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回到山溝去種田》第178章 開渠了
  第178章 開渠了
  第一百七十九章開渠了
  等到一群人鬧哄哄地上了船,玉蓮嫂子才長籲了一口氣說道:“這哪裡是客人喲,簡直就是蝗蟲啊,連糟海椒都不放過,這不成了‘強盜進屋,灰都抓把走’了喔?”

  李君閣哈哈大笑說道:“這說明玉蓮嫂子你手藝好啊, 看來這城裡人的口味喜好還值得分析啊,之前誰能想到,糟辣椒也可以加入‘李嘎婆’系列?”

  當天晚上,聊天室裡又熱鬧起來,因為洗榜大軍到家了。

  菜頭在那裡得意洋洋:“大家都到家了吧?快去看大魚榜,哈哈哈二皮真的消失了。”

  切爾西席:“哈哈哈, 看到了看到了,活動的貼子也出來了, 阿音動作可真快, 你們說溝主現在在幹啥?”

  白條也是魚:“還能幹啥?畫圈圈詛咒我們唄,這天氣眼看就要冷下來了,魚也越來越難釣了,這個榜我們應該能保持到明年了吧?”

  黑龍真水:“想著溝主要憋到明年,我怎麽就這麽開心呢?”

  白金鉤:“才拿了別人的麝香酒,轉眼就把別人踢下去,嘿嘿嘿,我們是不是有點不厚道啊?”

  懶魚:“哈哈哈,什麽不厚道,你忘了當時二皮那囂張嘴臉了?不管我們說啥,他就那一句‘不服,來戰’給我們懟回來!”

  楊瘋子說道:“就是就是,當時肺都給氣炸了, 還以為多了不得呢, 結果成了:一戰, 就慫!哈哈哈!”

  接下來就是相互吹捧了,尤其是菜頭跟老鬼,一個拿下大青魚,一個拿下大花鰱,在洗榜活動中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於是大家都起哄,要求來一場慶功宴,一個管酒一個管飯,搞得跟完成了什麽了不得的事情似的。

  正鬧得烏煙瘴氣之際,突然“叮叮叮叮”十幾聲連響。

  “黃辣丁,……釣獲者:李君閣”

  “三角峰,……釣獲者:李君閣”

  “牛尾子,……釣獲者:李君閣”

  “石爬子,……釣獲者:李君閣”

  “江團,……釣獲者:李君閣”

  ……

  聊天室裡突然雅雀無聲,好一陣子沒人發話。

  突然有人開口。

  “我靠暴擊傷害一萬點!”

  “呃……各位兄弟,我們這次洗榜,有誰用過蚯蚓?”

  “?”

  “我用的溝主給的麥子。”

  “我用的溝主給的玉米。”

  “我靠,麝香麥子這麽給力,誰還用蚯蚓啊?”

  “我倒是用了田螺,問題是那玩意兒專殺青魚啊……”

  “媽蛋你們這群笨蛋要了親命了!怎麽就沒人想到釣釣葷餌呢?”

  “你還好意思說我們!你自己用了嗎?”

  “……”

  “左蹬右蹬,越陷越深!”

  “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噗……溝主可真能忍,把這些魚埋伏在這時候,然後誘惑我們在李家溝用麥子!”

  “我的個去!菜頭,真不是我們不給力啊,這敵人太狡猾了!”

  “套路啊,層出不窮的套路啊!”

  “怕啥!大不了我們再洗它一次!”

  “不好吧?這出釣頻率太頻繁,媳婦那關不好過啊!”

  “艾瑪,白光你這個耙耳朵!大不了再給媳婦帶點皂角米桃膠蜂蜜就可以了嘛!”

  “就是,肺都氣炸了,剛回家這屁股還沒坐熱呢!他又溜榜上來了!下周再去給他刷下去!”

  “哥哥們你們都氣傻了吧?你們都沒看看那死二皮刷上來的是啥魚種?即使用上葷餌,現在都不大開口了喔!”

  “真的呢……這些魚都要桃花汛後才好釣……艾瑪氣死我了,這下不是一口老血要憋到明年四月份?!”

  “何止啊!死二皮說了……李家溝三到六月休漁……”

  “噗……”

  ……

  李君閣可沒時間管聊天室裡的怨氣衝天烏雲蓋頂,獵戶叔可是說了,明天水渠就修通了,山塘的水也蓄得差不多了,正好又是吉日,趕緊把開渠儀式搞過,就可以放水了。

  去盤鼇鄉集市買了隻七斤重的大紅公雞,幾刀毛紙,幾把香燭,一萬響的鞭炮,一個大豬頭,家裡糖果花生水果還有,都準備好。

  當然還有酒,還必須是好酒。

  第二天一早,大伯,獵戶叔領頭,李君閣挑著東西,參與修建水渠的鄉親們也跟著,浩浩蕩蕩地沿著水渠邊的窄窄的石梯往山塘走。

  水渠已經有小股的水流了,渠底已經變得濕濕的。

  倆好奇的國際友人也跟著,Alice手裡還拿著一個單反,一路走一路拍。

  來到山塘邊的大石旁邊,李君閣開始打量著周圍。

  山塘的石坎由紅砂石條和水泥壘成,像一個平躺的阿拉伯數字3,開口的那邊向著上遊,將溶洞中流出的水蓄了起來,整個山溪變成了一汪清塘,清塘一直向上延伸,估摸著水面能延伸到蛤蟆洞口。

  水色淡碧,如同一塊大玻璃。

  山塘的小壩上面壘著一些四方的石頭,使小壩看起來更像一片城牆,泉水從一個個垛口流出來,如同一條條小瀑布。

  人還可以順著這些石頭垛子走到山塘對面去。

  山塘和溝渠的交界處,立著一個粗糙的石頭雕像,有半人高,大水桶那麽粗,大致能看出來像一個人,粗眉大眼,塌鼻大嘴。

  李君閣一看就樂了:“喲,吞口菩薩!”

  吞口菩薩是老時間裡夾川鄉間常見的物事,總體就是一個粗糙勉強能看出人形的石像,或者乾脆就是一個佔地半個平方的半人高小房,裡頭有的有泥像,有的乾脆連泥像都沒有,貼一副小像完事兒,一般安置在大水田的旁邊,鄉間石板路的交叉口,或者集市外頭不遠的路邊,是鄉民們自發供奉的地方神。

  主要職務類似於土地城隍,不過級別比他們還低,李君閣自己胡猜,其在神仙中的地位,應該跟歷史上的“亭長”那一行政級別差不多。

  能管五裡地。

  溪邊這個吞口菩薩有一個大下巴,鼓眼睛,鄉親們把它鑿成這樣,總讓李君閣莫名其妙地想起傳說中白米洞裡的那位。

  獵戶叔給吞口菩薩批上紅布,在它腳下擺上豬頭果品,李君閣將萬響大鞭掛到旁邊的青岡樹上。

  大伯看了看日頭,說道:“差不多了,開始吧。”

  在吞口菩薩前面澆了三杯酒,又將杯子盛滿。

  然後領著大家鞠躬,口裡念到:“多謝菩薩,山塘修成,還請保佑日後清泉不斷,李家溝魚肥蝦美,五谷豐登。”

  然後對李君閣點了點頭,李君閣將鞭炮點燃,劈劈啪啪爆響起來,驚得一溝的鳥兒都飛了起來。

  大伯在鞭炮聲中點燃了香燭毛紙,獵戶叔舉著大公雞對吞口菩薩拜了三拜,抽出插子割開公雞的喉嚨,將雞血淋到了吞口菩薩周圍。

  淋完之後,又拔下一些雞毛,沾些血貼到吞口菩薩身側,就表示菩薩接受供奉了。

  然後幾人開始給菩薩燒毛紙。

  毛紙上鑿著些弧線,大致在紙上就是三個銅錢的圖案,這就是最原始的“紙錢”。

  燒完毛紙,獵戶叔跟李君閣來到渠口。

  渠口有一個石槽,槽中插著幾塊厚木方。

  泉水正從木縫裡汩汩而出,不過水量不大。

  木方兩頭都有孔,獵戶叔扔給李君閣一個鋼鉤,兩人分別將鋼鉤插進孔裡,對著渠下高喊:“呦呦呦!開渠了!”

  水渠兩邊站著的鄉親也跟著吆喝:“呦呦呦!開渠了!”

  這既是一個儀式,其實也是通知下頭,還在渠底晃蕩的趕緊出來,免得被水衝著。

  水壓還挺大,以獵戶叔跟李君閣的力氣,也費了半天勁才將第一塊木板起了出來。

  清澈的泉水立刻嘩嘩向水渠中奔湧,第一個浪頭就像脫韁的野馬,在渠道中左右衝撞著,向山下奔去。

  老鄉們一邊牽著自家娃子,生怕他們掉進去,一邊蹲下身子用手迎接浪頭,娃子們在旁邊只是跳:“接頭道水了!”

  老人們接到了水,便將手裡的水往娃子們頭上臉上直拍,邊拍邊說:“福氣娃,福氣娃!”

  攔著渠口的木頭一共有三塊,等三塊取完,渠裡的水量一下就大了。

  清泉流到了李家溝附近半山上那個小方塘裡,很快將方塘積滿,然後從方塘另一頭的幾個渠口流入到幾條支渠中去了。

  幾條支渠,分別通向魚塘,豬場,菜地。

  儀式結束了,鄉親們開始陸陸續續往山下走。

  大伯將豬頭公雞等貢品先挑下山去,菩薩敬過了就該人吃了。

  李君閣跟獵戶叔在後面慢慢走,李君閣問道:“獵戶叔,《森林法》學得怎樣了?”

  護林隊的人,都要先去林業局學會《森林法》、《森林法實施條例》,還要學一些案例什麽的,然後才能上崗。

  獵戶叔說道:“我跟苗娃都去學了,我覺得沒啥用,沒我們那套好使。”

  李君閣說道:“也不能這麽說,國家考慮的是全盤,全國一個法,我們這套可能隻適合碧峰山,拿去東北就不一定好使,所以還是有參考價值的。”

  獵戶叔癟嘴:“你這話拿去跟老寨主說去,看他搭理你不。”

  靠,拿老輩兒壓人就沒意思了,李君閣隻好又換了一個話題:“王局長讓我把書給老寨主帶上去,就不讓他們下來學習了。這護林隊你們啥時候準備拉起隊伍來啊?”

  獵戶叔說道:“我跟苗娃以前一直都在巡山啊,只是沒領公糧而已,對了皮娃,這事兒還沒謝你呢!”

  李君閣說道:“客氣了,這本來就是你們應得的,不過你們爺倆可不夠啊,最起碼先要一帶一,把巡山路徑規劃出幾條來,讓新人先熟悉熟悉,順便還要考察出風景好的一些山溝溝,我們爭取明年打造出一兩條山地徒步旅遊的線路出來,最好形成環線,爭取迎來更多的客人。”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