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婚約
李儷君告完了黑狀,就回自己院子去了。
雖說她回長安有自己的目的,但並不打算高調地在隋王府裡到處走動。她自己是不在意府裡到處張燈結彩,但也沒必要故意穿著素色衣裙出去礙人家的眼。外頭冬風一天比一天冷了,她窩在屋子裡畫畫符籙煉煉丹不好嗎?
仿照小神龕製作的隨身小房子已經做好了,如今就放在她臥室裡。閑來往裡頭一躲,鑲嵌了大量低級靈石的聚靈陣就能提供足夠的靈氣供她忙活修仙副業。她還能順便搗鼓個陣盤,預備需要在隋王府長住時,可以利用傳送陣往來於自己的房間與紫雲山房的竹居。她要做的事情多著呢,真沒那麽多功夫去理會這家裡的勾心鬥角。
崔嬤嬤拉著石青打聽消息去了,院子裡有邵娘子盯著,又有二紅與秋香負責李儷君的飲食起居,她的生活一如在嵯峨山別院或紫雲山房那般平靜而充實,根本不用分神去操心別的。
二房的兩個堂兄與三房的二姐慧君先後來看過她。前者隻略坐坐就走了,後者在她這裡磨了半日,心裡有點小忐忑,擔心自己日後跟繼母難以相處。李儷君便對她說:“阿婆千挑萬選才定下了林家三娘子,可見對她的品性是有把握的。三叔又一向疼你,他都首肯了,林家三娘子就不會壞到哪裡去,起碼不會是小楊氏嘴甜心苦的人。二姐姐你就隻管安心吧,只要你別學大姐那般行事,處處惹繼母生氣,將來你的日子會好過的。”
李慧君聽著倒是安心了些:“四妹妹,你說得有理。其實很多人都安慰過我了,我也親自去見過林三娘,心裡信得過她的為人。若不是我點了頭,我阿耶是不會那麽輕易答應續弦的。只是事到臨頭,我總覺得不安罷了。”
李儷君道:“我覺得二姐姐你就是太過清閑了,一清閑就忍不住想太多。你有這閑功夫,還不如去阿婆那兒看看,有什麽是你能幫得上忙的。哪怕只是幫著算個帳也好,隻當是替阿婆分憂了。等你忙碌起來了,就不會再胡思亂想啦!”
李慧君不好意思地捂臉笑了笑:“行吧,我去看看能有什麽可以幫得上忙的,趕緊讓自己忙起來,沒空再胡思亂想了。”不過她隨即又說,“就怕阿婆嫌我礙事。近來她老人家總把姑姑叫過去打下手,說是教導姑姑當家理事的本領呢!”
說起這件事,李慧君便忍不住湊到李儷君耳邊來八卦:“四妹妹你可知道,姑姑的親事有著落了?”
李儷君眨了眨眼:“是嗎?不知是什麽人家?”
李慧君小聲道:“就是東宮張良娣的弟弟!聽說是位俊秀才子。姑姑見過人了,心裡挺滿意的。這樁婚事是裴王妃牽的線,雖說還未最後議定,但其實已經談得差不多了。等到我阿耶把新婦娶進門,阿婆能騰出手來,就要給姑姑正式定親。她老人家連姑姑的嫁妝都備好了呢!”
東宮張良娣的弟弟?李儷君想起了自己看過的唐史,有些不大看好。但目前看來,裴王妃牽線,李婉致心裡也滿意,竇王妃也很高興,這裡頭沒有她這個小輩插嘴的余地,只能閉口不言了。
頂多日後張家壞事,她盯著家裡人把姑姑李婉致保下來就是了。
不過,李儷君還是開口打探了一下:“我記得東宮張良娣與畢國公府有親,而阿婆與畢國公府雖是同族,卻一向有嫌隙,怎的如今竟會與張家結親呢?”
具體的內情李慧君也說不清楚,反正竇王妃的娘家人如今跟畢國公兄弟幾個的關系緩和了不少。自打她兄弟成功做了某家宗室王府的長史,再把兒子送進了太學,兩年多來仕途平順,還認識了幾個份量不輕的朋友,在長安城的權貴圈中站穩了腳跟。畢國公兄弟幾個已經佔足了便宜,也不好一再薅同族的羊毛,雙方的矛盾就沒那麽突出了。
畢國公兄弟幾個當初為張良娣入東宮而歡喜得意,如今兩年多下來,也有些回過味兒來了。東宮的地位可沒那麽穩當,而且他前頭已經有了成年又出色的兒子,就算張良娣將來能成為太子正妃,乃至於一國之後,也未必能再進一步,把親生兒子捧上那個位置。如今她只能先爭取多生幾個兒子,培養兒子成材,才好去謀求將來呢。至於竇家人,若是過於平庸,幫不上她的忙,她也不會為他們多花精力。有那功夫,她還不如多關照自己的親兄弟。
裴王妃時常入宮向聖人請安,與貴妃也處得很好。張良娣便有意交好她,借著雙方的親戚關系,拉攏她做個臂膀,遇事時也好給東宮多添一個助力。裴王妃偶然遇見張良娣的兄弟,發現對方年輕英俊,才學也不錯,風度翩翩,還未定親,便試探了一下張良娣的意思,見張良娣十分樂意與隋王府結親,才會在竇王妃面前做這個媒。
竇王妃對這門親事挺滿意的。她其實對張良娣姐弟幾個並不陌生,算是看著他們長大的,只是雙方僅在逢年過節時會遇見,算不得有交情,也沒什麽仇怨罷了。雖說如今楊家得勢,但貴妃無子,東宮地位還算穩固,竇王妃對太子還是相當看好的,把女兒嫁給張良娣的兄弟,興許對兒子李琅的仕途也有些幫助。
因為對這門婚事感到很滿意,竇王妃對新兒媳裴王妃的態度也親熱多了,偶爾還願意拿出點錢來幫對方緩解財務上的麻煩。要知道,當初將中饋大權移交給兒媳的時候,竇王妃可是一字未提趙陳記的收益。這筆錢每季度仍舊按時送到竇王妃的手中——隋王的新寺廟開銷也仍舊是從她手裡支取。而裴王妃也沒有用前任繼室的嫁妝來養家的打算,自掌中饋以來,一應開支都是利用隋王府的產業來支應的,但有時候還是免不了要動用自己的嫁妝。如今有了婆婆的貼補,她才沒那麽吃力了。
隋王並不反對女兒嫁給張家子,只是不想再插手聖人和他兒子們的事了,所以,即使將來東宮面臨危機,他也不會多言。他坦白地跟妻子說明了自己的立場,竇王妃平靜地接受了,自行去跟張家人議親,如今已經基本定下了婚約。
張家子已經十九歲了,雙方家族都覺得他的婚事不能再拖下去,因此議定明年春天完婚。等到李琅續弦之後,這門婚事便要開始走程序了。
因此,竇王妃如今是真的很忙。她不僅僅是忙著給兒子辦婚禮,還要籌備女兒出嫁事宜,又要教導女兒如何去做一個合格的主婦。她如此忙碌,哪裡還幫得上別的?對李儷君稍有冷淡,也是人之常情。
李儷君並不介意,她送走了李慧君,繼續忙活自己的事,不一會兒便迎來了回歸的崔嬤嬤與石青。
她們打聽到了楊國忠的消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