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海上升明帝》第866章 奉旨
  第866章 奉旨
  祁連山南麓。

  峨堡關城下,金露梅漫山遍野的綻放著,金燦燦的一片,與遠處祁連山雪線上的雪峰遙相響應。

  達賚巴圖爾汗跪接聖旨,旨意宣讀完,他便知曉自己觸怒了皇帝。那個似乎永遠看起來溫和親切的皇帝,此時就如冷龍嶺一樣高高在上且冷冰冰。

  “回吧,汗王。”

  達賚怔怔的還跪伏地地。

  宣旨的使者是一名行人司的行人,從九品下,最低級的官員,身著淺青袍子,但站在那裡面對和碩特的青海汗時,卻是居高臨下語帶威嚴。

  “怎麽著,汗王這是不想奉旨?”

  達賚回過神來,不敢對這位從九品下的行人有半點不敬,他也知道行人品級很低,行人司的司正也才正九品上,左右司副是從九品上。在他們之下還設有三百六十名行人,皆只有最低的從九品下。

  但這些人並不簡單,因為他們全是兩榜進士正途出身,行人品級雖低,但那些行人前途無量。

  這些年輕的行人,職如其名,負責對外行走,凡頒行詔敕,冊封宗室、撫諭四方、征聘賢才,及賞賜、慰問、賑濟、軍務、祭祀,則遣行人出使。

  特別是紹天朝如今削減中官,禁止太監乾政後,也很少再派閹人傳旨,這些年輕進士出身的行人,就代表著大明朝廷奔走各地。

  站在他面前的,不是個從九品下的芝麻小官,而是大明天使。

  甚至他現在說話,都可以視為代表著大明皇帝。

  “臣不敢!”

  達賚趕緊解釋。

  “那就接旨,然後跪安,回去吧,不要呆在這裡。這裡不是青海,是甘肅省,還是軍事要地,外藩不可無旨逗留。”

  達賚血直往腦門衝,可還是緊咬牙關,跪拜謝恩接旨。

  遠處傳來一陣銃響。

  達賚望去,一隊峨堡駐防禦營士兵,正在關外不遠訓練,有軍樂隊敲打著軍鼓吹著軍號,明軍踩著鼓點排著整齊的隊列前進,一絲不亂。

  他們隨著軍官的命令停下腳步,步伐整齊,然後在喝令聲中端起火槍,開始一排排的射擊。

  那大約是一個哨的士兵,一百多人,分成三段射擊,連綿不決,火槍手們換填彈藥的速度極快,一陣陣煙霧飄起,銃聲在山下回響著。

  百余人的火槍手,卻給人千軍萬馬的犀利感。

  就算是和碩特最精良的騎兵,哪怕是騎馬衝鋒,面對這樣密集不斷的彈雨,只怕就算幾百人,也未必敢正面衝擊。

  這些明軍的鎧甲都是棉甲式樣,火紅火紅,但感覺比傳統棉甲更輕薄一些,達賚卻不敢輕視。

  更遠處,一隊炮兵出關訓練,戰馬馱運著大炮,炮兵們在後面步伐整齊,高聲唱著軍歌。

  洪亮的軍歌,整齊的軍容,還有那威武的大炮,他咽了咽口水。

  既畏懼又羨慕。

  收回目光,他掏出一個銀角杯送過去,“區區薄禮,不成敬意,”

  那位年輕行人沒收。

  “這玩意雖只是銀質的,但卻是個老物件,是大昭寺贈我的,據說是吐蕃松讚乾布時留下的老物件了,雖不值錢,但也有些年頭,還望天使笑納。”

  行人在角杯上掃了幾眼,這銀質角杯確實有幾分古樸,打製成一個牛角形狀,角尖一端卻還精打成一個犛牛頭,耳朵嘴巴牛角等都十分靈魂形像。

  這樣的杯子早就超脫材質本身價值,更何況還是來自大昭寺的吐蕃時代銀器,如果屬實,那比同等重量的金子估計還得貴上幾倍,甚至更多。

  但他還是搖了搖頭。

  堂堂兩榜進士啊,區區一個銀角杯,能讓他犯錯誤嗎?聖人厭惡貪汙受賄者,這種錯是不能犯的,別看他如今職位低,這還是他在鴻臚寺實習行走了三年後,才得到的第一個正式官職。

  但這只是個起步職位,而且行人官品雖低,但在外行走,卻是天使欽差,有機會歷練,也能結識更多人脈關系,是個很好的官職。

  而做天使欽差,送禮的人多,卻也最容易在這上犯錯。

  “汗王收回吧,可不能害我犯錯。”

  達賚早聽聞紹天朝風氣很好,一反以前,貪汙受賄送禮等情況好的多,但眼前這位年輕行人的態度還是讓他驚訝,這麽年輕的低級官員,都能有這操守,正說明皇帝的了得。

  他訕訕收起東西,對大明又多了幾分敬畏。

  部下牽來坐馬,但達賚卻沒有上馬,只是接過韁繩牽著馬而行。

  走在祁連山下的草原上,達賚的心彷徨。

  路上,一群牧民趕著牛羊,馱著皮毛等過來。

  “是撒裡畏兀兒人。”部下認出這些人。

  那些撒裡畏兀兒人趕著牲口帶著貨物往峨堡關下的土城集市去,一路歡聲笑語,很是高興。

  達賚看著他們,目光有些複雜。

  這些撒裡畏兀兒以前叫黃頭回鶻,自稱堯乎爾,或是西喇玉固爾,他們在唐代時本是遊牧在漠北的部落,後來建立了回鶻汗國。後來被吉利吉斯人襲破汗庭而崩潰遷移,其中一支遷移到了河西走廊的沙州甘肅一帶,被吐蕃統治。

  後來張議潮起義,建歸義軍,據河西十一州,河西回鶻便依附張儀潮,張義潮死後,河西回鶻人奪取了甘州城,擁立了自己的可汗,他們也就被稱為甘州回鶻。

  到後來,甘州回鶻不斷擴張,控制了大半個河西走廊,與中原的唐宋以甥舅相稱,仿唐蕃之例,後來被西夏擊破,各部遷往嘉裕關以西。蒙古滅西夏後,西遷的河西回鶻也被蒙古統治,他們接受蒙古王公統治,並與西域的色目、蒙古以及吐蕃唐古特等融合,形成了一支新的族群,被稱為黃頭回鶻。

  明初,他們歸附大明,明朝封其首領為藩王,以其地設衛所,便是關西七衛。後來他們與察哈爾、瓦喇等搶地盤失敗,被迫東遷。

  遷到了甘州甚至是平涼等地,還有一些翻過祁連山到了山南面。

  和碩特人仍習慣稱他們為撒裡畏兀兒人,甚至認為他們屬於蒙古統治的一部份,在和碩特入青藏後,當時還是崇禎年間,大明自顧不暇,甘肅一帶也是十分混亂。

  和碩特招撫撒裡畏兀兒諸部,他們也都對過江龍固始汗受招進貢,向他們定期納稅進貢,和碩特還在撒裡畏兀兒諸部之地派了收稅官員。

  祁連山北的甘州張掖是撒裡畏兀兒人的大本營,在張掖西南的梨園堡,有堅固的據點。

  不過陝甘大亂時,不少撒裡畏兀兒也卷入進去,當明軍開始前來平亂時,一些人選擇加入明軍對付曾經的老對頭葉爾羌人,一些則遷到了山南投了和碩特。

  達賚自己的台吉封地上,原來就有不少黃頭回鶻人馬。

  但大明一入青海,許多撒裡畏兀人就紛紛跑去改投大明了,就跟青海湖東遊牧的達玉部落一樣。

  尤其是原來喀爾喀部的,土默特部的、鄂爾多斯部的、察哈爾、謝永布等諸部留在青海的一些人馬,也大都去投了明朝,被授官給職,劃分牧場等。

  這些撒裡畏兀兒人,明顯就是劃設安置在山南祁連、門源、大通、海晏這幾縣遊牧的。

  看他們這高興悠哉的樣子,似乎現在過的挺好。

  達賚與他們的隊伍碰到一起,對方從他們的旗號認出這是曾經的主公,也都紛紛下馬打招呼,雖然客套,但卻沒多少敬畏。

  一個黃頭回鶻老頭,似是隊伍裡的領頭,還要獻給他們一隻肥羊。

  “你是哪個部落的?”

  “我是曼台部落的安海,”老頭態度恭敬,黃頭回鶻在關外時曾是大明的關西七衛,所以東遷以後,大抵還是保留原來的七部組織,統稱七族。

  七族大小首領頭目皆姓安,七族有個大首領,原來就駐梨園堡,大首領下各族還有個首領,下面還各有正副頭領等。

  曼台部落就是在祁連縣一帶遊牧,他們也可以算是這裡本地人了。這老頭是曼台部落裡的小圈頭,負責協助處理部落裡的事務。

  其實這些七族部落,內部也是等級分明的,既有世襲的大小首領頭目,也有家長、富戶,還有普通牧民,甚至是貧民、奴隸。一些窮困的牧民也只能替有錢的牧民放牧,然後獲得工錢,或是獲得奶、毛的收益。

  現如今雖然關西七衛恢復,但大明天子隻遷回了一部份玉固爾人回去,甚至還把一些玉固爾人遷到了平涼、寧夏去了,也有些遷來青海、西寧等地,本就不多的撒裡畏兀兒人現在更分散了。

  聊了會,達賚也就讓他們走了。

  這些曼台部的人對如今的生活很滿意,朝廷給他們賞賜劃設了夏、冬牧場,給那些頭人賞賜了官職,尤其是現在祁連設縣,還開設邊市,這裡商路興隆,他們這些牧民不僅互市交易方便,甚至牲畜、奶肉、皮毛這些都很好賣出去,還能賣好價錢,撒裡畏兀兒人是養馬的好手,他們的馬很有名,以前一直給大唐、宋朝、吐蕃、西夏、蒙古等進貢和互市的。

  現在的曼台人過上了安定的日子,甚至原來那些窮的替別人放牧的窮牧民,如今也通過給朝廷馬場放牧等方式也開始變好起來,他們現在每天早上起來都要喊一句天佑吾皇,吃飯前要喊一句吾皇萬歲,睡覺前都要喊一句大明永在。

  許多七族人把這三句漢話,說的很標準,天天念。

  進城交易看到大明守軍,也是張嘴就來,日月山河永在,大明江山永在。

  甚至許多七族年輕人都積極踴躍的報名參軍,禦營選不上就報省營,省營選不上屯營也要報。

  以前只有首領們姓安,其它人有仍姓部落氏姓的,也有連姓都沒只有名的,但現在七族人不論尊卑都開始給自己認了個漢姓,還取了個漢名。

  而在大明甘肅省祁連縣的戶籍檔案裡,曼哈部落的人也早就全都入了民籍了,全是大明子民了。

  七族以前信薩滿,也信過摩尼,東遷後,也開始改信黃教,但現在很多年輕人似乎又開始改信儒家了。

  祁連縣還在他們部落開設免費的小學,教導牧民們的孩子讀書認字。

  剛才那老者還穿著七族人的傳統服飾,但不少年輕人已經直接就是漢服了,甚至髮型冠帽都變了。

  七族那也是有極久遠歷史的族群,可如今居然這麽恭順大明,這讓達賚深受觸動。

  今日的撒裡畏兀兒們,未必就不是明日的和碩特。

  他們和碩特如今又要何去何從,順從大明?還是要奮起反抗。

  一陣晴天霹靂在耳邊震響,是那些炮兵在放炮訓練了。

  炮聲隆隆,有如驚雷。

  達賚看著面露出畏懼之色的部下勇士們,也深感無力。

  也許聽話老實,就能安穩的在青海做他的青海汗,可內心卻始終有幾分難以甘心,父親一世英雄,帶著他們打下了這巨大的和碩特汗國,青康衛藏阿裡回疆,難道就要在他手裡分崩離兮?

  身為父親曾經最喜愛的兒子,可他到現在卻連被毒死的父親的遺容都沒見過一面。

  這是對父親的不孝,也是對和碩特的不忠。

  達延居然能夠任由明皇擺布,甘願跑到後藏去做個縮頭汗王,他瞧不起,更加惱怒。

  一路心事重重的返回到了青海湖西。

  他的汗廷十分冷清,雖然大明皇帝冊封他為青海汗,但本質上青海的各部,都是固始汗諸子分封,然後大明予以冊封,組成左右兩個都護府和十六個都督府。

  青海是個聯盟,還是散裝的。

  他這個汗,僅僅是個盟主,他直接控制的也就兩個都督府而已,現在老五爺倆控制的那兩都督府還直接就公然不聽他號令了。

  他爹固始汗在時,就是直接把青海分封給諸子遊牧,當時和碩特汗國建立後,是青海分封養兵,而罕都控制的康區,則人多稅眾,是出錢糧的地方。青海的兵,加上康區的錢糧,加上衛藏格魯派的支持,一起支撐固始汗的統治。

  汗廷冷冷清清。

  本來要起兵討伐達延,可皇帝一道旨意,全都散了。

  “傳令,解散我們的人馬,返回牧場,各自放牧去吧。”

  “現在解散,不打了嗎?”幾位台吉問。

  達賚汗站在那裡,“全部解散歸牧。”

  等人都走了,他叫來一個心腹,“你派些機敏一些的人,借互市之名到西寧、海晏、白雲、祁連等地去,暗裡觀察收集明軍情報,尤其是皇帝的去向位置,及時匯報。”

  這一路走一路想,最終達賚汗還是不甘屈服,他決定暫時先奉旨解散兵馬,聽侯旨意,等待皇帝調查結果,但實際上卻打算開始謀劃準備,盯緊皇帝的動向位置,甚至派人暗裡去西域聯絡楚琥兒、昆都烏巴什甚至是鄂齊爾圖等衛拉特首領們,爭取能夠結盟聯手,一旦時機成熟,他就要奪回和碩特的東西,奪回屬於他的那些。

  他沒有馬上就翻臉動手,而是打算再等等。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