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海上升明帝》第376章 紹天帝鞭長莫及
  第376章 紹天帝鞭長莫及

  深夜。

  巨大的壓力讓朱以海難以入眠。

  昏暗的屋裡,朱以海獨自一人坐在案前,還在翻看著一份份奏章報告,並不時的做著筆記。

  局勢正好。

  但朱以海卻反而更加焦慮,他很清楚,現在到了關鍵時候,每一步都如履薄冰,任何一步踏錯,都可能導致全盤皆輸。

  在他的帶領下,大明現在勉強還有南方半壁江山,但看似尚好的局面下,其實是支離破碎的爛攤子,就連他最倚以為靠的禦營,現在其實也空有架子,真正可戰能戰之兵不多。

  從浙東一隅,到如今要布局天下,不確定性太多,不可控性太多。

  他再次取來地圖,目光放到了關中。

  西安城。

  這座千年古都,曾經是漢家的中心,但在隋唐以後,天下重心東移,長安變為西安,關中無法承載太多人口,更無法再成為天下中心,可就算到了此時,西安仍是西北佔有中心地位的重鎮。

  得隴而望蜀。

  朱以海現在是略據巴蜀,所以反過來望隴右關中。

  曾經他也有過那麽一絲絲的期望,希望高鬥樞這個鄖陽戰神還有賀珍那個猛將,真能給他帶來意外之喜,趁關中空虛拿下西安,再拒潼關,全定陝甘。

  但這種不該有的希望也只是一閃而過,然後朱以海就還是認定此時這種想法太輕敵了。

  而事實上也差不多如此。

  賀珍出兵兩萬出連雲棧入關中鳳翔,關中孫守法、武大定等紛紛起兵響應,鄖陽這邊忠開鎮的王光泰,還有原忠義鎮的劉體純等也都率兵出關。

  關中原大順軍將領,甚至不少明將,士紳等起義眾多,劉文炳、郭君鎮、黃金魚、焦容、仇璜、李鷂等群起響應,

  一時間甚至連取周至、戶縣、眉縣、涇陽、三原、臨潼、澄城、蒲城、白水、朝邑、乾縣、武功等。

  武大定、孫守法等起兵固原,佔據隴州,甚至擒斬了總兵何世元。

  賀弘器、李明義起兵靈台,蔣登雷佔領階州,王元,馬德殺死了清寧夏巡撫焦安民,佔領了鞏昌府。

  到了去年底十二月,關隴和漢中還有鄖陽各路義師聯兵十萬圍攻西安,打到了鹹陽。

  西安城中曹俊三、王英、師可宗等都密謀內應,派人聯絡義軍。

  合縣舉人姚霄、千總衛天明,朝邑秀才王知禮、李世仁等也紛紛殺清朝官員響應。

  就連新任的陝西巡撫黃昌胤,居然也主動派人到義軍中請求反正。

  也正是因此,雖然朱以海一而再的下旨,強調打關中的時機還不到,更不能會攻西安,他希望各將在陝甘燒起抗清戰火後,趁虛掃蕩清軍綠營一波,消滅一些清軍地方官員、兵馬後,便及時撤退,拉到山區等偏險之地整編。

  但是賀珍卻認為形勢大好,此時不能錯失良機,堅持要一舉拿下西安。

  高鬥樞雖是朱以海派去的總督,但畢竟關中各路人馬成份複雜,如今雖然都尊奉朱以海,但全都是手握兵馬的軍頭們,高總督的話並不管用。

  最終無奈下,也隻好先走一步看一步,甚至也還抱有也許能拿下西安的念頭。

  但是他們跟當初朱大典和湖廣五忠差不多,義軍太雜太亂,各地你號稱三千我號稱五千的,說是義軍,其實許多就是百姓。

  往西安匯聚,一時倒是人多勢壯,但隨之而來的則是這麽多人馬的糧草供給問題,甚至是統一指揮調度的問題。

  缺糧少餉,不少義軍本來還是順軍甚至是一些草寇,他們沒糧就搶,一時間倒是讓關中亂上加亂,本來百姓對這些義軍是翹首以盼,熱烈歡迎的,可誰知最後卻搞的大家紛紛抱怨,甚至避之不及。

  不僅如此,高鬥樞這個總督仍然無法有效號令這些人馬,賀珍這個提督也是如此,孫守法這個巡撫一樣。

  本來高鬥樞提議,要把十萬義軍分為戰輔,戰兵也要重新編設營伍,計劃五百人一小營,三千人一大營,一萬二千人為一軍,戰兵共分前後中左右五軍,六萬戰兵,另四萬余輔兵。

  但一涉及到整編,各路義軍首領們就開始意見多起來,他們爭官職爭頭銜,甚至爭糧爭餉。

  爭論不休,沒有進展。

  亂糟糟的兵馬雖眾,但沒有整編,沒有統一指揮,雖然拉到了西安附近,但面對空虛的西安城,卻仍是浪費時機。

  西安城裡的陝西三邊總督孟喬芳是個老漢奸。

  原是直隸人,祖籍徐州,在明朝做到副總兵,後罷職歸鄉,十六年前,清軍攻佔他老家永平,孟喬芳與知縣張養初、兵備道白養粹、副將楊文魁、遊擊楊聲遠等十五人出降。

  仍為副將,後隨清軍返回遼東,積極賣命,入漢軍鑲紅旗,累功封漢軍梅勒章京,入關後,升刑部左侍郎。

  阿濟格班師回朝後,出任三邊總督,鎮守陝西。

  本來孟喬芳是個光杆司令,手下根本沒幾個兵,賀珍、白廣恩、馬科這些將領都是降將,有明將有順將,都是些桀驁軍頭。

  所以孟喬芳上任之初,就給清廷不斷上奏,說賀珍這些人絕不可信,尤其是漢中重地,不能交給賀珍,他提議調賀珍等至其它地方剿賊,以此名義調離,然後清廷派兵接管漢中等重鎮。

  甚至還提出了一些挑拔離間的詭計,用來讓賀珍等內訌。

  只可惜出了個朱以海,他在朝中有錢謙益、嚴我公等不少高級內線,孟喬芳的計劃都被朱以海知曉,然後直接就抄了副本拿給賀珍等看,在一番勸說下,把賀珍給提前勸降反正了。

  賀珍孫法守武大定等反正,孟喬芳是措手不及的,甚至原本他已經快拉攏成功的漢中另三位總兵羅岱、黨孟安、郭登先也都跟著一起反正了。

  賀珍等連兵十萬會攻西安,聲勢浩大,當時西安府裡的許多韃子官員都十分恐懼,不少人勸孟喬芳撤離西安,暫避鋒芒。

  可孟喬芳雖手下僅一千人,卻仍然堅持要守城,派標營副將陳德守西門,任珍守北門,甚至還把一口棺材擺在他的總督衙門,宣稱要與城共存亡。

  又派人搜捕細作,斬殺試圖內應的士紳,一時卻也穩住西安,又到處宣揚,說平西王吳三桂和固山額真李國翰率大軍已到附近。

  又拿出銀子招募重賞民壯守城。

  各種手段下,西安沒亂起來。

  賀珍他們卻還在城外浪費時間,為合營整編之事鬧個不休,甚至為了搶奪糧草等事而大打出手。

  等他們一路鬧著到了鹹陽。

  孟喬芳見吳三桂還沒到,便馬上又使了個陰招,派了家丁攜帶了一萬兩銀子去鹹陽,聲稱打算反正歸附。

  然後又說現在西安城中陳德任珍二將忠於韃子,所以希望義軍給他一些時間,讓他先除了二將,到時便可直接開城投降,不用費一兵一卒。

  他甚至表示能夠為義軍籌集糧草。

  賀珍居然信了。

  同意暫緩攻打。

  這是他們犯的最大的一個錯誤。

  賀珍卻覺得孟喬芳是畏懼明軍勢大,所以跟巡撫黃昌胤一樣是真要投降的,畢竟黃昌胤誠意十足,又送來了兒子為質,又寫了許多表忠信,甚至還透露了清軍陝甘底細等等。

  他沒想到,孟喬芳是個真正的漢奸。

  他所做的不過是緩兵之計,給吳三桂爭取時間而已。

  朱以海長歎一聲丟下地圖。

  遷延至此,他基本上已經能斷定,賀珍他們會重演歷史,再敗於西安城下。

  這讓他非常痛苦,明明知曉未來,清楚走向,他也一而再的傳旨,給高鬥樞賀珍他們都連下了三十六道金牌,催他們退兵了。

  但他們就是不尊聖旨詔令退兵。

  打又不打,退又不退,就這麽在關中浪費時間,各路義軍今天這個下鄉打糧,那個下鄉拉壯丁,後天可能兩支人馬碰到一起,還能來個鬥毆。

  孟喬芳也是今天送批糧草,明天送筆銀子,後天又給賀珍等送點美人什麽的,反正就是各種拖延時間。

  雖然朱以海也很清楚,一場會戰,有時能打上一年半載甚至好幾年都不稀奇,但現在的情況是賀珍他們並沒有這個實力。

  他只能眼睜睜的看著他們正在走向敗亡的深淵,又要重蹈湖廣五忠的覆轍,卻又無能為力,這種無力感,太讓人痛苦了。

  這越發的讓他堅定,明末危局是不能指望這些地方軍頭們的。

  賀珍可還是明將出身啊,現如今他新任命的雲南總督樊一蘅為陝西邊道時,賀珍就是他的部將,直到樊一蘅在崇禎十二年寧夏巡撫任上丟官回老家四川時,賀珍都還親自送行,仍是他的部將。

  賀珍是直到崇禎十四年時才降的李自成,他本來目光不會那麽短淺,不會輕易上清軍的當。

  但結果還是如此。

  賀珍跟這個時代大多數武將一樣,擁兵自重牆頭草,本為明將,後來闖軍勢大降李自成,李自成兵敗,又迅速降清,眼看著清廷沒把他當自己人要搞他,又被朱以海拉攏招降,現在在西安城下,卻又不聽詔令。

  朱以海差不多能猜到賀珍的心態,他根本沒怎麽把朱以海放眼裡,他眼裡有的只是現在聚集西安附近的這十萬人馬,他想的是如何把這支大軍控制在手,變成他的賀家軍,以此為資本,在這亂世更進一步。

  所以賀珍才會不願意撤兵,才會堅持攻西安。

  各人所處位置不同,利益也不同,朱以海想的是恢復天下,賀珍卻是要趁亂掌握兵馬增強自身實力。

  朱以海鞭長莫及,無可奈何。

  氣的他握起拳頭錘桌子,最後忍不住掏出隨身筆記本,在上面加上了‘hezhen’。

  心懷鬼胎的賀珍指望不上了,如今能指望的唯有文安之、秦良玉的陝甘行營,秦翼明的忠勇鎮以及鄖陽的忠開鎮,巴東的忠貞鎮,希望這幾路人馬,能夠及時趕到漢中。

  就算救不了關中明軍,起碼也要保住漢中不失。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