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海上升明帝》第567章 天子義兒受錦囊
  第567章 天子義兒受錦囊

  紹天三年,虜順治四年。

  夏。

  漢中盆地西緣,地處陝甘川交界地帶的山中小城略陽,陝甘行營提督張大鵬帶著行營軍官趕到城門口。

  恭迎從東京趕來的使者。

  新年正旦時,因陝甘形勢緊張,他並沒有入朝。從去年到現在,他一直忙著在打仗、練兵,入武都,收鞏昌,分兵河西,用兵成縣、徽州,收復略陽。

  沿著漢江,攻入了漢中,佔據了這處要地。

  略陽雖小,但地理險要。

  以其用武之地曰略,治在象山之南曰陽,故名略陽,佔據略帶後,行營已經俯視東面的漢中盆地了。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張大鵬跪接聖旨,這封跨越數千裡,從大海之濱蓬萊宮發出的旨意,先抵青島港,然後經船至長江口,再經長江一路到達重慶,再經順慶、保寧,金牛道、陰平小道,然後到了陳倉道上重要的水陸交通樞紐和物資集散地略陽,這條道也叫嘉陵道,甘肅徽縣到陝西略陽之間的秦隴入蜀必經之地。

  略陽,地處秦嶺南麓,東接漢中,南臨巴蜀,西連隴南,北屏關中,自古以來就有“關隴咽喉,巴蜀門戶”之稱。

  此地的重要性,在古代交通那是格外突顯。

  禦營陝甘行營能夠接連奪取了徽縣、成縣、略陽、兩當等地,雖然都是些偏僻山區,可卻是非常重要的戰略地區,一點不比漢中平原差。

  尤其是眼下大戰之時。

  張大鵬去年入武都整編行營,後來又放張定國過境,然後讓賀弘器等分營西征,隨後他也率軍邊整編邊進攻,一路打到略陽來。

  遠在山東的皇帝對於張大鵬的這些決策和勝利,都非常滿意。

  滿意到皇帝降旨,收張大鵬為第四個義子,賜國姓朱,改名朱鵬飛,賜爵武興縣開國侯,世襲爵位。

  接過旨意,大鵬還有些懵。

  他以前在羽林鎮呆過,也親自給皇帝做過親兵,但他畢竟也僅是個孤兒出身,在禦營裡如他這樣的兵多的是,就算皇帝身邊的侍衛、親軍也多啊。

  前來宣旨的並不是太監,而是皇帝的禦前侍衛,五品千牛備身傅青主,他這次不僅前來傳旨,而且奉旨就來行營任職了,升從四品,皇帝點名讓他來給朱鵬飛當中軍。

  中軍這個職務,大抵相當於民國時的副官長,其職能類似於辦公室主任,不是那種隨從副官,而是副官長,一般的隨從副官,頂多相當於私人助理或秘書。

  傅山這個中軍,則統領朱鵬飛的衛隊,並掌命令傳達,公文信件往達傳遞等,是個非常重要的職位,必須得是主將的心腹。

  “陛下對提督在漢中表現非常滿意,希望再接再勵。”

  說完,又遞給他一封皇帝親筆私信,交由他自己觀看。

  傅山還帶來了一批銀元犒賞士兵。

  其它軍械等,運輸不便,暫時還在重慶,等後續送來。

  不僅張大鵬封賞,行營諸將校也各有升賞,士兵們也各有嘉獎賞賜,皇帝對他們取得的成就充分肯定。

  張大鵬接過皇帝親筆信,他以前不識字,後來入禦營開始學認字,禦營有傳統,用士人任各級副職,平時也會用空閑時間給士兵們上課,講忠君愛國,仁孝禮義這些,讓他們學習認字等。

  皇帝的信盡量用的是白話,但他也只能認識部份,最後還是請傅青主幫他解釋不認識的。信裡,皇帝說了以前張大鵬在身邊的舊事,說起他忠義勤懇勇猛,還表揚他入川後的優異表現。

  最後說到如今川陝戰局,指出到了最關鍵的時候,皇帝希望張大鵬能夠發揮出更積極的作用······
  “陛下說張獻忠不肯接受文安之提議,回龍安府休整,那麽他敗亡在即了,要做好準備。”

  對於陝甘這邊的局勢,皇帝在登萊也欽定戰略。

  以米喇印、丁國棟率領的河西回部義軍,授歸義鎮旗號,讓他們移駐蘭州,沿長城東進,迫進平涼府的鎮戎(同心縣),接應武大定、王永鎮等陝中兵敗義軍,威逼固原,視機會收取長城外的寧夏三衛。

  而以賀弘器諸將的西征軍,授宣義鎮旗號,讓他們移駐秦州(天水),沿渭水而進,直抵隴山,進逼鳳翔寶雞。

  如今隴右河西基本上大抵收復平定,而大明又跟佔據青藏的漠西蒙古和碩特固始汗會盟,固始汗派使者到奉天朝拜天子,奉表朝貢,進貢白牛白馬白駱駝等,而朱以海回賜他們甲胄弓箭和火槍,命其統轄諸部。

  這算是一次正式的朝貢,表明宗藩關系。

  從西域進軍青藏,扶持格魯派,獲得護教法王稱號的固始汗,如今勢力極大,但他也是剛控制青藏不久,還有許多唐藏勢力反對,所以面對再次崛起的明朝,他選擇了稱臣進貢。

  朱以海也自然是下旨恢復邊境茶馬貿易,互不相犯。

  在這種條件下,固始汗留在青海的八個兒子,八台吉分統部落,駐守青海,而朱以海也便下旨讓隴右河西的賀弘器、米喇印等暫時不要越界。

  先調頭到東邊來對付韃子為上。

  青海這邊的邊境問題,暫時擱置。

  對於歸義、宣義兩鎮的防區劃分,朱以海定的是以大通河為界。

  蘭州、西寧、臨洮,直抵青海湖東畔,都歸宣義鎮,而涼州、甘州、肅州、沙州等劃給歸義鎮。

  因戰事需要,調河西的歸義鎮駐蘭州。

  歸義鎮的主將米喇印、丁國棟等都是河西回人,還是世襲土官,他們起義軍多是回人,也有一些原明軍、順軍的漢人等,以回人為主。

  隴右的宣義軍,則是以漢為主,羌氐也有些,許多漢兵還都是從關中來的。

  這兩支人馬,都劃為外鎮,也就是給予更多便宜之權,軍政都讓他們暫時一把抓,軍餉糧草等也由自己解決。

  傅山是皇帝禦前侍衛,此次前來,可不僅是外放升職這麽簡單,是帶有特殊使命來的,要代天子向朱鵬飛傳授方略。

  宣義、歸義兩鎮只是外鎮,調他們駐蘭州、秦州,也不過是外圍牽製威脅關中,皇帝真正對漢中戰場寄以厚望的還是朱鵬飛的陝甘行營,以及川貴行營的張世鵬,以及文安之、秦良玉的人馬。

  張獻忠要亡,這是皇帝的推演,不是猜測。

  雖然之前張獻忠拿自己搶瓊來的金銀,向文安之換了二十萬石糧,還借路又派了義子張能奇帶兵去增援在漢中定軍山被圍的張可望和張定國二義子。

  但並不順利。

  因為米倉道翻山越嶺,比金牛道更難走,特別是好多路還是分段的,有些路段還算是勉強能通行人馬,可有些連接路段極險,得腰上綁著繩索,甚至晚上都隻得綁在峭壁上過夜,物資的話只能隨身背負一些,無法攜帶太多。

  所以張能奇雖在達州得了十萬石糧,但他的七萬人馬,其實絕大多數都留在達州一帶,他只能帶著青壯不到兩萬人背負乾糧翻山越嶺的趕往定軍山。

  好不容易買糧借路翻越,在山那邊跟清軍硬找了好幾仗,才突然封鎖,一路殺到定軍山上。

  然後,又被圍住了。

  白廣恩、馬科率兵在定軍山南面立下營壘,挖壕立柵封鎖。徐勇、張勇二將則在東面立營布壘,封鎖。

  西面嘉陵江,北面漢水。

  張能奇跟肉包子打狗一樣,好不容易殺到了,可自己也師疲力盡,最要命的是他們這一路過來,所帶的糧食本就不多,到了山上後也沒剩下什麽了。

  張定國、張可望兄弟倆在這山上被圍太久,部下逃亡大半,突圍數次都被擊退,現在餓的也沒什麽戰鬥力,只能三兄弟抱頭痛哭,繼續被圍著。

  張獻忠左等右等,見形勢不妙。

  也沒有辦法了。

  隻得強行拚命,他派出了四義子中最後一位張文秀,領兵兩萬在陽平關下,先往南後撤,再往西面迂回,翻越走馬嶺,硬是徜出一條路來,試圖繞到陽平關後。

  這條路比經陰平道,大迂回翻越上千裡要近許多,只是路更難走,而且容易被防范。

  事實上,張文秀一動,清軍就發現了。

  駐防陽平關的李國翰派一位副將坐鎮留守陽平關,自己親領精銳八旗趕到王家灣堡駐防攔截。

  張文秀率軍猛攻。

  可王家灣堡雖不如陽平關險固,卻也是據險而守,處於走馬嶺和王家河之間,易守難關。強攻數日,死傷無數,都不得動。

  隨後徐勇從定軍山率一軍趕來增援。

  這個徐勇就是之前在武昌漢戰時,率軍出城擊潰明軍十萬人馬的徐勇,因功授封陝西提督,隨豪格吳三桂入漢中。

  豪格吳三桂走後,以固山額真李國翰為主將駐守漢中,徐勇也仍領兵協鎮。

  徐勇早年也是明將,後來隨左良玉兒子降清,在湖廣立下大功,如今封國公,十分賣命。

  他趕到後,立即匯合李國翰殺出城堡,猛攻張文秀。

  張文秀部久攻不下,立營關外狹窄的河谷,被清軍突襲,大敗,幾乎全軍盡沒,僅張文秀帶著百余騎逃回陽平關下。

  張獻忠一計不成。

  於是再生一計,他趁李國翰和徐勇主力還在王家灣堡,假意領兵撤退,實際南撤不遠便率軍強行渡河,登陸南岸後,硬是不顧大山險阻,強行開出一條路來,輕裝翻越。

  出其不意的居然繞過了陽平關。

  雖然代價就是只有兩萬余人翻越山嶺,且輜重器械等幾乎全留在山那邊,糧草也隻隨身的七日糧。

  但張獻忠已經顧不得這些了,這是孤注一擲。

  在新年之時,張獻忠帶著張文秀及兩萬人馬,拋棄了老營的十來萬人,終於進入漢中,踏進漢中盆地,並成功殺到定軍山下。

  西軍南渡沔水,緣山稍前,殺到山下。

  可惜此時定軍山下的張定國、張可望、張能奇三兄弟,被圍困許久,手底下人馬也就三萬左右了,而且都快餓死了,軍中的馬騾早吃光了,糧也快吃盡了。

  張獻忠親自殺到,他們也下山接應。

  結果爺五個兩邊一起猛衝,混戰一天,不僅沒擊敗馬科、白廣恩、張勇幾將,反而被打的節節敗退,最後沒辦法,張獻忠也隻好帶著張文秀又退到山上去了。

  這下好了,爺五個成功會師定軍山,也被清軍包圓了。

  這一戰,戰敗的關鍵,還是清軍有支精銳八旗參戰了,就是由鼇拜親自統領的五千滿蒙八旗精銳,他們等張獻忠他們打的精疲力盡時突然猛殺出來。

  若不是張定國四兄弟拚命阻攔,只怕西軍直接就在此終結了。

  最後勉強退回山上,五萬人馬只剩下不到三萬了。

  被斬陣無數,還有許多直接就降了的。

  此後,張獻忠爺五個就困守山上,雖屢次突圍,可清軍卻不急了,他們加強營壘,尤其是李國翰和徐勇隨後趕到,團團圍住。

  他們圍而不攻,就等西軍來衝。

  憑借營壘壕溝矮牆,利用弓箭火槍,殺傷西軍無數。

  打算就這樣困死他們。

  張獻忠拒絕投降,一直在死撐著。

  但肯定也撐不了多久。

  所以大明天子朱以海已經斷定,他撐不了多久就要覆滅了,明軍必須開始介入了。再不介入就晚了。

  皇帝對朱鵬飛這段時間連續奪取陳倉道上的幾座要城很滿意。

  但還不夠。

  是時候直接出兵漢中平原,跟清軍正面對決了。

  皇帝希望朱鵬飛率陝甘行營行軍二百裡,趁清軍圍困西營於定軍山之際,繞道陽平關後,奪取陽平關,繼而再奪勉縣。

  東面的忠開、忠義兩鎮的高鬥樞、高必正、劉體純、郝搖旗、賀珍等諸將,會從漢水下遊反攻西進,而張世鵬朱萬化、秦良玉等兵馬會從達州北上漢中,到時他們會先去取漢中府城南鄭。

  略陽、勉縣、南鄭。

  這三城若能趁機拿下,則在定軍山的那兩萬多清軍,就會被隔斷包圍。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漢中之戰,打了快一年了,也差不多到結束的時候了。

  趁著吳三桂還在關中,清軍還在忙著山西、陝北的善後,甚至是對山東、河南的增援,一舉把漢中收復。

  到時一網下去可就是兩頭肥羊。

  經此戰後,張獻忠也是徹底的廢了,到時將他召入京城,把他的人馬整編,也就解決了一個心腹大患。

  而清軍漢中的這兩萬余人馬要是被殲滅,更是對他們的沉重一擊,他們只能防守關中,根本無力再來奪漢中,更別說四川了。

  清軍和西營在漢中都對峙消耗了太久,此時都是精疲力盡,明軍出擊,正是時候。

  蜀漢道路難通。

  從關中平原到漢中主要就五條路,祁山道、陳倉道、褒斜道、儻駱道、子午道。

  從漢中到四種盆地主要是金牛道、米倉道和荔枝道,此外還有一條從甘肅通往四川的陰平道。

  現在朱鵬飛已經佔據了陳倉道上重要的略陽城,這條路已經堵上了。

  剩下祁山道是從隴右秦州過來的,現在秦州和成縣也控制在明軍手上,同樣堵上了。

  還剩下三條路,但只要能把勉縣和南鄭城給奪了,照樣不通。

  皇帝要關門打狗了。

  張獻忠主力已經全被困在漢中的定軍山,皇帝下旨文安之秦良玉,立即出兵接掌整個保寧,並對張獻忠留下的老營婦孺和被裹挾的百姓丁口,全都及時安置好。

  兩頭封堵,四面圍困。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