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滿唐紅》第973章 武悼天王
  冉魏是由武悼天王冉閔所立。

  冉閔原後趙皇帝石虎的養孫,石虎待他不錯,他也向石虎獻上了他的忠誠,在石虎死後,他擁立石遵為帝,但石遵被石鑒所殺。

  他殺石鑒以自立,恢復了漢姓冉姓,頒布了赫赫有名的殺胡令。

  三日之內連殺二十萬胡人,手段相當狠辣。

  但他後來被前燕的太原王慕容恪所擊敗,後又被前燕的燕王慕容儁所擒,斬於遏陘山,追諡為武悼天王。

  這個前燕,就是《天龍八部》中慕容複心心念念也要複的那個燕國。

  可以說,武悼天王冉閔的一生都在跟五胡糾纏。

  他前半生效忠著五胡中的羯人,後半生又瘋狂的殺胡人,最後又被胡人中的鮮卑人所殺。

  他的後人沒能力重現他昔日的壯舉,也沒能力光複他所建立的冉魏,但找五胡的所有皇帝陵寢,並且將其挖出來為他報仇的事情還是可以做到的。

  而他又是在石勒的堂侄石虎培養出來的,對後趙的一些辛密肯定了解,知道石勒陵寢的大致范圍也在情理之中。

  可能他在建立冉魏以後,就已經摸到了石勒陵寢的大概位置,只是礙於他當時已經成了皇帝,沒辦法去做偷墳掘墓這種事,就暫時將這件事給擱置了。

  等到他死了以後,他的後人又重啟了這件事。

  “我聽說隋初的時候,慕容氏的陵寢多遭焚毀,也被偷掘了不少,也是他們乾的吧?”

  李元吉在大致猜測到其中的始末以後,忍不住問。

  冉氏不僅跟石氏剪不斷理還亂,跟慕容氏也有大仇。

  不可能放著慕容氏那明晃晃的墓不掘,一直找石勒那藏起來的墓。

  畢竟,比起捉迷藏,明晃晃的老鷹抓小雞更容易取得戰果。

  然後,李君羨聽到這話以後,不僅沒點頭,反而搖頭道:“臣問過了,他們說不是他們做的,而是當時的河北義軍做的。”

  李元吉一下子不知道說啥好了。

  事實證明,每一次的起義過程,就是一場群魔亂舞的過程。

  而在這群魔當中,總有土夫子們的身影。

  事實也證明,把自己的長輩往土裡埋的時候,別那麽大張旗鼓,更別往裡面放太多的陪葬品。

  不然遲早被人給挖了。

  像是歷朝歷代的帝王墓,就是陪葬品最多的大墓,所以他們經常遭人光顧。

  新朝末期的時候,絕大多數西漢的帝王墓都被赤眉軍光顧了一圈,東漢末的時候,凡是能發掘的帝王墓,又都被曹操光顧了一圈。

  唐、宋、明,乃至清,有一個算一個,帝王墓的下場也都差不多。

  而且幾乎都是前一個朝代滅亡,後一個朝代將興的時候被光顧的。

  唯一打破這個魔咒的似乎就只有隋朝。

  在隋唐交替之際,楊堅的墓就沒怎麽被動。

  這可能是反王中世家豪門出身,或者跟世家豪門有關的反王佔據絕大多數的緣故吧。

  畢竟,大家都是要臉面的人,又是踩著前隋的屍骨站起來的,再去窺視楊堅的陵寢,那就不要臉了,說不定還會被其他勢力以此為借口群起而攻之,所以還是不動為好。

  “事實證明,欺人別太甚,不然死了也得不到安寧。”

  李世勣似乎從慕容氏帝王墓被義軍給發掘了的事情中得到了啟發,撫摸著胡須由衷的感慨。

  他之所以會說這種話,是因為慕容氏在統治河北等地時期,將河北等地的漢人折騰的很慘。

  河北等地的漢人在起義了以後,跑去刨他們的墳也是在泄憤、在報仇。

  當然了,籌集糧餉的佔比可能會大一些。

  但人家缺糧餉了,放著其他人的墓不盜,偏偏第一個想到你的墓,這其中要是沒帶著氣,沒帶著怨可能嗎?

  李世民點點頭表示讚同,但要他給李淵修一個裡面什麽有價值的陪葬品也沒有的陵墓的話,他恐怕做不到。

  因為他不可能怕被盜、被覬覦,就不往李淵墓裡放任何有價值的陪葬品的。

  因為那樣會被指責不孝的,更會被天下人非議的。

  所以他即便是知道有可能會被惦記上,被盜,也得給裡面放大量的陪葬品。

  因為絕大多數的葬禮,其實就是給活人看的。

  而帝王下葬的過程,是活人最喜好看的,也是最喜歡議論的。

  李君羨在這個時候拱手道:“那些財貨如何處置,還請殿下定奪……”

  李元吉略微思量了一下道:“財貨全部運到這裡來吧,我隨後會派人將它們運回長安。”

  雖說那些財貨有一部分是從墓穴裡出來的,不吉利,可那都是石勒拎著刀從漢人手中搶去的財貨,必須還回來。

  別說石勒死了,已經沒意見了,就算是石勒活著,有意見,也得還回來。

  “那那些土夫子呢?”

  李君羨遲疑了一下,小心翼翼的問。

  李元吉愣了愣,有些好笑的道:“你想留下他們?”

  如果李君羨不想留下那些土夫子的話,那他根本就不會問這種問題。

  畢竟,那些土夫子的死活,在座的還沒有一個人會在意。

  而依照唐律,偷墳掘墓者是死罪。

  雖然他們偷掘的墓跟大唐沒什麽太大的關系,可如今他們偷掘的地方想必已經納入了大唐的版圖,他們所犯的罪就必須用唐律來定罪。

  李君羨明顯是想留下他們,所以才特地問起了如何處置他們。

  李君羨尷尬的點了一下頭,並且快速的解釋道:“不過臣留下他們,絕對不是想讓他們幫臣偷墳掘墓,而是臣覺得他們在掘土、以及在地下挖洞方面有常人難以企及的能耐。

  以後臣遇上了堅城,需要掘土前進的話,剛好能用得上他們。”

  李元吉呵呵一笑,大方的擺擺手道:“不必解釋,你想留下他們就留下他們吧,又不是什麽大事。至於你以後會不會利用他們偷墳掘墓,那是你的事。

  只要你不在我大唐的地界觸犯我大唐的法律,那我也不會管你。”

  也就是說不在大唐的地界就可以想幹什麽就幹什麽咯?

  帳篷裡的人同時在心中疑問。

  李世勣還忍不住撇了撇嘴。

  這不是鼓勵李君羨派那些土夫子到大唐以外的地方去偷墳掘墓嘛?!
  這是明君該乾的事,是明君會乾的事?

  李君羨這一次見識到了帝王墓中所藏的海量的金銀,手裡又有一群會偷墳掘墓的人,以後遇到了不在大唐地界內的大墓,他能忍得住?

  “多謝殿下!”

  李君羨一臉感激的躬身道謝。

  李元吉擺擺手道:“行了,要是沒有其他事的話,你就可以下去了。”

  李君羨點了一下頭,躬身一禮退出了中軍大帳。

  李君羨一走,李元吉就迫不及待的笑著對李世民道:“我們以後西進的時候,一定要帶上他。”

  西方的那些帝王墓裡的陪葬品,可不輸給東方。

  後世西方人入侵東方的時候,連壁畫都揭下來帶走了。

  大唐西進的時候,又何必留手?
  不挖地三尺,那都對不起曹操創立出來的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這些職業。

  李世民一臉無語的翻了個白眼道:“窺視人陵寢,非君子所為。”

  李元吉被李世民這話給逗笑了,“這裡有君子嗎?”

  這裡上上下下都是殺才,跟君子沾不上邊,倒像是一個個屠夫。

  李世民瞪起眼道:“這裡是沒君子,但窺視人陵寢,非名君所為,你以後一旦繼承了我大唐的大統,這種事情傳揚出去了,我李氏還有何顏面可言?”

  李元吉失笑道:“我不是跟你說過,我不會繼承我大唐的大統嗎?”

  李世民噌的一下站起身道:“你還真要讓父親直接把皇位傳給承德不成?”

  李元吉笑道:“有何不可?!”

  李世勣這會兒已經快把腦袋塞到案幾底下了。

  這特麽是他能聽的嗎?
  這要是走漏出去一點風聲,他還能活嗎?!

  李世民拍著案幾喝斥道:“你這就是胡鬧!歷朝歷代也沒這種先例!而且主弱臣強,必生禍端!你是不是忘了前隋的江山是怎麽來的了?”

  李元吉泰然自若的笑道:“有你我盯著,前隋的那種事不可能出現在我大唐。”

  所以我是不是該一腦袋撞到案幾上,把自己給撞暈過去?

  李世勣在裝死的同時,在心中大喊。

  “由你我盯著,還不如由你我坐上去。你既然不稀罕那個位置,當初幹嘛要跟我和大哥搶?!”

  李世民氣憤的說著。

  話說的雖然有些過了,也有些口無遮攔了,但他還是說了。

  這是他的心裡話,藏了很久的心裡話,他終於把這話給說出來了。

  李元吉也站起了身,還收斂了臉上的笑意,平靜的盯著李世民道:“我搶到了,坐與不坐,我們都能活,你和大哥搶到了,我都活不了。

  你說我為什麽要搶?”

  李世民張了張嘴,卻沒再多說一句話。

  因為這是事實。

  李元吉是為了自己的性命著想才搶大唐的大權的,這個他沒辦法反駁。

  他總不可能要求李元吉放棄自己的性命吧?
  那樣的話,李元吉會先要了他的命!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