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回到山溝去種田》第414章 天人合一的茶壺
  第414章 天人合一的茶壺

  第四百一十五章天人合一的茶壺

  兩人趁劇組拍完一組場景,換鏡頭布燈光的時候,偷偷從天星閣木橋上邊溜回了苗寨。

  一路上李君閣又給秋丫頭講解了不少作詩的技巧,等回到育爺爺那裡,育爺爺正給戰術小組成員講解各種跑山的工具。

  教授正拿著一把彎彎的小細羊角一樣的東西在翻來覆去地打量。

  育爺爺接過來,打開, 竟然是一把弧形的折刀,跟普通折刀從內弧打開,刀刃呈外弧型相反,這把小刀是從外弧打開,刀刃呈一個內弧,打開後就像一隻尖嘴鳥。

  育爺爺笑道:“這東西叫魚刀, 用途很廣泛, 尖利輕薄,平日裡可以剃頭,剃須;打漁的用它剖魚;漆匠用它割漆;藥師用它采藥;馬幫用它修馬蹄,割馬韁……”

  司星平覺得匪夷所思:“還要割馬韁?”

  育爺爺說道:“是啊,山道上驚了馬,或者車輪滑出懸崖,是很危險的事情,有時候需要保住其中一樣,那這刀就用得上了。”

  說完將小刀合上,用食指一勾一甩,魚刀就打開了。

  教授吹了一聲口哨:“Cool!”

  育爺爺說道:“跑山匠會根據不同的進山目的,攜帶不同的東西,都是有規矩套路的,進山是一件凶險的事情,首先就是裝備周全, 然後就是小組配合默契。單槍匹馬進山的,要不是傻大膽,要不就是李二毛子那種悍匪了。”

  司星平若有所思地點頭道:“見識過獵戶叔跟二皮的配合後, 我們也算是認識道這個問題了。那可不可以反過來說, 要是一開始我們就將二皮和獵戶叔隔開, 中美兩個小組分別追捕一個,效果是不是要好得多?”

  育爺爺笑道:“那是肯定的,不過怎麽將他倆隔開,那也得費一番腦筋。你們的問題最主要還不在這裡,你們的問題最主要是動靜太大。在山外頭沒感覺,進山就不行了。這些落在有心人眼裡,就相當於所有的計劃都擺在他們的眼皮子底下,要是你們能夠做到悄悄的進山,打槍的不要,對付皮娃跟二虎難度就要低得多。”

  “真正的跑山匠,能摸到野豬身側七八米響銃,山裡的野物那是多警醒?啥時候你們能到這程度了,我才放心你們進山找人。”

  舞女長大嘴道:“這個……這個也太難了吧?”

  獵戶叔笑道:“知道路子就不難,山下那幾條下司犬,現在都有這路本事!”

  美方人員齊齊點頭,覺得獵戶叔說得有道理,中方人員齊齊翻白眼,這是說我們連白大它們都不如嗎?!
  接著又展示藥簍子,牛角火藥盒子,竹筒鉛子盒子,尺二彎刀,火鐮,火折子等各式跑山工具。

  看完這些,一群人又擁出去看育爺爺的各式武術兵刃。

  教授他們這才知道,原來這裡還貓著一個真正的武功高手!

  一個個躍躍欲試,都想跟育爺爺過兩手。

  育爺爺說道:“苗家功夫是內家一脈,出手狠辣不留情,試手不好。這樣,我給大家演示一下怎麽因地製宜吧。”

  說完解下頭上的帕子,將帕子折成布帶子,一個角綁成一個小圈套在食指上,然後將對角捏在手裡,左右搜尋了一下,拿起一塊拳頭大小的卵石來放在帶子中間,蹲身將帶子舞了個半圓,一松手,帕子飄飛,卵石卻帶著一聲呼嘯向前飛出,狠狠擊打在敞壩斜對面的一棵小樹上,砸得樹乾搖晃樹皮飛濺,卵石也四分五裂。

  所有人都嚇了一大跳,要是在山裡腦袋上冷不丁挨上這麽一下,還能留得命在?

  李君閣心裡也是砰砰亂跳,記得阿音說過,她跟育爺爺就練過兩路招數,蚩尤拳,包頭帕!
  要是阿音的包頭帕功夫能有育爺爺的一成,emm……以後給她買禮物,絲巾什麽的還是不考慮了……

  等到育爺爺演示竹條鏢的時候,一群人都來勁了,來來來,育爺爺你將鏢頭取下來,包上帕子,沾上石灰,我們十個人演練一把反恐製暴。

  育爺爺呵呵大笑,也被一群人說得手癢,待幾人穿上防彈背心,育爺爺也將竹杆兩頭綁上了帕子。

  麻頭喊道:“育爺爺你耍賴,剛剛一個鏢頭,現在怎麽兩頭都綁上了?”

  育爺爺笑道:“武人對陣,首重審時度勢,隨機應變。竹條鏢在敞壩裡甩擺不開,那就不能再捏杆頭,這時要握杆子中間偏後,一頭長一頭短,正好兩頭都能用上,遠近兼顧。”

  司星平一聲長笑:“受教了,大家上!”說完和教授一人一邊當先搶進。

  一場下來,差距巨大,就黑貓有一次欺身到了靠近育爺爺尺半的距離,被育爺爺一腳抖了出來,其余的,連內圈都沒能進得去。

  最後育爺爺一個環掃,將戰術小組全封在外圈,將杆子一豎,哈哈大笑:“今天就到此為止吧!”

  眾人停手,一看自己身上,都帶上了三四個點子,不是心腹要害,就是肩周,腰胯這些大關節部位,要是真槍實刀,早就躺滿一地了。

  一群人瘋狂鼓掌,牧師醫生尤其興奮:“Chinese Kongfu!Bravo!”

  李君閣看得嘖嘖讚歎,拳怕少壯,棍怕老郎啊!育爺爺這手,當真威風!

  ……

  第二天,李君閣會同殺青的小芷,以及要下山和老師回合的秋丫頭,三人下山回到李家溝。

  才到家沒幾分鍾,許思的電話就過來了,讓他到外公那邊去一趟。

  沒辦法,李君閣又隻好屁顛屁顛往白米鄉趕。

  來到外公家,見到外公,大舅,表哥三人正和許思坐在一處,有說有笑。

  見李君閣過來,許思哈哈大笑:“皮娃快來,給你看幾樣寶貝!”

  李君閣說道:“我這從山上下來,飯都沒來得及吃,要不是寶貝你死定了!”

  許思還沒啥,外公先不樂意了:“怎麽跟許老師說話的!”

  李君閣翻著白眼,我才是你親外孫好不好!
  許思笑眯眯地摸出一個盒子,李君閣將盒子打開:“我靠!”

  盒子裡是一件煤砂泥壺,不過這壺相比以前簡單的分布些大小不一的晶簇來,又多了一分氣象。

  覆蓋上分布著一些極小的晶簇,依稀是六邊形,如同雪花。

  將泥壺取出,壺身上是一枝淺浮雕的梅花,連同壺把壺嘴也被做成梅乾造型。

  梅花正在雪裡盛放,花蕊也是由晶簇構成,再加上周圍圍繞著的一些小雪花,壺身上就是一幅人工和天然窯變合一的梅雪圖!

  這就有點巧奪天工的味道了。

  關鍵是晶簇和煤砂壺底色本來就存在差異,當壺體迎光的時候,梅雪圖比底色暗,當壺體背光時,梅雪圖比底色亮,拿著壺在手裡旋轉的時候,壺身光影變幻,雪花的顏色時淡時深,真有點大雪紛飛的動態效果。

  “這……許老大,你這腦子怎長的?!這簡直是奇思妙想了!”

  許思又笑眯眯的拿出兩個盒子來:“還有,都是一套戲法!”

  李君閣迫不及待將兩個盒子打開,一個是松禽圖,松乾蒼鷹是淺浮雕,但松針卻是又密又長的晶簇;一個是魚藻圖,金魚和水底砂石是浮雕,水藻卻是由晶簇構成。

  三個壺擺在一起,看得李君閣眼睛都拔不出來:“這下算是完美了,古拙淳樸中平添了幾分高雅意趣,這才是文人壺!妙極!”

  許思得意洋洋:“怎麽樣?沒讓你白跑一趟吧?你可是除了我們幾個製作者外,第一個見到這套作品的人喲!”

  李君閣鼓掌大笑:“太好了!這東西一沾文氣兒,身價陡增啊!老大,你是怎麽想到的?”

  許思笑道:“聽過你解說天人合一的道理,上次回去我就一直在尋思,這壺身只有晶簇,實在太過於單調,按道理應該可以入畫才對;有了這個想法,又去翻了翻紫砂壺的工藝,原來人家早有這個想法了,故宮裡邊現放著不少成品,叫做薄胎泥繪;不過這工藝已經失傳了,我不死心,再查近代,曾經有人用東陽木雕的技法,在壺身上進行過堆塑,稱為當代泥繪。”

  “既然有了這條路子,我就設計了幾個圖稿,想著能不能用晶簇來代替植物葉子,雪花,金魚草之類,不是就可以將天然圖案和人文情趣相結合嗎?現在看來,效果相當理想。”

  李君閣笑道:“何止是理想!簡直就是完美!”

  外公笑道:“皮娃你這是光見賊娃子吃肉,沒見賊娃子挨打,看那邊!”

  李君閣向外公手指的一個方向看過去,老窯的一處角落了,堆滿了敲碎的煤砂壺。

  大舅笑道:“這東西太精致了,鹽粒大小,排布,和泥塑的結合位置,都有講究,花蕊長過花瓣,雪片大過梅花,鷹身後松針伸到了鷹身前,魚草梗與魚草杆子沒有合在一處……諸多細節,一處沒處理好,就是失敗。”

  表哥也說道:“這晶簇長短還跟火候有關系,皮娃你看松禽壺上松針大小長短不一,那是經過多次塗漿點鹽複燒的結果,每一次塗漿的時候,不能壓到上一次的圖案,而且沒上煤煙的時候,晶簇幾乎看不見,那個時候考驗的是眼力和記憶,這三個壺,可是費了老鼻子的勁了!”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