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 傳國之寶和氏璧
“申子不必多禮。來人,賜座!”
慶忌虛扶了一下,然後吩咐內侍將一張蒲團放到申包胥邊上,請他入座。
“謝大王!”
申包胥欠著半個身子,緩緩的落座。
“申子,貴國君上,一向可好?”
“回稟大王,托大王的洪福,楚公身體安康,無有小恙。”
“如此甚好。”
慶忌與申包胥寒暄了一下,然後就進入正題。
申包胥從一側的副使手中,接過一道竹簡,然後讓內侍代為轉達,呈給陛台上的慶忌閱覽。
“大王,我楚國此番朝貢,有三千金,美女十名,鹿皮、狐皮、虎皮等獸皮共計一百張,布一千匹,帛三百匹,上等玉璧一對……”
慶忌看著手中的禮單,頗感詫異。
楚國用這麽多的厚禮,作為朝貢之物,著實是讓人摸不著頭腦。
要知道,吳國的附庸國有徐國、蔡國、鍾吾國等,包括楚國在內,吳國的附庸國有十一個。
但是,哪裡會有這般厚禮?
畢竟是朝貢,附庸國對於宗主國的朝貢,意思一下就好。
慶忌也沒必要貪圖這些蠅頭小利。
在附庸國朝貢的問題上,慶忌一向是十分寬容的。
按照不同國家的心意,上交朝貢之物即可。
楚國的疆域面積固然還很大,不算貧瘠。
不過在上一次的吳楚大戰之後,楚國等同於亡國,連都城郢都被吳軍佔領。
至於楚王宮的各種珍奇異寶,凡是值錢的東西,在吳軍撤離郢都的時候,都被全部搬空……
所以說,此時的楚國,可謂是一窮二白的。
現在楚人一口氣拿出這麽多的東西,不說是搬空了國庫,卻也相差無幾。
“楚公有心了。”
慶忌微微頷首道。
說真的,楚國現在這樣侍奉吳國,百般討好,老老實實的當一個小弟,慶忌是真的找不到借口去攻打楚國。
師出,要有名!
申包胥又朝著慶忌躬身作揖道:“大王,此外,我楚國還打算將自己的傳國之寶,獻給大王!”
“楚國的傳國之寶?”
慶忌來了興致。
“正是!”
“申子口中的國寶,莫非是傳說中的‘和氏璧’?”
這是慶忌所能猜到的。
聞言,申包胥一臉恭維的神色,朗聲道:“大王聖明!”
“我楚國的傳國之寶,和氏璧就在此處!”
申包胥隨即從副使者的手中,拿過一個包袱,然後打開包袱,取出裡邊的一塊玉璧,雙手捧起來,給吳國的君臣一睹為快。
只見這玉璧為寶石性質的拉長石,具有碧綠和潔白的閃光,轉動一定方向,方能出現。
這也是和氏璧區別於“潔白無瑕”的和田玉之處。
和氏璧,是一塊未經雕琢的璞玉,價值連城。
在春秋戰國時期,許多諸侯國都有自己的鎮國之寶。
周有砥厄,宋有結綠,梁有懸黎,楚有和璞……
“嘶!”
“當真是和氏之璧?”
“美玉,稀世之寶也!”
“據聞和氏璧面世後,成為楚國的國寶,從不輕易示人。”
“沒想到今日能見到這和氏璧,真是榮幸之至。”
群臣看著申包胥手中捧著的和氏璧,不禁兩眼放光,很是感慨。
和氏璧,又稱和氏之璧、荊玉、荊虹、荊璧、和璧、和璞,為天下奇寶。
這是世人皆知的事情。
不過,作為穿越者的慶忌,更是知道這和氏璧在歷史上的重要意義。
關於和氏璧的來歷。
傳說,楚國有一個叫卞和的琢玉能手,在荊山裡得到一塊璞玉。
卞和捧著璞玉去見楚厲王,厲王命玉工查看,玉工說這只不過是一塊石頭。
厲王大怒,以欺君之罪砍下卞和的左腳。
厲王死,武王即位,卞和再次捧著璞玉去見武王,武王又命玉工查看,玉工仍然說只是一塊石頭,卞和因此又失去了右腳。
武王死,文王即位,卞和抱著璞玉在楚山下痛哭了三天三夜,眼淚流幹了,接著流出來的是血。
文王得知後派人詢問為何,卞和道:我並不是哭我被砍去了雙腳,而是哭寶玉被當成了石頭,忠貞之人被當成了欺君之徒,無罪而受刑辱。
於是,文王命人剖開這塊璞玉,見真是稀世之玉,命名為和氏璧。
這就是和氏璧的來歷。
而和氏璧最有名的歷史故事,莫過於“完璧歸趙”。
戰國時期,楚國向趙國求婚,使和氏璧到了趙國。
秦昭襄王聽說趙國有和氏璧,提出以十五座城相交換。
因趙弱秦強,趙國不敢怠慢,但又不情願,便派智謀雙全的藺相如奉璧使秦。
藺相如知道其中有詐,偷偷將和氏璧送回了趙國……
秦王嬴政在一統天下後,將和氏璧雕琢成傳國玉璽,代代相傳。
所以,那一方玉璽,也成了象征皇權與地位的東西。
對於和氏璧這樣的稀世之寶,慶忌心中難免起了垂涎之心。
早在吳軍進入郢都的時候,慶忌就曾讓人打探過和氏璧的去向。
不過,據說和氏璧一直不知所蹤,可能被熊軫帶著,慶忌也就不了了之。
沒想到,現在楚人竟然能將和氏璧獻給吳國!
申包胥正色道:“大王,此和氏璧乃歲星之精,墜於荊山,化而為玉,側而視之色碧,正而視之色白。”
“昔日卞和得之獻楚王,是我楚國的無價之寶,非價值連城而可形容!”
“而今,我楚國願將和氏之璧獻給大王,請大王笑納!”
聽到這話,慶忌輕笑一聲道:“申子,楚公的心意,寡人心領了。”
“然,君子不奪人所好,楚國將和氏璧這樣的稀世之寶獻給寡人,教寡人如何回報楚國?”
申包胥聞言,搖搖頭道:“大王,這和氏璧,是我楚國獻給大王的,何須回報之物?”
“請大王笑納!”
“這……”
慶忌有些遲疑。
畢竟來而不往非禮也。
正所謂拿人手短,吃人嘴短。
楚人現在連自己的傳國之寶和氏璧都拿出來,獻給慶忌。
態度如此謙卑,態度如此恭敬,實在是讓人汗顏!
申包胥旋即慨然道:“和氏璧,還請大王收下!”
“如此美玉,非我楚國所能擁有的。”
“今日楚國將此和氏璧獻給大王,可讓此玉象征著吳楚兩國之友誼,世代盟好,互通有無也!”
“大王若不收下和氏璧,臣惶恐,楚國惶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