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在下,中醫黃素》第376章 試點
  第376章 試點
  陸老和李偉英父親在酒店聊天敘舊之時。

  三輛轎車停在酒店門口,王書記、巴音局長、衛生局局長和布日古德走下車,急匆匆地向酒店裡走。

  “這個李院長是怎麽回事,陸老來咱們草原市這麽大的事情都不知道向組織匯報,還有沒有點政治覺悟了。”

  王書記在前面急匆匆地走,臉上帶著一點不高興。

  陸老六十年代作為衛生部支邊的幹部,在蒙疆工作就是十三年,多次參加了全省的流行疾病的防疫方案制定,在蒙疆有著很高的威望。

  陸老即使回京城工作以後,很多蒙疆來京城辦事的人都會抽出時間看望一下陸老。

  以往都是省裡和九原市的領導和陸老關系走得近,畢竟陸老是在九原市支邊的,自然有這份香火情。

  這次陸老難得來一趟草原市,市委市政府招待陸老,也是對國家級專家的尊重,更何況這位專家和蒙疆還有這麽深的淵源。

  如果能借此機會和陸老搭上關系,今後去京城辦事也會多一條門路。

  陸老這樣的醫學泰山,長年又在部委工作,人脈之深難以想象,尤其是醫學泰鬥。

  大家可以看看那些曾經在五七乾校勞動的專家教授,回到曾經勞動過的地方探望,哪一個不是有省級代表,本地領導陪同。

  更何況陸老這種支援性質的支邊工作呢。

  “書記,陸老的脾氣大家都知道,為人低調,您看有幾個能像陸老這樣身居高位後,還能繼續回到一線工作,是真正醫德高尚的醫者,肯定是陸老不願意打擾地方的工作,才不讓李院長通知我們的。”

  衛生局局長輕輕地擦了擦額頭上的汗,小心翼翼地為李偉英辯解。

  李偉英可是衛生局局長推薦上來的人,絕對不會讓草原市一把手留下不好的印象。

  聽了衛生局局長的解釋,王書記的不高興才緩和下來一些。

  來到酒店前台,詢問陸老住宿的情況。

  前台服務員親自帶著王書記來到住宿的房間。

  等服務員走後,王書記輕輕地敲響了陸老的房門。

  正在和李偉英父親他們聊天的陸老,聽見敲門聲,看向房門。

  李偉英急忙起身道:“陸老,您繼續聊著,我去看看,應該是客房服務打掃衛生的。”

  李偉英走到門口,打開房門,看見門口站立的四個人,表情稍微凝固,急忙招呼道:“王書記、巴音市長、郝局長、布日古德局長。”

  王書記問道:“陸老在裡面吧?”

  李偉英側身讓開位置:“王書記,陸老在裡面正在和幾位曾經一起工作的同事聊天呢。”

  王書記臉上帶著笑容,走進房間,看見主位端坐的陸老,快步向前走兩步,主動彎腰伸出兩隻手。

  “陸老,您好!我是草原市高官王城,歡迎您來到我們草原市。”

  一聽是市高官,其他人不約而同地站了起來。

  王書記滿臉笑容地握著陸老的手,看著李偉英道:“李偉英同志,陸老來草原市這麽大事情,你怎麽不向市委市政府報告呢。”

  王書記轉頭熱情地握住陸老地手:“陸老!您對蒙疆做過巨大貢獻的人,你來蒙疆我們肯定要好好招待的。”

  陸老替李偉英解釋道:“我來也是臨時決定,沒有告訴任何人,就是過來看看小孫學生課題的進展情況,就是一些私事,就不打算麻煩地方上的領導來。”

  說著,陸老看在後面的黃素。

  這是大家已經商量好的說辭,就是不想讓外面的人太早知道他們來的目的。

  王書記看著人群後面的黃素,點點頭。

  對於黃素,王書記還會有印象,知道他有一個醫學科研項目,用的正是曾經招待所的大樓。

  “陸老,中午您一定要賞光,讓我們盡一下地主之誼。”

  看著王書記熱情地邀請,陸老也隻好點頭答應了。

  畢竟是地級市的一把手如此盛情想要,陸老也不好推辭。

  王書記見自己的目標達成,非常滿意地帶著巴音市長、郝局長、布日古德離開了。

  送走熱情的王書記,陸老對孫教授、陳教授說道:“小孫、小陳!中午你們陪著我去一趟。”

  李偉英父親等人和陸老又聊了一會兒,也起身告辭了。

  中午,黃素開車接陸老、孫教授、陳靜山回來。

  走進酒店大堂,正好碰見在前台谘詢的趙維忠父子。

  黃素上前急忙問道:“趙廳長、老院長!你們怎麽來了。”

  陳靜山也上前打招呼:“趙廳長!”

  趙老院長走到陸老前面問道:“陸老,你還認得我嗎?”

  陸老看見趙老院長非常面熟,回憶許久試探地說道:“你是包鋼院辦的趙主任。”

  趙老院長高興地說道:“陸老,您真是好記性,現在還記得我。”

  陸老笑呵呵說道:“忘了誰也不能忘記你呀,我支邊的那些年還多虧你的照顧,讓我生活無憂!”

  回憶起曾經一同工作的日子,陸老和趙老院長臉上都露出老友重逢的喜悅。

  兩人一邊聊天,一邊向陸老的房間走去。

  黃素幾人則默默地跟在身後。

  走進房間,陸老看著趙維忠說道:“老趙,這位是?”

  趙老院長說道:“這是我的兒子,趙維忠,現在是蒙疆衛生廳的副廳長”

  陳靜山補充道:“陸老,我們中醫系能夠從蒙疆醫科大學獨立出來,趙廳長從中出了很大的力量。”

  聽了陳靜山的話,陸老這才上下打量起趙維忠。

  “不錯!不錯!”

  陸老之所以對趙維忠有好感,就是支持中醫發展的幹部實在是太稀有,絕大多數的幹部都是在幫助西醫打壓中醫。

  出於對趙維忠的好感,陸老對趙老院長就更加熱情了。

  陸老拉著找老院長坐在自己身邊問道:“聽小黃叫你老院長,你怎麽成了市醫院的院長了。”

  老趙院長說道:“八十年代包鋼改革,醫院劃歸給了政府,我就被調到了草原市第一人民醫院,一直在這裡乾到退休。”

  包鋼作為國有鋼鐵大廠,當時包鋼醫院的醫療水平和管理水平都是蒙疆最好了。

  工廠減負改製,包鋼醫院劃歸地方後,為了提高蒙疆的醫院管理水平,很多醫院領導也去了其他醫院。

  看著趙維忠父子一同前來,不像是單純地來敘舊。

  陸老直接詢問道:“老趙,你今天過來是有事情吧?”

  趙老院長非常坦然地說道:“今天來是我兒子有事情想請陸老您幫忙。”

  趙維忠所求之事是對中醫有利的事情,是公事而非私事,趙老院長說起來自然坦然。

  “趙廳長,有什麽事情不妨說出來,老頭子我力所能及的一定幫忙。”

  衝著支邊時候的照顧之情,只要不是太為難的事情,陸老就打算幫忙了。

  再說了,趙老院長的為人,陸老心裡還是有數的,不是以權謀私、善於專營這人。

  趙維忠略微整理了一下思路說道:“我到蒙疆省衛生廳工作有一年多了,這一年多一直處理醫患糾紛的案件,讓我感受很多,我發現醫患糾紛案件中九成五都是西醫的案件,案件之中造成病人家庭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現象極為普遍,醫患糾紛的病人只是西醫治療病人裡的冰山一角,那麽現實中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人又會有多少!醫改的深入看病難、看病貴、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反而越來越嚴重。”

  在西醫專家智囊的長達八年的建言獻策,建議醫療行業市場化。

  在這個過程中所有反對醫療服務市場化的人,都被西醫以及其背後利益集團扣上了“思想保守,反對改革”的大帽子。

  並在西醫以及背後利益集團的運作下,所有反對的人基本都調離衛生系統。

  障礙掃除後。

  2000年國家頒布了《關於城鎮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指導意見的通知》,明確了我國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大政方針。同時出台了13個配套文件,標志著中國醫改大幕的徐徐拉開,醫院市場化開始大踏步前進。

  隨著醫改的深入,醫改問題也逐漸暴露出來。

  這次醫改雖然實現了政府對醫療衛生事業投入大幅度下降。

  同時也逼迫醫療機構走上自負盈虧的道路。

  簡單將醫療服務機構視同於一般企業,確定為第三產業,選擇了一條過度市場化的改革道路,政府忽視或放棄自己的責任,通過鼓勵創收來實現醫療服務機構的自負盈虧,就偏離了醫療衛生服務於社會的大目標,鼓勵醫療衛生機構追求經濟目標的結果。

  醫療機構從社會服務轉向市場商業化,導致新建醫院的布局以及服務目標定位主要取決於市場需求狀況。在醫院內部微觀組織和管理方面,普遍轉向企業化的管理模式。

  曾經傳統的三級醫療服務網絡被打破,鄉村醫生沒有了集體的支持保障、鄉鎮衛生院斷奶斷糧、縣級醫院龍頭作用沒法發揮,所有的醫療資源向大城市集中。

  醫療服務機構之間則逐步走向全面競爭階段,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法則表現得淋漓盡致,醫院都成為實行獨立經濟核算、具有獨立經營意識的利益主體。

  公共衛生領域也在追求經濟目標,醫療衛生服務可及性與商業化、市場化服務方式相悖,加劇了城鄉差別、地區差別、貧富差別,廣大農村地區則重新回到了缺醫少藥的狀態。

  醫療服務公平性大幅度下降,“看病難、看病貴、因病致貧、因病返皮”,成為這次醫改的主要矛盾。

  醫療資源分布的失衡,直接導致了改開前已被控制的部分傳染病、地方病開始死灰複燃,一些衛生、健康指標甚至出現惡化現象。

  2003年SARS所暴露的公共衛生危機以及其他諸多問題的出現已經充分顯示出,這次醫改的所有問題徹底暴露出來。

  2005年5月24日,《醫院報》頭版頭條刊出了“市場化非醫改方向”的觀點。

  《醫院報》是衛生部直屬的報紙,代表最權威衛生醫療動態。

  前不久,《中國青年報》引用《醫院報》5月份的報道,轉發了這一觀點,直指醫改過程中造成的看病貴、看病難成為社會問題,宣布醫改基本不成功這個判斷,相信很多人深以為然。

  2005年7月,國家更是頒布了《中國醫療衛生體制改革》課題組研究報告得出“我國醫改基本不成功”的結論。

  報告指出當前醫療服務的公平性下降和衛生投入的宏觀效率低下,因此得出結論,即醫療衛生體制出現商業化、市場化的傾向是完全錯誤的,違背了醫療衛生事業的基本規律。

  醫改雖然失敗了,但是西醫以及背後的利益集團卻實現自己的目標。

  西醫以及背後利益集團就是利用政府無力繼續扶持衛生醫療機構,實現自己的私利。

  醫療機構市場化後,西醫醫藥集團徹底壟斷了中國的醫藥市場,西醫也在市場化實現收入的飛速增長。

  這次失敗的醫改,卻給中國衛生醫療事業帶來了深遠的影響,至今人民群眾依然承受著這次醫改帶來的不良後果。

  趙維忠雖然還不能理清這次醫改前後因果關系,但在他的實際工作中,卻是感覺到了這次醫療改革帶來了很多不利影響。

  “自從黃主任治好我父親的中風以後,我開始接觸中醫,到和陳教授接觸後,慢慢熟悉中醫,我發現中醫有著療效好,無反覆,藥平價的優點。”

  說著,趙維忠看相陸老,目光帶著渴求:“我們蒙疆是內陸邊疆城市,居民收入本就不高,我想通過在蒙疆走中醫特色的醫改道路,改變我省看病貴、看病難的問題。”

  趙維忠雖然不知道現在看病貴、看病難是以為醫改的結果,但作為一省主管醫療衛生的領導,他只能用自己辦法解決全省看病貴、看病難的問題。

  今天來找陸老,就是希望能夠得到陸老背後中國中醫研究院的支持。

  只有獲得中國中醫研究院這樣的強援,趙維忠對自己的醫改道路才有更多的把握。

  陸老沉思一陣道:“我是非常支持你想法,但是蒙疆是蒙族聚集區,你不能該忘記這裡特有蒙醫,你的醫改應該加入蒙醫,最好能夠得到蘇榮扎布,這樣你向國家申請政策也更容易。”

  聽到陸老的建議,讓趙維忠喜出望外,不愧是泰山北鬥級別的人物,看得就是透徹。

  有中蒙醫共同支持下,趙維忠相信自己的改革道路更加順利。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