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我,劉辯,雄主》第61章 十月
  第61章 十月
  十日後,朝廷的使者抵達長安,命京兆尹張溫將長安令楊黨下獄,又命蓋勳出任長安令。

  張溫大喜,當即與蓋勳一同帶兵包圍長安令楊黨的府邸,捉人抄家。

  楊黨大驚失色,大呼道:“我父乃宮內中常侍!我父乃宮內中常侍!”

  張溫聞言冷笑道:“你父可是南宮謁者令楊放?他已然被陛下命人捉入獄中,你正好去與你父作伴!拿下!”

  楊黨萬念俱灰,被張溫帶來的衛士捕下,立即押送至雒陽問罪。

  隨後,張溫又派人查抄楊黨的家宅,查出家財一兩千萬,還有其他價值不菲的珠寶、玉器等,共計價值不下兩三千萬錢。

  饒是張溫早已得知這楊黨貪贓枉法,也沒想到能查抄出如此多的錢,恨聲大罵之余,心中頗感痛快。

  忽然,他瞥見蓋勳一臉糾結,他不解詢問:“我等緝拿了楊黨,元固又出任長安令,何以愁眉不展?”

  蓋勳輕歎一口氣,回答道:“一想到我這長安令,乃是張讓舉薦,我便……”

  張溫啞然失笑,寬慰蓋勳道:“元固安心,若我所料不差,多半是史侯授意張讓舉薦元固。”

  “果真?”

  蓋勳狐疑問道。

  雖然他以往遠在漢陽郡出任太守,但也知道張讓等十常侍昔日在朝中一手遮天,那位史侯今年不過十歲,難道還能令張讓屈服?那可是連當今陛下都呼為‘阿父’的張讓啊。

  見此,張溫笑著說道:“元固未曾見過史侯,才有這般疑慮,你若見過,必然不會問。”

  說罷,他發自內心的感慨道:“那是一位聰慧、賢明的幼主。”

  蓋勳聽得十分羨慕:“可惜我無緣得見……”

  張溫哈哈大笑,拍拍蓋勳臂膀說道:“會有機會的。”

  舊長安令楊黨下獄,令京兆轄下各縣皆是一震,再也不敢違抗張溫的命令,再加上蓋勳出任長安令,討賊所需的軍備、糧草,以遠勝以往的速度迅速運往三輔與漢陽郡。

  期間,張溫又仗長安令楊黨下獄一事,收長安宮的禁軍。

  眼見有中常侍父親的楊黨亦鬥不過張溫,最後落得個父子下獄、家產被抄的下場,駐軍長安宮的幾名禁軍校尉亦不敢再對抗張溫,老老實實按照張溫的命令行事。

  可以說,此時張溫這個京兆尹,算是當得名副其實了。

  這一日,就當張溫與蓋勳討論軍糧用度時,有張溫的家仆送來了一封書信:“大人,雒陽有書信至。”

  張溫有些驚訝,接過書信一看署名,便皺起了眉頭:“袁本初啊……”

  在蓋勳困惑的注視下,張溫拆開書信看了幾眼,旋即眉頭越發緊皺。

  見此,蓋勳不解問道:“司隸校尉袁本初?他在信中說了些什麽?”

  張溫也不隱瞞,皺著眉頭說道:“他邀我共謀宦官……”

  蓋勳一聽感覺有些奇怪:“這是好事啊,為何張尹歎息?”

  張溫斟酌了片刻,委婉地對蓋勳道:“元固,若你聽我一句勸,就莫要插手后宮禁省之事,日後若有人邀你共謀宦官,亦莫要參與其中。”

  蓋勳驚道:“這是為何?”

  張溫欲言又止,事實上關於張讓等宦官的事,他與皇甫嵩、朱儁幾人早些時候就與盧植談論過,當時盧植就暗示他們莫要插手,專心應付涼州叛軍之事。

  盧植乃是太子太師,是史侯的老師,他能委婉說出暗示,要麽是史侯授意,要麽就是看出了些什麽。

  考慮到這次張溫向那位史侯舉報長安令楊黨,楊黨與其父中常侍楊放立刻就被下獄,張讓、趙忠竟沒有站出來為父子二人求情,張溫就感覺隱約猜到了幾分。

  但有些事他也不好明說,否則對那位史侯的名聲不利,只能暗示蓋勳:“你這次押送糧草至漢陽郡時,可以順路問問都鄉侯與朱中郎將,看看他們作何回答。”

  蓋勳將信將疑,趁數日後押送糧草至漢陽郡之便,前後詢問了皇甫嵩與朱儁。

  果不其然,皇甫嵩與朱儁亦暗示他莫要插手后宮宦官一事,區別在於,皇甫嵩表示如今后宮內的局勢已較之前有所改變,而朱儁則表示當務之急要以討平涼州叛軍為主。

  其他的,二人也沒多說,這令蓋勳遐想不已。

  九月下旬,張溫將查抄長安令楊黨家財的數目寫在奏章上,上報朝廷。

  尚書常侍渠穆拿這份奏章請示張讓,張讓亦感到頗為頭疼,不過猶豫再三後,他終是沒敢隱瞞,親自帶著奏章去見了劉辯,請示劉辯是否留中不發,或者乾脆莫要讓靈帝得知。

  劉辯當然明白張讓的擔憂,聞言笑道:“張公,忠君侯,你如今還擔心什麽?”

  張讓一聽,對啊,我都變賣家產用來買侯了,還怕什麽?
  不過最後他還是做出了懇請:“……總要為底下的人謀些生路嘛,請史侯寬容。”

  劉辯思忖了一下,也就默許了。

  畢竟依靈帝的性格,這事要是被靈帝得知,保不定靈帝就會想到抄家的致富辦法,命禦史嚴查宦官的父兄、子侄,而目前朝中的禦史,大多都是士子,難保不會被袁紹等人利用。

  與其不如,還不如先壓下此事不表,至於那群蛀蟲,等他兩年後上位再來處置也不遲,白得抄家之財以充國庫,還能收獲賢名,何樂而不為?
  想到這裡,劉辯便默許了此事。

  但遺憾的事,沒過半個月,這件事還是在雒陽傳開了,何進、袁紹等人又借機對后宮宦官發難。

  這次蔡邕倒沒有參與,因為他此前被靈帝斥責了一頓,目前正在東觀老老實實地校準書籍呢。

  果不其然,靈帝得知區區一個長安令家中竟有二三千萬的財物,怦然心動,果然想到了抄家這個發財致富的途徑,好在張讓早就提防,以那楊黨只是個例的理由,總算是勸服了靈帝。

  至於楊黨那二三千萬的財物,則被靈帝下令充入剿賊的軍費。

  九月末,長沙太守王匡上奏朝廷,敘說討平周朝、郭石叛亂一事。

  劉辯十分高興,雖然比歷史上的孫堅多花了不少時間,不過王匡最終還是沒有辜負他的期待。

  可惜王匡是大將軍何進的人,屬於很難拉攏的那一批,那也就不費那個工夫了。

  事後何進亦得知此事,替王匡向靈帝表功,龍顏大悅的靈帝便封王匡為钜平侯,這倒是令劉辯有點意外,畢竟歷史上的孫堅在討平區星、周朝、郭石的叛亂時,封的可是烏程侯。

  想來想去,劉辯認為造成這種差異的應該是二人的出身地:孫堅乃吳郡人,而王匡則是泰山郡人。

  但不管怎麽樣,區星、周朝、郭石幾人的叛亂已是過去時了,而值得一提的是,王匡未曾忘卻劉辯先前的叮囑,除了赦免了戰前投降的叛卒,其余並未留一名俘虜,雖然這導致區星三人的余黨四處逃亡,但朝廷誓不寬恕叛亂的決心亦得到了證明,令荊州境地其余小股叛亂戰戰兢兢。

  荊州刺史王叡上表他足以擺平,劉辯也就不多關注了。

  十月初時,新任並州刺史丁原亦上奏朝廷,表述討平義屠各胡之事。

  相較王匡討平區星、周朝、郭石幾人的叛亂,丁原成功討平義屠各胡,更讓劉辯感到驚喜。

  畢竟區星幾人只是農民叛亂,哪及得上義屠胡人叛亂的危害大?
  好在丁原不遜歷史上那般勇猛,在上任後迅速組織郡軍,前後幾次殺敗了胡人騎兵。

  更讓劉辯感到驚喜的是,在丁原為部下表功的名單中,劉辯果然看到兩個熟悉的名字:兵曹從事張遼、武猛從事張揚。

  張遼不必多說,歷史上赫赫有名的猛將,功勳、武略不亞於關羽,更難得是他重情重義。

  張揚稍微差點,但性情溫和,重情重義,尤其是歷史上兩次接納呂布,對待朋友真是沒話說,可惜最後被其想要投奔曹操的部下楊醜所殺,死得冤枉。

  總而言之,這兩人都是值得劉辯花大力氣去籠絡的豪傑。

  不過讓劉辯納悶的是,他此番並未在丁原的表功名單中看到呂布的名字,莫非呂布還未投奔到丁原帳下?
  還有歷史上呂布的部將高順,劉辯也蠻喜愛的,但此人也並未出現在丁原的表功名單上,這讓劉辯不禁有些懷疑:莫非高順一開始是董卓的部下?
  雖然很遺憾並未看到呂布與高順的名字,但張遼與張揚的出現,還是讓劉辯大感欣喜,可惜目前並州尚不能說穩固,劉辯也不好立刻設法將張遼、張揚調入雒陽。

  不過他也不著急,因為最遲到明年,丁原就會派張遼與張揚前來雒陽,問題在於,歷史上丁原遣張遼、張揚二人前來雒陽,是為了響應靈帝征召天下猛士組建‘西園軍’一事。

  而現如今,資助西園建軍的曹嵩,已提前買了太尉之職,劉辯也不知到時候靈帝有沒有多余的錢來組建西園軍。

  不過問題不大,大不了劉辯到時候讓二舅何苗征討張遼與張揚就好,畢竟這一次,舉薦丁原的可是何苗,理所當然丁原感激的也是何苗,跟大將軍何進沒什麽關系。

  他這般想著,旋即就在宮內看到了初冬的第一場雪。

  中年四年,即將進入尾聲,轉而迎來中年五年。

  劉辯知道,那是較中年四年不遑多讓的一年,年初,死灰複燃的黃巾就會給予漢室當頭一擊。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