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2章 誰人不是籠中雀
承平二十四年七月末,就在江南地界上兩襄戰事正酣的時候,劍宗的人都很忙,冰塵盯上了塵葉, 不死不休,張雪瑤坐鎮江都,主持大局,秦穆綿遠赴燕州,著手布置經營北地數州,而身為宗主的徐北遊則是滯留於佛門祖庭, 仿佛真的成了避世的苦行僧, 每日裡研習那卷由佛祖親筆手書的金剛經。
與此同時,一直仿佛是局外之人的佛門終於有了動作, 不過這個動作卻不是針對劍宗或者朝廷,也不是針對始終壓過佛門一頭的道門,而是直指近百年來與佛門唇齒相依的東北牧氏。
當然,此事是在絕對隱秘的情形下進行,知情人不過兩手之數,其中就包括佛門的方丈秋月,兩位首座,以及八部眾天部帝釋天、大梵天和阿修羅部阿修羅。
都說天下有三大陰私機構,讓人聞風喪膽,分別是朝廷的暗衛府,道門的鎮魔殿,以及佛門的八部眾。至於劍宗的劍氣凌空堂,在覆滅於蕭慎之手後,還難以與這三家相提並論。
如今的情形, 鎮魔殿在江南大戰之後,精銳高手損傷殆盡,第一高手冰塵又改投劍宗麾下,只剩下鎮魔殿殿主塵葉和第二大執事酆都大帝,可謂是名存實亡。朝廷的暗衛府也好不上多少,原本的三大堂官,端木睿晟因為涉及謀反之事,被徐北遊斬於劍下,傅中天事敗逃亡,只剩下一個魏無忌,還被調入禁軍之中,再加上開戰以來,各大分府人手折損嚴重,同樣是元氣大傷。
唯有佛門的八部眾,雖然龍王被囚,但整體戰力保持完整。
按照佛門的說法,既要有菩薩低眉慈悲廣布佛法,也要有金剛護法怒目怖畏,佛門的方丈大師和諸位首座自然是低眉慈悲,那麽八部眾便是金剛怒目。
這種時候,這種事情,自然是由八部眾出手。
所謂八部眾,是以佛經中的八部天龍為代指,以天、龍二部為尊,如今既是龍部之主又是八部之主的龍王不在,便由天部之主帝釋天頂替而上,代為發號施令。
其實歷來也都是如此,由天部的帝釋天任八部之主,總攬全局,由大梵天任天部之主,各司其職,只是本代龍王太過耀眼,這才強行壓過了帝釋天一頭,成為八部之主。
除此之外,其他方面的事情,自是由秋月或者兩位首座出面,比如說與大齊朝廷交涉,便是秋月親自出面,至於查擎那邊,則是有大日院的首座出面,還有後建那邊,是由羅漢堂首座親自前往大梁城,拜見了後建國主完顏北月。佛門這番動作,不疾不徐,就像在編織一張大網,然後慢慢收縮,使得網中之人如籠中之鳥,逃脫不掉,掙脫不開。
待到各方再無異議,佛門的大網織成,接下來就是收網的時候。
正所謂風起於青萍之末,雖然佛門的動作已經很是隱蔽,但還是流露出些許蛛絲馬跡,許多嗅覺敏銳之人,已然早早離開,生怕被殃及池魚。
對於這些“小蟲兒”,佛門自是不在意,他們是否飛出羅網,都是無關緊要之事,更加無關大局走向,只有那隻網中的鳥兒,才算關鍵。
只要抓住了這隻鳥兒,東北三州大局已定。
……
因為徐北遊滯留於佛門祖庭的緣故,蕭知南一時半會兒也難以返回帝都,於是便由出身於天策府的影子來回奔波於佛門祖庭和帝都兩地,負責傳遞消息。
此時蕭知南正盤坐在一座偏殿裡,借著殿內的燭火仔細閱讀手中的信箋,背後是一尊三面尊者像。
過了許久,她從信箋上收回視線,望著身前的影子問道:“本宮要你們查的事情查清楚了嗎?”
身材玲瓏卻看不清面容的女子猶豫了一下,輕聲說道:“回稟公主殿下,這幾天屬下走了許多地方,在佛門阿修羅的協助下,又派了好些人在查,這件事情已經查出眉目了。”
蕭知南問道:“什麽眉目?”
影子回答道:“塵葉一行人下山之後,通過遼王府的安排,登船離去,不過隨行之人只有李清羽、上官雲和青葉三人,鎮魔殿的第二大執事酆都大帝卻是沒有登船。”
蕭知南問道:“酆都大帝去了哪裡?”
影子略微猶疑後答道:“雖然屬下沒有找到他的確切蹤跡,但是根據屬下的推測,他應該是去了遼王的府上。”
“遼王府?”盤坐在蒲團上的蕭知南微微一震。
影子低頭道:“正是。牧棠之與佛門離心之後,似乎與道門有些牽連不清。”
“好!”蕭知南雙掌輕輕一拍,“佛門的方丈大師,想要借劍宗的劍去斬道門,自己好坐收漁人之利,可天底下哪有這樣的好事,這一次,是道門的人自己主動送上門來,佛門卻是不出手也不行了,只有兩個人手上沾了血腥,那才是一路人。”
影子沒有說話,很明智的保持了沉默。
蕭知南繼續說道:“至於是遼王主動勾結道門,還是道門來勾搭牧棠之,現在還有待斟酌,不過已經無關大局,接下來你去見趙無極,傳本宮的旨意,告訴他,準備反攻事宜,這東北三州,總歸要握在我們自己的手中才算安心,只要他能順利拿下東北三州,事後一個異姓王的位子少不了他的。”
影子鄭重應諾。
蕭知南將手中的信箋化作飛灰飄散,拍了拍手上的殘留灰燼,說道:“你去吧,不過要小心些,雖說東北三州是佛門的地盤,但此時局勢未定,一旦離開佛門祖庭,就不好說了。”
影子恭敬一禮,說道:“屬下明白。”
說完,整個人炸裂成一團陰影,消散無蹤。
蕭知南從蒲團上起身,想要向外走去,卻又忽然停下腳步,下意識地轉身望向身後的尊者像,輕聲自語道:“牧棠之,你到底想做什麽?”
她稍稍沉默,然後呼出一口氣道:“籠中鳥雀,困獸猶鬥。”
蕭知南忽然想起什麽,自嘲笑了笑,“誰又不是身在樊籠中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