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我,譜寫中華上下五千年》第152章 楊烔與盧照鄰……(求訂閱)
  第152章 楊烔與盧照鄰……(求訂閱)
  “各位,大家好,我是導遊陳凡……”

  又是一期新的直播。

  陳凡再一次來到了大唐不夜城。

  之所以沒再去茶樓,主要是陳凡也不會每天都去茶樓那裡說書。

  陳凡也想照顧到一眾普通遊客,以及普通市民。

  當然,今天這一期節目說是直播,但今天這場直播的內容也將放到電視台。

  所以。

  要展現大唐的風采,大唐的文化,大唐不夜城是必需拍攝的景致。

  為了更好的展示,這一次陳凡直播不再是一個人,陝秦電視台派了一位助手給陳凡當攝影師。

  “凡哥,凡哥,喲喲喲……一直在等您呢。那個啥,您沒去挖皇陵?”

  “噗……能不能好好說話。”

  “凡哥,我錯了,您沒帶著大家去考古?”

  “我要是去考古,那怎麽給大家直播呢?”

  果然啊。

  還是少露點技能的好。

  這不,現在一大堆人都以為陳凡是所謂的挖皇陵愛好者。

  最不擠,也是發丘中郎將。

  估計陳凡背後,還有一大堆摸金校尉。

  事實上。

  皇陵哪有這麽好挖。

  一個是你也不一定能找得到。

  第二個,就算是找得到,也輪不到你插手
  第三個,陳凡真只是一個導遊啊。

  不過此前講的武媚娘,卻是讓大家一直都不斷的念叨著千古女帝,為此,陳凡又小小的透露了一個有關於武則天的故事:“傳說武則天稱帝之後,前往了嵩山封禪。”

  這時便有人問道:“凡哥,封禪不是泰山嗎,怎麽去嵩山?”

  “一般來說確實是在泰山,但在李治唐高宗執政時期,李治曾經在泰山封禪。武媚娘稱帝之後,因殺了無數李唐子孫,感覺有愧於李治,於是便沒有前往泰山,而是選擇了嵩山。據說,她還在嵩山封禪的時候,親筆寫下了一篇除罪金簡,意思是乞求上天替其贖罪。考古界的朋友們,不仿前往嵩山看看……”

  陳凡話因剛落,瞬間,直播間內粉絲少了1000。

  “多謝陳凡老師,我去嵩山了。”

  “陳凡老師,我們嵩山見。”

  “凡哥,我也準備去嵩山看看。”

  這搞得陳凡都有一些懵逼。

  敢情進直播間的粉絲,竟然有這麽多考古界的朋友啊?
  或者不是考古界,還是摸金界的?

  “好吧,看來大家對於武則天還是比較感興趣的……”

  雖然心裡知道,但陳凡卻是打著哈哈:“既然如此,那今天我就與大家再度聊聊武則天,聊聊武則天時期的初唐四傑。”

  “凡哥,什麽是初唐四傑?”

  “初唐四傑就是初唐時期四位表現突出的青年傑出人物,他們分別是楊炯,盧照鄰,駱賓王,王勃。”

  其實按排序上來說,是王楊盧駱。

  但千年過去,按千年之後大家的看法,以及對於這一些人的物的熟悉程度。

  那應該是王駱盧楊。

  不過,陳凡向來講人物都是從低到高,要講的話,自然是先從初唐四傑當中最名不經傳的楊烔開始講起。

  準確的說,其實楊烔也不見得是四位當中實力最低的一位。

  前世有史書記載,相對於其他的三人,楊炯則是更為低調得多,懂得藏鋒。

  其他三位,都太過於表現自己的文采。

  所以其他三位最後的結局都不怎麽樣,而楊烔則是稍好一些。

  “我們先講楊炯。”

  對著攝像頭,陳凡開始了初唐四傑之一的楊炯篇。

  “楊炯所出身的楊家是當時的名門望族,楊炯從小就是神童,在十歲的時候,他就待製弘文館。待製的意思就是等待昭命,意思是以後等待提拔你做官。只是雖然楊炯有了一個好的開頭,但卻沒想到,這一個待製就在弘文館待了十六年。這讓原本是神童的楊炯,一下子變成了二十六歲的青年。”

  “這讓楊炯有些鬱悶,三年之後,他在京參加特製科考試,終於出仕,但這個官很小,只是讎校典籍,相當於九品,也就是九品芝麻官。四年之後,經他人推薦,楊炯終於得到了一個機會,他提拔進了東宮,成為了東宮太子李顯的庶務,相當於當了李顯的管家。這個李顯,就是武則天的第三個兒子。”

  “原本這是一個好的差事,不想,後來他的堂哥竟然跟隨李敬業討伐武則天,結果楊炯也遭受到了株連,被貶四川。被貶四川之後的楊烔性格開始變得沉穩,不再是以前那位鋒芒必露的少年。6年之後,楊炯受奉武則天昭回到京都,掌管教習官人書算的工作。這也讓楊炯對於武則天更為的崇敬,畢竟,他的堂哥曾經討伐過武則天,換成是一般的君主,就算他沒參與,一般也被滅了,哪裡只是貶官這麽簡單。兩年之後,楊炯出任盈川縣令,不想死在了上任的途中……”

  簡單的介紹了一下楊炯的生平,陳凡繼續說道:“初唐時期的詩歌還沒有形成盛朝時期的那種文風,當時整個初唐比較流行宮體詩,以及上官體。所謂的宮體詩,也就是六朝兩晉時期流傳的宮庭體。這種詩體都是歌功頌德,展現的只是宮庭當中的事情,而且像最開始的曲子詞一樣,比較豔情。而上官體則是上官儀進一步發展的宮體詩。這個上官儀,就是上官婉兒的爺爺……當時上官儀曾經任唐朝初期的宰相。”

  如果此前沒有講武媚娘的話,那估計大家對於楊炯可能聽得有一些懵。

  但因為之前講過武媚娘,以及上官婉兒,李顯,上官儀……這一些人。

  所以在講楊炯的時候,大家對於整個的唐初背景也比較熟悉了。

  一時對於楊炯這個人物,也一下子便能夠接受,以及更為的了解。

  “初唐四傑,他們都比較反感兩晉六朝時期流傳下來的宮體詩。他們覺得詩歌不僅僅應該隻局限於宮庭,也不只局限於豔情。如此,他們便將自己的才情,賦諸於更多美好的地方。楊炯就是初唐時期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從軍行》,就是初唐時期詩歌的代表作。”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辭鳳闕,鐵騎繞龍城。

  雪暗凋旗畫,風多雜鼓聲。

  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

  這首詩歌相比盛唐時期的詩歌自然不算特別的知名。

  但在初唐時期,相比之宮體詩以及上官體,楊炯的《從軍行》卻是一下子給唐朝詩歌帶來了一股新的空氣。

  他讓世人知道,原來詩歌還能更為雄厚大氣,這也為盛唐時期的唐詩指明了方向。

  “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這句其實還是不錯的。”

  “嗯,整首詩歌雖然比不上盛唐時期這麽成熟,但氣勢雄勁有力,在唐初時期確實是難得的佳作。”

  說完楊炯,不少網友也是對楊炯進行了點評。

  這也讓眾人對於唐詩的發展脈絡,有了一個更為清楚的了解。

  至少。

  他們知道。

  唐朝詩歌的起源,他可不是一出來就是盛唐那般燦爛。

  他在開始的時候,也經歷過許多時間的積累與摸索。

  楊炯,就是這個時期的代表人物。

  “楊炯之後,我們再講另一位人物,盧照鄰。相比之烔,盧照鄰的故事就更為有意思的多了。”

  陳凡繼續講道:“盧照鄰與楊炯一樣,都出身於當時的名門望家。他小時候也是天資聰慧,後來還被唐高宗的叔叔,唐太宗的弟弟鄧王李元裕看中,並在其府中任職。在任職期間,他寫出了許多與當時宮庭豔麗不一樣的詩歌。比如,他與鄧王出使西北時寫的邊塞詩,他與友人分別時寫的贈別詩,以及他寫的詠物寫景詩……這一些詩歌都非常的新鮮別致。而他的作品,《長安古意》,更是氣勢輝煌,讓人讚不絕口。”

  【長安大道連狹斜,青牛白馬七香車。

  玉輦縱橫過主第,金鞭絡繹向侯家。

  龍銜寶蓋承朝日,鳳吐流蘇帶晚霞。

  百尺遊絲爭繞樹,一群嬌鳥共啼花……】

  此詩歌是七言古體詩。

  全篇不只是這幾句,而是有400多個字的大長篇。

  整個的詩歌分為四部分。

  第一部分寫的是長安街頭的風景。

  第二個部分,寫的是長安的生活情況……

  第三個部分,寫的是長安上層社會特權階級的權力追逐。

  第四個部個,則是借長安與自己的心性進行對比。

  整篇詩歌,堪稱唐初期七言古詩當中的精品。

  “當時寫《長安古意》之前,盧照鄰在蜀地結識了一位姓郭的歌妓。盧照鄰很喜歡這位歌妓,並與她同居,還懷孕了。他在前往長安之時向郭姓女子保證,說是他在長安求得官後很快就會回來。可是,盧照鄰這一去就再也沒有回來。”

  “不久,郭姓歌妓生下的孩子很快就夭折了。有一次,這位女子在酒樓碰到了初唐四傑之一的駱賓王。她就向駱賓王述說盧照鄰的事情,駱賓王聽後悲憤交加,認為不屑與盧照鄰為友。然後寫下了一首《豔情代郭氏答盧照鄰》,意思就是代郭美女質問盧照鄰,我在蜀地孤苦無依,你竟然跑到長安就不再回來,這難道不是忘恩負義嗎?”

  當陳凡講到這裡的時候,直播間內一眾人士亦是紛紛刷屏。

  “我草,這還初唐四傑,這不是渣男嗎?”

  “人家懷了你的孩子,你丟下就走,再也不回來了。”

  “陳凡老師,您是不是講錯人了,盧照鄰這樣的人就算是再有才華又怎麽樣,還不是妥妥的人渣。”

  不得不說。

  盧照鄰扔下懷孕的郭美女再也不回來一事,實在是無比的敗盧照鄰人品。

  但陳凡卻說道:“也許盧照鄰確實人渣,但可能大家不知道,盧照鄰並不是真的不想回來。他這一去長安原本看上去能求得一官半職,可事實上在最後並沒有求得。但這還沒什麽,在他準備返回蜀地的時候,他寫的那一首《長安古意》一時轟動了整個唐安。而此時,恰好被武則天的侄子武三思看到了。”

  “大家都知道,武三思這家夥雖然幫助武則天稱帝有功,但這家夥真不是什麽好人。在他看到《長安古意》之後,其中有一句寫著,梁家畫閣中天起,漢帝金莖雲外直……他就起了別樣的心思。因為武三思被武則天封為梁王,他就覺得這一句話說的就是武三思自己。他認為盧照鄰這王八蛋寫這句話就是諷刺他因為自己的姑姑而得到的權貴,於是馬上就派人將他給抓了起來。”

  “雖然後面盧家托各種關系,盧照鄰從牢房中釋放,但不知道是因為受到了驚嚇還是其他,從獄中出來之後,盧照鄰就患了重病,據說是麻風病。這個病有多重呢,重到連走都有些困難。接著這還不算,他父親突然之間又去世了。一下子,為了守孝,他就在長安呆了三年。可三年孝滿,可惜盧照鄰的病情卻更為嚴重。到了最後,基本上只能臥在床上,什麽也做不了。再後來,因為病情實在是太重,對於身心是一個無比的折磨。盧照鄰與親屬告別,投潁水自盡死了,年僅40歲……”

  這就是盧照鄰的一生。

  如果你對這個故事感到傷痛,那可以再欣賞欣賞他的《長安古意》。

  【遊蜂戲蝶千門側,碧樹銀台萬種色。

  複道交窗作合歡,雙闕連甍垂鳳翼。

  梁家畫閣中天起,漢帝金莖雲外直。

  樓前相望不相知,陌上相逢詎相識。

  借問吹簫向紫煙,曾經學舞度芳年。

  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