好幾條建議。
比如以往黃河兩岸村莊多,民撚多,甚至河堤腳一步之外,即系民地,連年遭災,民情也苦。
如今黃河山東新河道要治理好,首先還是得先征好地,以大清河道為新河道,把河漕兩堤距離至少留有二十裡寬。
必須征地搬遷,當損小圖大,保證全局。不遷,無以保民,無以保工。
現在山東光複,許多大清河兩岸的百姓,也從外面返回家鄉,朝廷必須得把這新河道二十裡內的百姓都遷移走。
甚至兩岸大堤內外,都還要至少留二十丈寬的空地,以種植柳樹,既保護堤身,也是儲備防險材料。
堤修好後,兩岸河堤還得常設護堤巡河官吏。
楊文驄建議是征地時,把堤外地多征一些,然後就設為河工租田,專租給守堤巡河的河工,這地河工可以自己和家人種,也可以再轉租給其它佃戶。
這些地隻租不賣,以保證守堤巡河的河工官吏們能夠有穩定的收入,可以安心本職。
至於河堤內的河灘地,也當由河道衙門管理,招佃出租,讓百姓佃種花生大豆等雜糧,然後收租以補充修河開支。
新修河段,還要建減水壩、分流閘,添疏浚船,設立訊廳、堡夫。
甚至等河堤修好後,還要進行二期的工程,對兩岸小河道分投疏治,以免因為黃河改道後,對原來的一些河流的堵截等導致的新水患。
朱以海對這個計劃,完全支持。
黃河不複故道了,可新河道沒堤,不修不行,要不然一下水就發水泛濫,周邊別想安寧,損失太大。
該出的錢還得出。
先修大堤吧,一步步來,以後還要清淤、修壩、支流等等工程,多著呢,這玩意就是個無底洞,但不修更是災難。
現在修也有些便利之處,一是因明清大戰影響,使的災後的新河道沿線,百姓不多了,遷移起來較方便些,二來現在中原人口銳減,重新安置也有地去,否則要是盛世之時,這還真是個大難題。
反正不破不立,已經是破成這樣了,正好破而後立。
甚至修堤工程,還能以工代賑,還能節省許多投入開支呢。
以前黃河故道,年年決口,一年數決,不僅是河道官吏貪汙,以河工做發財手段,也是因為百姓繁衍日多,與河爭地。
老百姓沒地種,管你大堤,還是灘地,堤內堤外都種。
甚至都種到河漕邊上,還修起民墊,所謂所墊就是兩岸百姓為保護田地村莊而在河灘上修的小堤,隨灣就曲,甚至逼近河漕,導致有些河面寬不及二裡。
一遇大水,就會攔河逼水,有礙河流,容易使的河堤決口。
在晚明以來,整個黃河中下遊的黃河河道,其實堤內的河灘上,都已經有許多村莊了,不僅僅是種河灘地,直接就蓋房子立村莊,外面又修起墊子。
所以現在山東修新堤,必須得保證最少兩堤二十裡寬,必須得保證河堤內沒有村莊,河灘地可以適當的允許百姓種些雜糧,但絕不能修墊建屋。
甚至在有些地方,還得保證兩堤內不止二十裡,要河道安全為前提,不能出現百姓與河爭地情況。
這要在太平年月,要清理民墊,拆除堤內村莊房屋、清理灘田,那無疑是會非常難的,清理了如何安置?
但現在因為明清戰爭,加上剛經歷的大災等,導致現在人口銳減等現狀,反倒有利於做這些了。
“治河方案,朕批了,需要的錢,朕也馬上會讓戶部劃拔。”
朱以海望著楊文驄,他是馬士英的妹夫,貴州的大才子,書畫名家,不過能力還行,忠心也還可以,當初南都亡,也能帶著貴州一營人馬堅決不降清,還入蘇州斬了韃子使者,此後在海上抗清,甚至也沒加入義陽王他們那個監國朝廷裡,朱以海北上吳地後,他也是主動帶兵來投的。
這幾年,也陸續擔任了不少實職,表現都不錯,算是紹天朝有作為的從龍功臣。
挑他來做這河道總督,也是因為楊文驄這幾年做事較有原則,而且懂變通,再者就是較為清廉,倒不是說他不愛錢,只是他不亂伸手,朱以海拉他投銀入股的一些產業,他也是都投錢跟進的,所以楊文驄現在跟他姐夫馬士英一樣,身家不菲,卻不屑貪賄,甚至連以往的那種陋規俗禮也是看不上,堅決不收的,甚至還很不留情面的,把許多行賄的手下官員給檢舉揭發了。
河道衙門跟漕運衙門,鹽務、銅務這幾大衙門一樣,以往在晚明以來,都是肥差,所謂肥差,自然也意味著貪腐嚴重。
不搞個能立場堅定的元勳過去,到時朱以海投三千萬銀子進去,結果河道總督先跟下面官員貪掉個一兩千萬,那還修什麽。
上行下效,人人貪汙,各種地方弄銀子,材料以次充好,甚至豆腐渣工程,那可不行,而這種問題,其實大明以前是非常普遍的。
河道上人人都在貪,各種法子貪,所以朝廷年年花銀子,百姓年年又是捐又是派的,還要上河做工,結果河還是年年決。
甚至那些不要臉的河道官吏已經喪心病狂到,本來河道不會決,他們也會想辦法故意讓河道決,因為決了就會有銀子拔下來,就能貪更多。
“朕會派專門的巡河禦史監督的。”
“另外,還會派成立專門的河道審計部門,針對河道工程審計,你的操守和能力,朕都是相信的,河道衙門現在這些主要的官員,也都是朕欽點的,但下面的那些官吏,你們可就得盯緊了,
千裡之堤,潰於蟻穴。”
“臣絕不敢辜負陛下信任,一定治理好河道,更管好所有屬下。不修好山東黃河大堤,臣不回家。”
“朕相信伱,重點先治理好山東新河道,同時河南段的舊道,也還要同時展開治理,那些堤內民墊必須拆除乾淨,村莊百姓全都遷走。大堤該加固的加固,該加高的加高,該種樹就種樹,銀子該花還得花,這塊的治理費用,朕會另外劃拔。”
“山東總督兼巡撫黃宗羲和黃淮總督兼河南巡撫陳潛夫,朕也會特別下旨給他們,讓他們全力配合黃河的治理。
朕給你三五年時間,你要是能夠把黃河治理好,朕到時特賜封你一個世襲國公爵位。”
楊文驄現在是開國縣侯,也是世襲的,但僅是縣侯,離國公還有三級呢,而且他是文臣,如今擔任的主要是文職,立不了軍功,基本上沒什麽機會再往上封爵。
朱以海的世襲國公許諾,連楊文驄都不禁動容,連聲謝恩。
“河南山東還有新設的江北,這三省本是中原腹心,有最肥沃的黃淮大平原,但這些年流賊四竄、水旱蝗災、饑荒大起、瘟疫橫行,又兼韃虜入侵,中原也幾成鬼域,想要恢復往日繁華,這水治不好,一切都休提。”
“朕說話算話,你把這山東黃河大堤修好,就給你晉縣公世封,把河南的黃河治理好,給你晉郡公,等關中也收復,到時你把中上遊也治理好,便給你加封世襲國公。
朕負責給你籌銀子,你負責在前方規劃治理,咱們君臣合作,一起把這桀驁不馴的黃河巨龍,給他治的服服貼貼。
富強之本在農商,水利其先!”
“謝萬歲!”
楊文驄都不由的熱血沸騰了。
“先給你三千萬預算,不夠朕再籌,朕還可以從內帑裡借錢給戶部,也可以發行專門的黃河治理國債,銀子的事你不用擔憂,放心大膽的去幹吧。”
“河南山東兩省河堤內拆墊遷民的事,朕讓兩位總督去負責解決,全力配合你治河。沿堤五裡一鋪,十裡一堡,按屯鎮之法,招募河夫,在堤外設專門的河夫屯莊,讓他們帶家眷駐於河堤下屯莊,河夫守堤巡河,河夫家人余丁則佃租河田耕種。
既然要乾,咱們就得拿出打韃子的那種氣勢來,一定要把他辦好了。”
“朕特給你從禦營中抽調水陸步騎三千人,為你的河道總督督標部隊,由你統領調度,方便你辦事,誰敢阻攔你治河,你可先斬後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