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八月十五,洛水河畔
“讓我出錢,給王玄策打造甲胄?憑什麽啊!難道他們不是大唐的將士,是我的私兵嗎!”
李泰看著李世民派內侍送過來信件,忍不住碎碎念起來。
而在一旁的白鶴聽到了李泰的抱怨,倒是道,“魏王,需要我寫一份信回了朝廷嗎?”
“先別寫,先別寫!”李泰看著白鶴準備動筆,倒是阻止了白鶴,思索了一會兒道,
“你回信說,朝廷能不能派遣技術人員過來建造煉鐵廠,傳授甲胄鍛造技術。
若可以,那這筆費用我便出了。
同時朝廷也可派遣少府監與將作監的人一起進駐到這座甲胄工廠中監督。
畢竟私人不得鑄造甲胄我明白,但我可以接受與朝廷合作,公督私辦避免甲胄流失。
另外也可以讓朝廷提出一些監視束縛條件,總之,洛陽需要一座鑄造兵器的兵工廠。”
“哦!”白鶴聽到李泰的話,感覺李泰的提議朝廷未必會同意,但還是老老實實寫下。
畢竟其他府兵常備武器還好,因為是府兵常備的,所以府兵州府周邊都是有手工作坊。
但朝廷對於弓弩與甲胄的控制向來嚴苛,想要在洛陽建立一座製造甲胄的煉鐵廠,哪怕朝廷派人督建,怕也未必會願意給魏王掌握在手中。
“對了,你在上面加上一句,我的理財之能受到自身所處的范圍限制。
把這鍛造甲胄的煉鐵廠給修建起來,在我所處范圍內,可讓甲胄成本下降兩層!”
白鶴聽到這話,倒也經過她潤色,把這句話給補充上了。
把信件寫好,李泰便派人把這信件給送過去了。
說實話,對李泰來說,直接付錢然後給朝廷的將作監生產甲胄,實在是太虧了。
畢竟唐朝可沒生產線這種說法,他們從原材料,材料,要麽是賦稅,要麽直接采購。
但對李泰來說不一樣,自己手上已有了相當完善的煤炭體系,甚至自己也已經去尋找鐵礦來生產鐵器了,只是手上沒有甲胄的生產技術。
所以如果朝廷願意給自己相應的資格,那自己能把甲胄的效率跟成本壓到個令人難以想象的程度,但自己缺少了鑄造甲胄的資格,要是不打招呼就這麽做,那就是妥妥謀反。
說實話,李泰也知道自己跟著朝廷慢慢磨,朝廷肯定最終還是會被自己磨下來的。
只不過這樣王玄策與薛仁貴什麽時候能用上這批裝備就不一定了。
但李泰非常清楚,現在已是貞觀十年了,明年貞觀十一年,後年十二年,吐蕃與大唐的交鋒應該就是十一年到十二年左右,自己必須早點把這批裝備送到薛仁貴手上。
說實話,李泰不知道自己的甲胄對那種所謂的自適應軍隊有多少的用處。
但自己至少知道,在古代有裝備打沒裝備的敵人,基本上都能做到碾壓。
哪怕這個時代有內氣,有軍團天賦,但說到底人還是人,人被殺,就會死!
所以李泰直接給李世民交底,只要允許自己修建兵工廠,那自己獨自就能把這製造甲胄的煉鐵廠在洛陽修建起來,而且成本可以大幅度降低。
當然,這東西李泰沒有直接提出交給朝廷來管理,主要是怕朝廷要是換了一個外行進來,導致自己的供應鏈體系出現了不必要的波動,那自己處理起來也頭疼。
所以還是不提了,讓朝廷直接派人來督察也就足夠了。
反正他們就算想要查帳,想把整個帳目,怕是會算到死。
畢竟別得不用說,隨著自己產業鏈完成,最初的鐵礦石與煤炭成本,還不就是自己隨便填的價格,所以他們能把整個兵工廠的價目算清楚才怪。
當然,就算自己隨便填寫的價格,自己也可以保證礦石的價格也絕對低於市場價。
李泰便把這文件派人快馬加鞭的送到李世民的手中。
畢竟李世民到底願不願意讓自己在洛陽修建煉鐵廠,還是要李世民做出決斷。
而李泰的主要目的,自然並不是想要弄什麽兵工廠,只不過需要合法的弄出一個大型的煤鋼複合體,而這件事情不是現在自己布局的手工作坊所能夠媲美的。
而自己建立一些手工作坊給農民弄鐵質農具,給府兵製作武器倒是還說得過去,但形成出人意料的大規模,那肯定會被人以私蓄鐵器,圖謀不軌之類的罪名給安排上。
但如果在生產上不形成足夠大的規模,那生產成本就不可能下降,生產效率也不可能提升,至於技術的更新換代更是不可能。
在這樣的情況下,自己需要一個合情合理的理由整合自己手下大大小小的手工作坊,然後產業集聚形成規模效益,成為一個真正的工業區。
至於洛陽地區缺少煤炭與鋼鐵也不要緊,有京杭大運河在,哪怕千裡之外的鐵礦石與煤炭也都能運輸到洛陽來,而真正問題是自己需要一個合情合理的理由建設煤鋼共同體。
而現在這製造甲胄的煉鐵廠便給了自己一個很好的理由。
畢竟是打造甲胄的兵工廠,那自己建得規模大一點,佔地廣一點,也很合情合理啊!
李泰把這一封信以最快的速度送回到了長安,等待著李世民的最終決斷。
當然,如果李世民實在一步都不退,那自己卻也只能選擇購買長安的甲胄。
不過這一批貨死貴死貴的且不說了,更重要得是出貨的速度還慢,這讓人怎麽受得了。
李泰耐心等著消息,開始先處理起了洛陽的政務起來。
比如說便是去找那幾個棋待詔開始制定圍棋的統一規則,雖然李泰取名什麽天下第一圍棋大賽這簡單直觀的名字,但受到了三位棋待詔的一致反對,因為他們認為這太粗俗了。
不過,面對著負責掏錢但魏王李泰,威嚴赫赫的魏王,他們還是屈服了。
只不過強烈要求加個副標題,叫做洛水之弈,李泰表示無所謂。
反正自己不在乎什麽虛頭巴腦的東西,自己只要從前十名中找個最擅長布局的家夥,通過他的直感來乾活而已。
所以自然而然的洛水之弈或天下第一圍棋大賽的消息,由洛陽作為初始被有意識的傳播出去。
最終決定把時間定為明年的八月十五開始舉行,並且天下任何有心思爭奪棋聖之名的人都可以參與,沒有任何限制。
而獲勝者除了李泰準備的各種獎品以外,更是擁有當世棋聖之名。
這棋聖每三年需要再次對弈,只有連續取得三次當世棋聖頭銜之人可以稱作無雙棋聖。
李泰本來覺得要九次,這樣才能讓人體會合成快感。
不過算了算日子九次需要二十七年,總覺得有點過分,那便換成了三次吧。
畢竟連續三次獲得棋聖,差不多就是統治了十年的棋壇了,完全算得上是統治一個時代。
自己畢竟不能太狗,偶爾還是要做做人的。
李泰還在這裡加了一句,“八月十五,洛水河畔,神之一手,請君施展!”
因為洛陽是大唐的經濟中心,在李泰有意識傳播下,消息開始一層一層的擴散開來。
而褚遂良到達洛陽時,便見到洛陽那繁華而充滿了生機的景象,大街小巷更能見到很多下棋者,都在相互對弈中,身後之人更多有指點,可以說好不熱鬧。
褚遂良見到這幕,倒也多有好奇,而他則是跟著他老爹褚亮學的。
只要是從崇文館裡面出來的,棋也許只是一般,但若說不會下棋那是絕對不可能的。
畢竟李世民本人就是一個喜歡下棋的人。
所以崇文館的十八學士或多或少都是會下棋的,只不過下棋最好的是許敬崇而已。
褚遂良來到了驛站暫且居住了下來,卻見到驛站中也有人在對弈,這讓褚遂良不得不感覺到驚訝,開口道:“洛陽好弈之風居然如此之盛,真真令人可歎!”
“客官不是洛陽當地人吧?”驛站役卒打量著褚遂良道,“明年的八月十五,可切勿錯過那洛水之弈!”
“洛水之弈?”聽到這話,褚遂良倒有些沒反應過來,問道,“這是何事?”
“話說魏王喜好圍棋,來到洛陽後,更決定召集西蜀,隴右,北地,江南,甚至長安的的對弈高手,明年在這洛水之畔舉行洛水之弈角逐棋聖之名。
若是有人能夠連贏三次更是能夠取得無雙棋聖之名。
當然,對於真正的高手來說,若對弈能夠成為前十,則能擁有被官府直接招募的資格。
這還能是什麽,當然是能夠跟天子下棋的棋待詔了,若能真獲得棋聖之名,天下棋手想來也不枉此生了!”
這役卒此刻也不由發出了感慨。
“那為何這麽多的人進行弈棋?”褚遂良聽到這役卒的話,倒是有幾分的疑惑。
“因為這洛陽之弈並不限定報名的人數,但卻有報名的規章制度!”役卒道,
“首先第一步是初賽,所有人都能報名,都能夠參與的比賽,這弈棋會根據報名的人數,每日進行對弈。無限輪次,勝者繼續,敗者退場,最終選拔只剩下了一百二十八名為止!”
“這一階段,怕是龍蛇混雜,誰都想要進去試一試吧!”褚遂良道,“只不過,這看起來相當的消耗時間啊!”
“誰說不是,傳說魏王打算用一個月的時間去慢慢的篩選,卻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役卒感歎,“不過,到底有一百多名額,誰都想去試一試,除了報名費需五個開元通寶,也沒其他條件,而只要進入到了複賽,便是每人每日獎勵一吊錢!”
“每日獎勵一吊錢?”褚遂良聽到這話,倒有幾分愕然。
“嗯!接下來複賽,把人分成了兩組,三局兩勝製,兩組勝者各取各四名,以及所有的敗者共同競逐剩下來的兩個名額。”
“最後便是十番棋,十名圍棋高手相互交手,依舊是三局兩勝製,取成績最好的四名頂尖高手進行最終對決!”
“最後四名高手為五局三勝製,且一天一局,進行最終對決,角逐出最後的棋聖!”
“嘖嘖,這麽長棋局下下來,怕要兩三個月才能讓這對決結束吧!”褚遂良感歎。
“誰說不是呢!”役卒也點頭道,“等下完這棋,算算日子,說不定要過年了。
不過,今年魏王就已經在道術坊,開始修建可以供給所有人觀看棋局的場地。
據說是要建立一個大的棋盤上去,說起來也是相當令人期待啊!”
“道術坊嗎?”褚遂良聽到役卒的話,倒也對明年的對弈大賽期待起來。
前面的預選賽什麽的倒是可以過去,但最終的決賽,那說什麽都要過來看一看啊!
前面說過了,李泰就是有意識的想要人為打造洛陽這座城市的城市名片,吸引更多人向洛陽這座城市湧來。
畢竟現在的大唐國泰民安又沒哪裡發生災難,而且自己身為皇子也不應該期盼大唐哪裡發生災禍,那自己就只能以自己的方式去吸引人才前來洛陽!
而想要建立起吸引整個大唐的人才飛蛾撲火般過來的方式之一,就是要把洛陽變成大唐的展會城市。
由於大量的高等人才匯聚,這所帶來的什麽旅遊、廣告、服務等第三產業,甚至由此衍生而出的經濟效益,至少在這個時代來說,絕對是不可估量的。
畢竟這個時代會下圍棋,並且覺得自己能夠拿得出手的人,不是世家,也是寒門!
而且需要很重要的一點需要注意,這個時代的科舉制度也只是初創,而且是不糊名的,多是靠著上官的提攜,才能夠成為大唐的官員,給寒門學子留下來的機會真不多。
但這次圍棋大賽,李泰直接就說了這些人中表現最後的前十名會被錄取為官。
如果有可能的話,李泰是打算把他們全部都收入到自己名下去幹活的。
但李泰清楚,最終前五名,甚至前三名很可能會被李世民要過去做棋待詔。
不過李泰也不需要純粹的圍棋手,自己需要得只是布局優秀,或者空間直感比較優秀的人給自己勘測方位,確定布局核心。
就好像李泰當初對李世民提出的開發幽州漁業時,提出“一子解雙爭”的想法。
但那是在整個華夏地圖上,現在自己需要讓他們在更具體的空間中找到合適的布局點!
自己在華夏大地進行實際修路或者建設橋梁之類的建設時候,怎麽樣讓這些東西在一定的區位上獲得最優解,在沒有計算機的時代,這就需要這種近乎直感的勘測能力。
而圍棋是李泰所能想到的唯一解。
“不過,還真是魏王的性格啊,到了一地,一地便是熱鬧了起來!”
褚遂良唏噓了一聲,卻也知道自己要去拜見魏王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