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紅樓從遼東開始》第135章 條件
  第135章 條件
  地盤大了,士兵反而少了。

  以前只有一個金州,卻有五萬兵,八千水師。如今多了鎮江,多了千裡的長白山脈以東一帶。

  整個金州反而降到了四萬兵,水師五千人。

  水師原來是朝廷各處調來的,雖然水兵多,卻良莠不齊。

  根據北鎮和謝友成留下的人等,打探傳來的消息,沈陽蠻族果然散了兵,食於鄉野。

  因此水師裡的老弱也被撤裁了出來,隻留下精壯。

  一則節省的軍餉,可以養精兵,朝廷目前隻給四萬兵餉。

  二則也算是回擊不少人對他的彈劾,不是擔憂他麽,他主動解散軍隊行不行?
  接下來就該朝廷擔心了,萬一蠻族打北鎮,別怪金州不出力。

  雖然幾年內是不會發生的,但是朝廷敢賭麽。

  同時回應朝廷隻給四萬兵餉,金州窮,給了四萬兵餉就只能養這些人。

  不然金州還有余力養活更多的軍隊,接下來又該朝廷擔憂了。

  這其中十分的複雜,火候不能過大,也不能過小。

  總之主動裁軍是百利而無一害。

  就像後世,偉人們推斷了形勢,做出了大裁軍的決定,為各地發展經濟減輕負擔。

  唐清安遠光肯定比不上偉人,但是他有歷史可以借鑒,知道這幾年是遼東總體上,難得太平的幾年。

  因此金州鎮江裁軍,對未來三年的大發展,也是相當重要的助力,不然多了一萬幾千兵的開支,是一個極大的拖累。

  這一萬幾千兵是營兵,不是軍戶,花費驚人。

  鎮江又不同於金州,沿路修建兵堡,散了不少的軍力出去駐守,原來的十營如今都沒有滿編。

  大仗是沒有了,在長白山脈裡,雙方以兵堡互相廝殺,倒還是時有發生。

  索性蠻族在東岸的兵力不多,目前看來沒有太大的威脅。

  至於派大軍躍過長白山脈攻擊東岸,姑且不提蠻族有沒有供應大軍的糧草,就算有也不會有人做這種事。

  能順利保障後勤運轉的,只有從遼陽出發,一路過堡到鳳凰城,或者從寛旬出發。

  歷史上蠻族攻下沈遼兩地,收復這一帶,也是從寛旬出發,後來毛文龍打下鎮江,皇台吉則是領軍從遼陽出發,途徑鳳凰城。

  只要鎮江不失,這東岸一帶就不會有什麽風險,頂多小隊的騎兵來騷擾。

  所以鎮江收攏的遼民,在兵巡道道官的帶領下,一邊開墾田畝,一邊在長白山脈險要地帶修建軍堡。

  有騎兵的騷擾,從某種意義上說也是好事。

  才兩年,金州南部不少百姓已經忘記了疼痛,居安思危啊!
  現在還遠沒有到太平的時候。

  唐清安帶著親衛營,沒有出海,而是走的陸路。

  有的地方已經有了城鎮的雛形,有的地方還散成村落的形勢,因為有金州供應鐵器,農具,糧種。

  雖然還缺少耕牛,但是金州以前不也是這麽過來的。

  對比兩年前的金州和各海島,起點已經好了不少了。

  就是關內,也不是所有民戶家裡都有耕牛的,仍然很多農夫,也是把自己當耕牛使。

  “你這裡治理的不錯。”

  唐清安對長山分巡道陳恆笑道。

  長山以散落成村莊的形勢,並沒有建大城,因為地理不同,這裡山多。

  “先屯田,聚人口,等食物充足了,人的需求就多了,最後在建城鎮。”

  陳恆被將軍認可,雖然滿心的高興,卻仍然平靜的說道,把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

  在選派官員的時候,顧應時曾告訴他,起點越低,出的成績才越醒目。

  因此他才會主動請纓來長山一帶

  “目前看來不錯,能根據形勢而做出安排,而不是墨守成規,我對你有信心,盡管放手去做。”

  讀書人就是這種德性,喜歡端著。

  唐清安不以為意,指了指一處木場,裡面山高的木頭,堆積了好幾處。

  “這裡堆這麽多木料做什麽?”

  陳恆看了顧應時一眼,見他沒有要出聲的意思,知道對方打定主意,要把功勞全讓給自己。

  “這一帶林子多,為了屯田砍伐了很多的樹木,除了留下來當柴火,打造家居,製作房梁等,還能剩下六七成。

  這些大樹不知道長了多少年,極為難砍伐,浪費了倒是可惜,因此我寫了公文,聯系了長山島漁場。

  把砍伐下來的樹木,由我們去掉枝葉保留主乾,然後和他們換魚蝦貝類。”

  唐清安點點頭,十分的滿意。

  “又要經過船廠,還要漁場的配合,要花不少力氣,你的確是個勇於辦事的人才。”

  “不過是盡職盡責罷了。”

  聞言,唐清安笑了。

  “盡職盡責說的簡單,做起來可難了,朝廷裡的官員,要都是盡職盡責,哪裡還有我等在這苦寒之地過這般苦日子。”

  唐清安又指了指遠處勞作的百姓們。

  “這些人也不會受許多的傷害,遠離家鄉,忍著悲痛,來這裡重新安家。”

  顧應時,陳恆等官員,見將軍談興大發,都嘴角翹起,順著將軍的話附和。

  “好好乾,明年等著看你的結果。”

  唐清安拍了拍陳恆的肩膀,帶著人離開了長山。

  各地不管快慢,都在發展,一路鼓勵,聽取困難,給出意見,走走停停,過了一個月才到了鎮江。

  本來他還想進入長白山脈,去山裡的兵堡轉轉。

  結果不管是顧應時,還是後來趕來的馮勝之,以及親衛營都不同意,唐清安這才作罷。

  入了城,和陳凱武等將領見了面,聽取了匯報後,最後才見了謝友成。

  “朝鮮怎麽還沒有動靜?”

  謝友成在朝鮮呆了幾個月,朝鮮話都說的十分的流利了,出行連翻譯都不用帶。

  “他們仍然在爭執推選誰當新的朝鮮國主。”

  “幾個月了還沒定下來?”

  唐清安不可置信。

  本來就是機密緊要的事,卻遲遲不能決定,難怪朝鮮成不了什麽氣候。

  “你覺得誰最有希望。”

  “綾陽君李倧,此人是朝鮮先王嫡孫,又深受其喜愛,推舉他的人最多。”

  和歷史上一樣,最後的確是此人登了朝鮮王位。

  “其實將軍能一錘定音。”

  謝友成笑道。

  唐清安恍然了一陣。

  “不少人隱晦的向我打聽,將軍支持誰,可見還有很多人在乎我們朝廷的態度的。”

  醒悟過來,自己自作多情了。

  “就綾陽君李倧,你去告訴金瑬,讓他來見我。”

  歷史上此人做的不錯,而支持懷恩君李德仁的朝鮮大臣,哪怕說的多麽甜言蜜語,誰知道最後面對蠻族的壓力,李德仁會不會改變態度。

  李倧面對後金大軍的入侵,幾次下來才被迫和後金結盟,而私底下卻仍然稱大明的名號。

  毛文龍時,多次被後金打敗,仍然獲得了他很多的支持。

  雖然有唇亡齒寒的道理,可是能認清道理的人卻不多。

  既然如此,就沒有什麽好猶豫的了。

  過了三日,漢江邊上,幾名穿著蓑衣,戴著箬笠的人,緊張的登上了一艘小船。

  烏雲陰沉,正是商談陰謀的天氣。

  小船順著漢江到了出海口,才見到了幾艘海船,上面掛著金州的旗幟。

  “金兄,這金州將軍真的會支持綾陽君嗎?”

  層層鱗光的漢江,入了大海就變成了波浪,駕船的船夫十分的吃力,而有人一臉的擔憂。

  “既然聯絡我們,那就沒有什麽差錯了,我現在擔心的是,金州將軍會不會獅子大張口。”

  “唉。”

  李貴歎了口氣,現在已經迫在眉睫了,最近各地抓了不少叛黨,相信很快就會牽扯到他們。

  事到如今,只能孤注一擲。

  小船靠近了海船,船舷上放下了梯子,幾人順著梯子爬上了大船,唐清安早已在此等待。

  “見過上朝將軍。”

  兩人恭敬的說道。

  “你們就是金瑬和李貴了,常聽謝先生談起,兩位乃是朝鮮的大賢,可惜朝鮮國主昏庸,放著大賢不用,任用小人。

  不但把朝鮮搞得民不聊生,怨聲載道,還大肆坑害清官。”

  進了船艙,裡面的房間布置的整潔。

  乾淨的被固定的木桌上,連茶盤也固定了,上面有凹處,可以放茶壺茶杯。

  李貴默默的觀察年輕的金州將軍,這位連敗蠻族的,上朝的後起之秀。

  並沒有目中無人的傲氣,反而顯得溫和有禮,只不過開口就指責朝鮮國王的不是,讓他有些不快。

  又想到登船以來所見軍士,皆兵甲精良,士氣高昂,暗自和朝鮮國內的軍隊比較了一番。

  李貴早年還是跟隨現在的朝鮮國主,當年的光海君一起抗倭的。

  如果不是因為政治上和北派鬥爭失利,國主又重用外戚,作為西派的領袖人物,為了挽救西派,他只能選擇和金瑬等人結盟。

  “聽聞朝鮮西派很多賢才被打壓,甚至流放,屠殺,我得知當年我國入朝聯合抗倭,西派出了大力,如今卻落得這個下場,實在令人惋惜。”

  這話說到了李貴的痛處。

  當年西派支持光海君李琿,誰想李琿上位後,卻偏袒大北派,重用外戚。

  不但冷落西派,還打殺西派,自己多少的門生故舊因此銷聲匿跡。

  “將軍,我們準備推翻無道之主的統治,另選賢明之君,不知將軍意下如何。”

  李貴沉聲說道。

  “好。”

  唐清安痛快的說道,目光堅定的看向兩人。

  金瑬和李貴從政多年,知道該來的始終要來的,迎著金州將軍的目光,等待他提出的條件。

  “我沒有條件。”

  兩人一臉的錯愕。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