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山水小農民》第1047章 圓滿結束(2/2)
  第1047章 圓滿結束(22)

  這裡除了有珍稀得跟大熊貓一樣的朱鹮之外,還有大雁和丹頂鶴等珍貴的鳥類。

  大雁大家都知道,小學一年級的語文課本中都有‘一群大雁往南飛’的課文,相信大家都讀過。

  大家應該也聽說過,現今咱們的家禽——鵝,其實就是大雁馴化而來的。

  因此大雁又叫野鵝, 不過它還有一個名字,大家可能更加熟悉,那就是天鵝。

  大雁,大型候鳥,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大雁是雁屬鳥類的通稱,共同特點是體形較大,喙的基部較高, 長度和頭部的長度幾乎相等,上頜的邊緣有強大的齒突, 上頜硬角質鞘強大,佔了上頜的全部。額部無肉瘤,呈流線型。頸部較粗短,翅膀長而尖,尾羽一般為16~18枚。體羽大多為褐色、灰色或白色。

  每當秋冬季節,它們就從西伯利亞一帶,成群結隊、浩浩蕩蕩地飛到我國的南方過冬。

  第二年春天,它們經過長途旅行,回到西伯利亞產蛋繁殖。大雁的飛行速度很快,每小時能飛68~90公裡,幾千公裡的漫長旅途得飛上一兩個月。

  大雁保持嚴格的整齊的隊形即排成“人”或“一”字形。因為它們整天的飛,單靠一隻雁的力量是不夠的,必須互相幫助,才能飛得快飛得遠。有勁的大雁在撲翅膀飛的時候, 翅膀尖扇起一陣風,從下面往上面送, 就把小雁輕輕地抬起來,長途跋涉的小雁就不會掉隊。

  一般靠前面的大雁, 是很有力量、很有經驗的,由於頭雁扇動翅膀的作用,帶動氣流,若排成“人”字形或“一”字形飛行,後面的大雁飛起來會很輕松,就不必休息很多次。頭雁飛行的過程中在其身後會形成一個低氣壓區,緊跟其後的大雁飛行時就可以利用這個低氣壓區減少空氣的阻力。有利於整個群體的持續飛行能力。

  大雁每年春分後飛回北方繁殖,秋分後飛往南方越冬。

  大雁愛情,大雁從不獨活,一群大雁裡很少會出現單數。一隻死去,另一隻也會自殺或者鬱鬱而亡,是一種非常鍾情的動物。

  而且大雁適應性強,屬雜食性水禽,常棲息在水生植物叢生的水邊或沼澤地,采食一些無毒、無特殊氣味的野草、牧草、谷類及螺、蝦等。

  除了大雁
  這裡還有許許多多的水鳥,比如珍貴的丹頂鶴。

  丹頂鶴因其形態優美,宛如天上的仙人,因此在華夏民間又有仙鶴之稱,其象征著吉祥、長壽和忠貞。

  看到丹頂鶴,張峰瞬間就回想起小時候,家裡的堂屋裡就有一張松鶴延年的年畫,即使已經過去了二十多年,依舊有很深的印象。

  丹頂鶴和大雁一樣,都是遷徙的候鳥,只是它們的老家不再西伯利亞,而是在咱們國家東北地區,
  每年秋冬季節,就會遷徙數千裡,前往溫暖的南方度過寒冷的冬季。

  除了大雁丹頂鶴,還有朱鹮之外。

  百鳥湖邊的鳥類還有很多,經過專家們兩天的仔細統計和觀察。

  初步統計出了這裡的鳥類數量,居然高達三十八種,而且就連珍稀如大熊貓的朱鹮,都有上百隻之多,令專家們都驚歎不已。

  “真不愧是百鳥湖啊!!居然有三十多種鳥類!!”

  “嗯,其中不僅有朱鹮、大雁和丹頂鶴等珍稀的鳥類,湖水中的水生動植物也多種多樣,光是水草我們初步統計了下,居然有十數種,而且水裡的魚蝦,那也相當不少。”

  “是啊,這裡的生態鏈相當的齊全,簡直就是一個天然的寶庫,看來這些年的咱們國家的環境保護的真不錯!!”

  對此跑山爺最有感觸。

  想想2000年之前,那時候月亮湖魚蝦幾乎滅絕,就連山珍藥材都只有深山才能采到。

  但隨著封山育林,退耕環林之後,村裡的環境就開始迅速好轉,不過短短兩三年的功夫,曾經不見蹤跡的野雞,野兔再次出現在了大家的視線之中。

  而且隨著這些年的經濟快速發展,村民們幾乎都外出打工去了,這片土地上承載的壓力就小了很多,因此生態環境快速的恢復,經過這十多二十年的恢復,現在的青龍山已經漸漸恢復了生機,再次成為了野生動植物們生活的樂園。

  在白鳥湖邊

  大家一呆就是兩天,專家們完全被這裡的鳥類和水生動植物所吸引,

  要不是時間有限,估計不少專家都想要在這裡繼續觀察研究下去,可惜春節將近,呆了兩天之後,大家不得不打道回府,完成了這次重要的考察。

  第九天早上,
  大家吃過張峰煮的小魚粥後,收拾好行李就向山外走去,此次考察終於宣告告一段落。

  “跑山爺咱們這次要原路返回嗎??”一個巡山隊員好奇的問道。

  “呵呵,怎麽可能,要原路返回,咱們還不得要走好幾天啦?”跑山爺笑著搖搖頭,繼續說道:“這次咱們繼續往東走,估計傍晚咱們就到東門鎮,到了那裡就能坐車回家嘍!!”

  “啊,這裡距離東門鎮這麽近??”小王驚喜的叫了起來。

  “那是當然,你們要可以記好嘍,下次進山估計就要靠你們自己了。”跑山爺笑著說道。

  “呵呵,您放心吧跑山爺,這一路上我們都做好了標記了呢!!”作為巡山隊的隊長,王老大拍著胸脯說道。

  王老大和小王一樣,都是隔壁縣王家村人,他原來也是個經常進山的采藥人,但因為對深山不是很熟悉,所以一般都只是在青龍山脈最外圍活動活動,比起跑山爺和老藥叔就要差了不少,不過經過這次的跑山爺帶領,他對下次的巡山終於有了些把握。

  經過這次考察,跑山爺和張峰都有些累了,特別是對已經年過七十的跑山爺來說,身體和精神都有些吃不消,畢竟這次一進山就是十天,即使是張峰這樣,身體強的變態的人,精神都有些疲憊。

  因此這次進山後,跑山爺近期是不再準備進山了!!

  中午,大家吃了雀鷹帶來的包子,就繼續趕路,到了傍晚時分,終於趕到了東門鎮,此時保護區的大巴已經等候在這裡,大家上了車,不到半個小時就回到了村裡。

  至此,行程九天的考察終於圓滿結束。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