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禁衛八鎮
送走監國,陳潛夫回屋。
妻子孟氏已經在等候了,“怎麽說?”
陳潛夫對她笑道,“事成了,殿下會請徐閣老和小沈學士做大媒,三妹四妹迎入宮中,冊封為夫人,另外二黃也將迎入宮中。”
“二黃?”
“肅虜伯黃斌卿的女兒,還有黃宗羲的從妹。”
“相公辛苦了。”孟氏對於二黃也將入宮,倒沒什麽意見,只要兩個妹妹能入宮就很好了,監國身邊不可能只有一二個女人的。而對次妃之位,她也根本沒有過半點想法。將來就看二孟二黃誰能先為監國生下兒子,到時母憑子貴,自然就進位次妃。
“殿下說你的幾位兄弟,願意從軍的,就先進旗手營鍛煉幾月,然後進隨營講武堂學習,將來學成自然前途無量,若是願意從文,則安排到糧台處先學習幫辦。”
孟氏替丈夫拍打身上的灰塵,“這個就由他們自己選擇吧。”說完,她便急著去跟兩位妹妹報喜去了,想到兩個妹妹還年輕,少不得一會還得好好教導她們夫妻之事,這個可耽誤不得,越早懷孕越好。
陳潛夫進了書房,開始籌劃對新編進來的福建鄭氏水師和舟山水師的監察。
·····
在朱以海的堅持下,鄭彩和黃世勳雖有些不滿整編,可兵已入大營,監國強勢,他們最後也還是沒膽子敢反抗,兩支水師都被編入了伏波營,王朝先那一千舊部,朱以海則編入了步營。
這讓王朝先有些空歡喜。
不過經此一來,此時朱以海部的人馬有些過於膨脹了。
在與張名振等諸將商議過後,朱以海打算調整一下目前北伐軍的建制,以方便更好的調度。
按馬步水分為三軍,分別授以禦前近衛親軍馬軍,和禦前近衛親軍步軍,和禦前近衛親軍水軍,授張名振為禦前近衛親軍步軍提督,張名揚授禦前近衛親軍馬軍提督,阮進為禦前近衛水軍提督。
近衛親軍步軍共四十二營,整編為勇衛、神機、旗手、世忠四鎮,每鎮下轄二協,協轄二標,標轄二營。
鎮設總兵官,協設參將,標設遊擊,營設守備。
營以下則依然是哨、隊,哨設千總,隊設把總。
如勇衛鎮設總兵官,下轄左右兩協外,另轄總兵鎮標一標兩營。實際全鎮是十營人馬,戰兵五千,輔兵九百。
勇衛、神機、旗手、世忠四鎮皆受提督張名振統領,張名振另有提標兩營,總共四十二營步兵,戰兵兩萬一千,輔兵七千五百六。
近衛親軍馬軍則因為戰馬、騎兵等受限,暫時只有金吾一鎮,鎮下也只有一協加提標,共六營人馬,騎兵三千,輔兵一千零八十。
侍衛親軍水軍,則下轄伏波、鎮海兩鎮,分為外海和內河兩水師,各領十營,加上提標兩營,總共二十二營,計一萬一千戰兵,輔兵三千九百六。
此外,羽林營因憲兵特殊性,被授予禦前侍衛親軍,也是暫設一鎮六營,共步騎三千,輔兵一千零八十。
這份整編名單一下,諸將都有些恍惚感,不知不覺中,北伐軍居然滾雪球一樣,滾的這麽大了。
從眉山戰兵收編世忠營,再到過海後滅徐家營,再打祝家莊滅李遇春部,然後進軍嘉興,吸納世勇營,再合編劉孔昭、楊文驄兩萬人馬,到平湖後又合了屠象美等嘉興義軍,後又合了鄧王親衛、浙東援兵,以及現在的鄭氏水氏、黃斌卿水師等。
總共是八鎮兵馬,戰兵整整三萬八千,輔兵都有一萬三千六百八,全軍五萬六千八。
這數量已經非常龐大了。
這還是每次合編時,都還淘汰遣散掉了不少,要不然的話更能更多,朱以海這個時候都不禁感歎,怪不得明末軍頭們兵這麽多,沒有限制的話,確實能無限滾雪球。
五萬多人馬,哪怕一人一天一錢多銀子,一天都要七八千兩銀子,就算半餉,也有三四千兩銀子,這僅是餉,還沒算糧、械等。
也幸好是在江南行軍,若是在西北或關外,這都不用打仗,僅糧食補給問題,就能讓這支大軍崩潰。
朱以海現在仍然小心隱藏著這支大軍的信息,仍以江南提督朱武的身份對外自稱,不過因為有嚴我公和李遇春的捷報頻傳,所以現在不僅北京那邊根本沒把這江南提督朱武的屢敗之將當回事,就連南京、蘇州那邊也隻當這是支流竄的小股人馬。
杭州。
博洛、張存仁等也已經有幾分佩服朱武的頑強了,按嚴我公和李明遇、鄭繼武等將領的報告,朱武現在屢戰屢敗,屢敗屢戰,兵馬越打越少,可就是能夠不服輸,都他娘的成了流寇了,到處招納賊匪無賴,四處搶掠百姓,現在百姓對他們恨之入骨,在鄉下打糧都經常遭到地主鄉紳們圍攻,今天死個把總,明天死個遊擊,僅那些地主鄉紳們就能讓這朱武翻不浪來了。
博洛現在專心的準備班師,八旗兵隻留下三千駐防杭州,其余的一萬余人都隨他北返,沿途清剿一遍蘇松地區的叛逆,然後回京。
當初從江寧分兵南下,領一萬五千八旗,並漢軍降兵等十二萬余,南下很順利,八旗兵基本上沒什麽損失,現在開始清點兵馬,發現南下後八旗隻折損了不到一千,可細看究竟,在余姚就折了一百,在祝家莊又折了五百,杭州城下和錢塘江,富寧等地折了不到三百。
這損兵大頭居然就是幾什哈的五百人全軍戰沒,這是全營覆沒,另外在余姚也覆沒了一個營,但那只有一百八旗。
“這個該死的幾什哈,恨不得把他碎屍萬段。”
鎮國將軍拜音圖勸說,“幾什哈也是為國陣亡,而且那一戰也確實殺傷不少,如今人沒了,還是厚撫為主。”
他潛台詞是給幾什哈一個好的評價,這樣他們在北京攝政王那裡也好交差,畢竟幾什哈也是他們手下,若是幾什哈顯得太無能,那也是他們的無能。
“給他請封半個前程吧,讓他兒子世襲,也算咱們並肩作戰一場,給他的一點幫助了。”
後金以武起家,非常重視軍功,且他們本身也人丁少,入關時也不過二十幾萬丁,所以對旗丁非常優厚。
入關後,北京就頒旨,給旗丁授田,每丁三十畝,披甲當差的另有餉銀,巴牙喇每月四兩,馬甲每月三兩,年支米四十八石,出征另給行糧。
雖然這餉看似不算高,但八旗撫恤和賞賜卻格外的高,而且基本上是不打折扣的。
一切都是先軍政策,再怎麽著,也不會克扣兵餉賞賜,這也是八旗早期比較能打的原因,關外苦寒,靠打獵種地可沒前途,只有靠披甲從軍,靠軍功賞賜和搶掠瓜分,這才是大頭。
而且旗丁的孀婦、寡婦,還能終身半餉半俸。
“按咱們八旗陣亡撫恤規矩給銀子,幾什哈是甲喇章京,給四百兩銀子,其以下軍官,各按品級從三百五十兩到一百兩。”
“凡正身旗人任巴呀喇、領催、執纛人陣亡給銀二百兩,馬甲步甲一百五十兩,炮手一百三十兩。
“如果是滿州、蒙古隨役並滿州漢人家奴臨時充甲兵戰死者給銀一百兩。”
“這些陣亡八旗家中若有子弟可以訓練成才者,可以頂補為兵,以資養贍,無子弟或子弟年幼不能自立而眷屬無依靠者,每月給賞銀五錢,米三鬥,直到十六歲為止。
“軍官眷屬無依靠者,繼續發軍官生前半俸。”
“陣亡官兵子弟成年後,若因殘廢不能謀生者,可保留兵丁生前半餉以資贍養。”
這些都是慣例,從皇帝到攝政王,再到八旗旗主,及各小旗主,都不敢對這個撫恤金有想法。
這筆銀子是一次性的陣亡撫恤銀,還不包括喪葬費等。
“李遇春也請了幾次撫恤了,一直還沒給。”
“按規矩來便是,李遇春的人馬,既不是八旗,也不是漢軍旗,只是綠營兵而已,有許多連綠營兵都不是。”
“軍中有名冊的綠營兵,馬兵戰死者給銀七十兩,步兵五十兩,沒有在名冊上的不給。”
“一兩不給也不好吧,畢竟還得讓他們賣命呢。”
“那就每人給三兩撫恤。”
大清對旗丁那是命根子一樣,一個巴牙喇護軍戰死,直接就給二百兩銀子,馬甲和步甲都給一百五十兩,就算是他們的包衣奴才上陣,死了都給一百兩。
可如果是綠營兵,就少多了,馬兵戰死也僅給七十兩,步兵更隻五十兩,等於綠營馬兵只有八旗馬兵的一半不到,步兵是三分之一。
綠營兵連八旗的包衣奴才都比不上。
至於不在名冊上的,那更是一兩沒有。
“明朝一個相當於我們甲喇章京的指揮戰死,也不過給銀十兩,千總八兩,把總六兩,百總五兩,士兵三兩。就這樣點撫恤,如何讓人拚殺?”博洛不屑的道。
大清豐厚的戰賞、撫恤以及搶劫制度,極好的激勵著士兵們敢拚敢殺,爭相作戰,每次出征,甚至不僅點到名的旗丁積極參加,甚至還要帶上家中余丁,甚至是自己的包衣奴才隨軍。
“告訴李遇春,這些撫恤銀子發下去,是要給陣亡將士家眷的,若是他連這個銀子也敢克扣貪汙,老子就扒了他的皮。”博洛惡狠狠道。
“明天就要啟程北上了,他若敢貪,我不介意到時路過嘉興時剝他的皮抽他的筋!”
“通知下嚴我公,這次隨我們一同回京城!攝政王來信,可是指名要見他。”
感謝鳳舞羽菲、俠煮雨功、西蜀東不邪幾位的打賞,謝謝大家!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