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回到山溝去種田》第591章 美食街,風投
  第591章 美食街,風投
  第五百九十二章美食街,風投

  羅書記說道:“是啊,中間還要兼顧民宿的搬遷布置清潔,你們也辛苦了,現在鄉親們都已經做好遊客接待的思想準備了吧?”

  李君閣說道:“首批遊客都已經入住了, 對了,有一個問題可能還要求縣裡幫一下忙,就是車輛停放的問題。遊客們的車輛現在都是開到夾川碼頭停放,根據系統統計,每天需要有五百至六百個車位,碼頭車位明顯不夠。”

  薛縣長一拍腦門說道:“這才搞成燈下黑了, 我們眼睛都盯著李家溝,卻忘了縣城這邊, 我立刻給交通口打電話。”

  一通交涉過後, 薛縣長掛了手機,明顯松了口氣:“好在現在是枯水季節,交通口的老黃也是個腦子靈的,出主意說可以把七壩那邊的卵石江灘利用起來。那裡幾千輛車都放得下,等應付過這一場,回去我們再研究停車場的事情。”

  李君閣繼續說道:“薛縣長,我還有個提議,當年夾川上下河街串著幾個老碼頭,加上馬街鹽倉,北門口,稻谷倉,還有各處水街老景,即便恢復不易, 我們是不是可以找出一些老圖片,沿著濱江大道布置一下,讓遊客們可以看到新舊夾川的對比?”

  “還有就是我夾川地方特色小吃如此之多,是不是可以集中連片管理, 形成美食一條街?就現在那小小的美食街,規模明顯不能滿足日兩千的遊客消費啊。”

  “我李家溝能打出山水之旅的牌子,但是夾川縣城也不是沒有自己的優勢,集川滇黔三地特色風味於一處,完全可以打出饕餮之旅的名號啊,至少我對夾川的美食就是服氣的……”

  羅書記說道:“對呀,年輕人腦子就是靈光,以前你大堂哥老店裡那些鍋子菜品,要是遊客多起來後,一種都足以支撐起一家店面!”

  薛縣長也說道:“還有堯壩紅湯羊肉,天堂壩煙筍鍋子,白馬雞湯,南灘河鮮,水尾大竹,古樓山臘肉,福寶泡粑,酥餅,還有蘿卜半湯魚,桃杞雞卷……幾乎每鄉每鎮都有自己的特色風味小吃,加上縣城裡的這些,這要都集中到一處,不得了啊!”

  李君閣笑道:“其實我們也不用這麽老實,比如苗家酸湯魚,酸湯雞,蠻州的葷豆花,敘州的豆湯面,藺州的麻辣雞片,宜州的南廣河黃辣丁,嘉州的缽缽雞,內府的南瓜橋井水血旺,自流井的鮮鍋兔……只要別偏得太不靠譜,川南,滇東,黔西,人家要來我們夾川開店,我們也不能攔著不是?”

  羅書記笑得都不行了:“對對對,就是這個道理!”

  薛縣長也笑了,思維繼續發散:“只要把人引來,我夾川拿得出手的東西還是挺多的,荔枝桂圓青果柚子,醬油老醋泡酒黃糖,蟲茶老陰白茶石斛,江石蘭花烏木柏根,竹編草編竹雕木雕石雕折扇團扇紙傘……”

  李君閣說道:“茶馬古道上的那些個古鎮,喊旅遊喊了幾十年沒見起色,亦可以以此為契機宣傳一波,現在私家車成爆發性增長,省內幾條交通大動脈眼看就要打通,以前人們嫌遠的地方,現在就是多半腳油的事兒……”

  羅書記說道:“你李家溝發展得這麽好,到時候叫你跟阿音來給我們那些鄉鎮幹部們講講經怎麽樣?”

  李君閣說道:“這個還真沒法子,我李家溝的辦法,換到其它地方不一定就可行。比如我李家溝,因為進出通道單一,遊客釣友管理控制起來就方便;地方比較封閉,民俗就保存完好;有自己的獨特資源,就可以發展蠻竹魚竿,青珉石雕;山上有少數民族苗寨,異族風情遊就可以成為特色……”

  “這各地有各地的具體情況,發展也就需要因地製宜,不能一副藥包治百病。不過如果他們願意搞旅遊開發,或者願意搞生態農業,這些我們可以交流,甚至我們李家溝網站也可以開一個夾川旅遊特產副版,專門用於夾川旅遊農業資源的推介。”

  薛縣長揮了揮手,遺憾地說道:“可惜不是每一個山溝溝裡,都有一個二皮娃,也不是每一個山頭上,都有一個小阿音啊……”

  羅書記說道:“老薛,事在人為嘛!算了我們換換腦子,聊點輕松的話題……這司家人都是因為那司星準來的吧?你說人家多能耐,年紀輕輕就成新銳導演加影視明星!我那女兒比人家也差不多的年齡,每天就只會追劇。娘倆霸著電視,連九點的聯播重播,我都只能去電腦上看!”

  李君閣從背包裡翻出張塑封照片來:“那這個你家女兒指定喜歡,司星準和唐芷的定妝合影簽名。”

  羅書記接過來喜不自勝:“好!這個作為新年禮物送我家閨女,把一年來的加班晚回家都彌補上了!”

  薛縣長也伸手:“有沒有唐芷單獨的?我家那小子也喜歡這部劇!”

  李君閣說道:“有有有,等我找找啊,這裡!背著青荷劍這張怎麽樣?要不這張耍九思鞭的?”

  薛縣長哭笑不得:“你娃到底壓了多少存貨?妥妥的皮娃風格,這就是從來不打無準備的仗啊!”

  李君閣一本正經地說道:“一個盒飯二十個簽名,這是早談好的生意。書記縣長,這風險投資雖然不確定因素很多,可要是一旦成功,回報率真是高得離譜啊……”

  一席話把一車人都笑翻了。

  車到機場,大家在出口接到老伯一行。

  李君閣和阿音上前給眾人相互介紹。

  老堂哥說道:“能為家鄉的執政者介紹信息產業的前沿技術,也是我義所當為,當不起二位父母官親自來接。”

  羅書記說道:“這裡沒有父母官,有的只是倆學生,學生接老師,理當如此。”

  幾人又謙讓了幾句,等李君閣將行李都放上車,大家這才上車。

  老堂嫂拉著阿音說話:“阿音,這次我可是把提琴都帶來了,你跟皮娃在《無人島》的表現讓人眼前一亮啊,阿音的歌唱得真是太美了,好多是山上苗寨的民歌吧?真是讓人難忘,唱法也非常獨特。”

  阿音說道:“堂嫂要是喜歡,我就給你唱,還可以帶你去苗寨采風,我也就會一些飛歌,遊方歌,古歌還得聽奶奶她們唱。”

  老伯說道:“皮娃不錯!把我們老家的好多手藝都展示了出來,我們華人圈子裡那段時間就在議論這個!楞把生存搞成了生活,還是雅致的生活,這就了不起了。”

  “阿音和皮娃現在可是哥大東亞問題研究所那群學生的偶像,聽說在李家溝有塊哥大實驗田,好多我們的學生都想來種種地,今年我們安排了十五位來中國的名額,書記縣長,到時候還得給你們添麻煩。”

  老堂嬸笑道:“原來老家還有這麽多令人驚歎的工藝,皮娃你肚子裡怎麽這麽多奇怪的古老知識?我們一家人守著電視看你和阿音的表現,怎麽都想不到你竟然會用瓷器來做ending,那個青瓷和釉上藍彩,燒製得實在是漂亮!”

  老堂哥說道:“你們在國內不知道,這個節目在歐美影響力相當巨大,從今年艾美獎最佳真人秀節目開始,一路橫掃歐美電視紀錄片和真人秀類各項獎項。阿音,皮娃,你們用這種方式,傳播中華文明,老堂哥要為你們點讚!”

  老堂嫂說道:“阿音的功夫也很了得啊,也是寨子裡學的?”

  阿音說道:“那是跟我爺爺學的包頭帕,我就會這個,還有幾招蚩尤拳。”

  老堂嫂牽著阿音的手:“那我們李家,可要出一個文武雙全的媳婦了!”

  李君閣說道:“阿音的爺爺才是真正的內家高手,最近一部大火的連續劇《蜀山問情記》,也是他擔任的武術指導……”

  老堂嫂說道:“對對對,那歌現在火遍華人地區,主題曲的作詞人也叫李君閣,不會是和你重名吧?”

  李君閣笑道:“那戲就是在我們李家溝拍的,現在倆主角都在李家溝過年呢,你去就能見著。”

  “那主題曲,嘿嘿嘿,就是區區不才小堂弟填的詞,歌裡邊的背景女聲,就是阿音唱的!”

  老堂嫂驚喜地說道:“難怪覺得這麽熟悉!原來就是阿音的歌聲啊……”

  車隊饒了個彎進城,先去農大接丁老李老的家屬,然後去文化廳下屬招待所接四位玉雕大師。

  大師們昨天就到了,由省文化廳接待,已經在武侯祠草堂金沙遺址來了個蜀都一日遊。

  下車自然又是一通寒暄問候,然後各自上車。

  車隊行至高速入口,又與於曉蓉司家一行人會合。

  因為梁慧麗的關系,於曉蓉和司家人也熟,她也懶得開自己的小跑車了,直接搭司紅星的車。

  司家影業集團的明星休旅車比縣裡的高檔太多,不過縣裡來蜀都的時候還是跟了兩輛轎車,寧願空來空回,禮數必須表示周到。

  於是一溜車隊向夾川開去。

  直到李家人敘完舊,羅書記才開口說道:“李老,今年李家溝的發展勢頭非常喜人,新農村建設初見成效,這些跟你們李家人在家鄉的努力耕耘是分不開的。他們整個過程中愣是沒找縣裡要過一分錢,讓我們能將有限的資金投入到其它地方,實在是感謝啊!”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