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在下,中醫黃素》第160章 項目陳訴
  第160章 項目陳訴
  黃素、魏萊推門走進孫教授的辦公室。

  “導師,會議馬上就要開始了,我們該去會議室了。”

  “好!等我拿一下資料!”

  孫教授抬頭看了一眼牆上的時鍾,確實快要到開會的時間了,起身拿起桌子上的資料,帶著黃素和魏萊走出了辦公室。

  “黃素,一會兒開會,關於中醫循證醫學的探索就由你來介紹。”

  前往會議室的路上,孫教授叮囑著身後的黃素。

  “導師,聽說今天要來很多中醫的權威專家,還是您講吧,我還是太年輕了。”黃素推辭道。

  “中醫循證的思路既然是你提出來的,自然由你來講,我還乾不出來搶學生成果的事情。”

  孫教授不容置疑的駁回了黃素的推辭後,叮囑道:“你們先去會議室,我去一趟王院長的辦公室。”

  這個年代的學術還沒有後世的烏煙瘴氣。老師還講師德,學生還講尊師,導師還是導師,學生還是學生。

  哪像後世導師是老板,學生是長工。

  黃素、魏萊走進會議室,這是一個可以容納五十多人的小型會議室。

  會議室的後排已經坐了十多名研究院的研究生、博士生。

  見黃素、魏萊進來,張遠半起身熱情地向二人招手。

  黃素和魏萊走到張遠身邊,和所有的研究生、博士生坐在了一起。

  黃素和魏萊剛剛坐下,張遠靠近黃素的耳邊小聲道:“黃素,才多長時間沒見面,你們就搞出來這麽大的動靜,一個項目陳述就引來這麽多的京城和外地的專家,先跟我說說你們這個胃部腫瘤中醫循證探索研究到底是一個什麽內容。”

  黃素道:“這東西一兩句話我也講不清楚,等一會兒開會你就明白了。”

  閑聊之間,會議室已經開始陸陸續續進人了。

  魏萊坐直身板伸長了脖子看看今天都來了那些專家,遇見他認識就會湊到黃素耳邊,給黃素介紹。

  “黃素,你快看,我們醫院脾胃病科主任的姚教授也來了,研究所中藥研究所的黃所長,還有津門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的張院長,就連黑省中醫大學的曹校長、廣州中醫藥大學劉校長都來了,這可是天南地北的兩個地方都來人了,這回事情真的搞大了。”

  今天來的很多專家,黃素自然也認識,尤其是魏萊說的前四位,是中醫研究院未來的四位院長。

  直到一個身影走進來,他的身影吸引了黃素所有的視線。

  黃素的視線隨著那個身影移動而轉動,沒有想到自己的恩師陳靜山也來了。

  師徒二人仿佛心靈相通,陳靜山轉頭就看見了坐在後排的黃素。

  陳靜山衝著黃素點了點頭,臉上露出了讚許的笑容,隨後坐回了自己的位置。

  看見老師欣慰的笑容,黃素的心裡突然變得踏實了,仿佛有了依靠,不再是遊蕩在京城的孤魂。

  就在黃素準備起身去找恩師說話的時候,孫教授跟在王院長的身後,最後走進會議室。

  見會議馬上就要開始了,只能遺憾地作罷。

  但黃素目光依然盯著恩師的背影,自己有太多的話想和恩師講了,講講自己在京城的生活,講講這段時間醫院工作的事情,講講考上博士之後的工作。

  電話裡述說永遠也比不了面對面的傾訴。

  這時孫教授已經在前排坐下。

  王院長站在會議室的講台,雙眼掃視了會議室裡所有的人後,開始為今天的項目陳述做開場白。

  “我代表中醫研究院歡迎全國各地同僚的到來,別的話我就不多說了,既然大家都是為了中醫循證醫學而來,那就有請孫教授為我們詳細講解一下。”

  上周,科研處鄭主任將孫教授的課題上報到王院長後,這樣具有前瞻性的課題自然無法保密。

  一傳十、十傳百,就引起從事中醫循證研究學者的重視,很多外地的專家都想知道這首次中醫循證要怎麽做。

  為了等待所有專家抵京,原本就是普普通通的一個項目陳述,被拖延了整整一個星期的時間,現在已經變成了一個小型的方案研討會。

  科研項目還沒申報成功,項目組還沒有開始組建,就先召開了方案研討會。

  孫教授站起來,轉身掃了一圈站在同仁道:“我也是受人啟發才有了做這個課題的想法,正好中醫循證醫學思路的提出者也在現場,那就讓提出者給大家講講。”

  孫教授望向後排,對黃素道:“黃素,你上來給大家講講。”

  所有人都順著孫教授的目光看向後排,當看見站起來的黃素,大家都驚訝黃素年齡的年輕。

  身邊的張遠驚訝地看著站起身的黃素,長大嘴巴都能塞進去一個鵝蛋了,目光跟隨著黃素一直飄到會議室前面的講台。

  “我們在探索中醫循證醫學的過程中,經常會走入一個‘循證中醫’的誤區,研究研究就變成了用西醫的循證醫學體系證明中醫的有效性。中醫的循證醫學體系必須要堅持以中醫理論為基礎……”

  結合自己兩次對循證醫學的闡述,黃素語氣平緩條理清晰地向在場的中醫專家權威們,講述自己對中醫循證醫學的理解。

  而黃素侃侃而談從容鎮定的樣子,也給在場所有的專家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等黃素講完,會議室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王院長走上講台,鼓勵地伸手拍了拍黃素的肩膀,眼睛帶著欣賞。

  “小黃你講得非常好嗎,讓我都有了撥雲見日的感覺,真是後生可畏呀,看見如此優秀的年輕醫生,說明我們中醫後繼有人。”

  目送黃素走下講台,王院長望向孫教授道:“下面請孫教授給我們講一下,胃部腫瘤的中醫循證。”

  孫教授走上講台講道:“經過我多年治療胃癌的經驗總結,胃癌可分為六種證型:胃氣鬱閉證、胃脾虛寒證、瘀毒內阻證、胃陰虧耗證、濕熱中阻證、氣血雙虧證。”

  “根據中醫六種證型,我們將胃癌患者分為六個試驗組,即胃氣鬱閉證組、胃脾虛寒證組、瘀毒內阻證組、胃陰虧耗證組、濕熱中阻證組、氣血雙虧證組。每個實驗組再另設有早期患者組、中晚期患者組以及混證組。”

  氣血雙虧是任何一種證型到了晚期以後,都會大概率出現的證候,所以要在每個實現組下面設有一個混證組。

  當孫教授將試驗分組講完,講台下面的脾胃病科的姚主任問道:“孫教授,您雖然將胃癌的證型分組的非常明白,但你如何讓每個實驗組和實驗組下面的分組達到用藥的統一性,如果達不到用藥的統一性,這種試驗論證就不符合循證醫學。”

  作為明年就要接任院長職務的姚主任,對於自己上任後的科研項目自然要問得更細心。

  孫教授答道:“我治療胃部腫瘤多年,同樣也總結了治療胃癌的常用中藥,我們把中藥做了分組,分為清熱解毒藥、化痰軟堅藥、活血化瘀藥、健脾利濕藥、和胃降逆藥、以及蟲類抗癌藥,並根據使用率和療效進行篩選,固定每組的用藥種類數量,配合各證候的常用經方進行治療。”

  “再將胃癌常見症狀,嘔吐、口乾、便結、便溏、出血、泛酸、食欲不佳的治療藥物也進行篩選,固定用藥種類,根據每種證型固定搭配,以此做到每種證候的用藥統一。”

  姚主任又繼續提問道:“即使做到了藥物的統一,那你又如何做到用量的統一,如果用量無法統一,你這種循證試驗依然屬於沒有意義,依然證明不了中醫治療胃癌的有效性。”

  孫教授眼神帶有深意地看了一眼姚主任道:“姚教授,你現在就陷入了‘循證中醫’的誤區,我們的課題不是用西醫的循證醫學體系證明中醫的有效性。而是通過循證醫學驗證出用量統一可以適用於各類證型胃癌群體的新藥方,這才是本次中醫循證課題的最終目的,而不是為了證明中醫有效而循證。”

  見姚主任沉思沒有說話,孫教授問道:“姚教授,您還有其他問題了嗎?”

  “孫教授、我要問的問題都問完了。”

  話音剛落,姚主任率先拍起了巴掌。

  緊跟著,會議現場瞬間響起了激烈的掌聲。

  每位與會的專家教授都臉上都帶著激動的表情,這次會議沒有白來,大家都找到了打開中醫循證醫學的鑰匙。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