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海上升明帝》第758章 風雪沈陽
  第758章 風雪沈陽
  昨天還天氣晴朗,陽光明媚,襯托著沈陽的紅牆宮瓦,天空份外美好。

  一夜北風狂嘯過後,沈陽已經是銀裝素裹。

  “今天是立冬,這大雪還真是應景。”接替李赤心擔任駐遼東第十五鎮禦營提督的王翊望著門外那厚厚積雪忍不住感歎道。

  立冬,表示自此進入冬季。

  窮秀才出身的王翊當年與張煌言、馮京第、黃宗羲等積極抗清,很早就在四明山拉起了一支抗清義師,參與擁立魯監國,後授禦史,任職方郎中、兵備道、分巡、兵部侍郎等職。

  他雖是窮秀才出身,但年輕有血性,又擅於編練軍隊,指揮用兵。他任兵備、分巡等職時,在地方上積極編練團練、保甲軍,任內四處清剿境內匪賊。他還能團結士紳百姓,保護耕作,發展生產。

  他編練的團練鄉兵,不僅能戰,而且紀律好,甚至還能組織鄉兵軍屯,他任職的幾地,都很快就地方安靖,賊匪皆無,甚至訟獄平息,人民安堵。

  王翊也憑這本事,升官很快。

  此時更是接替入朝為右軍都督府左都督的李赤心為駐遼東第十五鎮禦營提督,王翊一個秀才出身的文臣,卻出任武職,還是禦營提督,但這個任命卻沒有誰反對,因為王翊雖為文臣但知兵書也能打。

  他不僅在地方組織過團練,也曾在禦營中當過監軍,甚至還曾親自指揮過省營,都表現極好。

  “冬至都還沒到,這沈陽就下這麽大雪,這雪得沒過膝蓋了吧?”

  遼東布政使李長祥望著雪,“立冬要黑衣北郊迎冬,這麽大雪,門都出不了啊。”

  李長祥是四川達州人,也是王翊的老友,他是崇禎十六年的進士,選庶吉士,崇禎首輔薛國觀是他同鄉,但他卻拒絕薛國觀的提攜,他曾建議皇帝讓太子去天津鎮守,以提調勤王之兵。

  弘光建號南京,李長祥任監察禦史,巡鹽浙江。南都亡,杭州潞王又降,在外巡鹽的李長祥便上了四明山招募義軍,後來與王翊等聯合,也是一心抗明。

  這幾年李長祥在中央和地方歷任要職,深得紹天帝信任,如今出任遼東布政使,跟王翊倒是又再次聚到一起。

  “前些年天寒,太湖雖也結冰,但江南可還真難得一見這樣大的雪,立冬當天,就下這麽大雪,這在中原,起碼也得冬至後才下雪吧。”

  “嗯,這大暴雪啊,也不知道昨晚有沒有房屋倒塌,不知道將士、百姓們可有凍著。”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

  立冬作為古代傳統的“四時八節”,歷來受到人們的重視,尤其立冬,代表寒暑交替的四時變化,在古代文化中有很多講究。

  漢代禮儀,立冬當天,夜漏未盡五更,京都百官,都要換上黑衣,迎接冬陰之氣於郊外的黑暗中。

  這個儀式還很鄭重,掌天時日歷的官員要提前告訴天子立冬的時辰,某日立冬,盛德在水,到那天,天子親自率領公卿大臣去北郊迎冬。

  回來後,還要賞死事、恤孤寡,下令對民間孤寡者給予幫助。

  在民間,百姓們一樣要穿黑衣去北郊迎冬,然後回到自家堂屋或祠堂,開啟朝北窗戶,奉香拜祭。

  這一天穿黑衣的原因,是和四季配五行五色五方有關,冬對應北方水,對應黑色。

  乾,西北也,主立冬。

  立冬乾王,不周風用事,人君當興邊兵,治城郭,行刑決罪。

  秋後問斬,其實正是指立冬當天。

  立冬十月節,水始冰;水若不冰,即陰之有負,國用匱乏。地始凍;地若不凍,即災咎之征。野雞化蜃;若不為蜃,即時多淫婦。

  古人周書裡甚至說立冬在十月時節,水開始上凍,若是不凍,那這年國家可能就會出現財政不足的情況。地開始上凍,地不凍,那就是災害象征。

  這個時候那些像野雞一樣的大鳥,要是還沒有消失,那便會多出淫婦。

  這些古人的總結很有意思,有一定的道理,比如說十月始凍,其實是按中原正情天氣總結的,如果這個時候不上凍,那就是天氣反常,那麽就容易出現災害,國用不足也就極可能。

  一般每年立冬時,那些像野雞一樣的大鳥就會飛走,他們說是入水化蜃,其實是侯鳥南遷過冬去了,說要是立冬了這些鳥還沒走,就容易多出淫婦,這個關聯不知哪來的。

  很明顯,這些節氣是按照中原的規律總結的,對於關外遼東來說,明顯不太適用的。

  畢竟這立冬頭一天,就下了一夜暴風雪,積雪都沒過膝蓋,這可不是水才上凍啊。

  雪還在下,風很大。

  門推開一條縫,這刺骨的寒風就直往裡鑽。

  趕緊把門又關上。

  “幸好這屋裡有火炕啊,要不這在外面凍上一宿,不得凍成冰棍!”兩個浙東人,雖然在江南年年也幾乎能見到雪,但什麽時候見過這樣的大雪,更別說這個季節,就有這種大暴風雪。

  “還是火炕舒服啊。”浙東是沒有火炕的,頂多燒個炭盆烤烤,但在這冰天雪地,要沒火炕,那真的挺不到冬至去。

  這種鬼天氣,也不用擔憂女真韃子或是蒙古韃子來襲,畢竟這又是大雪又是暴風的,誰敢在野外行軍?

  不說凍僵硬,這風估計都能把人吹跑。

  這個時候他們在沈陽城裡,還能烤著火坐在暖炕上避風雪,韃子們真要是來了,估計到城下也凍僵了,還如何攻城。

  況且,他們之前已經橫掃下遼河平原,北至鐵嶺,西至彰武,東至渾河上遊(清原),都是明軍收復駐軍,距離沈陽都還有三百裡。

  這種天氣,除非他們會飛,否則不可能來到沈陽城下。

  就算是鐵嶺、開原、彰武等外圍前線城堡,明軍也不用太擔憂,因為這天氣襲城,那是找死。

  “這天,也用不著出門了,咱們哥倆還是在這裡溫一壺紹興老酒,再來盤松子,坐炕上貓冬吧。”

  “嗯,這大風雪,就算穿上貂皮衣和鹿皮靴也扛不住啊。”

  “咱們在屋裡換上件黑貂皮衣,對著北邊方向迎一下就好。”

  “秋後問斬,咱現沒人可斬了,都省了吧。”

  沈陽做為韃子曾經的都城,定名盛京,也叫奉天,後來入關,便改為陪都,雖然降為陪都,但沈陽城仍然還能看到韃子從遼陽遷至沈陽定都後,對這裡經過一些擴建修整,使的這座城十分雄偉。

  齊整的灰色方磚,高大的門樓,威嚴的垛口,曾經的沈陽中衛城,後來的盛京城,如今仍複舊名沈陽。

  沈陽城是明朝經營遼東時的重鎮,軍政合一的衛城,他在設計之初就被規劃為一王五衛的駐防重地。

  沈陽城始建於唐,稱沈州,沈陽,沈水之陽。元代置沈陽路,金元時期的沈陽,是夯土城牆。

  明初擴建改築,才變成青磚包砌。

  洪武十二年,招撫了沈陽一帶,由此沈陽及周邊逐步納入大明統治。

  洪武二十一年,重修沈陽城,修好後周圍九裡三十步,高二丈五尺,城四門。

  朱元璋以藩王守北邊,防蒙古南下,在北部封了十三位皇子為藩王鎮守,而在遼東,封了三王,廣寧的遼王,開原的韓王,以及沈陽的沈王,第二十一子朱模。

  沈陽除設中、左、右三衛,後來又增設中屯衛和中護衛,於是形成了一王五衛。

  三位藩王,遼王統領遼河以西,沈王統領遼河以東,而韓王坐鎮開原,統領的是鐵嶺以北的三萬衛、遼海等北部地區。

  沈王坐鎮沈陽居中,可左右策應,以保大明統治遼東。

  只是後來朱棣靖難成功後,讓這一策略破壞了。

  在萬歷年間,雖然又加固了沈陽城,對城門加築甕城等,熊廷弼明末兩次巡按遼東,也重點加固了遼東城,他還興建軍屯,每年在八萬兵額中用三分人力來屯田耕種,當年就獲米一百三十萬石。

  薩爾滸之戰後,遼東局勢迅速惡化,朝廷再啟用熊廷弼宣慰遼東,可他還沒出京,開原失守,他剛出山海關,鐵嶺衛又失守,沈陽一帶的城堡的軍民紛紛出逃。

  熊廷弼卻頂著風雪到達沈陽,還去撫順等地巡視,斬殺逃將逃兵,誅殺貪官汙吏,勸返百姓屯民,還給遇難將士百姓舉行公祭,又舉行閱兵儀式,修繕城池,分發武器,排兵布陣,才終於穩定了遼東局勢。

  可到了天啟元年,他苦心經營的沈陽城卻在後金的進攻下,連一天都沒撐下來就被攻佔了。

  皇太極繼位後,重新改造沈陽城。

  將城牆加高城寬,把四門擴建為八門,原來的十字大街,改成了井字大街,沈陽城中心標準的中心廟還在。

  原來二丈五的城牆,也予以修建、加高,牆體用條石和大青磚加固,設垛口六百五十一,八門又各修敵樓一座,城四角各設角樓一座,護城河也由兩代改為一道。

  還完善了城內排水系統,改造後形成內池七十二處,水不外泄。

  整個城池其實沒變大,但改造後,面貌變化巨大,這次工程修了五年,耗費了許多人力財力。

  在改造了沈陽城後,也開始修建外城,在沈陽城外又修關城,只是工程較大,所以斷斷續續的修,盡量不耽誤農時和用兵,修了多年,基本上完成,

  關城是圓形,夯土城牆,周長達到三十二裡四十八步。

  內城居其親戚族類,外城則由諸將及族黨居之,而外城外的關城,則居卒伍和新歸附之人。

  簡單點,宮城裡自然是住著韃子皇帝一家,內城就是皇親國戚,外城中佛滿州,關城則是伊徹滿州了。

  從天啟元年攻佔沈陽,到天啟五年定都沈陽,開始修建大政殿、十王亭、汗王宮,到此時,已經二十多年,宮城內城外城關城,經過幾十年,這裡更加進一步的成了遼東的中心。

  可在明軍北伐遼沈時,這裡就跟當年清軍攻沈陽一樣,都是一攻即破。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