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紅樓從遼東開始》第458章 漢高祖後人
  第458章 漢高祖後人

  三水府府城只是一座邊城,人口不多,是以軍戶為主的城池,只要控制了將領,帶走了當地的衛所兵,危險就降到了最低。

  但是鹹興府不同。

  是整個鹹鏡道人口最多,經濟最繁華,地方兩班勢力最深的中樞所在。

  軍事上的勝利是關鍵,而政治上的勝利,是維護穩定的關鍵。

  金江鎮和長津特殊的關系,中間有些小問題,但是最後軍隊還是順利的入城了。

  結果出乎了人們的預料。

  長津城按照去年的打探,是沒有多少軍兵的,但是現在才發現,城裡有不少的軍隊。

  收到緊急傳報的武震孟,沒有魯莽的行動,李成賢則主動冒著風險,去接觸當地的府使。

  府使比府伊要第一級。

  “把三水的兩千朝鮮衛所軍派出城,讓李道信盯緊一點。”

  武震孟沒有浪費時間,為了不讓朝鮮軍中有人通風報信,把他們調出了城。

  “好多蒙古人。”

  “好像還有蠻人。”

  ……

  城中的大戶們,隱隱感覺有些不對勁。

  既然平叛,為何不去平安道,而是轉了個大彎,來到了鹹鏡道呢?
  幕僚向府使提出了疑慮。

  “還有三水府的朝鮮衛所軍中,我認識的將領都沒有看見,剛準備去打聽,卻被調出了城。”

  聽到幕僚的提醒,府使才後知後覺,但又不敢相信。

  金江鎮和朝鮮雙方結盟多年,難道會攻打朝鮮嗎?朝鮮好像沒有得罪金江鎮吧?

  “不會吧,可不能冒然得罪天軍,不然後果我可承擔不起。”

  府使更擔憂自己的前程。

  “府使,我去一趟三水,您命城中各軍仔細防備,如果我猜錯了,那也沒有損失,如果我預料的沒錯,還請府使早做準備。”

  幕僚提出了他的擔憂。

  鹹鏡道是有爭議的地區,金江鎮全佔了遼東,收服了蠻族,野心必然暴增。

  會不會對鹹鏡道有吞並之心。

  誰也說不準。

  幸好。

  為了防備平安道的叛軍,張孟之府伊加強了長津的軍力,否則的話,是無法應對金江軍的。

  長津是平安道和鹹鏡道兩道之間,最重要的通道,是重要的軍事地理要城。

  和平安道的熙川城有相似的作用。

  府使對幕僚的話半信半疑,但也不至於不信,所以得知李成賢登門,連忙請對方進來。

  兩人落座後,看茶倒水,寒暄一方。

  長津府使終於試探的說道。

  “李適不知天高地厚,違背綱常倫理,實乃無君無父之人,也違逆了上朝的禮道。

  雖然當下勢如高漲,但是當天軍入朝,必定身敗名裂。”

  李成賢笑道。

  “李倧乃我朝天子親封的國主,是朝廷認可的國王,且朝鮮和我金江鎮結盟多年。

  國內興起宵小,我金江鎮得朝鮮國主的求救國書,當仁不讓,必定入朝平叛。

  猶如當年朝鮮被倭寇入侵,漢城被佔,已有亡國之危。

  我國得藩國形勢,朝鮮老王痛哭哀求,上下感同身受。

  一封旨意而下,十余萬大軍當即入朝退倭,恢復朝鮮社稷,拯救萬民。”

  “上朝多次的恩情,朝鮮上下皆不忘。”

  長津副使感歎道,隨後突然一句,問:“聽說叛軍勢如破竹,漢城危在旦夕,為何金江軍要從鹹鏡道繞道呢?”

  “叛軍主力南下,身後只有龜城,金江軍只要攻破龜城,則斷絕叛軍根源,敗亡就在眼前。”

  “唉。”

  李成賢搖了搖頭,忍不住長歎一聲。

  “遼東戰事多年,好不容易止戈,將軍仁愛,放各軍老兵歸鄉,突然收到朝鮮國主的求援,上下皆驚,實在是無兵可用。”

  “啊?”

  長津府伊倒是沒有聽過這個消息,又覺得不對,既然無兵可用,那城裡城外的軍兵又從哪裡來?
  李成賢主動地解釋。

  “為了挽救朝鮮局勢,將軍征調草原,蠻族各部,才湊了數萬兵入朝。

  不少的蠻兵出自赫圖阿拉城,所以才從鹹鏡道借道。”

  這個理由站得住腳。

  長津副使也聽到城中的驚歎,關於金江軍中,大部分都是蒙古兵和蠻族兵。

  正合李成賢的說法。

  而且赫圖阿拉城靠近鹹鏡道,也符合李成賢所言。

  李成賢反問起長津府伊。

  “為何城內如此多兵,卻不去救援漢城呢?”

  “說來慚愧。”

  李成賢的反問,讓長津府伊坐蠟,一時間吞吞吐吐起來,忘記了試探對方。

  鹹鏡道有兵,卻不想出擊平安道叛軍。

  一則兵力雖有,但叛軍精銳,擔憂戰敗。

  二則鹹鏡道的兩班和平安道的兩班關系千絲萬縷,雖然不會出手幫助叛軍,卻也樂於撿漏。

  三則鹹鏡道的軍兵除了論調的五衛官兵,大部分都是本地兵,沒有兩班的支持,很難遠離家鄉作戰。

  家醜不可外揚,長津府伊含蓄的找了個理由推諉過去。

  李成賢從府伊處歸來,武震孟也把長津城中的軍隊打探清楚,主要來自三個方面。

  一方是衛所軍,由鹹興府伊調派而來,人數最多,高達三千余。

  一方是本地的鄉兵,良莠不濟,有兩千余人。

  最後一方是日本人。

  “日本人?”

  李成賢思考了一陣,抬起頭驚疑道,“難道是他?”

  武震孟點點頭。

  “正是漢高祖劉邦的後人。”

  “誰知道是不是真的。”

  李成賢懷疑道。

  “應該是真的吧?不然很難解釋他的行為,遍觀他所作所為,都符合他的說法。”

  李成賢不在探究此人,而是詢問武震孟,提出了自己的擔憂。

  “長津城形勢複雜,很多人都起了疑心,剛才我去見長津府伊,也試探了我幾回。

  不可再拖,拖則生變,你準備怎麽解決長津城的軍隊?”

  三水城人少,兵少,雖然是第一關,卻很順利的解決,長津城本來在計劃中,也是沒有問題的。

  問題出在了隔壁。

  為了防備平安道,長津多了數千兵,城內高達七千兵,讓武震孟不敢輕動。

  他雖然兵更多,但是來源雜,必須先做好萬全的準備。

  在陌生的土地上,他不能失敗,一次失敗就預示了金江鎮的計劃破產,以後更難再收復鹹鏡道。

  兵當然越多越好。

  可惜金江鎮無力給他更多的兵,而且也無力供應他更多的糧資。

  兩萬大軍遠征,衣甲武器糧食都由金江鎮獨自供應。

  在旅順的商貿。

  去年一年中,火藥由十一兩一桶,降到了五六兩一桶,無利可圖,國內商人都不在運賣此商品。

  為了儲備戰事,官府加價大量采購,商人們聞到了味道,很快就恢復了十一兩,最高的時候,竟然達到了十六兩一桶。

  管中窺豹。

  沒有朝廷以稅賦形式征集物資,純靠商貿購買,各項商品的成本,翻了十倍不止。

  猶如當初金江鎮從國內獲得船隻,大周工匠的徭役,各地官府以實物繳納的稅賦,在官方船廠建造,一艘船的成本才百余兩,甚至只要數十兩。

  數年前,朝廷越斷絕了供應金江鎮船隻。

  金江鎮有地利之便,連國內對大木的需求都來自遼東,屬於金江鎮的特產之一。

  以此擴大了船塢的規模和數量,加上多年從內地招募船匠,大致上解決了這一項難處。

  種種背景下。

  武震孟手中的兩萬兵,已經是今年金江鎮能供應的極限,除非從朝鮮境內劫掠。

  山水府的官倉是空倉。

  長津府的官倉,估計也是空倉,從當地士兵們的臉上的菜色,就能推算出來。

  朝鮮的官府要是有積蓄有錢糧,也就不是朝鮮了。

  但是地方上的兩班有錢有糧。

  劫掠的對象,就只能是地方上的兩班階級,可惜,金江鎮不能劫掠他們。

  會把整個朝鮮推倒金江鎮的對立面。

  當年日本入侵朝鮮,二十萬大軍的糧資,日本本土供應不了,很多軍隊劫掠地方。

  造成的後果就是各地的義民,地方上的兩班階層,各自掏空家產,征集鄉兵。

  少則數百,多則數千上萬,不可計數的義民,讓日本軍退回了城池中。

  老奴侵佔遼東後,也派軍入侵朝鮮,同樣劫掠,同樣的遍地義軍,讓八旗軍退出了朝鮮。

  兩班階級,就是朝鮮的民意。

  金江鎮要從本土,翻山越嶺,繞道未修道路的奴兒乾司,然後從三水府運送進朝。

  供應大軍作戰,做到對地方秋毫不犯,以免激起兩班的反抗,順利的收復鹹鏡道。

  武震孟的責任重大,需要面對的形勢,也極為的複雜,光靠蠻勁是不行的。

  “我認為你應該去見一見那名漢高祖後人。”

  武震孟拜托了李成賢。

  “你認為他會支持我們?”

  李成賢反問道。

  武震孟搖了搖頭。

  “不知道,試一試,如果不能成功,我就孤注一擲,強硬的整編長津城軍兵。”

  李成賢同意了武震孟的要求。

  他以前主要在朝鮮南部,對朝鮮北部的形勢不太清楚,和這名多年駐守鹹鏡道的日本將領沒有打過交道。

  但也聽說過此人的來歷和大名。

  “只要此人支持我們,那我們不但可以順利拿下長津城,更可以此人的威望,壓服朝鮮軍中不穩的動靜。”

  “好,我盡力說服他。”

  李成賢點點頭。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