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重生之吳霸春秋》第1025章 大吳帝都之繁華
  “公孫大人,皇帝陛下要在扶桑國推行《易文令》、《易服令》,以寡人之見,大可不必。”

  吳熙皺著眉頭道:“寡人封邦建國,已經有十一年的時間。”

  “有教化之功,臣民歸順,除了最近幾年才征服的野蠻人,其余扶桑人,基本上都能說上一口吳語了。”

  “至於寫吳字,大可不必。隨同寡人一起東渡扶桑,封邦建國的大吳本土之人,都被寡人委以重任,成了朝臣官吏。”

  “有他們的輔佐,又何必多此一舉?”

  聞言,公孫寧搖搖頭道:“殿下,《易文令》、《易服令》乃是始皇帝陛下要推行的政策,諸藩王國務必奉行。”

  難道吳熙還敢抗旨不遵嗎?
  吳熙並沒有這個膽量。

  這些年來,在吳熙不遺余力的治理之下,其實扶桑國的臣民,基本上已經被“吳化”了。

  貨幣,使用的是五銖錢,或是黃金、布匹之類的東西進行交易。

  扶桑人的衣著打扮,也是在向大吳看齊的,別無二致。

  所以在吳熙看來,慶忌要在扶桑國推行的《易文令》、《易服令》,難免是多此一舉了。

  ……

  大吳帝都,金陵,國子監。

  國子監的前身是為稷下學宮,慶忌一統天下之後,就在金陵設立了“國子監”。

  國子監囊括了兵學院、工學院、法學院、農學院、醫學院、商學院的綜合性高等學府。

  祭酒是慶忌,司業是文種。

  從國子監畢業的士子,一般都稱之為“天子門生”,他們屬於是慶忌的弟子。

  國子監為大吳培養了數以十萬計的人才,諸如官吏、將領、商賈、醫者、匠人等等,他們畢業之後從事各種各樣的職業,為大吳的建設事業發光發熱,添磚加瓦。

  國子監是大吳帝國的最高學府,其學員現如今常年維持在三萬人左右。

  能入讀國子監的人也不一般。

  得益於慶忌之前推行的各種政策,教育強國,鄉裡有鄉學,縣裡有縣學,郡裡有郡學,通過層層考核之後,才能從郡學入讀國子監,這難度是可想而知的。

  這些年來,由於大吳到處封邦建國,原來儲備的人才也是捉襟見肘了。

  慶忌為使人盡其才,就從郡學、縣學,甚至是鄉學當中遴選出大量的士子,前往各個藩王國走馬上任。

  先不說學識了,至少要能讀書識字。

  大吳本土這邊“內卷”已經十分嚴重了,才華橫溢的人才能擔任官吏,一些才能平庸之人,只能到諸藩王國,才能得到不低的官職,一展所長。

  這個時候,不止是國子監,大吳本土各地的郡學、縣學、鄉學之中,都張貼了告示,要鼓勵士子們外出就任官吏。

  早年的時候,還有不少士子踴躍響應慶忌的號召,主動前往藩王國任職,但是諸藩王國治下的地方,皆是蠻荒之地,他們去那裡安家落戶,恐怕一輩子都很難返回故鄉了。

  有鑒於此,很多士子其實都不願意外出任職。

  “始皇帝陛下詔令,凡外出就任藩王國官吏之士子,家屬待遇且不說,一人可賞錢五萬,布三十匹,官秩至少六百石,官職之高低酌情而定!”

  “為彌補缺額,請二三子抽簽決定,誰外出就任,誰仍可留下!”

  為了補缺諸藩王國中的官位,慶忌也是無所不用其極。

  鼓勵的方法已經不奏效了,那就只能“強迫”了。

  強迫的方法也很簡單,那就是抓鬮。

  抓鬮決定!

  一個面如冠玉的士子上前,把手伸進了木箱當中,抓出了一顆紙團,拆開一看,頓時臉色一垮。

  “去?”

  “唉,真是要命了。真是想剁了我這倒霉的手。”

  “兄台,認命吧。反正《吳法》規定,到藩王國任期十年之後,可任憑去留的。”

  “那不就相當於被發配十年嗎?我有何罪?要淪落到這種地步……”

  以抓鬮的方式決定去留,注定是有人歡喜有人愁的。

  抽到“去”字的人,自然是愁容滿面,恨不能一頭撞死。

  抽到“留”字的人,則是喜極而泣,忍不住暗道祖宗保佑。

  不管怎樣,有人留下,就會有人離去。

  好在慶忌還是較為人性化的,也不要求舉家遷徙到藩王國的士子們,要一輩子待在那裡。

  不過至少要待上十年。

  十年之後,倘若他們沒有混出個人樣,登堂入室的話,自然也會折返故土,回到大吳定居。

  士子們還沒有畢業,就已經被大吳“包分配”了,可想而知這個時候大吳的人才資源已經有些匱乏了。

  正在微服私訪的慶忌,也察覺到了這一點。

  是否要開啟民智,在大吳推行全民義務教育?
  慶忌對此,頗為遲疑。

  關於這個事情慶忌早年就有了想法,只是當時大吳的國力有限,教育資源不夠分配,而且“開啟民智”的話,也有可能損害大吳皇室的利益,所以慶忌這才作罷。

  現在,情況則是大不相同了。

  沒有足夠的人才儲備,大吳會陷入較為被動的局面之中。

  這最致命的問題,就是諸藩王國不得不從當地提拔一些人才,幫助自己維持國家的穩定運行。

  但,這樣一來,最後諸藩王國未來何去何從,就不是慶忌或是大吳的後繼之君能掌握的了。

  此時,喬裝打扮過一番的慶忌和太子恆、范蠡,正在金陵城熱鬧的集市上閑逛,體察民情。

  金陵,這座承載了大吳三十多年的都城,已經是無比的繁華了。

  這是有史以來最大帝國的都城,金陵城市擠滿了來自亞洲各地的人。

  其城內店鋪林立,市場繁榮,城市人口有一百多萬!
  金陵的外郭城的置兩個商業集中的地方。

  一個是東市,另一個是西市。

  東西兩市也就變成了金陵城的商業中心。

  兩個市場各自佔據兩坊土地,四周有牆,每面牆都有兩個門,兩兩相對的市門之間,有街道直通。

  大街的旁邊,有眾多曲巷。

  街巷互相通連,往來非常便利。

  東西兩市各有二百二十行,其中衣、食、住、行、文化娛樂、生產工具無所不有。

  行肆都有鋪面,陳設貨物,等待客人上門選購。

  隨著店鋪經營發展,原有的鋪面已經不足以陳設買賣貨物,需要增加,在原來鋪面前面新增加的叫“偏鋪”……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