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窯廠
楊東升正想進去看看,忽然窯洞內傳來一聲喊,“攔住他!”
只見離楊東升三四個窯洞遠的地方,猛然衝出來一個人來,守在那個窯洞口的人見狀,忙揮舞手中的木叉阻攔。
衝出來那人趕忙躲閃,隻這一瞬間的功夫,兩名聯防隊員已經追到了那人背後,眼見就要追上。
那人猛然一停,背靠窯洞,往腰裡一抓,抽出一把明晃晃的匕首,指向眾人,“都別過來!”
周圍幾人見狀擎著叉子、木鍁也指向他。
這時就見一個魁梧的身影從遠處跑過來,不管不顧,直接上去就是一腳,正中那人胸口。
砰的一聲,那人被踹的倒飛出去,後背在磚窯上撞了個正著,被反彈回來,一下撲在地上,摔了個嘴啃泥,匕首也摔了出去。
那魁梧人影不管不顧,從地上抓起那人又是一拳,打的那人像個蝦子似的弓成了一團。
魁梧人影還要繼續打,馬超眼疾手快,一把抱住了他,“元豐,不能再打,再打就出人命了!”
“放開我,弄死他,大不了我給他償命!”
“你冷靜點!他死定了,你給他陪葬不值得!”楊東升衝兩個聯防隊員一瞪眼,“還不趕緊抓人!”
兩名聯防隊員這才反應過來,一左一右將人按在了地上。
“放開我!放開……”
“老實點!”
楊東升這才看清楚袁大頭的長相,三十五六歲的模樣,身材消瘦,邋遢的跟流浪漢似的。
兩名聯防隊員也沒有手銬,直接就用了一條布袋子捆了人。
“捆結實點!”
“放心吧,楊老板!我以前是捆豬的!”一名聯防隊員得意的道。
所裡撒出了這麽多警力,副局長親自督戰都沒抓到的人,現在讓他們倆抓住了,這次可是立功了。
“草,我新買的鞋!”另一名聯防隊員忽然罵罵咧咧的跺起腳。
幾個月來,袁大頭吃喝拉撒都在這個磚窯,裡面到處都是地雷,這名聯防隊員剛剛不小心中了招。
崔元豐瞪著眼珠子,死死的盯著袁大頭,一副恨不得咬死他的模樣,“王八蛋!我爹給你兒子交學費,你知道那些錢是怎麽來的嗎?他自己每天咳血,都沒舍得去醫院!”
崔元豐說著又要撲過去,他力氣非常大,幾個大老爺們合力,才把他攔住。
就袁大頭那副酒色過度的小體格,今天要沒人攔著,崔元豐真能撕了他。
“馬超,你先送他回去!”
留了人看著現場,幾人把袁大頭押上拖拉機。
楊東升回頭看了一眼,窯廠門口那塊待售的牌子。
“楊老板,人也抓著了,你看是不是……”那個五十來歲的漢子湊過來,不停搓著手。
“放心吧,該給你的錢,一分都不會少你的。”
“嘿嘿嘿,那就好,那就好!我有錢了,我能娶媳婦了!”漢子高興的手舞足蹈。
看著他這副模樣,楊東升忽然心裡咯噔一下,他終於認出來這貨是誰了,“你是袁家村的?”
“是,俺是袁家村的,你認識俺?”
“你現在還沒娶媳婦?”
“俺家窮,說過幾個,人家都不願意!現在好了,俺有錢了,想娶誰娶誰!”
楊東升看著嘴咧的跟荷花似的漢子,真想給他一腳,這貨就是前世那個娶了袁蕊,並且打的袁蕊頭破血流的老光棍。
但是說好的懸賞,楊東升又不能不給,“娶了媳婦,回去就要好好過日子,好好待人家!你給我記住了,你娶媳婦的錢,是從我這拿到的,我就得負這個責,敢虧待人家,我打斷你的腿!”
“是是是!”老光棍心裡納悶,俺娶媳婦,你這麽生氣幹什麽?
眾人一進派出所,登時就轟動了。
雖然隻過了短短兩天時間,但派出所上下都被逼瘋了,所有人連軸轉,一點休息的時間都沒有,再抓不到人,就要崩潰了。
不過光抓住了人還不夠。
王副局長親自帶隊,直接奔赴窯廠。
抓捕的時候,袁大頭拿出過一把匕首,卻不是凶器。
根據目擊者的證詞,以及崔支書的傷口判斷,凶器應該是一把更大的,能劈砍的刀。
但是在袁大頭居住的窯洞內,找了一個遍,也沒有找到凶器。
經過一番地毯式的搜索,乾警們終於在一片廢磚中,找到了一把帶血的菜刀。
菜刀上除了血跡,還有血指紋。
王副局長如獲至寶,立刻命人將刀送去檢驗。
楊東升回到家,一進門,周影正好也從周麗的房間出來。
“怎麽樣?”
“退燒了!剛喝了碗粥,又睡下了!這個死丫頭,這次終於老實了。”
走到堂屋門口,就見黃胖子癱坐在牆邊,兩隻爪子摸著自己的肥肚腩,曬太陽。
如果再來瓶啤酒,點根煙,就是一隻標準的廢貓了。
老婆出軌,對任何雄性動物的打擊都是巨大的。
“這貓再養下去,就成精了!”周影搖了搖頭。
“可憐的黃胖子!”楊東升摸了摸黃胖子圓乎乎的腦袋,黃胖子沒有任何反應。
楊東升又戳了戳它的肚子,黃胖子仍然沒有任何反應。
不會真的廢了吧?
楊東升再次伸出手,黃胖子終於煩了,直接給了楊東升一巴掌。
還好,還沒廢。
走進屋,楊東升抓起電話,“陳律師,麻煩你過來一下!這邊有個窯廠要賣,你去看一下,手續是否真的齊全,價格合適,我就買下來。”
楊東升已經打聽清楚了,修路的事情敗落之後,李老板被鄉裡追責,他一時拿不出那麽多錢,只能去借債,最終還不起錢,才把窯廠抵給了人家。
不要小看磚瓦廠這種每塊只有一兩毛錢的生意。
磚瓦的主要原料就是粘土,成本極低,支出除了人工費,就是燃料費,一塊粘土磚的利潤率可以達到60%以上,不要太掙錢。
要不是李老板作死,跑去修路,恐怕現在日子還過的好好。
目前的順河鄉,距離楊東升記憶中那個順河鄉,還差得遠。
今後幾十年,整個順河鄉需要大量磚瓦。
(本章完)