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滿唐紅》第294章 篩子軍
  第294章 篩子軍

  李元吉欲言又止,不知道該說什麽。

  一個小小的侍衛,先在武德殿值守,又被調去了承慶殿,轉被調去了獻春門,並沒有什麽新奇的。

  新奇的是,武德殿內住的是他,承慶殿內住的是李世民,獻春門又屬於李淵常駐的兩儀殿的一道門戶。

  李淵怒氣衝衝的要趕去東宮,應該是剛剛得到李建成豢養私兵,意圖不軌的事情。

  在這種情況下,一個在武德殿和承慶殿值守過的侍衛,突然冒出來行刺,很容易讓李淵聯想到他和李世民身上。

  再加上他和李世民的人剛剛出任左監門府的將軍不久,就更令李淵懷疑。

  因為獻春門所有的侍衛,皆屬於左監門府統管。

  “還真是黃泥掉到褲襠裡……不是屎也是屎了……”

  李元吉在心裡感慨。

  凌敬自顧自的道:“聖人查清楚了此人的履歷以後,懷疑上了二殿下和殿下,所以派人封鎖了承慶殿,似乎也封鎖了九龍潭山。”

  李元吉感歎道:“如此說來,我是受了無妄之災?”

  凌敬鄭重的點著頭道:“臣猜測,聖人之所以怒氣衝衝的趕去東宮,應該是跟慶州的事情有關。

  聖人在剛剛得知了被太子殿下蒙蔽的情況下,又被在二殿下和殿下寢宮前值守過的侍衛所傷,很容易懷疑上二殿下和殿下。”

  李元吉緩緩的點頭,他也是這麽認為的。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李建成就是那條蛇,他和李世民就是井繩。

  凌敬眉頭一皺,沉聲道:“可惜那個侍衛被聖人當場格殺了,不然肯定能問出一些消息,還殿下一個清白。”

  說到此處,凌敬頓了一下,又道:“臣懷疑,那個侍衛應該是太子殿下的人。”

  李元吉眉頭微微一揚,“你得意思是,告發慶州之事的人,在入宮的時候,有可能被我大哥的暗子看到了?
  我大哥沒辦法及時的阻止此事,所以才出此下策,想將這一潭子水攪渾,借機脫身?”

  凌敬點著頭道:“太子殿下在慶州私自豢養兵馬的事情,鬧到了聖人面前,聖人如何裁決,太子殿下根本不敢賭。

  再加上二殿下對太子之位覬覦已久。

  太子殿下應該覺得二殿下肯定不會錯過這個良機,會想方設法的搬倒他。

  所以才會想著拉二殿下和殿下下水,攪渾這潭水。”

  李元吉若有所思的點點頭道:“大家都在水裡泡著,誰也不乾淨。我父親要重處他的話,也得重處我和我二哥。

  所以他因為慶州之事有什麽損失的話,我和我二哥也不會佔到什麽便宜。”

  凌敬讚同的點著頭道:“臣就是這麽認為的,所以臣才說那個侍衛應該是太子殿下的人。”

  李元吉看了凌敬一眼,道:“你的猜測可能是對的。因為左右備身府、左右監門府的人,都是經過精挑細選的。他們的能耐或許有所欠缺,但他們的忠心是毋庸置疑的,甚至他們三代的過往,都是清清白白的。

  他們背叛我李氏的可能性極小,但是背叛我父親,投向我大哥的可能性極大。”

  畢竟,李淵已經五十多歲了,還有幾年好活,誰也說不準。

  只要有更進一步想法的人,都不會錯過這個權力交替的好機會。

  一旦搭上了新皇,為新皇立下大功。

  等到新皇登基,飛黃騰達那是必然的。

  李世民府上的那些文武,忠心耿耿的追隨著李世民,為了什麽?
  還不是因為他們更看好李世民,想混一個從龍之功,爭一個飛黃騰達。

  要是李世民不能帶著他們飛黃騰達的話,他們根本不可能忠心耿耿的跟著李世民。

  忠臣,這個時代有,但絕對不會是李世民府上的絕大多數人。

  因為他們中間絕大多數人的第一任主公,可都不是李世民。

  凌敬聽完李元吉一席話,深以為然的點頭,“不過,太子殿下針對的應該是二殿下,而不是殿下。

  殿下確實是受了無妄之災。”

  李元吉沉吟著道:“也不盡然。如果僅僅跟我二哥有關的話,也不可信。”

  李世民英明神武的形象,已經深入人心。

  即便是李淵近半年對李世民的感官不好,也從沒有否認過李世民所獲得的功績,以及李世民所簽發的一道道政令。

  所以李建成僅僅將李世民拉下水的話,李淵不一定會信。

  因為李世民那麽英明的人,要通過刺殺奪取皇位的話,絕對不會設計出如此拙劣的謀劃。

  所以帶上他的話,可信度會更高。

  因為他沒有李世民那麽英明神武,有資格設計出如此拙劣的謀劃。

  凌敬若有所思的道:“那倒也是。”

  說完這話,凌敬看向李元吉道:“殿下準備如何應對?”

  李元吉瞥了凌敬一眼,感歎道:“現在的九龍潭山,隻許進不許出,外面的消息能進來,我們的消息卻出不去。

  我能怎麽應對?

  只能靜觀其變,等所有的脈絡都清晰了,再做定奪。”

  李元吉現在所知道的一切,都是小道消息和猜測,在沒弄清楚所有的事情的情況下,並不適合出手。

  凌敬遲疑著道:“封鎖九龍潭山的是淮安王,您跟淮安王交好,您真要傳遞消息出去的話……”

  李元吉意味深長的瞥了凌敬一眼,凌敬沒有再繼續往下說,因為他從李元吉的目光中看到了‘閉嘴’二字。

  “就是因為我跟王叔交好,所以我現在不能去找王叔傳遞消息。”

  李元吉沒好氣的提醒。

  在沒有徹底弄清楚事情的始末前,在沒有想到一個妥善的對策前,冒然的去找李神通去傳遞消息,那就不叫傳遞消息了,叫送李神通上斷頭台。

  因為誰也不知道,李神通身邊有沒有李淵埋伏的暗子,誰也不知道李神通麾下的人,會不會為了高官厚爵,出賣了李神通。

  李神通來找他問消息,給他傳遞消息,被李淵知道了,還能以害怕他強闖出去,害怕左武衛的將士在他強闖出去的時候傷到他,解釋一下。

  李神通幫他往外傳遞消息,就沒辦法向李淵解釋了。

  李淵對兒子們很大度,但是對堂弟,那就未必了。

  尤其是背叛了他的堂弟。

  “是臣疏忽了……”

  凌敬一臉歉意的說著。

  李元吉沒有再在意此事,而是問起了楊文乾,“楊文乾那邊現在是什麽情況?”

  凌敬趕忙道:“楊文乾招募的人手已經達到了七千之數,算上楊文乾手裡的慶州府兵的話,剛剛過萬。”

  李元吉心裡直‘滋滋’。

  李建成和楊文乾的心可真大。

  一出手就招募了七千人。

  他們是當慶州當地的其他官員是瞎子,還是當安興貴這個地頭蛇,會對慶州多出來的這一支七千人的兵馬視而不見?
  也難怪爾朱煥和喬公山會告發李建成。

  他們不告發李建成的話,其他人也會告發李建成。

  李建成和楊文乾這活乾的實在是太糙了。

  真以為有個太子的身份在前面頂著,就可以在慶州為所欲為了嗎?

  你也不看看安興貴是怎麽起家的,也不看看安興貴的兒子在什麽地方。

  安興貴是在甘州坐大以後,才投的李唐,不是在李唐的扶持下,在甘州坐大的。

  太子的身份在長安城內,或許能壓得安興貴喘不過氣,但是在安興貴的地頭上,還壓不住人家。

  安興貴的兒子安元壽還在秦王府充任右庫直。

  安興貴雖然沒有站隊,但安元壽已經幫他站隊了。

  所以,伱們怎麽敢在安興貴的眼皮子底下,弄出一支七千人的隊伍的?!
  李元吉覺得,歷史上李建成在慶州豢養兵馬的事情,之所以到武德七年才被捅出來,八成是李世民幫忙了,不然就李建成和楊文乾這麽個乾法,根本藏不到武德七年。

  “我們的人呢?”

  李元吉一邊在心裡吐槽著李建成和楊文乾的所作所為,一邊疑問。

  凌敬臉色一下子變得古怪了起來。

  李元吉見此,疑問道:“出問題了?”

  凌敬哭笑不得的道:“我們的人表現的太過亮眼,已經被楊文乾任命為昭武校尉兼兵曹參軍。其中昭武校尉是實授的,有東宮出具的任命文書。”

  李元吉張了張嘴,不知道該如何吐槽。

  也難怪凌敬先是神情古怪,後又哭笑不得。

  李建成是在豢養私兵,還敢給實授官職?
  雖然是武散官,但已經達到了正六品上的地步,根本經不起查。

  李建成是生怕別人抓不到把柄?

  還有兵曹參軍,一個驃騎府的五把手。

  協助著驃騎將軍,左右車騎將軍,外加司馬、長史,統管著一千五百兵馬的位置。

  說給就給,還給了一個來歷經不起細細推敲的人……

  李元吉隻想跟李建成說一句‘洗洗睡吧,這種事情真的不適合你’。

  他幾乎敢肯定,李建成私自豢養的這一支兵馬,已經被李世民滲透成篩子了。

  他隨手下的一步閑棋,都能混到一個統管著一千五百人的五把手的位置。

  李世民精心安排下,混進去的人只會更多,混到的職位只會更高。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