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耕耘貞觀》第495章 邀請李靖
  第495章 邀請李靖

  李泰從弘福寺出來,到底深吸了一口氣,至少針對吐蕃的信息網算先布置開來。

  說實話,李泰沒打算讓這些僧人去做細作。

  相反的,李泰只需要他們做個正常的為雙方和平交流而努力的普通僧人而已。

  如果他們中有一些佼佼者,能真心懷慈悲的幫助吐蕃人就更好了,至少李泰對此是秉承相當支持的態度。

  其中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自己需要得是真正能解析吐蕃人,甚至解析印度人的高才。

  他們能融入到吐蕃的生活中,去分析吐蕃人的本性,去分析吐蕃人的體制。

  這樣將來真打起來才能更加針對吐蕃人,將來大唐跟吐蕃真的爆發戰爭,那自己也能多幾分底氣。

  這種方式實際上算是從大英帝國身上學過來的。

  作為歷史上第一個全球霸主,大英帝國在侵略前,一般上會提前資助國家中真正有良心的學者前往某個國家進行學習考察。

  這過程中大英帝國不會對學者有任何政治上干擾,甚至很多權貴還會慷慨解囊的資助。

  但等到這學者,在當地做了全面詳細的考察,並且將其編輯成書後,這本書便會成為大英帝國針對當地政權與百姓的一本重要參考資料,甚至是當地的百科全書。

  然後便開始對這國家從上到下的全面殖民,將其徹底成為大英帝國的資料生產地或者產品傾銷地。

  那位有良心的學者往往會因真心對被侵略國家的苦難而放棄高薪工作去那國家做慈善。

  但他的幫助又會被大英帝國作為榜樣,成為大英帝國與殖民地友好關系的標志。

  只能說,科學沒有國界,但科學家有國界。

  當身處於一個為了直接殖民而不斷啟動戰爭機器的國家時,哪怕這國家中少數良心高潔之人的一切善舉,都會為自己國家侵略他國而添磚加瓦。

  畢竟很多的時候,個體的意志是沒有辦法逆轉整個勢力的大勢的。

  而李泰大概也是這樣的套路。

  自己沒想要用僧侶去做奸細,因為奸細這一種東西,只要你去做了,被懷疑了,對國家機器來說,想要查出來都不是什麽難事。

  畢竟你要是在軍營鬼鬼祟祟的,誰還不知道你不懷好意啊!
  但只是要伱全心全意的做自己的本職工作,頂多就寫一份日記,那有大唐在後面背書,就算是吐蕃也不敢輕易的跟這些僧侶起衝突。

  吐蕃到底是不敢輕易得罪大唐。

  沒辦法,這就是王玄策在大非川打出來的那一場戰爭的紅利了。

  這戰爭紅利不僅是當初的戰爭賠償,以及接下來十幾年的區域和平,更重要得是雙方的心氣更是隨著戰爭勝利變得截然不同。

  尤其對於弱小的國家來說,很可能就會因打贏一場退無可退的戰爭,從而擁有在強者林立的世界上擁有立足資格,這是很多弱小國家都夢寐以求的事。

  而因為有王玄策跟吐蕃的那場戰爭存在,這讓吐蕃對上唐人時,不得不多一分顧忌。

  哪怕他們也知道王玄策不會無緣無故的攻打他們,但萬一呢,又不是誰都像某個賭徒一樣,動不動就把自己的國運壓上去賭博。

  畢竟十賭九輸,只要輸一次,本就全沒了。

  “吐蕃,西突厥,就先這麽的安排吧!”李泰不由深吸了一口氣,倒也沒有太多糾結。

  因為李泰感覺這樣的安排也足夠了,畢竟說到底大唐只要不解決掉高句麗,那麽戰略重心都不會向著西方偏移。

  眼前的情況,最先解決的還是高句麗。

  李泰去見了李世民與長孫皇后,以及去見到了李承乾一面。

  本來李泰還想問一問李象或者李厥要不要交給自己來帶,但想一想李世民,李泰到底沒再去多說什麽,直接給李世民上交了一份自己對於建立軍校的奏章,交給李世民。

  拜訪完皇宮後,李泰便帶上田長耕這支部隊前往洛陽,開始清理在大運河上一個個違法違規的農業學府學員,為北伐高句麗做最後的準備。

  在李泰離開不久,李世民也讓李君羨帶著玄甲兵押送著李承乾前往薩珊。

  但李世民到底讓李象與李厥兩個孩子留了下來,至於李世民自己則來到衛國公府。

  “臣不知聖人來訪,有失遠迎,還請降罪!咳咳咳!”李靖說到這裡止不住的咳嗽起來。

  “好了,好了!”李世民看著李靖的樣子,揮揮手道,

  “你這樣子,難道還讓你去門口接我不成。

  到屋子裡去吧,只不過我心中有一個問題,需要你來解惑而已!”

  李世民來到衛國公府就好像是來到了自己家一樣,倒也一點沒有把自己當做外人。

  李靖看著李世民的姿態連忙把李世民迎接到裡面去,臉色甚至都紅潤了幾分。

  如果不是這次李靖是真的病了,怕是能直接在李世民面前表演又恢復了。

  李世民看著李靖,不得不說這個攻必克的軍神,如今也已經成為了白發蒼蒼的老者。

  李世民也不由對歲月的流失感覺到了幾分的唏噓,看著李靖道:
  “藥師,今日過來見你卻是有兩件事情與你商議。”

  “還請聖人吩咐,靖定然竭盡全力完成!咳咳咳咳!”李靖一口氣說完,又忍不住咳嗽。

  “你這次怕是跟我去不了遼東了!”李世民感歎的看著李靖,然後徐徐道,

  “就說一說,你覺得這一次征討高句麗,你覺得我們大唐有幾層的勝算!”

  “若戰爭持續一年,我大唐有六層勝算,若能持續兩年,高句麗必滅無疑!”

  李靖此刻斬釘截鐵道,“這是魏王這等名將,苦心謀劃了十四年之功。

  若兩年戰爭打不過下來高句麗,那便太過看不起魏王從農學學府建立以來的布置了!”

  作為大唐在軍事方面最大的泰吹,李靖對李泰在軍事上的戰略部署從來並不吝嗇誇獎,尤其在戰略方面,李靖向來是相當看好李泰的。

  只不過到具體戰術上,李靖到底帶過李泰清楚知道,李泰對戰爭指揮的敏感性不強,作戰除了謹慎再謹慎也沒什麽其他天賦。

  但即使如此,李靖還是覺得李泰是那種遇到自己,也能比劃比劃的人。

  主要是李泰有兩大的優勢,一是李泰總是能夠擁有大量的資源,甚至到了戰場上都能莫名其妙的因地製宜弄出很多的資源來。

  比如慕容伏允被李泰乾掉,就是李泰幾乎把資源發揮到極致。

  第二大優勢,就是李泰會想辦法不斷的保持隊伍的士氣在一個相當高的地步。

  同時李泰麾下的將士如果是學府兵的話,那是真的願意為李泰赴死的。

  就算是一名真的很猛的猛將衝陣,李泰身邊的親衛為了李泰,怕也能夠爆種。

  所以,李靖明白李泰戰術指揮上的確算是一般,但真想要在戰場上殺了李泰卻真不容易。

  相反,李泰自己又非常的有自知之明,所以每一次跟對方交手,更會盡可能恃強凌弱。

  而且,李泰帶的軍隊擁有的天賦更是武器掌握,正常來說這天賦用來戰爭的話也就靠著武器來戰鬥,比正卒高一點水平,畢竟難道每一個士卒手中拿得還是神兵利器不成。

  這種只能發揮出武器100%戰力的部隊,對中原所有將領來說只能是練兵天賦。

  但李泰的武器掌握使用最多卻不是武器,而是李泰弄出來的工兵鏟。

  到達了地點後,直接便是挖溝渠,布置陷阱,哪怕簡單的安營扎寨都恨不得打造成堡壘,形成比較體系化的戰爭。

  某種程度上來說,一般的軍隊交手是平面的,但跟魏王部隊交手那是立體的!

  所以,李靖越研究李泰的戰爭方式,就越感覺魏王不愧是李世民的兒子,天生擁有軍事戰爭的天賦基因,唯一可惜的是,李泰身為魏王都沒有什麽機會吃經驗。

  如果李泰是自己的兒子,李靖感覺把李泰扔到一些理論上九死一生的戰場磨煉幾次,然後再丟到十死無生的戰場來一場升華戰爭……

  到時候不說李泰能不能成長到與自己比肩,但至少在守城戰的時候,就算自己怕是見到了李泰也會感覺到頭疼。

  至於,李泰那種十幾年前開始運營,運營到現在……李靖怎麽看高句麗怎麽樣死翹翹了。

  不論是什麽樣的王國本身就經不住一個帝國的針對,就更不要說在李靖看來一個不遜色自己的名將十幾年的針對性運營了。

  若這一場必勝的戰爭還打敗了,那大唐將軍還是抹脖子吧。

  “有你如此的話語,我卻是放心了不少!”李世民聽到李靖的話松了一口氣。

  越臨近討伐高句麗的時間,哪怕強如李世民心中卻也不自覺的有幾分的緊張。

  畢竟,李世民是親眼看著當初那個如日中天的大隋,在高句麗的城池下面跌了三次,然後整個大隋就沒了。

  這讓大唐哪怕已經腳踢東突厥,拳打吐谷渾,頭槌爆了吐蕃,但對上高句麗時,就算李世民心中卻也帶著幾分忐忑,深怕重蹈覆轍。

  所以,大唐雖已逐漸擁有作為大統一王朝才有的恢弘氣象,但只要高句麗這關過不去,那大唐就永遠不可能成為真正的帝國,頂多也就是北宋的強化版。

  “有聖人在,縱然魏王的計劃在細節上有幾分不全,相信聖人也會補全的!”李靖看著李世民道,“畢竟,這次的對手是高句麗啊!”

  “是啊,是高句麗啊!”

  李世民點點頭,也就只有李世民這一輩從隋唐過來的人,才知道高句麗三個字對自己來說到底是怎麽樣的存在——是不論怎麽重視都不過分的對手啊!

  李世民回過神來看著李靖道,“至於第二點,我打算建立一座學府,需要一個教授學子兵與法的老師,怎麽樣你感不感興趣?”

  “臣不敢!”李靖聽到李世民這話,連忙對李世民行禮,更急切間咳咳咳咳的止不住了。

  “……給朕坐下!”李世民看著李靖沉聲說道。

  聽到這聲命令,李靖看了一眼李世民,繼續道,“臣不敢!”

  “夠了!”李世民看著李靖的樣子,倒沉聲道,“侯君集死了,你打算把你一肚子的軍事學問全都送到棺材裡不成,大唐需要軍官們接受兵與法的教育!”

  李靖看著李世民,目光中帶著幾分難以置信,甚至李靖想問,聖人你知道在說什麽嗎?!
  李世民看著李靖吃驚的樣子,對李靖道,“青雀有一點說得沒有錯,至少讓百夫長過來上個學,清楚知道他們上陣殺敵不僅僅只是為了有口飯吃,而是為了忠心於我,為了守護大唐,而從軍奮鬥,便是這軍校的價值所在。”

  李靖聽到李世民這話,思索了一下,倒也不再說臣不敢,而是小心翼翼的說道:
  “聖人吩咐,靖定然竭盡全力,不辱使命!”

  李世民看著李靖的樣子,知道李靖是個滑頭,明白了這件事在政治上的風險至少不會把自己給絞死,才會答應了下來。

  有關於軍校的建設,李泰倒主動上交了一份靠章程上來。

  其中讓李世民最是重視的一點是,軍隊中所有百夫長以上的職務,除非戰時特殊情況,否則都必須要在軍校之中就讀,完成基礎的軍事理論與忠君愛國學習後,才能夠進行任免。

  總之,就是這軍校不只是單純的軍校,更重要得是成為製衡遠征將領的一把利器。

  對李世民來說這自然無所謂,但李世民能看得出來,這對後續那些沒軍功傍身的皇帝來說,是非常好的一種製衡辦法。

  畢竟百夫長雖然不大,但也幾乎是成為了軍隊的根基,若後來的皇帝能懂得任用這些人,至少能夠保證兵權不會落入別人之手。

  至少這樣,已經能夠很大的可能避免兩晉南北朝的局面了,至少皇帝與遠征的將領之間能夠通過這些細微的百夫長重新建立信任。

  所以李世民倒也覺得要先把框架搭建起來,然後把兵與法的兩門課程的老師準備好。

  另外等到高句麗的戰爭結束,自己便能挑選一批百夫長成為第一批學生,嘗試建立這個教授兵與法的特殊學府。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