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朝鮮船隊
海上。
“皇爺,前鋒艦隊派快艇回報,在東海上發現了一支船隊,自東邊來。”
劉朝登上甲板,向朱以海稟報。
朱以海此時手裡拿一支單筒千裡鏡在看鳥,雖然這玩意明末時早已經傳入中國,甚至是海商海賊們必備神器,把這玩意吹的天上有地上沒的,特取名千裡鏡。
不過朱以海覺得這玩意雖然賣的死貴死貴,但其實效果一般般,他為這個高價有些不值,甚至想著應當不難仿照,可以在舟山或溫州又或義烏那邊組織一些匠人仿照。到時不管是裝備給軍官,還是拿出來民用售賣,總是很賺錢的。
總不能老讓洋人割咱韭菜不是。
據說在四十多年前,伽利略造出天文望遠鏡後,消息就傳到了中國,而在二十年前,湯若望還率先翻譯了望遠鏡一書,介紹了望遠鏡的使用、原理、構造和製作方法,這玩意據說三十年前就進貢到了明朝皇宮裡了。
“皇爺?”
“嗯,”朱以海收起望遠鏡,“有什麽特別的嗎?”
“那支船隊是從朝鮮來的,往登州去。”劉朝稟報。
朝鮮。
這個名字對大明來說,並不陌生。
元末時,紅巾軍北伐,曾經征戰遼東,甚至一度攻入朝鮮地區,當時的朝鮮還是高麗王朝,元朝達魯花赤李子春的兒子李成桂為高麗王作戰,與紅巾軍作戰過程中積累了威名,掌握了軍隊,最後自立為王。
等到大明洪武二十五年,大明如日當空,李成桂派使者朝貢,請求冊封。
禮部以明太祖聖旨答覆,三韓臣民既尊李氏,民無兵禍,人各樂天之樂,乃帝命也,雖然,自今以後慎守封疆,毋生譎詐,福愈增焉。爾禮部以示朕意。
李成桂得此聖旨,乃派使專赴南京謝恩,並獻馬六十匹。
又向明太祖請賜國號,說有國立號誠非小臣所敢擅便,謹將箕子所建古國名朝鮮,與李成桂誕生之地和寧等號進呈,聞達天聽,伏望聖裁。
朱元璋最後選了朝鮮二字。
於是朝鮮這個國號得到大明批準,正式取代高麗王朝。
朝鮮這個名字比較特殊,因為這是商朝滅亡後其宗室箕子東遷,最後在三韓北部建立起來的一個王朝,一直從周朝延續到西漢初。
西漢初,燕王盧綰反叛漢朝,盧綰兵敗逃到匈奴地區,其大將衛滿流亡在外,向東投奔了箕子朝鮮國,得到立足之地的衛滿,後來羽翼豐滿了卻發動兵變,奪取王城,自立為王,稱為衛滿朝鮮。
不過衛滿兵變篡位後,王位傳到其孫時,因其殺害大漢遼東百姓,於是被漢武帝發兵滅亡。
漢代時,在半島設立四郡,而在漢末,遼東的扶余人南下建立了高句麗王朝,經過魏晉南北朝發展,成為東北一霸,隋唐兩朝連續發兵,最終聯合半島南面的韓人新羅朝將其滅亡。
新羅人後來卻趁唐朝與吐蕃和突厥、契丹等作戰時,背刺大唐,奪取了半島北方,統一半島,統一新羅後期,各地叛亂,有些人便自稱是高句麗後裔,最後建立王朝後,取國號高麗。
不過這個高麗其實是三韓人,跟遼東扶余人建立的高句麗國,其實風牛馬不相及。
李成桂建立的朝鮮王朝,跟箕子朝鮮、衛滿朝鮮也沒什麽關系,最早的朝鮮王朝是商人箕子所建立的,而李成桂是三韓人,他把朝鮮做國號,不過也是有攀附箕子朝鮮之意,畢竟箕子是與比乾其名的商紂王三賢,其國祚也極長。
史稱箕子封朝鮮,傳四十一代至王準,凡九百二十八年,而失國於衛滿,比八百年周天下久遠多了。
朱元璋選朝鮮賜李成桂為國號,也必然是因為有這層關系,能夠加深宗藩關系。
兩個幾乎同時建立的王朝,經歷了近三百年相處,關系確實是非常好。
朱元璋曾經欽定朝鮮是不征之國,朝鮮也對大明朝忠心耿耿,他們在自己的國號前一般都要加上有明朝鮮,皇明朝鮮等,以示宗藩關系。
而大明對朝鮮自然也是沒話說,萬歷抗倭援朝戰爭,大明用幾萬將士的鮮血,硬是從倭國手中把被滅掉的朝鮮又救了回來。
甚至歷史上,朝鮮數次內亂,也都是大明幫他們恢復的。
朝鮮每次饑荒等,也都從中原購買糧食等度過難關。
李氏朝鮮一直就是大明忠心的小老弟,甚至在後金崛起遼東後,李氏朝鮮也一直幫著出兵出糧打後金,直到最後朝鮮被清軍攻滅,朝鮮國王被迫向皇太極行三跪九叩之禮,最後完全被滿清控制。
“朝鮮國王向黃台吉行三跪九叩之禮投降,是哪一年?”朱以海問。
“是崇禎十年。”
朝鮮國王李倧後世稱仁祖,這人比較傳奇,他是朝鮮宣宗的孫子,國王光海君李琿之侄,正常情況下他是不可能當國王的。
他爹是庶出子,而且出了名的荒淫,不是什麽正經人。
朝鮮壬辰倭亂爆發後,當時的國王跟唐玄宗李隆基一樣,只顧的拚命往大明境內跑,邊跑還邊閃電式的冊封了兒子光海君為王世子,讓他留在朝鮮撫軍。
光海君年輕時也很胡來,但在這場倭亂中,表現卻很出色,只是當時沒能先請求宗主國大明冊封,所以這事大明一直很不爽,也不願意正式承認他,好在他爹命不長,萬歷三十六年宣祖逝,李琿即位,第二年大明也隻好冊封他為國王。
李琿當上國王后,又恢復了荒淫的性子,任用奸臣,屢興疑獄,尤其是對當初他世子之位不穩時有覬覦之心的那些兄弟,那是毫不留情,一個接一個的鏟除。
李倧父親雖然沒如他其它幾個兄弟一樣被殺,卻也沒被國王放過,連他們家都給奪走建別宮,他弟弟也卷入謀反案中被殺。
不過後來李琿作死,他居然畏於後金的崛起強大,不僅拒絕明朝要求的援助,甚至還暗裡通後金,甚至還想派兵攻明。
結果自然就是發生了政變,也就是仁祖反正了,李倧表舅等武將發動兵變,攻入王宮,逮捕了李琿父子並廢黜幽禁,迎李倧繼位。
李倧繼位後,迅速恢復對大明的效忠,並支援明軍對後金作戰。
他在位二十幾年,對大明還是不錯的,可惜清軍兩次攻入朝鮮,最終李倧被圍困許久後投降,向皇太極跪降,世子也被擄去沈陽,主戰派還被帶回處死。
從此朝鮮轉為滿清的藩屬國。
不過據說雖然李倧在崇禎十年被迫向皇太極行三跪九叩之禮,之後兒子被帶去沈陽為質,朝中也由親滿派洛黨人執政,但是李倧依然仇視滿清。
不敢公開反清,但暗裡卻也搞些小動作,比如在朝鮮的一些官文文獻裡,就不許用滿清年號,直接用朝鮮的年號,甚至繼續使用崇禎朝的年號。
崇禎自縊殉國消息傳到朝鮮後,李倧還偷偷流淚。
而當他的世子在清為質數年,漸轉為親清派,並在滿清入關之後將其放回朝鮮後,李倧居然把這個世子給暗裡毒殺了,轉而立了跟他一樣仇視滿清的兒子鳳林大君為王世子。
而這位王世子,後來繼位為孝宗,即位後便開始清洗親清派的洛黨,然後一直謀劃北伐,要練十萬火槍兵,北伐建虜,甚至計劃打進山海關,聯合中原抗清義軍,恢復大明江山社稷。
不過可惜當時朝鮮接連發生饑荒,而清軍卻迅速統一中原,朝鮮許多大臣們,都不敢北伐。
他沒能等到康熙即位後的三藩之亂,在順治十六年,便壯年早逝了,據說是夢到以前親清派洛黨首領金自點提劍闖入王宮來刺殺他,然後就鬢角長了膿包,蔓延到了臉部,醫官給他針灸時不慎扎進血管,血流不止就死掉了,死時才四十一歲。
這不免讓人懷疑,一心想要北伐滿清,要為大明恢復社稷的他,其實是被人暗害了。
哪有醫官針灸結果扎進血管,就這樣血流不止死掉的?
這也太不合理了。
不過自崇禎十年起,朝鮮確實已經脫離了大明。
此時一支朝鮮船隊出現在山東附近的東海上,惹人意外。
“商船隊?”
“是一支運糧船隊,往登州去的。”劉朝請示朱以海,“前鋒阮美將軍請奏陛下,是否殲滅他們?”
朱以海聽到這也明白過來了。
韃子現在缺糧嚴重,尤其是前線的山東淮南一線,韃子沒法從湖廣、江南等地取糧供給,現在都把主意打到了朝鮮棒子們頭上了。
很明顯,棒子這是被強征了糧了。
自朝鮮降清後,朝鮮與清國也開放邊市,具體就是在鴨綠江心的江中市,以及上遊兩處邊市。
原來崇禎時最火爆的中朝貿易地皮島,反而因為清軍攻滅東江鎮後而廢掉了。
原來毛文龍在東江的時候,皮島上的中朝貿易非常火爆,毛文龍開市抽稅供軍養兵,十分支持,各地商人都往那邊趕。
但這些年,朝鮮其實跟中原已經沒有直接的貿易了,他們的貿易基本上就限制在鴨綠江一帶,剩下的就是使團朝貢時帶點貢品,然後接受賞賜的朝貢貿易了。
中朝貿易,主要是中原這邊的絲綢、火器等,換朝鮮人的人參、木材、藥材等,糧食這玩意海上運輸其實不劃算。
可現在多爾袞一句話,已經改認滿清做爹的棒子也隻得老實的派船運糧過來,哪怕他們其實也經歷著小冰河時期,同樣有饑荒,仍沒從兩次胡亂中恢復過來,但不敢不運糧來。
只是他們也沒想到的是,這次為了節省時間,他們沒有走以前老航線沿海岸而行,而是直接從平壤橫渡東海駛往登州,可結果卻還能碰上明軍北伐王師的禦營艦隊。
“先把朝鮮運糧船隊圍住,不要讓他們跑了,但也不要動手攻擊,亮明身份,告訴他們是大明天子禦營水師,讓他們帶隊的過來見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